嘉園小區其實離秦關所住的觀瀾庭並不太遠。
嘉園位於老市中心,觀瀾庭位於新區,剛好和老城區交界處。
當初秦關和徐如意準備結婚,嶽父母幾乎看遍了全城的新樓盤,之所以中意觀瀾庭,就是因為路近,以後方便走動。
他們從來沒想過和小夫妻同住。
“我們雖然老了,但是也要與時俱進!現在的年輕人都想要自己的空間,誰喜歡跟老年人一起住啊,不方便!不自由!”
嶽父母都這麽說,“沒關係的啦,你們有你們的空間,我們有我們的空間,這樣多好,互不打擾,說不定距離還能產生美呢!”
彼時,秦關對此十分感激——嶽父母在嘉園小區生活了二十多年,周圍都是熟人,如果婚後他跟著徐如意也住過去,別人十有八九會說他是入贅的上門女婿。
畢竟,徐如意是獨生女,家境又好,那些目光短淺沒有見識的八婆鄰居們早對他們有些不好聽的議論。
嶽父母肯給女兒買新房,讓他們獨立住出來,這個行為是懂得尊重他的。
不過現在,秦關的想法變了——他們居然立了遺囑,背著他立了遺囑——遺囑是真的,下樓取車經過那輛警用車時,秦關聽到其中一人正在打電話,再次提到了這份遺囑。
這顯然不是他們憑空捏造出來嚇唬他的,是真的。
遺囑,遺囑,秦關緊閉著嘴,人在開車,腦子在記憶的深水庫裏到處翻找——
他真的從沒聽嶽父或者徐如意提過遺囑的事,一次也沒有。
倒是嶽母,曾經提過這兩個字。
那次因為施傑的案子,在嶽母家吃飯不歡而散後,秦關和嶽母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緩和。
沒多久,嶽母再次住進了醫院——她的肺中長了個腫瘤,手術後恢複的狀況不太好。
是秦關將她送去的醫院,手術醫生也是秦關輾轉請的一位專家。
雖然請了護工,且嶽父也在醫院,但他每天也都會按時去報到,和徐如意一起看望,給嶽母帶各種能吃的營養品,陪聊,查看,問醫生……
一個標準好女婿的360度全方位嗬護,他都做足了。
但是,嶽母始終不曾看他一眼,仿佛他是空氣,他是白牆,他是透明的玻璃窗。
她也不迴應他的任何話。
“媽,你今天感覺怎麽樣?”
“媽,要不要我找人轉到省會醫院去?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哥哥是個有名的醫生。”
所有的話,隻要是從秦關嘴裏冒出來的,嶽母都由著它們變成氣泡,升到空氣中,尷尬地炸裂。
秦關當然知道嶽母慪氣的點在哪。
他多聰明的人,知道嶽母在等他開口,道歉。
但他不可能去道歉,他還不了解嶽母的性子麽?別看嶽母平日裏愛笑,說話也溫和,但她在單位是個中層,且是個厲害的中層,她一輩子兢兢業業,守規矩,講原則,對於破壞原則的事,她是根本不能容忍的,一定要糾正過來。
所以,她要的還不僅是道歉,還必須糾正?
怎麽糾正?如何糾正已經宣判的案子?難道要他秦關去自首?跟警方承認自己偽造證據?
這不是搞笑嗎?無緣無故把自己送進牢裏去?
還是給嶽母發誓,隻有這一次,就此收手,以後再也不幹?
也不可能。
他是個律師,他的事業正在上升期,他贏得的每一場漂亮的官司都在為他的未來鋪路,更何況,這些擺不上台麵的手段,又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用!別人也在用好不好!人家用的她怎麽管?那她不管別人隻管他?讓他眼睜睜看著別人用這些手段甩開他超過他?
那他不是傻x麽?人家得笑話死他的迂腐。
這些道理,秦關覺得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嶽母想不通,她想不通,就沒法溝通。
秦關隻能隱忍。
他在醫院看夠了嶽母的冷臉,迴到家還不能對懷孕的徐如意發作。
那段時間他真的憋屈。
後來,他費了不少力氣才弄清楚,嶽母之所以知道施傑,是因為施傑案子裏的那個女受害者,就在嶽母常去的花卉店裏工作。
一個在花卉店裏打工的外地女,跟嶽母壓根就沒有半點關係。
她是在知道嶽母的身份後,不顧一切地找到了嶽母。
她哭,下跪,懇求。
嶽母聽後,便不顧自己手術後的身體狀況,親自去調查了這整件事。
她甚至還找到了施傑,以施傑律師丈母娘的身份找的,找的時候也沒讓施傑看出破綻,施傑不知情,敬重她,又被她三言兩語說服,就沒隱瞞,把真相都說給了她聽,還一個勁地感謝她,感謝她的好女婿幫忙。
然後,她才去觀瀾庭找到了秦關,當麵對質,要他改錯,糾錯。
秦關真的想不通——退休後嶽母與世無爭,銘銘過得恬淡優雅,她還讀了那麽多書,為什麽要為這樣一個不相幹的女人,跟他這個唯一的女婿慪氣?
年紀大了,糊塗了?誰親誰疏都不懂了?
難道,非要女婿輸了官司,進了號子,她才高興?
就算她幫了那女人,就算那女人沉冤得雪把施傑關進去吧,又怎樣?她又能從中得到什麽?
嶽母的病情是在徐如意孕肚漸漸顯現的時候變重的,準確地說,是反複,隔一段時間便不舒服,住院待幾天。
醫生說,病人一定要保持心情開朗,不要鬱結。
但秦關敏銳地感覺,嶽母對他的那個心結始終沒有打開——每一次,她冷漠的眼光掠過秦關後,就糾結而複雜地落在徐如意的肚子上。
秦關又不是傻子,她這意思再明顯不過——嶽母後悔了。
她後悔把女兒嫁給他了,但是,卻又礙於徐如意肚子裏的孩子,無法明說,更沒法迴頭。
他真的很火大,至於嗎?他到底哪裏做錯了?他們供他讀書,還不是希望他出人頭地,名利雙收?
如今他收獲了名利,他賺到了錢,他贏了官司,對他們的女兒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而令他更火的,是在徐如意孕五個多月的時候。
那天晚上,秦關加班結束,已經快九點,他趕到醫院去接徐如意。
那時候嶽母的病情已經有所好轉,很快就要出院迴家了。
他跑到病房門口,透過玻璃,就看到了徐如意和嶽父坐在嶽母床頭。
正準備推開門,就聽到嶽母說:“我們得立個遺囑,有件事,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得說出來……”
嘉園位於老市中心,觀瀾庭位於新區,剛好和老城區交界處。
當初秦關和徐如意準備結婚,嶽父母幾乎看遍了全城的新樓盤,之所以中意觀瀾庭,就是因為路近,以後方便走動。
他們從來沒想過和小夫妻同住。
“我們雖然老了,但是也要與時俱進!現在的年輕人都想要自己的空間,誰喜歡跟老年人一起住啊,不方便!不自由!”
嶽父母都這麽說,“沒關係的啦,你們有你們的空間,我們有我們的空間,這樣多好,互不打擾,說不定距離還能產生美呢!”
彼時,秦關對此十分感激——嶽父母在嘉園小區生活了二十多年,周圍都是熟人,如果婚後他跟著徐如意也住過去,別人十有八九會說他是入贅的上門女婿。
畢竟,徐如意是獨生女,家境又好,那些目光短淺沒有見識的八婆鄰居們早對他們有些不好聽的議論。
嶽父母肯給女兒買新房,讓他們獨立住出來,這個行為是懂得尊重他的。
不過現在,秦關的想法變了——他們居然立了遺囑,背著他立了遺囑——遺囑是真的,下樓取車經過那輛警用車時,秦關聽到其中一人正在打電話,再次提到了這份遺囑。
這顯然不是他們憑空捏造出來嚇唬他的,是真的。
遺囑,遺囑,秦關緊閉著嘴,人在開車,腦子在記憶的深水庫裏到處翻找——
他真的從沒聽嶽父或者徐如意提過遺囑的事,一次也沒有。
倒是嶽母,曾經提過這兩個字。
那次因為施傑的案子,在嶽母家吃飯不歡而散後,秦關和嶽母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緩和。
沒多久,嶽母再次住進了醫院——她的肺中長了個腫瘤,手術後恢複的狀況不太好。
是秦關將她送去的醫院,手術醫生也是秦關輾轉請的一位專家。
雖然請了護工,且嶽父也在醫院,但他每天也都會按時去報到,和徐如意一起看望,給嶽母帶各種能吃的營養品,陪聊,查看,問醫生……
一個標準好女婿的360度全方位嗬護,他都做足了。
但是,嶽母始終不曾看他一眼,仿佛他是空氣,他是白牆,他是透明的玻璃窗。
她也不迴應他的任何話。
“媽,你今天感覺怎麽樣?”
“媽,要不要我找人轉到省會醫院去?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哥哥是個有名的醫生。”
所有的話,隻要是從秦關嘴裏冒出來的,嶽母都由著它們變成氣泡,升到空氣中,尷尬地炸裂。
秦關當然知道嶽母慪氣的點在哪。
他多聰明的人,知道嶽母在等他開口,道歉。
但他不可能去道歉,他還不了解嶽母的性子麽?別看嶽母平日裏愛笑,說話也溫和,但她在單位是個中層,且是個厲害的中層,她一輩子兢兢業業,守規矩,講原則,對於破壞原則的事,她是根本不能容忍的,一定要糾正過來。
所以,她要的還不僅是道歉,還必須糾正?
怎麽糾正?如何糾正已經宣判的案子?難道要他秦關去自首?跟警方承認自己偽造證據?
這不是搞笑嗎?無緣無故把自己送進牢裏去?
還是給嶽母發誓,隻有這一次,就此收手,以後再也不幹?
也不可能。
他是個律師,他的事業正在上升期,他贏得的每一場漂亮的官司都在為他的未來鋪路,更何況,這些擺不上台麵的手段,又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用!別人也在用好不好!人家用的她怎麽管?那她不管別人隻管他?讓他眼睜睜看著別人用這些手段甩開他超過他?
那他不是傻x麽?人家得笑話死他的迂腐。
這些道理,秦關覺得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嶽母想不通,她想不通,就沒法溝通。
秦關隻能隱忍。
他在醫院看夠了嶽母的冷臉,迴到家還不能對懷孕的徐如意發作。
那段時間他真的憋屈。
後來,他費了不少力氣才弄清楚,嶽母之所以知道施傑,是因為施傑案子裏的那個女受害者,就在嶽母常去的花卉店裏工作。
一個在花卉店裏打工的外地女,跟嶽母壓根就沒有半點關係。
她是在知道嶽母的身份後,不顧一切地找到了嶽母。
她哭,下跪,懇求。
嶽母聽後,便不顧自己手術後的身體狀況,親自去調查了這整件事。
她甚至還找到了施傑,以施傑律師丈母娘的身份找的,找的時候也沒讓施傑看出破綻,施傑不知情,敬重她,又被她三言兩語說服,就沒隱瞞,把真相都說給了她聽,還一個勁地感謝她,感謝她的好女婿幫忙。
然後,她才去觀瀾庭找到了秦關,當麵對質,要他改錯,糾錯。
秦關真的想不通——退休後嶽母與世無爭,銘銘過得恬淡優雅,她還讀了那麽多書,為什麽要為這樣一個不相幹的女人,跟他這個唯一的女婿慪氣?
年紀大了,糊塗了?誰親誰疏都不懂了?
難道,非要女婿輸了官司,進了號子,她才高興?
就算她幫了那女人,就算那女人沉冤得雪把施傑關進去吧,又怎樣?她又能從中得到什麽?
嶽母的病情是在徐如意孕肚漸漸顯現的時候變重的,準確地說,是反複,隔一段時間便不舒服,住院待幾天。
醫生說,病人一定要保持心情開朗,不要鬱結。
但秦關敏銳地感覺,嶽母對他的那個心結始終沒有打開——每一次,她冷漠的眼光掠過秦關後,就糾結而複雜地落在徐如意的肚子上。
秦關又不是傻子,她這意思再明顯不過——嶽母後悔了。
她後悔把女兒嫁給他了,但是,卻又礙於徐如意肚子裏的孩子,無法明說,更沒法迴頭。
他真的很火大,至於嗎?他到底哪裏做錯了?他們供他讀書,還不是希望他出人頭地,名利雙收?
如今他收獲了名利,他賺到了錢,他贏了官司,對他們的女兒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而令他更火的,是在徐如意孕五個多月的時候。
那天晚上,秦關加班結束,已經快九點,他趕到醫院去接徐如意。
那時候嶽母的病情已經有所好轉,很快就要出院迴家了。
他跑到病房門口,透過玻璃,就看到了徐如意和嶽父坐在嶽母床頭。
正準備推開門,就聽到嶽母說:“我們得立個遺囑,有件事,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得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