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的爸爸是個爽朗熱心的大叔,見大家都到了,大手一揮,喊道:“人齊咯,孩子們,咱們出發咯!”
一群孩子歡唿雀躍,如同脫韁的小馬駒,朝著既定的秋遊地點——運河底下奔去。
田野像一塊黃綠相間的巨大絨毯,肆意鋪展在天地之間。
田埂上,野草和野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肆意綻放著,白色與黃色的花瓣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顫動,宛如俏皮的精靈在舞蹈。
路邊的狗尾巴草也茂盛得很,毛茸茸的穗子低垂著,孩子們路過時,總忍不住伸手揪下幾株,互相逗弄,撓得對方脖頸癢癢的,笑聲便在風中蕩漾開來。
小胖子自封“隊長”,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前麵,手裏還揮舞著一根從路邊撿來的長樹枝,像舉著軍旗一般,嘴裏念念有詞:“同誌們,跟上步伐,目標——運河底,衝啊!”
藍雁行背著有些沉甸甸的帆布包,跟在後麵,額前的發絲被汗水微微浸濕,卻也滿臉興奮,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沿途風景,時不時彎腰去瞧那些新奇的小野花。
姐姐則和幾個女同學手挽著手,嘰嘰喳喳討論著最近電視裏播的動畫片劇情,笑聲清脆得如同銀鈴。
行至一處緩坡,坡下是一片波光粼粼的小池塘,池水清澈得能瞧見水底搖曳的水草和穿梭的小魚。
小胖子眼睛放光,大喊:“咱們在這兒歇會兒,還能抓魚摸蝦嘞!”
孩子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放下書包,挽起褲腳、擼起袖子就往池塘邊衝。
藍雁行也小心翼翼地踩在池塘邊濕滑的泥地上,眼睛緊緊盯著水麵,突然,他瞧見一條小魚慢悠悠地遊過,急忙伸手去抓,“嘩啦”一聲,濺起大片水花,魚沒抓到,自己卻一個不穩,差點栽進水裏,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哈哈,矮豆芽泡水了!”
姐姐在不遠處,和女同學合力搬開一塊大石頭,驚喜地發現石頭下藏著幾隻小青蛙,忙不迭地唿喊大家來看。
幾個膽大的男孩子聞聲趕來,七手八腳地幫忙把小青蛙抓進帶來的玻璃瓶裏,準備當作“戰利品”帶迴家。
歇夠玩夠,隊伍再度啟程,終於抵達了運河邊上。
小胖子從書包裏掏出一塊舊床單,往草地上一鋪,招唿大家把食物都拿出來“聚餐”。
小夥伴都把食物拿出來,不一會兒,床單就快要鋪滿了。
藍雁行和姐姐也打開帆布包,將蘋果、雞蛋糕、橘子汁一一擺開。
孩子們圍坐一團,你遞我一塊糕點,我分你一杯果汁,分享的快樂在舌尖蔓延。
正吃得開心,不知是誰提議玩遊戲,瞬間得到眾人響應,於是,“丟手絹”的遊戲開場了。
大家圍坐成一個大圈,拍著手唱起歌:“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歌聲中,拿著手絹的孩子貓著腰,輕手輕腳地繞著圈子跑,眼睛滴溜溜地轉,尋找著“下手”的目標。
藍雁行緊張得後背挺直,耳朵豎得老高,時刻留意身後動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身後傳來一陣哄笑,他一迴頭,瞧見手絹正靜靜躺在自己身後,臉“唰”地紅了,忙不迭起身去追,可惜那始作俑者早跑遠了,他隻能認罰,站在圈中唱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雖有些跑調,可大家還是鼓掌鼓得格外起勁。
遊戲一輪接著一輪,日頭漸漸升高,變得有些熾熱。這時,有孩子發現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林,樹林裏綠樹成蔭。
大家又一窩蜂地湧進樹林,在樹蔭下尋了塊平整的空地,準備開始玩捉迷藏。
小胖子自告奮勇當“鬼”,其他的小夥伴們紛紛開始躲藏。
小胖子閉著眼睛數了五十個數後,便開始四處搜尋。
孩子們像靈活的小鬆鼠,紛紛爬上樹,躲在茂密枝葉後;或是鑽進灌木叢,用枝葉掩蓋身形。
藍雁行瞧著一棵枝丫低、好攀爬的樹,手腳並用往上爬,費了好大勁才在一處隱蔽的分叉處藏好,心還在“砰砰”直跳,捂著嘴不敢出聲,生怕暴露了蹤跡。
小胖子在林子裏東奔西走,一會兒被地上的藤蔓絆倒,摔個狗啃泥;一會兒又被突然從樹後冒出來的“鬼臉”嚇得哇哇大叫,樹林裏充滿了緊張又歡樂的氛圍。
從樹林出來後,不知哪個機靈鬼提議來一場鬥草大賽,孩子們瞬間來了興致,紛紛在草叢裏尋覓起“秘密武器”。
有的精心挑選葉片厚實、莖脈粗壯的狗尾巴草,將它們相互交叉、纏繞,用力拉扯,比試誰的草更堅韌,能在“戰鬥”中不被扯斷;有的則對那些帶著小鋸齒的鋸齒草情有獨鍾,覺得它們定能在較量中“克敵製勝”。
比賽時,大家分成小組或兩兩對決,漲紅了臉,憋著勁兒,眼睛緊緊盯著手中糾纏的草莖,嘴裏喊著“加油”,每一次勝負揭曉,都伴隨著一陣歡唿或懊惱的歎息。
鬥草大賽剛結束,微風輕拂,天空像一塊湛藍的綢緞鋪展在頭頂,玩累了,大家躲進樹林裏休息。
有人靈機一動,開啟了故事接龍遊戲。
打頭的孩子先講了個開頭,說是在神秘遙遠的山洞裏,藏著一個神秘的寶箱。
接下來,每個孩子順著上一個人的情節往下編,有的說裏麵住著個會魔法的小精靈,能實現願望但也愛捉弄人;有的講山洞被一條沉睡多年、突然蘇醒的巨龍守護著,巨龍噴出的火焰能讓大地顫抖。大家天馬行空的想象交織碰撞,故事越來越離奇、精彩,講到妙處,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或緊張得攥緊衣角,沉浸在這個集體共創的奇幻世界裏。
等故事接龍告一段落,在鋪好的舊床單“餐桌”旁,孩子們玩性大發,玩起了過家家版的野餐會。
有人扮演“大廚”,用泥土捏出“美味佳肴”,還煞有介事地撒上些花瓣當作調料;有人當“服務員”,端著樹葉做的“盤子”,裏麵“盛”著想象中的美食,穿梭在小夥伴間,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其他人則是“貴賓”,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地品嚐“菜品”,時不時誇讚幾句“大廚”的手藝,歡聲笑語灑滿這片草地。
不知不覺,夕陽的餘暉給天邊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像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小胖子的爸爸站在小土坡上,吆喝著:“娃娃們,該迴家咯!”
孩子們雖意猶未盡,卻也知道天色已晚,紛紛起身,整理好書包,拖著有些疲憊卻無比滿足的身軀,踏上歸途。
一路上,大家還在嘰唧喳喳的分享著這一天的趣事,笑聲、話語聲、唱歌聲在鄉間小路上迴蕩。
迴到家,藍雁行和姐姐興奮地跟父母講述著秋遊的點點滴滴,展示著抓來的小青蛙、編好的花環,臉蛋上還留著未散盡的紅暈與笑意。
媽媽笑著嗔怪:“瞧你們這一身泥,快去洗洗。”
夜晚,躺在床上,藍雁行望著黑漆漆的天花板,腦海裏像放電影般閃過白天的畫麵,嘴角不自覺上揚,帶著甜甜的憧憬,緩緩進入夢鄉,夢裏,依舊是那片充滿歡笑的田野與夥伴們的身影……
那是屬於8090年代秋遊的獨特記憶,質樸、純粹,裝滿了田野、池塘、樹林與夥伴間真摯的情誼,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日後漫長歲月裏每每想起便能會心一笑的珍貴寶藏。
一群孩子歡唿雀躍,如同脫韁的小馬駒,朝著既定的秋遊地點——運河底下奔去。
田野像一塊黃綠相間的巨大絨毯,肆意鋪展在天地之間。
田埂上,野草和野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肆意綻放著,白色與黃色的花瓣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顫動,宛如俏皮的精靈在舞蹈。
路邊的狗尾巴草也茂盛得很,毛茸茸的穗子低垂著,孩子們路過時,總忍不住伸手揪下幾株,互相逗弄,撓得對方脖頸癢癢的,笑聲便在風中蕩漾開來。
小胖子自封“隊長”,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前麵,手裏還揮舞著一根從路邊撿來的長樹枝,像舉著軍旗一般,嘴裏念念有詞:“同誌們,跟上步伐,目標——運河底,衝啊!”
藍雁行背著有些沉甸甸的帆布包,跟在後麵,額前的發絲被汗水微微浸濕,卻也滿臉興奮,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沿途風景,時不時彎腰去瞧那些新奇的小野花。
姐姐則和幾個女同學手挽著手,嘰嘰喳喳討論著最近電視裏播的動畫片劇情,笑聲清脆得如同銀鈴。
行至一處緩坡,坡下是一片波光粼粼的小池塘,池水清澈得能瞧見水底搖曳的水草和穿梭的小魚。
小胖子眼睛放光,大喊:“咱們在這兒歇會兒,還能抓魚摸蝦嘞!”
孩子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放下書包,挽起褲腳、擼起袖子就往池塘邊衝。
藍雁行也小心翼翼地踩在池塘邊濕滑的泥地上,眼睛緊緊盯著水麵,突然,他瞧見一條小魚慢悠悠地遊過,急忙伸手去抓,“嘩啦”一聲,濺起大片水花,魚沒抓到,自己卻一個不穩,差點栽進水裏,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哈哈,矮豆芽泡水了!”
姐姐在不遠處,和女同學合力搬開一塊大石頭,驚喜地發現石頭下藏著幾隻小青蛙,忙不迭地唿喊大家來看。
幾個膽大的男孩子聞聲趕來,七手八腳地幫忙把小青蛙抓進帶來的玻璃瓶裏,準備當作“戰利品”帶迴家。
歇夠玩夠,隊伍再度啟程,終於抵達了運河邊上。
小胖子從書包裏掏出一塊舊床單,往草地上一鋪,招唿大家把食物都拿出來“聚餐”。
小夥伴都把食物拿出來,不一會兒,床單就快要鋪滿了。
藍雁行和姐姐也打開帆布包,將蘋果、雞蛋糕、橘子汁一一擺開。
孩子們圍坐一團,你遞我一塊糕點,我分你一杯果汁,分享的快樂在舌尖蔓延。
正吃得開心,不知是誰提議玩遊戲,瞬間得到眾人響應,於是,“丟手絹”的遊戲開場了。
大家圍坐成一個大圈,拍著手唱起歌:“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歌聲中,拿著手絹的孩子貓著腰,輕手輕腳地繞著圈子跑,眼睛滴溜溜地轉,尋找著“下手”的目標。
藍雁行緊張得後背挺直,耳朵豎得老高,時刻留意身後動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身後傳來一陣哄笑,他一迴頭,瞧見手絹正靜靜躺在自己身後,臉“唰”地紅了,忙不迭起身去追,可惜那始作俑者早跑遠了,他隻能認罰,站在圈中唱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雖有些跑調,可大家還是鼓掌鼓得格外起勁。
遊戲一輪接著一輪,日頭漸漸升高,變得有些熾熱。這時,有孩子發現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林,樹林裏綠樹成蔭。
大家又一窩蜂地湧進樹林,在樹蔭下尋了塊平整的空地,準備開始玩捉迷藏。
小胖子自告奮勇當“鬼”,其他的小夥伴們紛紛開始躲藏。
小胖子閉著眼睛數了五十個數後,便開始四處搜尋。
孩子們像靈活的小鬆鼠,紛紛爬上樹,躲在茂密枝葉後;或是鑽進灌木叢,用枝葉掩蓋身形。
藍雁行瞧著一棵枝丫低、好攀爬的樹,手腳並用往上爬,費了好大勁才在一處隱蔽的分叉處藏好,心還在“砰砰”直跳,捂著嘴不敢出聲,生怕暴露了蹤跡。
小胖子在林子裏東奔西走,一會兒被地上的藤蔓絆倒,摔個狗啃泥;一會兒又被突然從樹後冒出來的“鬼臉”嚇得哇哇大叫,樹林裏充滿了緊張又歡樂的氛圍。
從樹林出來後,不知哪個機靈鬼提議來一場鬥草大賽,孩子們瞬間來了興致,紛紛在草叢裏尋覓起“秘密武器”。
有的精心挑選葉片厚實、莖脈粗壯的狗尾巴草,將它們相互交叉、纏繞,用力拉扯,比試誰的草更堅韌,能在“戰鬥”中不被扯斷;有的則對那些帶著小鋸齒的鋸齒草情有獨鍾,覺得它們定能在較量中“克敵製勝”。
比賽時,大家分成小組或兩兩對決,漲紅了臉,憋著勁兒,眼睛緊緊盯著手中糾纏的草莖,嘴裏喊著“加油”,每一次勝負揭曉,都伴隨著一陣歡唿或懊惱的歎息。
鬥草大賽剛結束,微風輕拂,天空像一塊湛藍的綢緞鋪展在頭頂,玩累了,大家躲進樹林裏休息。
有人靈機一動,開啟了故事接龍遊戲。
打頭的孩子先講了個開頭,說是在神秘遙遠的山洞裏,藏著一個神秘的寶箱。
接下來,每個孩子順著上一個人的情節往下編,有的說裏麵住著個會魔法的小精靈,能實現願望但也愛捉弄人;有的講山洞被一條沉睡多年、突然蘇醒的巨龍守護著,巨龍噴出的火焰能讓大地顫抖。大家天馬行空的想象交織碰撞,故事越來越離奇、精彩,講到妙處,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或緊張得攥緊衣角,沉浸在這個集體共創的奇幻世界裏。
等故事接龍告一段落,在鋪好的舊床單“餐桌”旁,孩子們玩性大發,玩起了過家家版的野餐會。
有人扮演“大廚”,用泥土捏出“美味佳肴”,還煞有介事地撒上些花瓣當作調料;有人當“服務員”,端著樹葉做的“盤子”,裏麵“盛”著想象中的美食,穿梭在小夥伴間,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其他人則是“貴賓”,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地品嚐“菜品”,時不時誇讚幾句“大廚”的手藝,歡聲笑語灑滿這片草地。
不知不覺,夕陽的餘暉給天邊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像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小胖子的爸爸站在小土坡上,吆喝著:“娃娃們,該迴家咯!”
孩子們雖意猶未盡,卻也知道天色已晚,紛紛起身,整理好書包,拖著有些疲憊卻無比滿足的身軀,踏上歸途。
一路上,大家還在嘰唧喳喳的分享著這一天的趣事,笑聲、話語聲、唱歌聲在鄉間小路上迴蕩。
迴到家,藍雁行和姐姐興奮地跟父母講述著秋遊的點點滴滴,展示著抓來的小青蛙、編好的花環,臉蛋上還留著未散盡的紅暈與笑意。
媽媽笑著嗔怪:“瞧你們這一身泥,快去洗洗。”
夜晚,躺在床上,藍雁行望著黑漆漆的天花板,腦海裏像放電影般閃過白天的畫麵,嘴角不自覺上揚,帶著甜甜的憧憬,緩緩進入夢鄉,夢裏,依舊是那片充滿歡笑的田野與夥伴們的身影……
那是屬於8090年代秋遊的獨特記憶,質樸、純粹,裝滿了田野、池塘、樹林與夥伴間真摯的情誼,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日後漫長歲月裏每每想起便能會心一笑的珍貴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