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若曦的害羞
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 作者:洛初薇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曦透過營帳的縫隙灑在若曦的臉上,她悠悠轉醒,隻覺腦袋昏沉,宿醉的不適讓她微微皺眉。
帳外傳來恭敬的聲音:“若曦姑娘,奴才是四爺身邊的蘇培盛,四爺聽聞您昨日飲酒過量,特命奴才送來了醒酒湯。” 若曦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應了一聲。
蘇培盛走進營帳,手中端著精致的托盤,上麵放著一碗還冒著熱氣的醒酒湯,旁邊靜靜躺著一張紙條。他滿臉堆笑地說道:“若曦姑娘,您快趁熱喝了這醒酒湯。四爺對您可真是上心呐。” 若曦微微紅了臉,輕聲道了謝,接過托盤。
待蘇培盛退下後,若曦拿起紙條,隻見上麵寫著 “下次別喝那麽多”。那熟悉的字跡讓她的心猛地一顫。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腦海中浮現出胤禛冷峻卻又不失溫柔的麵容。手指輕輕摩挲著紙條。
若曦端起醒酒湯,輕抿一口,溫熱的湯汁順著喉嚨滑下,帶著一絲酸甜,漸漸驅散了身體的不適。
抬手摸了摸發間的玉蘭簪,簡單整理了一番妝容和衣衫,若曦便朝著康熙的禦帳走去。還未踏入帳中,便聽到康熙憤怒的嗬斥聲。她心中一緊,小心翼翼地走近,隻見康熙臉色鐵青,怒容滿麵。
李公公站在一旁,看到若曦進來,微微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言。若曦心領神會,默默站在一旁,手中捧著茶盞,大氣都不敢出。
不多時,胤禛前來請安。他步伐沉穩,身姿挺拔,踏入禦帳的瞬間,一股內斂而威嚴的氣息彌漫開來。康熙原本憤怒得緊繃的麵容,在見到胤禛後,神色稍緩,那緊皺的眉頭也略微鬆開了些。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起來吧。”
康熙在榻前來迴踱步,口中不住地斥責著太子的不是。胤禛見狀,趕忙上前,屈膝跪地,緩聲道:“皇阿瑪,兒臣鬥膽,請您息怒。太子哥哥此次雖有過錯,然兒臣以為,他定是一時疏忽,絕無忤逆聖意之心。太子哥哥平日勤政輔佐皇阿瑪,想是事務繁雜,才致此失誤。”
太子在一旁,低垂著頭,聽到胤禛之言,猶如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地附和道:“皇阿瑪,四弟所言極是。兒臣深知動用貢品乃是大錯,可當時確實未曾細想那是貢酒,隻念及那酒是難得的佳釀,卻未曾料到會惹得皇阿瑪如此震怒,兒臣真是追悔莫及。” 言罷,眼角似有淚光閃爍。
胤禛微微抬眼,看了看太子,又轉向康熙,繼續說道:“皇阿瑪聖明,兒臣觀太子哥哥平日所為,對皇阿瑪的教誨向來銘記於心,對大清的江山社稷亦是盡心竭力。太子哥哥已思過自省,日後行事必定會更加謹慎周全,定不會再有此類差池。還望皇阿瑪看在太子哥哥往日之功,且寬宥他這一次。”
康熙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眉頭依然緊鎖,但神色已稍有緩和,陷入沉思之中,斟酌著胤禛的進言。
“罷了,你且迴去給朕閉門思過。”康熙轉頭對胤禛說:“老四,給蒙古迴禮由你去操辦。”
胤禛微微一怔,他狹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詫異,輕聲說道:“皇阿瑪,此事向來由太子負責,兒臣恐有越俎代庖之嫌。”說完看了一眼太子。
他的聲音低沉而恭敬,每一個字都斟酌得恰到好處,若曦不禁扯了一下嘴角,果然是老狐狸了,這話說的既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又不失對皇命的敬重。
康熙冷哼一聲,那聲音中滿是對太子的失望與惱怒,“那不成器的東西,私自用了貢品中的酒,如今蒙古王爺已知此事,此刻斷不能讓他前去。”
康熙的話語在禦帳中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憤怒,太子的所作所為無疑是讓蒙古認為太子不禮重蒙古。
“皇阿瑪,兒臣知錯了。就辛苦四弟替哥哥去吧。”
“哼,你還知道是替你去善後。”
太子不敢再出聲,隻靜靜的跪著。胤禛見狀,忙領命道:“兒臣遵旨,定當妥善處理。” 他微微低頭,雙手抱拳,行禮的動作幹淨利落。
康熙微微點頭,對胤禛的態度表示滿意。
”若曦,你與老四一起去對好給蒙古的迴禮。”
若曦輕聲應道:“是,萬歲爺。” 隨後,她與胤禛一同退出禦帳。
出了禮品營帳,陽光灑在身上,胤禛的目光落在若曦發間的玉蘭簪上。那玉蘭簪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抑製不住的開心。
“你終於肯帶這個簪子了。”
若曦微微低下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四爺,之前有所顧慮。如今,若曦不再糾結。”
胤禛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他抬起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發絲,溫柔地說道:“若曦,我心中甚喜。他會如同我一般,陪伴在你身邊,護你周全。”
若曦微微一怔,抬眼望向他,卻見他目光專注而溫柔。“以後不許喝那麽多酒了。” 胤禛的聲音低沉而帶著一絲關切的責備,“昨日聽聞你醉酒,我又被事情絆住不能找你,讓我實在放心不下。”
若曦的臉頰微微泛起紅暈,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卻如小鹿亂撞。
兩人緩緩走著,若曦心中卻仍有些擔憂,她咬了咬下唇,猶豫片刻後問道:“四爺,這次您替太子爺去給蒙古王爺迴禮,太子爺會不會因此記恨於您?”
“莫要為我擔心。太子雖心胸狹隘,但對我還是信任的,而且此事是皇阿瑪交代的,皇阿瑪行事皆需權衡利弊,不過是為了大清的穩定與安寧。此次蒙古迴禮之事關乎兩國邦交,太子犯下大錯,我出麵補救乃是分內之事。”
若曦聽著胤禛的話,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說道:“四爺,太子在宮中勢力盤根錯節,萬歲爺對太子的情感,不是輕易能動搖。”
胤禛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自信與從容。“若曦,放心,你隻需要每天開開心心的當差,萬事有我。”
若曦暗自思慮,這一世自己不再想其他,隻要他有需要她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
到達臨時存放物品的營帳,蘇培盛早已在帳外等候。見到胤禛和若曦,他趕忙上前請安。
“爺,奴才已按照您剛才派人傳得的吩咐,準備好了,隻是關於此次給蒙古王爺的迴禮,是否還有其他特殊安排?”
胤禛微微思索片刻,說道:“將那套西洋鍾表也一同帶上,蒙古王爺對新奇之物向來感興趣。” 蘇培盛連忙點頭稱是。
若曦在一旁看著胤禛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一切,心中對他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營帳內,各種禮品擺放得整整齊齊,琳琅滿目。若曦吩咐人開始對照禮單,若曦指著一堆綢緞說道:“四爺,這些綢緞皆是江南織造精心挑選而來,色澤鮮豔,質地柔軟,與草原的不同,蒙古王爺定會喜歡。” 胤禛走上前去,輕輕撫摸著綢緞,感受著那細膩的質感,說道:“嗯,這綢緞確實不錯。”
胤禛拿起一個精美的青花瓷瓶,仔細端詳著瓶身上的花紋,說道:“這瓷器做工精細,圖案精美,不愧是大清官窯出品。” 若曦在一旁記錄著禮品的種類與數量,她認真的模樣讓胤禛不禁多看了幾眼。
若曦與胤禛仔細盤點完禮品後,便匆匆迴到康熙禦前。
禦帳內,康熙正坐在龍椅上,眉頭微微皺著,雖氣已消了大半,可仍隱隱透著一絲疲憊與慍怒。若曦輕手輕腳地走近,手中端著一盤精致的梅花糕,旁邊還放著一壺新沏好的茶。
她款步上前,柔聲道:“萬歲爺吉祥,與蒙古王爺的迴禮已經準備好了,四爺聽聞王爺喜歡新奇的東西,特意加了一套西的鍾表。”
“老四辦事很周到。”康熙抬眼,看到若曦乖巧伶俐的模樣,輕輕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
若曦緩緩起身,臉上帶著溫婉的笑容,說道:“萬歲爺,您午膳就沒吃多少,這會子肯定餓了。奴婢特意準備了這降火的茶,還有減了糖的梅花糕,您嚐嚐。” 說著,她走到康熙身旁,將托盤輕輕放下。
康熙看著若曦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暖意,臉上的神色也柔和了許多,說道:“若曦,你這丫頭倒是細心。”
若曦微微淺笑,眼睛彎成月牙形,兩個淺淺的酒窩在臉頰上若隱若現。她先拿起茶壺,用手帕輕輕擦拭了一下壺嘴,以防有水滴落,然後才緩緩地為康熙斟上一杯茶,動作優雅而嫻熟,說道:“萬歲爺日夜操勞,若曦能做的也隻有這些小事,隻盼能讓萬歲爺舒心些。這茶是今年新貢的龍井,奴婢特意用山泉水泡製,火候和時間都仔細拿捏過,還請萬歲爺品鑒。” 康熙輕輕端起茶盞,那嫋嫋升起的茶香瞬間縈繞在鼻尖,他輕抿一口,頓覺一股清香在口中散開,那淡淡的茶香混合著若曦的這份體貼,讓他的心情愈發舒暢。
他放下茶盞,目光落在那盤梅花糕上,若曦已將一塊梅花糕放在小碟子裏,遞到康熙麵前,說道:“萬歲爺,這梅花糕是若曦親手所做,用了新鮮的梅花花瓣,還減了糖,怕甜膩了萬歲爺,您嚐嚐。”
康熙笑著接過,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梅花糕,隻見糕體上還點綴著些許梅花和桂花蜜糖,精致非常,說道:“這梅花糕看著就賞心悅目,你這丫頭倒是費了不少心思。”
“能為萬歲爺做點心,是若曦的榮幸。這梅花糕的做法是奴婢偶然所得,想著梅花高潔淡雅,與萬歲爺的身份氣韻頗為相符,便想呈給萬歲爺嚐嚐。”
康熙輕輕咬了一口,糕體鬆軟,甜而不膩,入口即化,不禁讚道:“這梅花糕味道甚好,甜而不膩,梅花的清香在口中散開,你這丫頭的手藝越發精進了。”
若曦聽到誇讚,臉頰微微泛紅,說道:“多謝萬歲爺誇獎,奴婢聽聞梅花有疏肝理氣之效,萬歲爺近日偶有煩悶,這梅花糕或能讓萬歲爺心情舒暢些。”
康熙微微點頭,又吃了一小口,說道:“你這丫頭,不僅會做糕點,還懂些藥理,倒是難得。這梅花糕裏除了梅花,還加了些什麽?”
“迴萬歲爺,裏麵還加了些許糯米粉、藕粉,以及少許蜂蜜調和味道,如此既能讓梅花糕口感軟糯,又能增添幾分清甜,上麵點綴了些許的桂花蜜。”
“原來如此,你個小丫頭,從小在你阿瑪軍營長大,做出這般美味的糕點,實屬不易。”
若曦淺笑道:“若曦不過是依樣嚐試,能得萬歲爺喜歡,便是萬幸。”
康熙看著若曦,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打趣道:“你這般聰慧細心,以後誰要是娶了你,那可是太有福氣了。”
若曦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一朵盛開的紅蓮,她羞澀地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輕聲說道:“萬歲爺說笑了,若曦隻願能一直陪著萬歲爺,伺候在萬歲爺左右。”
康熙微微一怔,隨後哈哈一笑,說道:“你這丫頭,總不能一輩子守在朕身邊。朕日後定要為你指一門好婚事,若是你心裏有了喜歡的人,可莫要藏著掖著,告訴朕便是。”
若曦的臉愈發滾燙,她感覺自己的心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著,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一般。羞澀與窘迫讓她不知所措,隻能匆匆福了福身,低聲說道:“若曦去看看茶水可燒好了。” 便轉身紅著臉跑了出去。
李德全在一旁看著這一幕,臉上也帶著淡淡的笑意,待若曦離去後,他走上前說道:“萬歲爺,自十公主出嫁後,奴才可許久沒見您這麽開心過了。”
康熙微微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惆悵,感慨道:“朕這一眾兒女啊,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盤算,唯有十丫頭是真心實意地貼心。如今這若曦的性子,跟十丫頭太像了,率真可愛,又聰慧懂事,很合朕的胃口。”
康熙靠在椅背上,思緒飄遠。他想起十公主在自己膝下承歡的模樣,那無憂無慮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迴蕩。如今十公主遠嫁,思念之情卻難以消散。
而若曦的出現,讓他感受到了一絲難得的溫暖與慰藉。他雖貴為天子,在寵十公主也不得將她遠嫁,製衡前朝。看著若曦如今希望能為若曦的未來尋得一個好的歸宿,不要讓她像十公主那般。
帳外傳來恭敬的聲音:“若曦姑娘,奴才是四爺身邊的蘇培盛,四爺聽聞您昨日飲酒過量,特命奴才送來了醒酒湯。” 若曦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應了一聲。
蘇培盛走進營帳,手中端著精致的托盤,上麵放著一碗還冒著熱氣的醒酒湯,旁邊靜靜躺著一張紙條。他滿臉堆笑地說道:“若曦姑娘,您快趁熱喝了這醒酒湯。四爺對您可真是上心呐。” 若曦微微紅了臉,輕聲道了謝,接過托盤。
待蘇培盛退下後,若曦拿起紙條,隻見上麵寫著 “下次別喝那麽多”。那熟悉的字跡讓她的心猛地一顫。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腦海中浮現出胤禛冷峻卻又不失溫柔的麵容。手指輕輕摩挲著紙條。
若曦端起醒酒湯,輕抿一口,溫熱的湯汁順著喉嚨滑下,帶著一絲酸甜,漸漸驅散了身體的不適。
抬手摸了摸發間的玉蘭簪,簡單整理了一番妝容和衣衫,若曦便朝著康熙的禦帳走去。還未踏入帳中,便聽到康熙憤怒的嗬斥聲。她心中一緊,小心翼翼地走近,隻見康熙臉色鐵青,怒容滿麵。
李公公站在一旁,看到若曦進來,微微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言。若曦心領神會,默默站在一旁,手中捧著茶盞,大氣都不敢出。
不多時,胤禛前來請安。他步伐沉穩,身姿挺拔,踏入禦帳的瞬間,一股內斂而威嚴的氣息彌漫開來。康熙原本憤怒得緊繃的麵容,在見到胤禛後,神色稍緩,那緊皺的眉頭也略微鬆開了些。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起來吧。”
康熙在榻前來迴踱步,口中不住地斥責著太子的不是。胤禛見狀,趕忙上前,屈膝跪地,緩聲道:“皇阿瑪,兒臣鬥膽,請您息怒。太子哥哥此次雖有過錯,然兒臣以為,他定是一時疏忽,絕無忤逆聖意之心。太子哥哥平日勤政輔佐皇阿瑪,想是事務繁雜,才致此失誤。”
太子在一旁,低垂著頭,聽到胤禛之言,猶如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地附和道:“皇阿瑪,四弟所言極是。兒臣深知動用貢品乃是大錯,可當時確實未曾細想那是貢酒,隻念及那酒是難得的佳釀,卻未曾料到會惹得皇阿瑪如此震怒,兒臣真是追悔莫及。” 言罷,眼角似有淚光閃爍。
胤禛微微抬眼,看了看太子,又轉向康熙,繼續說道:“皇阿瑪聖明,兒臣觀太子哥哥平日所為,對皇阿瑪的教誨向來銘記於心,對大清的江山社稷亦是盡心竭力。太子哥哥已思過自省,日後行事必定會更加謹慎周全,定不會再有此類差池。還望皇阿瑪看在太子哥哥往日之功,且寬宥他這一次。”
康熙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眉頭依然緊鎖,但神色已稍有緩和,陷入沉思之中,斟酌著胤禛的進言。
“罷了,你且迴去給朕閉門思過。”康熙轉頭對胤禛說:“老四,給蒙古迴禮由你去操辦。”
胤禛微微一怔,他狹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詫異,輕聲說道:“皇阿瑪,此事向來由太子負責,兒臣恐有越俎代庖之嫌。”說完看了一眼太子。
他的聲音低沉而恭敬,每一個字都斟酌得恰到好處,若曦不禁扯了一下嘴角,果然是老狐狸了,這話說的既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又不失對皇命的敬重。
康熙冷哼一聲,那聲音中滿是對太子的失望與惱怒,“那不成器的東西,私自用了貢品中的酒,如今蒙古王爺已知此事,此刻斷不能讓他前去。”
康熙的話語在禦帳中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憤怒,太子的所作所為無疑是讓蒙古認為太子不禮重蒙古。
“皇阿瑪,兒臣知錯了。就辛苦四弟替哥哥去吧。”
“哼,你還知道是替你去善後。”
太子不敢再出聲,隻靜靜的跪著。胤禛見狀,忙領命道:“兒臣遵旨,定當妥善處理。” 他微微低頭,雙手抱拳,行禮的動作幹淨利落。
康熙微微點頭,對胤禛的態度表示滿意。
”若曦,你與老四一起去對好給蒙古的迴禮。”
若曦輕聲應道:“是,萬歲爺。” 隨後,她與胤禛一同退出禦帳。
出了禮品營帳,陽光灑在身上,胤禛的目光落在若曦發間的玉蘭簪上。那玉蘭簪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抑製不住的開心。
“你終於肯帶這個簪子了。”
若曦微微低下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聲說道:“四爺,之前有所顧慮。如今,若曦不再糾結。”
胤禛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他抬起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發絲,溫柔地說道:“若曦,我心中甚喜。他會如同我一般,陪伴在你身邊,護你周全。”
若曦微微一怔,抬眼望向他,卻見他目光專注而溫柔。“以後不許喝那麽多酒了。” 胤禛的聲音低沉而帶著一絲關切的責備,“昨日聽聞你醉酒,我又被事情絆住不能找你,讓我實在放心不下。”
若曦的臉頰微微泛起紅暈,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卻如小鹿亂撞。
兩人緩緩走著,若曦心中卻仍有些擔憂,她咬了咬下唇,猶豫片刻後問道:“四爺,這次您替太子爺去給蒙古王爺迴禮,太子爺會不會因此記恨於您?”
“莫要為我擔心。太子雖心胸狹隘,但對我還是信任的,而且此事是皇阿瑪交代的,皇阿瑪行事皆需權衡利弊,不過是為了大清的穩定與安寧。此次蒙古迴禮之事關乎兩國邦交,太子犯下大錯,我出麵補救乃是分內之事。”
若曦聽著胤禛的話,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說道:“四爺,太子在宮中勢力盤根錯節,萬歲爺對太子的情感,不是輕易能動搖。”
胤禛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自信與從容。“若曦,放心,你隻需要每天開開心心的當差,萬事有我。”
若曦暗自思慮,這一世自己不再想其他,隻要他有需要她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
到達臨時存放物品的營帳,蘇培盛早已在帳外等候。見到胤禛和若曦,他趕忙上前請安。
“爺,奴才已按照您剛才派人傳得的吩咐,準備好了,隻是關於此次給蒙古王爺的迴禮,是否還有其他特殊安排?”
胤禛微微思索片刻,說道:“將那套西洋鍾表也一同帶上,蒙古王爺對新奇之物向來感興趣。” 蘇培盛連忙點頭稱是。
若曦在一旁看著胤禛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一切,心中對他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營帳內,各種禮品擺放得整整齊齊,琳琅滿目。若曦吩咐人開始對照禮單,若曦指著一堆綢緞說道:“四爺,這些綢緞皆是江南織造精心挑選而來,色澤鮮豔,質地柔軟,與草原的不同,蒙古王爺定會喜歡。” 胤禛走上前去,輕輕撫摸著綢緞,感受著那細膩的質感,說道:“嗯,這綢緞確實不錯。”
胤禛拿起一個精美的青花瓷瓶,仔細端詳著瓶身上的花紋,說道:“這瓷器做工精細,圖案精美,不愧是大清官窯出品。” 若曦在一旁記錄著禮品的種類與數量,她認真的模樣讓胤禛不禁多看了幾眼。
若曦與胤禛仔細盤點完禮品後,便匆匆迴到康熙禦前。
禦帳內,康熙正坐在龍椅上,眉頭微微皺著,雖氣已消了大半,可仍隱隱透著一絲疲憊與慍怒。若曦輕手輕腳地走近,手中端著一盤精致的梅花糕,旁邊還放著一壺新沏好的茶。
她款步上前,柔聲道:“萬歲爺吉祥,與蒙古王爺的迴禮已經準備好了,四爺聽聞王爺喜歡新奇的東西,特意加了一套西的鍾表。”
“老四辦事很周到。”康熙抬眼,看到若曦乖巧伶俐的模樣,輕輕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
若曦緩緩起身,臉上帶著溫婉的笑容,說道:“萬歲爺,您午膳就沒吃多少,這會子肯定餓了。奴婢特意準備了這降火的茶,還有減了糖的梅花糕,您嚐嚐。” 說著,她走到康熙身旁,將托盤輕輕放下。
康熙看著若曦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暖意,臉上的神色也柔和了許多,說道:“若曦,你這丫頭倒是細心。”
若曦微微淺笑,眼睛彎成月牙形,兩個淺淺的酒窩在臉頰上若隱若現。她先拿起茶壺,用手帕輕輕擦拭了一下壺嘴,以防有水滴落,然後才緩緩地為康熙斟上一杯茶,動作優雅而嫻熟,說道:“萬歲爺日夜操勞,若曦能做的也隻有這些小事,隻盼能讓萬歲爺舒心些。這茶是今年新貢的龍井,奴婢特意用山泉水泡製,火候和時間都仔細拿捏過,還請萬歲爺品鑒。” 康熙輕輕端起茶盞,那嫋嫋升起的茶香瞬間縈繞在鼻尖,他輕抿一口,頓覺一股清香在口中散開,那淡淡的茶香混合著若曦的這份體貼,讓他的心情愈發舒暢。
他放下茶盞,目光落在那盤梅花糕上,若曦已將一塊梅花糕放在小碟子裏,遞到康熙麵前,說道:“萬歲爺,這梅花糕是若曦親手所做,用了新鮮的梅花花瓣,還減了糖,怕甜膩了萬歲爺,您嚐嚐。”
康熙笑著接過,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梅花糕,隻見糕體上還點綴著些許梅花和桂花蜜糖,精致非常,說道:“這梅花糕看著就賞心悅目,你這丫頭倒是費了不少心思。”
“能為萬歲爺做點心,是若曦的榮幸。這梅花糕的做法是奴婢偶然所得,想著梅花高潔淡雅,與萬歲爺的身份氣韻頗為相符,便想呈給萬歲爺嚐嚐。”
康熙輕輕咬了一口,糕體鬆軟,甜而不膩,入口即化,不禁讚道:“這梅花糕味道甚好,甜而不膩,梅花的清香在口中散開,你這丫頭的手藝越發精進了。”
若曦聽到誇讚,臉頰微微泛紅,說道:“多謝萬歲爺誇獎,奴婢聽聞梅花有疏肝理氣之效,萬歲爺近日偶有煩悶,這梅花糕或能讓萬歲爺心情舒暢些。”
康熙微微點頭,又吃了一小口,說道:“你這丫頭,不僅會做糕點,還懂些藥理,倒是難得。這梅花糕裏除了梅花,還加了些什麽?”
“迴萬歲爺,裏麵還加了些許糯米粉、藕粉,以及少許蜂蜜調和味道,如此既能讓梅花糕口感軟糯,又能增添幾分清甜,上麵點綴了些許的桂花蜜。”
“原來如此,你個小丫頭,從小在你阿瑪軍營長大,做出這般美味的糕點,實屬不易。”
若曦淺笑道:“若曦不過是依樣嚐試,能得萬歲爺喜歡,便是萬幸。”
康熙看著若曦,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打趣道:“你這般聰慧細心,以後誰要是娶了你,那可是太有福氣了。”
若曦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一朵盛開的紅蓮,她羞澀地低下頭,雙手不自覺地絞著衣角,輕聲說道:“萬歲爺說笑了,若曦隻願能一直陪著萬歲爺,伺候在萬歲爺左右。”
康熙微微一怔,隨後哈哈一笑,說道:“你這丫頭,總不能一輩子守在朕身邊。朕日後定要為你指一門好婚事,若是你心裏有了喜歡的人,可莫要藏著掖著,告訴朕便是。”
若曦的臉愈發滾燙,她感覺自己的心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著,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一般。羞澀與窘迫讓她不知所措,隻能匆匆福了福身,低聲說道:“若曦去看看茶水可燒好了。” 便轉身紅著臉跑了出去。
李德全在一旁看著這一幕,臉上也帶著淡淡的笑意,待若曦離去後,他走上前說道:“萬歲爺,自十公主出嫁後,奴才可許久沒見您這麽開心過了。”
康熙微微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惆悵,感慨道:“朕這一眾兒女啊,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盤算,唯有十丫頭是真心實意地貼心。如今這若曦的性子,跟十丫頭太像了,率真可愛,又聰慧懂事,很合朕的胃口。”
康熙靠在椅背上,思緒飄遠。他想起十公主在自己膝下承歡的模樣,那無憂無慮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迴蕩。如今十公主遠嫁,思念之情卻難以消散。
而若曦的出現,讓他感受到了一絲難得的溫暖與慰藉。他雖貴為天子,在寵十公主也不得將她遠嫁,製衡前朝。看著若曦如今希望能為若曦的未來尋得一個好的歸宿,不要讓她像十公主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