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灑在營帳上,勾勒出一片暖黃的輪廓。胤祥雙手抱臂,靜靜地等在營帳內,聽到腳步聲,抬眼望去,見若曦掀簾而入,既未請安,也未多言,徑直走向桌案,給自己倒了杯茶,仰頭一飲而盡。


    胤禵跟在後麵,見狀不禁一愣,麵露詫異之色。胤祥嘴角上揚,帶了幾分寵溺與無奈,開口打趣:“這丫頭,沒規矩慣了。”


    若曦放下茶杯,目光在兩人身上一掃,緩聲道:“十三爺,去年出塞,十四爺私自出了京來見八爺,直奔塞外,當時他尋了我幫打的掩護。”


    胤祥眼眸一閃,似是想起了什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難怪那陣子十四弟稱病不出,原來是偷偷跑來塞外瀟灑了,這瞞得夠嚴實的啊。”


    胤禵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上前一步,拱手行禮:“多謝十三哥今日的維護,不過……”他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這事可不可以不告訴四哥?”


    胤祥微微搖頭,神色變得嚴肅:“我不能瞞著咱四哥,況且,四哥他早就知道了。你那陣子稱病,四哥心裏就猜到,你準是來了草原找八哥。”胤禵聽聞,臉上閃過一絲懊惱,暗暗埋怨自己行事不周。


    若曦在一旁默默聽著,待兩人說完,她拍了拍衣袖,插話道:“正事說完了,該說敏敏了。”說著,她看向胤祥,目光堅定,“十三爺,您要是不喜歡敏敏,就千萬別娶她。”


    胤祥一怔,隨即苦笑道:“我拿她當兄弟,可要是皇上賜婚,我能抗旨不遵嗎?”


    若曦雙手抱胸,眉頭緊皺,提高了音量:“您得自己想辦法,不喜歡就是不能娶。敏敏和其他深閨女子不同,她屬於草原的自由,您要是把她娶迴京城,那可就生生困住了她一生。”


    胤禵在一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忍不住出聲斥責:“若曦,你怎麽能這麽和十三哥說話!”


    若曦白了他二人一眼,也不迴應,轉身徑直朝帳外走去。帳簾落下,留下一臉無奈的胤祥與若曦,以及滿心糾結的胤禵。風從帳外吹入,撩動著三人的心弦。


    草原的夜,被禦前營帳的燭火挑破了寂靜。太子殿下腳步虛浮,滿身酒氣,竟莽撞地衝撞了蒙古王爺。


    值守的護衛見來人是太子,雖覺異樣,但礙於身份不敢貿然阻攔,隻得高聲通稟。


    太子卻不等通報完畢,一把推開護衛,徑直闖入。帳內,蒙古王爺正與康熙商討軍情,沙盤之上山川河流、兵力部署一目了然。王爺見太子這般莽撞闖入,眉頭瞬間皺起,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太子殿下,皇上去更衣了,還請您在帳外稍候。”


    太子卻仿若未見,打了個酒嗝,噴著酒氣道:“王爺,我大清…之事,何時輪到你等插手?”說罷,還伸手欲撥弄沙盤上的小旗,以示權威。


    王爺涵養再好,此刻也動了怒,他站起身來,高大的身形比醉酒的太子更顯威嚴,聲音低沉而冰冷:“太子殿下,莫要失了分寸!豈容你這等胡鬧?”帳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侍從們麵麵相覷,都知曉此事非同小可。


    康熙更以後,站在門口看到這一幕怒不可遏,額上青筋暴起,龍顏瞬間陰沉如墨,滿殿的空氣似都凝住了,眾人皆知,太子這迴算是觸了逆鱗。


    邊疆加急軍報恰在此時如雪花般飛入大殿,戰鼓重鳴,烽火再燃,大清的版圖邊緣又起硝煙。


    “傳眾阿哥來。”


    李德全領命而去,不久眾阿哥前來,蒙古王爺已經退下,太子在一旁瑟瑟發抖,此時康熙也無力處置他。


    胤禵虎目圓睜,上前一步,“撲通”跪地,聲音鏗鏘:“皇阿瑪,兒臣懇請領兵出征!願赴疆場,為大清蕩平賊寇,揚我軍威。”


    太子一聽,酒意醒了幾分,卻仍強撐著威嚴,上前阻攔:“十四弟,莫要衝動,戰場兇險,你從未有過實戰帶兵之曆練,怎可輕易涉險,莫要誤了軍國大事!”


    胤禩嘴角噙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旋即也出列,拱手道:“十四弟勇氣可嘉,然帶兵非兒戲。”


    胤禛微微皺著眉頭,但也沒說什麽。


    康熙緊鎖眉頭,在禦案前來迴踱步,心中權衡著利弊。這朝堂之上,太子失德,諸皇子爭權奪勢,暗流湧動已久,是時候打破這僵局,讓局勢換換血了。


    康熙皇帝負手而立,高大的身形在搖曳的燭火映照下顯得愈發威嚴。太子今日的醜態令他顏麵掃地,失望透頂,邊疆的戰事又如芒在背,讓他一刻不得安寧。


    胤禵見父皇久未言語,再次重重叩首,額頭觸地有聲:“皇阿瑪,兒臣雖年幼,卻熟讀兵書,常與軍中將士切磋武藝、研討兵法。如今兒臣願將一腔熱血灑在疆場,以解父皇之憂,護我大清江山社稷。懇請父皇給兒臣這次機會,兒臣定當拚死效命!”他言辭懇切,字字句句都透著年輕人的果敢赤誠。


    太子一聽,酒醒了大半,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深知自己如今已失了幾分聖寵,若胤禵此番出征得勝歸來,老八一黨定又有功績,那朝堂之上還有他立足之地?想到這兒,他忙上前,急聲說道:“十四弟,你莫要逞強。戰場絕非紙上談兵那般簡單,刀槍無眼,一個不慎便會損兵折將。你從未真正經曆過實戰,萬一有個閃失,如何向皇阿瑪交代,如何向大清子民交代?”太子雖語氣強硬,可眼中的慌亂卻被康熙瞧了個正著。


    胤禩一直冷眼旁觀,此時見時機成熟,不緊不慢地跨出一步,恭敬地拱手道:“十四弟,帶兵打仗關乎國運,需深思熟慮。”他看似公允,實則綿裏藏針,既附和了太子,又不希望胤禵那麽出彩。


    康熙的目光在三個兒子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洞若觀火。太子的自私、胤禩的心機、胤禵的衝勁,他皆看得明白。這朝堂之上,因太子的荒唐行徑,早已暗潮洶湧,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長此以往,大清必受其害。眼下,這不正是一個打破僵局、重新洗牌的契機?讓胤禵領兵出征,一來能挫挫太子的銳氣,二來可試探胤禩等人的反應,再者,若胤禵真能建功,於國於民都是幸事。


    想到這兒,康熙微微仰頭,良久,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不容置疑:“胤禵,朕命你為撫遠大將軍,即日啟程奔赴邊疆。馬爾泰將軍在西北身經百戰,與邊疆很近,朕著他率兵輔佐你,你二人務必同心同德,莫要辜負朕的期望,莫要辜負大清的萬千子民!”


    胤禵聽聞,眼中瞬間燃起熾熱的火焰,他激動地高唿:“兒臣謝皇阿瑪隆恩!定當全力以赴,不破賊寇,誓不迴朝!”言罷,再次叩首,額頭已微微泛紅。


    太子臉色慘白,嘴唇囁嚅,還欲再說些什麽,卻在康熙那冷峻的目光下,硬生生將話咽了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初薇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初薇薇並收藏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