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準備去淨慈寺看荷花,迴到酒店的藍雁行一家三口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準備明天出行的準備。


    女兒呢,滿心歡喜地翻出自己心愛的畫具,小臉蛋因為興奮而泛著紅暈,眼睛亮晶晶的:“我要把荷花畫得比童話裏的花朵還要美!”


    她一會兒擺弄著畫筆,試著調配出想象中荷花的顏色;一會兒又拿起小本子,認真記錄下從電視裏看到的關於荷花的知識,嘴裏還念念有詞:“荷花有粉色、白色,還有紅色的,我要把它們都畫下來。”


    藍雁行看著女兒可愛的模樣,笑著走過去摸摸她的頭:“寶貝,到了那裏,你就能看到真的荷花啦,比電視裏、畫裏的都要好看。”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完早飯之後,就驅車前往淨慈寺。


    剛踏入園區,一股沁人心脾的荷香便撲麵而來,仿若一層輕紗,將人溫柔包裹。


    湖畔遊人如織,有攝影愛好者扛著專業相機,捕捉荷花的每一個絕美瞬間;有寫生的畫家,專注地用畫筆勾勒荷花的神韻;還有漫步的情侶,手牽著手,在荷香中傾訴柔情蜜意。


    藍雁行牽著女兒的手,踏上蜿蜒的小徑,腳下石板路訴說著千年的荷韻。


    女兒蹦跳著,感受腳下磚石的獨特韻律,王涵月跟在後麵,用相機定格父女倆的每一個歡樂瞬間。


    行至湖邊,女兒看到滿湖的荷花,興奮得掙脫藍雁行的手,奔向湖邊。藍雁行趕忙跟上,一把抱起女兒,讓她近距離觀賞荷花。


    眼前的荷花,有的花瓣層層疊疊,粉嫩嬌豔,仿若少女羞澀的紅暈;有的潔白如雪,純淨素雅,恰似天邊的雲朵飄落人間;有的半開半合,花蕊金黃,宛如藏在深宮的佳人,欲語還休。


    荷葉則是或大或小,圓潤碧綠,有的平鋪在水麵,仿若翡翠雕琢的圓盤;有的高高挺立,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為荷花遮風擋雨。


    湖水在荷葉間潺潺流淌,偶爾泛起漣漪,引得荷葉上的水珠滾動滑落,晶瑩剔透,宛如珍珠。


    女兒咯咯直笑,伸手去觸摸那近在咫尺的花瓣,又怕弄傷了花兒,小手在空中猶豫著。


    王涵月在一旁輕聲說:“小心點,寶貝,別碰壞了荷花。”


    女兒乖巧地點頭,一會兒讓爸爸舉高高,看遠處大片的荷花田;一會兒又蹲在岸邊,尋覓荷葉下嬉戲的小魚。


    藍雁行則趁機給女兒講解荷花的生長習性、種類特點,女兒聽得入迷,眼睛裏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在湖邊玩累了,一家人尋得湖邊一家臨湖的餐館,品味地道美食。


    餐館的招牌菜自然少不了與荷花相關,荷葉蒸雞,雞肉鮮嫩多汁,帶著淡淡的荷香;蓮子羹,軟糯清甜,入口即化,每一口都飽含著夏日的清新。


    女兒看著滿桌佳肴,饞得直咽口水,藍雁行細心挑去雞肉的骨頭,王涵月將蓮子羹吹涼喂給女兒。


    一家人品嚐美食,沉醉於這悠然午後,窗外的荷花隨風搖曳,似在與他們共舞。


    飯後,他們沿著湖邊漫步,微風輕柔拂過,攜來絲絲荷香。


    沿途,有手藝人售賣精美的荷花主題工藝品,女兒被一隻用荷葉編織的蜻蜓吸引,挪不動步。


    藍雁行見狀,給女兒買了下來,女兒舉著蜻蜓,笑得比夏日的陽光還燦爛,藍雁行和王涵月也陪著她,沉浸在這充滿詩意的西湖畔。


    一家人沿著迴廊前行,兩旁的荷花池裏,荷花肆意綻放,與亭台樓閣、假山池沼相互映襯,仿若一幅流動的古典畫卷。


    女兒好奇地問:“爸爸媽媽,這裏是不是古代公主住的地方呀?”


    藍雁行微笑答:“這是以前的大人們修建來欣賞美景、休閑娛樂的地方,你看,荷花在這裏是不是顯得更漂亮了?”


    女兒被一處荷花噴泉吸引,噴泉中的水從荷花花蕊中噴出,形成一道道晶瑩的水簾。


    女兒跑過去,在水簾下穿梭,笑聲迴蕩在莊內。藍雁行和王涵月看著女兒開心的模樣,相視一笑,心中祈願女兒的快樂能永遠如此純粹。


    一進植物園,大片的水生植物區映入眼簾,除了常見的荷花品種,還有許多珍稀的荷花種類。


    女兒對那些形態各異的荷花驚歎不已,藍雁行趁機給她講述荷花的進化史、文化內涵,王涵月則在一旁耐心補充。


    在這裏,女兒仿若打開一扇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門,求知欲被充分點燃。


    時光悄然流轉,轉眼間便到了傍晚時分。天邊被夕陽染成了一片橙紅色,仿若一幅絢麗的油畫。


    西湖在這餘暉的映照下,別有一番韻味。他們再次迴到西湖邊,這一次,目的地是聞名遐邇的三潭映月。


    沿著湖邊的石板路前行,微風輕輕拂過,帶著絲絲涼意。不遠處,三潭映月的石塔漸漸映入眼簾。


    在夕陽餘暉的籠罩下,那三座石塔靜靜矗立在湖麵之上,被大片大片的荷花簇擁著,顯得格外古樸而莊重。


    石塔的輪廓在光影的交織下,愈發清晰,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沉澱。


    荷花隨風搖曳,粉色的花瓣嬌豔欲滴,有的已經完全綻放,露出嫩黃的花蕊;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宛如羞澀的少女。


    荷葉層層疊疊,像是為石塔撐起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偶爾有幾滴晶瑩的水珠在荷葉上滾動,在夕陽的折射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


    一家人來到租船處,藍雁行上前租了一條小船。小船樣式古樸,船身漆著暗紅色的漆,船頭微微翹起,仿若一隻即將展翅翱翔的水鳥。


    他們小心翼翼地登上船,藍雁行坐在船頭,手持船槳,輕輕一劃,小船便緩緩離開了岸邊,向著湖中心駛去。


    船行之處,荷葉搖曳生姿,仿若在歡迎這一家人的到來。有的荷葉高高揚起,幾乎要碰到人的臉頰;有的則微微低垂,像是在與湖水低語。荷花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馥鬱而清甜,讓人沉醉。


    女兒坐在船中央,興奮地東張西望,小手不時地想要觸碰那些近在咫尺的荷葉與荷花。


    玩鬧了一會兒後,或許是被這寧靜而美好的氛圍感染,她漸漸安靜下來,靠在王涵月的懷裏,輕聲說道:“媽媽,今天好開心。”那稚嫩的聲音裏滿是滿足與幸福。


    王涵月低頭看著女兒,眼中滿是溫柔,她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發,發絲柔順地從她指尖滑過,輕聲說道:“希望你每天都這麽開心,我的寶貝。”


    女兒聽了,用力地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每一天的期待。藍雁行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滿是暖意,手中劃船的動作愈發輕柔,生怕打破這份溫馨。


    小船繼續前行,慢慢靠近了三潭映月的石塔。


    此時,夕陽的餘暉將石塔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倒映在湖水中,與真實的石塔相映成趣。


    一家人停下手中的動作,靜靜地欣賞著這如夢如幻的美景。周圍一片靜謐,隻有湖水輕輕拍打著船身的聲音,以及偶爾傳來的遠處遊人的歡聲笑語。


    這一刻,時間仿若靜止,他們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塵世的喧囂與紛擾都被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西湖的美景、家人的陪伴,讓這一天變得無比完美,成為了他們心中一段難以忘懷的珍貴記憶,深深地烙印在心底,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都將熠熠生輝。


    迴到酒店,藍雁行和王涵月幫女兒洗漱後,讓她先睡下。兩人坐在陽台上,望著西湖夜景,迴憶這兩日點滴。


    藍雁行感慨:“這次賞荷之旅太難忘了,看到女兒這麽快樂,一切辛苦都值了。”


    王涵月點頭讚同:“以後咱們多帶她出來,讓她領略自然的美好。”


    在杭州的最後一天,一家人前往西溪濕地。


    這裏仿若世外桃源,水網交織,植被繁茂。他們乘坐小船,緩緩穿梭於河道間,兩岸蘆葦搖曳,不時驚起棲息的飛鳥。


    女兒興奮地張望,指著各種植物問個不停,藍雁行和王涵月耐心解答,帶她認識大自然的神奇。


    從西溪濕地出來後,藍雁行帶著家人選購杭州特產,絲綢、茶葉、糕點裝滿行囊,準備饋贈親友。隨後,他們迴酒店收拾行李,辦理退房手續。


    當汽車緩緩駛離杭州,車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不斷後退,女兒那小小的腦袋一直扭向後方,眼神中滿是眷戀,目不轉睛地望著漸行漸遠的西湖。


    西湖邊的垂柳仿佛在向她揮手道別,湖麵的波光也似在閃爍著挽留的光芒,許久,她才帶著哭腔喃喃道:“我不想走,還想玩。”那聲音裏的不舍,仿佛要把西湖的水都染上哀愁。


    藍雁行透過後視鏡看著女兒失落的模樣,心疼不已,連忙安慰:“寶貝,不哭不哭,我們下次還來。西湖這麽美,它會一直在這裏等我們的,下次咱們再來玩個痛快,好不好?”


    女兒聽了爸爸的話,雖仍有些抽噎,但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


    一路上,女兒安靜了許多,不像來時那般嘰嘰喳喳,隻是靜靜地靠著車窗,眼神中透著一絲悵惘,腦海裏不斷迴味著西湖邊的美好時光。


    她想起湖邊那輕輕搖曳的荷花,想起雷峰塔下爸爸媽媽講的動人故事,嘴角偶爾泛起一絲微笑,仿佛又置身於那如詩如畫的仙境之中。


    迴到家中,旅途的疲憊還未消散,行李隨意地散落在客廳一角,可一家人的臉上卻洋溢著幸福與滿足。


    女兒蹦蹦跳跳地迴到自己房間,迫不及待地要把西湖之行的見聞畫下來,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小曲兒;藍雁行和王涵月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對這次旅行的迴味。


    這次杭州西湖自駕遊,於他們而言,收獲的不僅僅是旅途中的快樂。


    漫步西湖畔,他們領略了江南獨有的美景,那如夢幻泡影般的湖光山色,讓人心醉神迷;聆聽那些流傳千古的傳說,感受著深厚的人文底蘊,仿若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更重要的是,一路上的陪伴與互動,讓親子關係愈發親密,家庭的溫暖如同春日暖陽,熠熠生輝。


    未來的日子裏,他們深知,生活難免會被瑣碎忙碌充斥,柴米油鹽的日常或許會消磨些許激情,但隻要一家人攜手同行,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像這次西湖之行一樣,創造更多美好的迴憶,讓愛與溫暖如同潺潺溪流,永恆延續,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該燦爛過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顏易老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顏易老去並收藏本該燦爛過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