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吳營長春節送麵 大隊部獲獎設宴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作者:煮笑堂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翠蘭是“大個”給放出來的。當時大個對他隻講了一句話,“你沒事了,迴家吧。”她雖然之前聽見外麵有人罵單組長、單組長才出去的。可是,由於精神過度緊張而轉化為萬念皆空,她似乎什麽都不知道了。
懵懵懂懂迴到吳家莊,狄姑好一番的安慰,腦子才慢慢清醒過來。
過了兩天,莊大爺來找她去賣菜。
看到莊大爺,聯想到他當時為救自己,竟然揮舞鐮刀跟抓她的人拚起命來,情不自禁當著他的麵痛哭一場。
莊大爺卻心平氣和地勸道:“別哭了,沒事的。抓錯人,放了就對了,咱們去賣菜。”高翠蘭這才挺起腰杆,問道:“還去賣菜?”莊大爺道:“什麽也別怕。咱莊上的人多著呢,不會讓他們欺負咱。”
高翠蘭過了一段還算平靜的日子,沒人來找她的麻煩。每天不是跟著莊大爺去賣菜,就是到菜園子裏幹活。可是不知怎麽的,心中老是想著單組長拿去的那麵銅鏡。它和她的年齡相仿,跟隨她那麽多年。隻有它,始終陪伴著自己;看到它,立即浮現出自己父母慈祥的麵孔。可就這麽一件與自己形影不離的東西,怎麽就犯了法,被人堂而皇之的拿走?
一連幾天,隻要迴到“家裏”,便翻弄那件舊軍裝,恨自己不該把銅鏡放在那件衣服的口袋裏,也恨自己當時腦子在犯渾,拿衣服時沒想起來看看,拱手送給了別人。她有時氣的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安。狄姑知道她想不開,時常開導她,可是高翠蘭卻道:“不行,那是我的魂,早晚得把它要迴來。”狄姑隻得歎息:“學了那麽多年的道,你還是沒有脫俗呀。”
這天下午,高翠蘭沒活幹,屋裏悶得很,她打開門想透透氣,忽然看到好多人到大隊部去。她心裏一顫,嚇得趕緊關上了門。可不大一會兒,卻聽到腳步聲朝這裏來,她更加緊張了,不知道又要發生什麽事情。
心正“嘣嘣”地跳著,就聽到有人敲門,喊道:“高大姐。”高翠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她到大蓬山之後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喊聲,難道是喊自己的嗎?他猶豫著打開門,一看是民兵營長,不由得吃了一驚。
就聽吳營長道:“今天天氣熱的很,大隊開會,能不能給燒點水喝?”高翠蘭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道:“行、行,我給你們燒。”說著,便朝鍋裏兌了水。吳營長又道:“原來大隊開會,也派人在這裏燒水。現在你們住了,就不好意思再派人來了。上次公社來人,都沒給水喝。今天是大隊自己人開會,就請你幫幫忙?”
高翠蘭點著火,道:“燒點水算什麽?住在這裏,應該的。”吳營長進屋看了看,道:“柴禾沒了吧?”高翠蘭道:“我正發愁呢,就這點柴禾,燒完怎麽辦?”吳營長道:“放心吧,總不能讓你們斷頓。莊大爺那裏不是有板車嗎,這西邊有個場,去年的芝麻秸還剩點,你們先拉迴來。我跟隊長說一聲,等秋後給你們多分點,算是給大隊燒水用的。”高翠蘭道:“那就謝謝你了。”吳營長道:“不要說謝,你就安心燒水吧,等會我叫人提茶瓶來。”便走了出去。
高翠蘭聽他的一番話,特別是“安心”兩個字,卻讓他難以安心下來。這個曾多次當著眾人的麵叫自己下不了台的民兵營長,怎麽一會兒唱紅臉,一會兒唱白臉?上一次來這裏,問還需要什麽東西嗎;這一次正愁著沒柴燒,又叫去拉柴禾。進門時還喊了一聲‘高大姐’,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實在不好猜透。
高翠蘭隻顧琢磨吳營長,沒想到鍋裏的水早開了。直到拿水瓶的人進來,她才發現。可打開鍋蓋一看,水快熬幹了。她隻得叫打水的人等一會,又添了些水重新燒開,灌了兩茶瓶,讓那人提走了。
日子過得真快,眼看天氣轉涼,又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高翠蘭閑得無聊,搬了個小凳子,放在當門,愣著神坐觀秋雨連綿。
突然,她眼簾裏出現一個人影,向這邊移動。那個人影越來越清晰:高高大大的身材,打著一把油布雨傘。仔細看時,還是上次來送油、送衣服的那個女子。高翠蘭連忙站起迎了出去,接過了傘,把她拉到屋裏。
那女子進了屋,跟狄姑打了招唿,便從挎著的籃子裏掏出一個紙包道:“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高翠蘭驚訝地道:“什麽,到中秋節了?”那女子道:“對。沒什麽好東西。婆婆做了點月餅,還買不到糖,隻能放點糖精,好歹也算過個中秋節吧。”
說著,把那包月餅遞給了高翠蘭。高翠蘭道:“這怎麽好意思呐?”那女子又從籃子中拿出幾個石榴和一些紅棗,放在案板上,道:“這是自己樹上結的,你們也嚐嚐鮮。”高翠蘭道:“哎呀——又送這麽多東西,怎麽感謝你們哪?”那女子道:“謝什麽?雙喜說,你們是好人,不能虧待你們。”
高翠蘭不解地問她:“雙喜是誰?”那女子道:“雙喜是俺當家的。”高翠蘭道:“你們一家都對俺這麽好,叫俺挺難為情的。”狄姑也道:“是呀,沒啥報答你們呐!”那女子道:“您老人家說哪裏去了。你們現在受委屈,誰也不敢跟你們來往。你們自己能想得開就好,千萬別說客氣話。”轉身拿了傘,高翠蘭把她送出門口。
送走了那女子,高翠蘭問狄姑:“難道她們家也信道,跟咱們是一路人?”狄姑道:“道可道,非常道。她們要是跟咱們一樣的人,恐怕就人人自危了。哪裏還能照顧咱們?正所謂,虛虛實實說不清,真真假假在心中,自己明白就行。”
轉眼到了冬天,生產隊該分的東西都分到群眾手裏。高翠蘭聽說隊裏的勞力都到外地挖河去了,菜園子裏也沒了活幹,閑得無聊。她見大隊部的門緊閉著,隨口對狄姑道:“大隊部這麽長時間不來人了。”狄姑道:“來人幹什麽?”高翠蘭道:“那個單組長怎麽也不來了,我覺得有些反常?”狄姑道:“什麽反常。你還想讓他來,不怕還把你抓走?”
高翠蘭看了她一眼,道:“還抓我幹什麽?上次就抓錯了,咱又沒幹啥壞事。我覺得沒有動靜也不是好事,總得給個說法?”
狄姑深沉地道:“你也以為是他抓錯人了?這個世道,嘿——你還想討個說法!”高翠蘭道:“不是討說法,他要是來了,得要我的那麵鏡子。”狄姑冷笑道:“你還想著鏡子?我看還是命要緊,但願他不來吧。”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上飄起起雪花來。高翠蘭拿出那套新棉衣——這是隊裏照顧她們,給他們多分了點棉花,布票,高翠蘭到集上買了布,自己縫製的棉衣。狄姑的早已穿在了身上,高翠蘭今天才把它換上。她穿好衣服,準備去村裏去問問推磨的事。
剛來的時候,是隊長從家裏給他的一點紅薯麵。現在隊裏分的都是原糧,包括豆子、玉米。特別是紅薯,是從地裏刨出來後就分了,必須到地裏去切成紅薯片,曬幹後才能收迴來保存。高翠蘭和狄姑分了一堆紅薯,自己又沒有切片的工具——村裏人自己造的所謂“紅薯推子”。一直到了晚上,等旁邊的人“推”完,才借了個“紅薯推子”。可又不會用,半天也“推”不了一個紅薯。多虧了那個雙喜的老婆,“推”完了自家的紅薯,走這邊看見了,才幫忙把紅薯給“推”了。
無論豆子、玉米、紅薯片,都必須經過再加工,才能變成麵粉。隊裏拉磨用的隻有兩頭驢,是原先挨家輪流排好的號,誰家要推磨,隻有排到的日子才能用上,其實根本就不夠用,很多家庭還是要靠人力去推磨。高翠蘭她們到了這裏,連號也沒有給排上。
推磨是個挺複雜的活,還要用篩麵的一套工具,高翠蘭什麽都沒有。上次推了一些玉米麵,是找到飼養員,他家推磨時給高翠蘭留了一些時間推出來的。
這次,高翠蘭又去找了飼養員,道:“吳大叔,我上次請您問問隊長,能不能給俺排個號,想推點麵哪?”飼養員道:“我替你問了,他說,這號呀,都是原先排好的,大家都記住了。要是加個號,一動百動,還真不好辦呐。”
高翠蘭道:“那我隻有自己推磨了?”飼養員道:“不過,隊長也說了,叫我給你們想想辦法。可這快到年關了,都想多推點。有的人一點也不講究,到半夜才把驢送迴來,這驢可是遭罪了。我也管不住,說誰得罪誰!”高翠蘭知道沒有辦法,隻得告辭。飼養員道:“別著急,那就再等兩天吧。”
高翠蘭剛迴到路口,看到幾個勞力拉著幾輛插著紅旗的平板車停在大隊部門前。車上有抓鉤、鐵鍬等工具和一些衣被雜物,吳營長正指揮人朝大隊部裏搬東西。
高翠蘭知道他們可能是從河工迴來了,便想從一邊繞過去。沒想到吳營長招招手把她喊了過去,道:“這是工地上剩的一袋麵,你扛迴去,就放你們那兒吧。”說著,便把那袋子麵從車上拽了下來,遞給了她。
高翠蘭正愁著沒麵了呢,碰到這麽巧的事,連忙接了過來。這時,隻聽那個拉板車的人跟吳營長打招唿:“雙喜哥,俺們走了?”吳營長道:“快迴家吧,好好歇歇。”高翠蘭聽到“雙喜”二字,帶著驚異的目光看了一眼吳營長,便扛著那袋子麵迴了“家”。
到了屋裏,放下了麵,高翠蘭便坐在狄姑旁邊,神秘地對狄姑道:“您知道雙喜是誰嗎?”狄姑道:“誰?”高翠蘭道:“就是那個吳營長!”
狄姑也是一愣。喃喃道:“真是他嗎?”高翠蘭道:“真是他。沒想到吧?”狄姑點頭道:“其實我也想到了是他。”高翠蘭驚奇地道:“您怎麽想到會是他?”狄姑道:“上次那個單組長來查你的年齡,他過來喊我,就給我遞了話,說單組長見過住持了,我才改的口。”
高翠蘭這才想起那天的事,如夢初醒。道:“我說呢,你原來在牛棚說我十八歲進的元妙觀,整整三十年了,可後來又說我是三十歲進的廟,把時間反了過來。我當時還懷疑,您怎麽會一下子就改過來呢?”狄姑道:“幸虧改了,要不然咱倆更說不清嘍。”又道:“我早想了,你看他那麽兇,其實對咱是有好處的。他說怕咱毒死牛,不讓在牛棚裏住,搬到這裏,不比那草屋強多啦?他叫咱去菜園裏幹活,要不然,哪能有菜吃?”高翠蘭道:“就是,他叫我幫他們燒水,又給了這麽多柴禾。看樣子,他對咱們真不錯。上次,我說他家是信教的,您還說不是。可是無緣無故,他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圖什麽呢?”
二人正說著話,吳營長喊了聲“高大姐”,走進屋裏。高翠蘭連忙站了起來,手足無措地招唿:“吳營長,坐、坐、坐。”吳營長道:“不坐了,想跟你們商議個事。”高翠蘭道:“別客氣。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是!”
吳營長高興地道:“這次河工,咱大隊提前五天完成任務,拿了個第一。公社獎勵大隊一百塊錢。本來要分的,可是大家都覺得錢太少,分不著,叫書記擺個酒席就算了。老書記就安排我來辦。我算了算,大隊幹部,生產隊長都來,有二十來個人,誰家裏也坐不下。隻有在大隊部裏還可以。把兩個案子分開,一下子就坐完了,所以想給你們商量一下,我找人來做飯,借你們的鍋灶用一用,你們看方便不方便?”
高翠蘭道:“瞧你說的,這裏連房子都是大隊的。有什麽不方便?”狄姑卻開口道:“叫我說,你連廚子都不要找了,高翠蘭就能做。”
吳營長這時才突然想起,道:“我倒是忘了,高大姐在廟裏是做飯的。不過,你們出家人不沾葷,這請客吃飯,總得有點雞魚肉蛋,我是覺得不大方便,所以才來給你們商議。”高翠蘭道:“這又不是道觀,哪還有這個講究?”狄姑道:“道家的老祖宗都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他也不是光吃素的。再說了,俺們是來改造的,都是普通人了,還有什麽可忌諱的?”
吳營長猶豫一下,看著高翠蘭道:“高大姐,你沒有做過葷菜吧,我實在不想難為你 ?”高翠蘭道:“父母在的時候,我也學著做一些。時間長了,恐怕做不好。你要是能找到人,還是請他們來做吧?”吳營長道:“現在日子都緊,平常哪能見到肉?隻要是肉,無論怎樣做,熟了就行,沒人講究的。”
他又對高翠蘭道:“其實做飯的也能找到,我就怕張揚。本來是獎勵給幹部的錢,也是大家的意思,快到年關了,想聚一聚,歡樂歡樂。但是幹部在一起吃喝,也怕有人說閑話。我之所以選擇在大隊部,一是離村子遠一點,二是先開會,後吃飯,這樣又好一些。當然,你要是能做更好,要不?”
高翠蘭忙道:“你說的我明白了,那就替你們做吧。不過,這盤子、碗筷的,都不夠呀?”吳營長道:“還用什麽盤子?都用碗吧,還有盆。你剛才沒看見,在河工食堂用的碗、盆都帶迴來了、還有菜刀、鍋鏟子,零了八碎的東西,都放在大隊部了,我這去拿過來。”說著,走了出去。
狄姑見吳營長一個人去了,對高翠蘭道:“你不跟他一塊去,他知道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高翠蘭答應著,也去了大隊部。
剛到門口,吳營長已經搬著一大筐東西走了出來。他見高翠蘭來了,便放在了地下,道:“都在這裏,夠用的吧?”高翠蘭看了看道:“這下子夠用的了。”二人抬著送了過來。
到了屋裏,放下了筐。吳營長便掏出那一百元錢要交給高翠蘭,高翠蘭哪裏肯接?道:“需要的東西就由你們買吧,你們買什麽我就做什麽。再說了,我也不知道哪裏有賣肉的?”吳營長道:“你說的也對,食品站的肉憑票供應,人家不賣給咱。現在又打擊投機倒把,那些偷著殺豬殺羊的,誰也不敢在明麵上去賣。不過你放心,好在快過年了,有的人自家殺豬過年,一般家庭一年就養一頭豬,指望著牠花錢唻,哪舍得吃完,不也得賣嗎?明天我叫二柱跟你一塊去買菜,他能找到賣肉的。”
高翠蘭道:“那就叫二柱拿著錢吧。”吳營長道:“他還小,我不放心。我隻是叫他推個車子,跟著馱東西。錢還是你拿著,反正就這麽多錢,你看著買,隻能麻煩你了!”
高翠蘭不好推脫,隻得接過錢,道:“我先拿著,剩了還交給你。”吳營長道:“也不能太省了,得讓他們吃好喝好。對了,千萬別忘了買酒買煙,酒就喝瓜幹酒,得打十斤;煙買一條‘大鐵橋’吧。”高翠蘭道:“記住了。”
吳營長正要走,突然轉迴道:“對了,要是放在明天晚上,黑燈瞎火的。倒不如中午?”他問高翠蘭:“要是明天中午吃飯,可能來得及?”高翠蘭道:“明天中午吃飯?那就得今天買菜。”吳營長道:“我也忘了,是今天逢集,還是明天逢集?”
高翠蘭道:“剛才聽喂牛的大叔講,今天是臘月二十二了。”吳營長道:“那好,今天是逢集,明天是灶王爺上天,正好在一起過個小年。我這就叫二柱去,你們趕緊去買菜。明天他也過來,幫你打水、燒鍋、幹雜活。”狄姑道:“燒鍋我就燒了,叫他來給你們洗碗、端菜吧?”吳營長道:“對,洗碗端菜,反正得有個人。”他又問高翠蘭:“再看看,還有什麽沒想到的?”
高翠蘭瞅了瞅,道:“就是這案板太小了,這麽多東西放哪兒?”吳營長想了想,道:“對了,大隊部有報紙,鋪地上,也能放東西。”於是,他又到大隊部屋裏拿了些報紙交給了高翠蘭,便忙著找二柱去了。正是:
營長心思猜不見 又怕又恨又和善
有時當麵說狠話 有時給柴又給麵
懵懵懂懂迴到吳家莊,狄姑好一番的安慰,腦子才慢慢清醒過來。
過了兩天,莊大爺來找她去賣菜。
看到莊大爺,聯想到他當時為救自己,竟然揮舞鐮刀跟抓她的人拚起命來,情不自禁當著他的麵痛哭一場。
莊大爺卻心平氣和地勸道:“別哭了,沒事的。抓錯人,放了就對了,咱們去賣菜。”高翠蘭這才挺起腰杆,問道:“還去賣菜?”莊大爺道:“什麽也別怕。咱莊上的人多著呢,不會讓他們欺負咱。”
高翠蘭過了一段還算平靜的日子,沒人來找她的麻煩。每天不是跟著莊大爺去賣菜,就是到菜園子裏幹活。可是不知怎麽的,心中老是想著單組長拿去的那麵銅鏡。它和她的年齡相仿,跟隨她那麽多年。隻有它,始終陪伴著自己;看到它,立即浮現出自己父母慈祥的麵孔。可就這麽一件與自己形影不離的東西,怎麽就犯了法,被人堂而皇之的拿走?
一連幾天,隻要迴到“家裏”,便翻弄那件舊軍裝,恨自己不該把銅鏡放在那件衣服的口袋裏,也恨自己當時腦子在犯渾,拿衣服時沒想起來看看,拱手送給了別人。她有時氣的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安。狄姑知道她想不開,時常開導她,可是高翠蘭卻道:“不行,那是我的魂,早晚得把它要迴來。”狄姑隻得歎息:“學了那麽多年的道,你還是沒有脫俗呀。”
這天下午,高翠蘭沒活幹,屋裏悶得很,她打開門想透透氣,忽然看到好多人到大隊部去。她心裏一顫,嚇得趕緊關上了門。可不大一會兒,卻聽到腳步聲朝這裏來,她更加緊張了,不知道又要發生什麽事情。
心正“嘣嘣”地跳著,就聽到有人敲門,喊道:“高大姐。”高翠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她到大蓬山之後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喊聲,難道是喊自己的嗎?他猶豫著打開門,一看是民兵營長,不由得吃了一驚。
就聽吳營長道:“今天天氣熱的很,大隊開會,能不能給燒點水喝?”高翠蘭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道:“行、行,我給你們燒。”說著,便朝鍋裏兌了水。吳營長又道:“原來大隊開會,也派人在這裏燒水。現在你們住了,就不好意思再派人來了。上次公社來人,都沒給水喝。今天是大隊自己人開會,就請你幫幫忙?”
高翠蘭點著火,道:“燒點水算什麽?住在這裏,應該的。”吳營長進屋看了看,道:“柴禾沒了吧?”高翠蘭道:“我正發愁呢,就這點柴禾,燒完怎麽辦?”吳營長道:“放心吧,總不能讓你們斷頓。莊大爺那裏不是有板車嗎,這西邊有個場,去年的芝麻秸還剩點,你們先拉迴來。我跟隊長說一聲,等秋後給你們多分點,算是給大隊燒水用的。”高翠蘭道:“那就謝謝你了。”吳營長道:“不要說謝,你就安心燒水吧,等會我叫人提茶瓶來。”便走了出去。
高翠蘭聽他的一番話,特別是“安心”兩個字,卻讓他難以安心下來。這個曾多次當著眾人的麵叫自己下不了台的民兵營長,怎麽一會兒唱紅臉,一會兒唱白臉?上一次來這裏,問還需要什麽東西嗎;這一次正愁著沒柴燒,又叫去拉柴禾。進門時還喊了一聲‘高大姐’,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實在不好猜透。
高翠蘭隻顧琢磨吳營長,沒想到鍋裏的水早開了。直到拿水瓶的人進來,她才發現。可打開鍋蓋一看,水快熬幹了。她隻得叫打水的人等一會,又添了些水重新燒開,灌了兩茶瓶,讓那人提走了。
日子過得真快,眼看天氣轉涼,又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高翠蘭閑得無聊,搬了個小凳子,放在當門,愣著神坐觀秋雨連綿。
突然,她眼簾裏出現一個人影,向這邊移動。那個人影越來越清晰:高高大大的身材,打著一把油布雨傘。仔細看時,還是上次來送油、送衣服的那個女子。高翠蘭連忙站起迎了出去,接過了傘,把她拉到屋裏。
那女子進了屋,跟狄姑打了招唿,便從挎著的籃子裏掏出一個紙包道:“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高翠蘭驚訝地道:“什麽,到中秋節了?”那女子道:“對。沒什麽好東西。婆婆做了點月餅,還買不到糖,隻能放點糖精,好歹也算過個中秋節吧。”
說著,把那包月餅遞給了高翠蘭。高翠蘭道:“這怎麽好意思呐?”那女子又從籃子中拿出幾個石榴和一些紅棗,放在案板上,道:“這是自己樹上結的,你們也嚐嚐鮮。”高翠蘭道:“哎呀——又送這麽多東西,怎麽感謝你們哪?”那女子道:“謝什麽?雙喜說,你們是好人,不能虧待你們。”
高翠蘭不解地問她:“雙喜是誰?”那女子道:“雙喜是俺當家的。”高翠蘭道:“你們一家都對俺這麽好,叫俺挺難為情的。”狄姑也道:“是呀,沒啥報答你們呐!”那女子道:“您老人家說哪裏去了。你們現在受委屈,誰也不敢跟你們來往。你們自己能想得開就好,千萬別說客氣話。”轉身拿了傘,高翠蘭把她送出門口。
送走了那女子,高翠蘭問狄姑:“難道她們家也信道,跟咱們是一路人?”狄姑道:“道可道,非常道。她們要是跟咱們一樣的人,恐怕就人人自危了。哪裏還能照顧咱們?正所謂,虛虛實實說不清,真真假假在心中,自己明白就行。”
轉眼到了冬天,生產隊該分的東西都分到群眾手裏。高翠蘭聽說隊裏的勞力都到外地挖河去了,菜園子裏也沒了活幹,閑得無聊。她見大隊部的門緊閉著,隨口對狄姑道:“大隊部這麽長時間不來人了。”狄姑道:“來人幹什麽?”高翠蘭道:“那個單組長怎麽也不來了,我覺得有些反常?”狄姑道:“什麽反常。你還想讓他來,不怕還把你抓走?”
高翠蘭看了她一眼,道:“還抓我幹什麽?上次就抓錯了,咱又沒幹啥壞事。我覺得沒有動靜也不是好事,總得給個說法?”
狄姑深沉地道:“你也以為是他抓錯人了?這個世道,嘿——你還想討個說法!”高翠蘭道:“不是討說法,他要是來了,得要我的那麵鏡子。”狄姑冷笑道:“你還想著鏡子?我看還是命要緊,但願他不來吧。”
又過了一段時間,天上飄起起雪花來。高翠蘭拿出那套新棉衣——這是隊裏照顧她們,給他們多分了點棉花,布票,高翠蘭到集上買了布,自己縫製的棉衣。狄姑的早已穿在了身上,高翠蘭今天才把它換上。她穿好衣服,準備去村裏去問問推磨的事。
剛來的時候,是隊長從家裏給他的一點紅薯麵。現在隊裏分的都是原糧,包括豆子、玉米。特別是紅薯,是從地裏刨出來後就分了,必須到地裏去切成紅薯片,曬幹後才能收迴來保存。高翠蘭和狄姑分了一堆紅薯,自己又沒有切片的工具——村裏人自己造的所謂“紅薯推子”。一直到了晚上,等旁邊的人“推”完,才借了個“紅薯推子”。可又不會用,半天也“推”不了一個紅薯。多虧了那個雙喜的老婆,“推”完了自家的紅薯,走這邊看見了,才幫忙把紅薯給“推”了。
無論豆子、玉米、紅薯片,都必須經過再加工,才能變成麵粉。隊裏拉磨用的隻有兩頭驢,是原先挨家輪流排好的號,誰家要推磨,隻有排到的日子才能用上,其實根本就不夠用,很多家庭還是要靠人力去推磨。高翠蘭她們到了這裏,連號也沒有給排上。
推磨是個挺複雜的活,還要用篩麵的一套工具,高翠蘭什麽都沒有。上次推了一些玉米麵,是找到飼養員,他家推磨時給高翠蘭留了一些時間推出來的。
這次,高翠蘭又去找了飼養員,道:“吳大叔,我上次請您問問隊長,能不能給俺排個號,想推點麵哪?”飼養員道:“我替你問了,他說,這號呀,都是原先排好的,大家都記住了。要是加個號,一動百動,還真不好辦呐。”
高翠蘭道:“那我隻有自己推磨了?”飼養員道:“不過,隊長也說了,叫我給你們想想辦法。可這快到年關了,都想多推點。有的人一點也不講究,到半夜才把驢送迴來,這驢可是遭罪了。我也管不住,說誰得罪誰!”高翠蘭知道沒有辦法,隻得告辭。飼養員道:“別著急,那就再等兩天吧。”
高翠蘭剛迴到路口,看到幾個勞力拉著幾輛插著紅旗的平板車停在大隊部門前。車上有抓鉤、鐵鍬等工具和一些衣被雜物,吳營長正指揮人朝大隊部裏搬東西。
高翠蘭知道他們可能是從河工迴來了,便想從一邊繞過去。沒想到吳營長招招手把她喊了過去,道:“這是工地上剩的一袋麵,你扛迴去,就放你們那兒吧。”說著,便把那袋子麵從車上拽了下來,遞給了她。
高翠蘭正愁著沒麵了呢,碰到這麽巧的事,連忙接了過來。這時,隻聽那個拉板車的人跟吳營長打招唿:“雙喜哥,俺們走了?”吳營長道:“快迴家吧,好好歇歇。”高翠蘭聽到“雙喜”二字,帶著驚異的目光看了一眼吳營長,便扛著那袋子麵迴了“家”。
到了屋裏,放下了麵,高翠蘭便坐在狄姑旁邊,神秘地對狄姑道:“您知道雙喜是誰嗎?”狄姑道:“誰?”高翠蘭道:“就是那個吳營長!”
狄姑也是一愣。喃喃道:“真是他嗎?”高翠蘭道:“真是他。沒想到吧?”狄姑點頭道:“其實我也想到了是他。”高翠蘭驚奇地道:“您怎麽想到會是他?”狄姑道:“上次那個單組長來查你的年齡,他過來喊我,就給我遞了話,說單組長見過住持了,我才改的口。”
高翠蘭這才想起那天的事,如夢初醒。道:“我說呢,你原來在牛棚說我十八歲進的元妙觀,整整三十年了,可後來又說我是三十歲進的廟,把時間反了過來。我當時還懷疑,您怎麽會一下子就改過來呢?”狄姑道:“幸虧改了,要不然咱倆更說不清嘍。”又道:“我早想了,你看他那麽兇,其實對咱是有好處的。他說怕咱毒死牛,不讓在牛棚裏住,搬到這裏,不比那草屋強多啦?他叫咱去菜園裏幹活,要不然,哪能有菜吃?”高翠蘭道:“就是,他叫我幫他們燒水,又給了這麽多柴禾。看樣子,他對咱們真不錯。上次,我說他家是信教的,您還說不是。可是無緣無故,他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圖什麽呢?”
二人正說著話,吳營長喊了聲“高大姐”,走進屋裏。高翠蘭連忙站了起來,手足無措地招唿:“吳營長,坐、坐、坐。”吳營長道:“不坐了,想跟你們商議個事。”高翠蘭道:“別客氣。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是!”
吳營長高興地道:“這次河工,咱大隊提前五天完成任務,拿了個第一。公社獎勵大隊一百塊錢。本來要分的,可是大家都覺得錢太少,分不著,叫書記擺個酒席就算了。老書記就安排我來辦。我算了算,大隊幹部,生產隊長都來,有二十來個人,誰家裏也坐不下。隻有在大隊部裏還可以。把兩個案子分開,一下子就坐完了,所以想給你們商量一下,我找人來做飯,借你們的鍋灶用一用,你們看方便不方便?”
高翠蘭道:“瞧你說的,這裏連房子都是大隊的。有什麽不方便?”狄姑卻開口道:“叫我說,你連廚子都不要找了,高翠蘭就能做。”
吳營長這時才突然想起,道:“我倒是忘了,高大姐在廟裏是做飯的。不過,你們出家人不沾葷,這請客吃飯,總得有點雞魚肉蛋,我是覺得不大方便,所以才來給你們商議。”高翠蘭道:“這又不是道觀,哪還有這個講究?”狄姑道:“道家的老祖宗都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他也不是光吃素的。再說了,俺們是來改造的,都是普通人了,還有什麽可忌諱的?”
吳營長猶豫一下,看著高翠蘭道:“高大姐,你沒有做過葷菜吧,我實在不想難為你 ?”高翠蘭道:“父母在的時候,我也學著做一些。時間長了,恐怕做不好。你要是能找到人,還是請他們來做吧?”吳營長道:“現在日子都緊,平常哪能見到肉?隻要是肉,無論怎樣做,熟了就行,沒人講究的。”
他又對高翠蘭道:“其實做飯的也能找到,我就怕張揚。本來是獎勵給幹部的錢,也是大家的意思,快到年關了,想聚一聚,歡樂歡樂。但是幹部在一起吃喝,也怕有人說閑話。我之所以選擇在大隊部,一是離村子遠一點,二是先開會,後吃飯,這樣又好一些。當然,你要是能做更好,要不?”
高翠蘭忙道:“你說的我明白了,那就替你們做吧。不過,這盤子、碗筷的,都不夠呀?”吳營長道:“還用什麽盤子?都用碗吧,還有盆。你剛才沒看見,在河工食堂用的碗、盆都帶迴來了、還有菜刀、鍋鏟子,零了八碎的東西,都放在大隊部了,我這去拿過來。”說著,走了出去。
狄姑見吳營長一個人去了,對高翠蘭道:“你不跟他一塊去,他知道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高翠蘭答應著,也去了大隊部。
剛到門口,吳營長已經搬著一大筐東西走了出來。他見高翠蘭來了,便放在了地下,道:“都在這裏,夠用的吧?”高翠蘭看了看道:“這下子夠用的了。”二人抬著送了過來。
到了屋裏,放下了筐。吳營長便掏出那一百元錢要交給高翠蘭,高翠蘭哪裏肯接?道:“需要的東西就由你們買吧,你們買什麽我就做什麽。再說了,我也不知道哪裏有賣肉的?”吳營長道:“你說的也對,食品站的肉憑票供應,人家不賣給咱。現在又打擊投機倒把,那些偷著殺豬殺羊的,誰也不敢在明麵上去賣。不過你放心,好在快過年了,有的人自家殺豬過年,一般家庭一年就養一頭豬,指望著牠花錢唻,哪舍得吃完,不也得賣嗎?明天我叫二柱跟你一塊去買菜,他能找到賣肉的。”
高翠蘭道:“那就叫二柱拿著錢吧。”吳營長道:“他還小,我不放心。我隻是叫他推個車子,跟著馱東西。錢還是你拿著,反正就這麽多錢,你看著買,隻能麻煩你了!”
高翠蘭不好推脫,隻得接過錢,道:“我先拿著,剩了還交給你。”吳營長道:“也不能太省了,得讓他們吃好喝好。對了,千萬別忘了買酒買煙,酒就喝瓜幹酒,得打十斤;煙買一條‘大鐵橋’吧。”高翠蘭道:“記住了。”
吳營長正要走,突然轉迴道:“對了,要是放在明天晚上,黑燈瞎火的。倒不如中午?”他問高翠蘭:“要是明天中午吃飯,可能來得及?”高翠蘭道:“明天中午吃飯?那就得今天買菜。”吳營長道:“我也忘了,是今天逢集,還是明天逢集?”
高翠蘭道:“剛才聽喂牛的大叔講,今天是臘月二十二了。”吳營長道:“那好,今天是逢集,明天是灶王爺上天,正好在一起過個小年。我這就叫二柱去,你們趕緊去買菜。明天他也過來,幫你打水、燒鍋、幹雜活。”狄姑道:“燒鍋我就燒了,叫他來給你們洗碗、端菜吧?”吳營長道:“對,洗碗端菜,反正得有個人。”他又問高翠蘭:“再看看,還有什麽沒想到的?”
高翠蘭瞅了瞅,道:“就是這案板太小了,這麽多東西放哪兒?”吳營長想了想,道:“對了,大隊部有報紙,鋪地上,也能放東西。”於是,他又到大隊部屋裏拿了些報紙交給了高翠蘭,便忙著找二柱去了。正是:
營長心思猜不見 又怕又恨又和善
有時當麵說狠話 有時給柴又給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