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獲全勝
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 作者:洛初薇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駕迴京不久,喜訊便如春風般吹遍了朝堂內外,胤禵與馬爾泰將軍在前線大獲全勝,敵軍被打得節節敗退,失地盡收,邊疆重歸安寧。
朝堂之上,康熙皇帝龍顏大悅,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而欣慰地掃視著群臣。待眾人山唿萬歲之後,康熙緩緩開口,聲音洪亮且中氣十足:“此次邊疆之戰,十四與馬爾泰將軍奮勇殺敵,指揮有方,立下赫赫戰功,實乃我大清之福,朕心甚慰!”
說罷,康熙看向胤禵,眼神中滿是讚賞:“胤禵不負朕望,盡顯我皇家子弟之風範。你之英勇與謀略,朕都看在眼裏。今特封你為撫遠大將軍王,賞黃金千兩,綢緞百匹,親王府邸一座,以示嘉獎!”
胤禵聽聞,立刻跪地謝恩,高唿:“兒臣謝皇阿瑪隆恩!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守護我大清疆土,不辱使命!”
康熙微微點頭,又將目光轉向馬爾泰將軍:“馬爾泰將軍,你跟隨胤禵出征,不畏艱險,朕封你為一等忠勇伯,晉升兩級官職,賜良田千畝,珠寶若幹,並賞賜京城一座府邸,而後歸京也方便些,你之功績,當為眾將士之楷模!”
馬爾泰將軍激動地伏地叩首:“末將多謝皇上恩賜!末將願為皇上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一時間,朝堂上下一片祝賀之聲,眾人皆對胤禵和馬爾泰將軍投以羨慕與的目光。
紫禁城的宮道上,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細碎的光影,胤禵傳話讓若曦在這等著,若曦百無聊賴的看著假山發呆,忽然聽聞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抬眼望去,隻見馬爾泰將軍身著朝服,步伐沉穩有力地走來。
若曦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快步迎上前去,屈膝行禮:“阿瑪,女兒給阿瑪請安,您怎麽過來了?”
馬爾泰將軍看著久未相見的女兒,眼中滿是慈愛:“若曦,快起來,讓阿瑪好好看看你。”看著精氣神不錯的女兒,馬爾泰將軍開口道:“十四爺安排的。”
“阿瑪我一切都好,您身體可好?此次可順利?”
馬爾泰將軍的神色變得嚴肅,眼中卻難掩對胤禵的欽佩:“此次出征,十四爺的才能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在戰場上,他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對局勢的判斷精準無誤,殺得敵軍節節敗退。”
若曦靜靜地聽著,馬爾泰將軍繼續說道:“十四爺不僅勇猛善戰,而且心思縝密。在麵對敵軍的狡詐計謀時,總能迅速洞察其破綻,反戈一擊。他對將士們關懷備至,深得軍心,使得全軍上下一心,士氣高昂。”
若曦微微點頭,輕聲說道:“女兒雖不懂戰事,但聽父親這般誇讚,也能想象出十四爺的風采。隻是戰場兇險,想必父親也曆經了不少艱難吧?”
馬爾泰將軍輕輕拍了拍若曦的肩膀:“你阿瑪身為臣子,自當為國效力,那些艱難險阻又算得了什麽。。”
馬爾泰將軍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日頭已經西斜,光影在石板路上拖出長長的痕跡,便神色一凜,語重心長地對若曦說道:“時辰不早了,阿瑪也該出宮了。這宮牆之內,處處皆是規矩方圓,你行事需得更加謹慎小心,切不可莽撞行事,以免招來禍端。”
若曦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不舍,輕聲應道:“女兒明白,阿瑪放心,女兒會照顧好自己的。”
馬爾泰將軍輕輕歎了口氣,這才轉身,穩步朝著宮門的方向走去。
若曦站在原地,目送著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宮牆拐角處。
胤禵一臉得意地從樹後跳了出來,雙手叉腰,下巴微微上揚,那神情仿佛在等著被誇讚的孩子,高聲說道:“若曦,這次出征是不是盡顯我英勇本色?你就佩服我吧!”陽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更添幾分意氣風發。
若曦見他這般模樣,忍不住抿嘴一笑,眼中滿是感激,屈膝行禮輕聲說道:“若曦多謝十四爺,能讓我見上阿瑪一麵,這份恩情,若曦銘記於心。”
胤禵大手一揮,滿不在乎地笑道:“這算什麽!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微微揚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豪:“你可知,皇阿瑪封我為親王,還許我開府!往後啊,我在這宮裏的時間可就少嘍。”
“開府乃是大喜之事,屆時若曦定會備上一份賀禮,恭賀十四爺。”
胤禵聽聞,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嘴角咧得更開,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那毫無心機的傻笑讓他平日裏的矜傲之氣消散不少,隻剩下少年人的純真與爽朗:“哈哈,好啊!有你這份心意,我定會歡喜得很!”
太子獨自一人坐在東宮的書房內,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的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顯示出他內心的煩躁與不安。一想到胤禵凱旋而歸,在朝堂上備受讚譽,風光無限,他的心中就湧起一股強烈的嫉妒。
“哼,老十四不過是運氣好罷了,這戰功豈能都讓他一人獨占!”太子冷哼一聲,眼中閃爍著陰鷙的光芒。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冷笑,心中有了一個算計。
他立刻命人召來心腹太監,低聲吩咐道:“去,找個合適的時機,把胤禵在軍中如何受將士們擁戴,如何意氣風發的樣子添油加醋地說給老八聽。就說如今這朝堂之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胤禵身上,仿佛他才是最有能耐的皇子,甚至有人私下議論,這風頭都快蓋過廉親王了……記住,要做得隱秘些,別讓人察覺出是本太子的意思。”
心腹太監連忙點頭稱是,領命而去。太子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臉上浮現出一絲得意的神情。胤禩一向工於心計,最看重的就是在朝堂上的威望和勢力,如今胤禵這般得勢,他必然心生芥蒂。隻要這兩人之間產生嫌隙,相互爭鬥,自己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到時候再找機會打壓他們,這太子之位才能坐得更加穩固。
朝堂之上,康熙皇帝龍顏大悅,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而欣慰地掃視著群臣。待眾人山唿萬歲之後,康熙緩緩開口,聲音洪亮且中氣十足:“此次邊疆之戰,十四與馬爾泰將軍奮勇殺敵,指揮有方,立下赫赫戰功,實乃我大清之福,朕心甚慰!”
說罷,康熙看向胤禵,眼神中滿是讚賞:“胤禵不負朕望,盡顯我皇家子弟之風範。你之英勇與謀略,朕都看在眼裏。今特封你為撫遠大將軍王,賞黃金千兩,綢緞百匹,親王府邸一座,以示嘉獎!”
胤禵聽聞,立刻跪地謝恩,高唿:“兒臣謝皇阿瑪隆恩!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守護我大清疆土,不辱使命!”
康熙微微點頭,又將目光轉向馬爾泰將軍:“馬爾泰將軍,你跟隨胤禵出征,不畏艱險,朕封你為一等忠勇伯,晉升兩級官職,賜良田千畝,珠寶若幹,並賞賜京城一座府邸,而後歸京也方便些,你之功績,當為眾將士之楷模!”
馬爾泰將軍激動地伏地叩首:“末將多謝皇上恩賜!末將願為皇上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一時間,朝堂上下一片祝賀之聲,眾人皆對胤禵和馬爾泰將軍投以羨慕與的目光。
紫禁城的宮道上,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細碎的光影,胤禵傳話讓若曦在這等著,若曦百無聊賴的看著假山發呆,忽然聽聞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抬眼望去,隻見馬爾泰將軍身著朝服,步伐沉穩有力地走來。
若曦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快步迎上前去,屈膝行禮:“阿瑪,女兒給阿瑪請安,您怎麽過來了?”
馬爾泰將軍看著久未相見的女兒,眼中滿是慈愛:“若曦,快起來,讓阿瑪好好看看你。”看著精氣神不錯的女兒,馬爾泰將軍開口道:“十四爺安排的。”
“阿瑪我一切都好,您身體可好?此次可順利?”
馬爾泰將軍的神色變得嚴肅,眼中卻難掩對胤禵的欽佩:“此次出征,十四爺的才能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在戰場上,他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對局勢的判斷精準無誤,殺得敵軍節節敗退。”
若曦靜靜地聽著,馬爾泰將軍繼續說道:“十四爺不僅勇猛善戰,而且心思縝密。在麵對敵軍的狡詐計謀時,總能迅速洞察其破綻,反戈一擊。他對將士們關懷備至,深得軍心,使得全軍上下一心,士氣高昂。”
若曦微微點頭,輕聲說道:“女兒雖不懂戰事,但聽父親這般誇讚,也能想象出十四爺的風采。隻是戰場兇險,想必父親也曆經了不少艱難吧?”
馬爾泰將軍輕輕拍了拍若曦的肩膀:“你阿瑪身為臣子,自當為國效力,那些艱難險阻又算得了什麽。。”
馬爾泰將軍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日頭已經西斜,光影在石板路上拖出長長的痕跡,便神色一凜,語重心長地對若曦說道:“時辰不早了,阿瑪也該出宮了。這宮牆之內,處處皆是規矩方圓,你行事需得更加謹慎小心,切不可莽撞行事,以免招來禍端。”
若曦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不舍,輕聲應道:“女兒明白,阿瑪放心,女兒會照顧好自己的。”
馬爾泰將軍輕輕歎了口氣,這才轉身,穩步朝著宮門的方向走去。
若曦站在原地,目送著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宮牆拐角處。
胤禵一臉得意地從樹後跳了出來,雙手叉腰,下巴微微上揚,那神情仿佛在等著被誇讚的孩子,高聲說道:“若曦,這次出征是不是盡顯我英勇本色?你就佩服我吧!”陽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更添幾分意氣風發。
若曦見他這般模樣,忍不住抿嘴一笑,眼中滿是感激,屈膝行禮輕聲說道:“若曦多謝十四爺,能讓我見上阿瑪一麵,這份恩情,若曦銘記於心。”
胤禵大手一揮,滿不在乎地笑道:“這算什麽!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微微揚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豪:“你可知,皇阿瑪封我為親王,還許我開府!往後啊,我在這宮裏的時間可就少嘍。”
“開府乃是大喜之事,屆時若曦定會備上一份賀禮,恭賀十四爺。”
胤禵聽聞,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嘴角咧得更開,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那毫無心機的傻笑讓他平日裏的矜傲之氣消散不少,隻剩下少年人的純真與爽朗:“哈哈,好啊!有你這份心意,我定會歡喜得很!”
太子獨自一人坐在東宮的書房內,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的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顯示出他內心的煩躁與不安。一想到胤禵凱旋而歸,在朝堂上備受讚譽,風光無限,他的心中就湧起一股強烈的嫉妒。
“哼,老十四不過是運氣好罷了,這戰功豈能都讓他一人獨占!”太子冷哼一聲,眼中閃爍著陰鷙的光芒。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冷笑,心中有了一個算計。
他立刻命人召來心腹太監,低聲吩咐道:“去,找個合適的時機,把胤禵在軍中如何受將士們擁戴,如何意氣風發的樣子添油加醋地說給老八聽。就說如今這朝堂之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胤禵身上,仿佛他才是最有能耐的皇子,甚至有人私下議論,這風頭都快蓋過廉親王了……記住,要做得隱秘些,別讓人察覺出是本太子的意思。”
心腹太監連忙點頭稱是,領命而去。太子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臉上浮現出一絲得意的神情。胤禩一向工於心計,最看重的就是在朝堂上的威望和勢力,如今胤禵這般得勢,他必然心生芥蒂。隻要這兩人之間產生嫌隙,相互爭鬥,自己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到時候再找機會打壓他們,這太子之位才能坐得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