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單組長頤指氣使 莊大爺和善好處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作者:煮笑堂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了這樣的事,廟裏的道士一個個誠惶誠恐,不知如何是好。住持把大家叫到一起,道:“這是道教沒遇到過的一次劫難,看來,還不能算了事,你們有什麽打算?”一位道士道:“這裏雖是道觀,可也靠自己種地吃飯,叫我們到哪裏去?”住持道:“別說那些沒用的話了,還是要早作打算。依本道看,你們有家的就趕快迴家吧,沒家的再想辦法。”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道:“都出家這麽多年了,誰還有家?”
她看了一眼高翠蘭,道:“除了你來的晚些,該有家吧?”高翠蘭道:“我要是有家,怎麽會朝這裏來?”住持道:“看來都是無家可歸的,如何是好?”
高翠蘭道:“我看來的大都是些小孩子,也許是瞎鬧騰,專門來砸這些神殿的。走了或許就不會再來了。”住持道:“三清殿都毀了,我們住這裏,成何體統?”高翠蘭道:“他們還沒攆呢,您倒是攆起來了。我們都是沒家的,不住這裏,上哪裏去住?”
住持道:“本道不是這個意思,你們誤會了。”高翠蘭道:“我也明白師父擔心,天尊沒了,哪還有道士?可是沒有辦法,反正住一天是一天。即便他們來攆,咱們也是無家可歸的,他們能怎樣?”
沒過多長時間,住持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這一天,廟裏又來了幾個人,把道士們一個個叫到院子裏。那個領頭的問道:“你們這裏住多少人?”住持道:“八個。”
那人數了數,道:“都來了。那我就介紹一下,我們是麻湖公社革命委員會的,我姓單,人保組組長。你們喊我單組長就好了。明天公社舉辦你們的學習班,你們趕快收拾行李,跟我們一塊走!”
道士們不知道什麽是“學習班”,互相看了看。單組長喝道:看什麽看,還不快收拾東西?”住持問他:“你叫我們都去?”單組長道:“怎麽,你還想留下來?”住持道:“不是,我是說,我們幾個都七、八十歲了,身體又不好,能下得了山嗎?”
單組長這才注意看了看,問道:“誰七、八十歲了,我怎麽看不出來?”住持道:“觀裏是有冊子的,不信我拿你看,還說謊不成?”單組長不耐煩道:“好了好了,別拿什麽冊子,七老八十的滾一邊去!”
他這一句話,一下子下去六個。但是高翠蘭沒敢走,她知道自己顯得年輕,走了恐怕連累大家。單組長一看還剩下兩個,上前一把拉住住持道:“你多大年紀?說實話!”住持道:“本道七十整了,怎麽,不相信嗎?”單組長道:“七十整,你也躲不過這一關。”高翠蘭道:“她還有病,你就饒了她吧?”住持攔住道:“別求他了,咱們一塊去。“單組長道:“這就對了,這次學習班就是給你們出路的。快去收拾東西!”
在麻湖集,通過兩天的學習班,對元妙觀裏的人員逐一登記,取消道號,恢複原名。不準再迴廟裏居住。鑒於這些人都是解放前入的道觀,貧苦出身,對確實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的,便由公社把她們兩人一組分配到幾個生產隊裏進行勞動改造。
高翠蘭被分到吳莊大隊吳家生產隊。由於在這幫道士中她年紀最輕,住持給她報的年齡是四十五歲,所以跟一位年齡最大的分在了一起。這位老道士名叫狄姑,已經八十一歲了。平時她雙眼緊閉,口中念念有詞,嘀咕著道德經。
開始她們被安排住在生產隊牛棚旁邊的草屋裏,這裏是儲存草料的地方。雖然兩間房子,卻堆滿了麥草。在當門睡覺還可以,可是沒有燒飯的地方。高翠蘭隻得和飼養員商量,提著生產隊給的一點紅薯麵,到他家蒸些窩窩頭,帶迴來吃了。隊裏給她們分配的活,就是幫助飼養員鍘草、淘草、拌料、喂牛。
沒過幾天,公社檢查組來吳家莊檢查階級鬥爭的新動向,那位單組長提出要看看兩位道士怎麽樣了。生產隊長忙把他們領到牛棚來,單組長問了她們的勞動改造情況,飼養員說了些好話。
單組長盯住高翠蘭問道:“說你四十五歲,我怎麽不相信呢?”高翠蘭道:“我要是說不止四十五歲呢,你就更不相信了?”單組長道:“我老婆今年才三十歲,怎麽還沒你顯得年輕呢,肯定有問題。”
狄姑聽他說話不懷好意,閉著眼故意道:“她十八歲逃婚進的元妙觀,整整三十年了。”單組長嗬斥道:“你這麽大年紀,也跟著胡說。難道你們道士還真有靈丹妙藥?”狄姑喃喃道:“大道無形,順其自然。”單組長沒聽懂,問道:“什麽,你說什麽?”
高翠蘭忙接過來道:“她說、到這裏還行,自然要聽你們的。”單組長道:“什麽行不行,不行也得行。你們來這裏是勞動改造,隻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更不允許散布迷信思想!”接著滔滔不絕地訓起話來:“你們之間也要互相監督,互相揭發。如果有什麽罪行,還可以單獨找我匯報。”他又盯了高翠蘭一眼,加重語氣道“知道嗎,檢舉他人,可以立功贖罪。聽懂了沒有?”
高翠蘭沒有迴答,沒想到狄姑冒出了一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單組長又沒聽懂,問道:“什麽稀?”見她不迴答,惱怒道:“老東西,到現在還念你的反動經,什麽稀不稀的?我看你是水多麵少——活(和)的稀!”
站在他身邊的民兵營長見單組長發火,也跟著道:“單組長,我覺得這個人思想太反動,怎麽能把她安排在這麽重要的崗位?她這麽大年紀,倒無所謂了,可這生產隊就這十幾頭牲口,萬一出了什麽意外?”
單組長道:“還是民兵營長有覺悟。你不提醒,我還沒想到。原來我以為她年紀大了,不能下地幹活,這是為了照顧她,可沒想到她思想這麽反動。大家看到了吧,她還在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就是活生生的階級鬥爭!”
民兵營長又對生產隊長道:“你讓她們住在這裏,喂牲口的草料都在這兒,出了事,你能負得了責嗎?”生產隊長無奈地道:“隊裏沒有房子呀。你們不讓她們住在貧下中農家,更不準和五類分子在一起,我有什麽辦法。要不,你們把她們弄走?”單組長道:“你這是什麽態度?”
民兵營長忙攔住道:“我知道隊裏沒有房子。這樣吧,大隊部前麵有兩間小房子,暫時也沒用,不如讓她們搬到那裏去,也便於監視。”單組長隨口應道:“行,跟你們書記講一聲,就說是我安排的。”民兵營長又對生產隊長道:“隊裏不是有個菜園嗎,讓她們到那裏幹活去,管菜園的莊大爺,是個老共產黨員。叫他看住她們,跟著老驢拉水車去,老驢拉不動,就叫她們去推,看她們還反動不?”說得大家都笑了。生產隊長也點了頭,道:“好好,就這麽辦。”
檢查組好歹走了,高翠蘭嚇出一身冷汗。問狄姑:“您怎麽當著他們的麵,念起經來了?”狄姑道:“念了一輩子經,怎麽不念?”高翠蘭道:“你不知道厲害。我也忘了跟你講一聲,人家不準咱們念經了。”狄姑道:“噢,那今後不念了。”隨後又嘀咕道:“這是些什麽人呀,一個比一個厲害。念經不行,罵人卻行。”
第二天上午,來了個十六、七小夥,對高翠蘭和狄姑道:“我叫吳二柱。你們搬家吧,營長叫我來接你們。”高翠蘭道:“營長,什麽營長?”二柱道:“就是我們的民兵營長。”
高翠蘭一聽“民兵營長”就膽戰心驚。昨天就是他,比那個善組長還厲害。連這個又悶又熱的地方也不讓住,怕我們毒死隊裏牲口;也是他,連喂牛的差事也不讓幹了,叫去跟老驢一起推水車。還說要找這個看著、那個管著。真是想不盡的餿主意,出不完的壞點子。沒想到今天果然來了,高翠蘭越想越怕,她知道惡運正在等著她們。
可是怕也沒用,隻得收拾東西搬家。那個吳二柱倒也勤快,把她們所有的東西都綁在他的自行車上,高翠蘭隻帶著碗筷瓢盆,和狄姑一道跟著吳二柱來到大隊部。
大隊部在村子的東北,五間正房,兩間東屋,沒拉院牆。大門前一片敞亮,像個小廣場似的。吳二柱來到東屋門口,放好自行車,拿鑰匙開了門,然後叫高翠蘭幫助解下車上的東西,搬進了屋裏。
高翠蘭進門一看,屋內有兩張床,上麵還鋪了草席;牆角有一個泥糊的小灶,上麵還有一口鍋。鍋灶左邊有些柴禾,右邊放了口水缸、案板,像是個住家戶似的。高翠蘭簡直不敢相信,忙問:“小兄弟,這是給我們住的?”吳二柱道:“都搬進來了,還不是給你們住的?”高翠蘭感激道:“謝謝、謝謝,比那邊強多了。”
吳二柱指著床頭下麵道:“那裏還有一袋子麵,你們做飯吃吧,我走了。”高翠蘭問道:“隊裏不是給麵了嗎,也帶過來了。怎麽又給了?”吳二柱道:“這不是隊裏分的,你也不要多問,隻管吃就是。”高翠蘭怎好再問。吳二柱剛走出門,又轉迴身來把鑰匙交給高翠蘭。告訴她:“這裏可是大隊部,今後千萬不要亂說話。”
這似乎是一個神秘的世界,高翠蘭哪能明白其中的奧秘。心想這裏要比那草屋好多少倍,反正撿了個大便宜,不再費神去想那些沒用的東西。於是收拾一下床鋪,叫狄姑休息。自己便從床頭下拽出那個麵袋子,準備做飯。
解開袋口一看,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在山上好多年沒見過的東西了,居然是白麵。她情不自禁地抓了一把,走到狄姑床前道:“狄姑,白麵,白麵。”沒想到狄姑躺在床上,眼都沒睜,口中道:“無上天尊。白麵黑麵,終歸是麵。你隻管做,咱隻管吃,問它作甚?”
高翠蘭這才感覺到自己幼稚可笑,已經成為人家任意宰割的羔羊,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遠沒狄姑的道行深。
高翠蘭做好了飯,她們品嚐著小麥麵餅中特有的味道,清、淡、甜、醇,真是咬一口,唇齒留香;嚼一下,沁人肺腑。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五穀中的頂級美味,也是兩位落難女人此時此刻一種超級享受。她們慢慢地咬著、嚼著,頓時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就象誦經悟道時那樣搖搖欲仙的感覺,這是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
一天都很安靜,大隊部的門緊閉著。
晚上吃罷了飯,高翠蘭出門倒刷鍋水,隻見民兵營長走了過來。高翠蘭嚇得趕緊進了屋,正要關門,民兵營長喊道:“慢著,有話跟你們說。”
高翠蘭隻得退到床邊。民兵營長站在門口,問道:“這裏怎麽樣,還需要什麽東西嗎?”高翠蘭點頭道:“好、好。啥也不要了!”民兵營長道:“晚上民兵在這裏搞訓練,沒有你們的事。你們不用管,該睡覺你們關門睡覺。”高翠蘭道:“知道了。”
民兵營長還要說什麽,隻聽有人喊道:“營長,女道士啥樣的?叫出來咱們看看。”營長轉身走了過去,道:“道士也是人,有什麽好看的?她們是來勞動改造的,誰也不準隨便到這屋裏來。”
高翠蘭趕緊關上了門,可心中一片疑雲:她本以為這個“惡煞神”是來訓斥她們的,可不但沒訓話,而且這裏本來已經很好了,還問需要什麽。到底玩的什麽把戲?
高翠蘭躺在床上,聽到外麵說話聲、口號聲、哨子聲,腳步聲,時起時伏。大約一、兩個時辰,才沒有了聲音。她睡不著覺,又等了一會兒,起身慢慢地把門打開來,外麵月光如銀,一片寂靜。她喊狄姑一塊出去解手。由於這裏是大隊部,好歹後麵還有個男女廁所,方便後迴來才放心睡了覺。
第二天一大早,剛燒好兩碗疙瘩湯,便聽到有人敲門。高翠蘭忙去開了門,見是二柱,讓他進來。二柱站在門口道:“隊長叫我來通知你們,吃罷飯去菜園幹活。”高翠蘭問道:“菜園子在哪裏?”二柱指著道:“就在村東頭,出了村就能看到。”高翠蘭道:“好,吃了飯就去。”
二人匆匆忙忙喝了疙瘩湯,鎖了門,就去了菜園。可到了之後,卻不見一個人影。她們隻得坐在地頭等。
不大一會兒,隻見一個老頭牽著毛驢走了過來,高翠蘭看他有六十多歲的年齡,知道這就是民兵營長講的“莊大爺”了。忙走過去,招唿道:“莊大爺,您來了?”莊大爺道:“你們來這麽早?”高翠蘭道:“剛來。”
莊大爺問道:“不說是老嫲嫲嗎,怎麽變成小姑娘了?”高翠蘭道:“莊大爺真會開玩笑,我都五十好幾的人了,還小姑娘呢。”莊大爺道:“噢,顯得年輕。貴姓?”高翠蘭道:“我叫高翠蘭。”莊大爺道:“那我就喊你高師父了。”高翠蘭道:“不敢、不敢,您叫我高翠蘭就行了。”
這時,狄姑也站起來道:“莊大爺,我也是來幹活的,可是個老老嫲嫲嘍。”莊大爺道:“你貴庚?”狄姑道:“才八十一歲。”莊大爺道:“哦,八十一,早該退休了。怎麽還叫你來幹活?”高翠蘭道:“我們是牛鬼蛇神,是來勞動改造的。不幹活怎麽行?”莊大爺道:“什麽牛鬼蛇神,又不是五類分子。你們要真是神呐,還能來這裏幹活?”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套起牲口來。又對狄姑道:“你這麽大年紀了,就迴去歇著吧,這裏也沒什麽活幹。天太熱,要是熱暈了,累壞了,我還負不起這個責任呢!”
狄姑以為這位莊大爺不願意收留自己,有些著急。便求他道:“莊大爺,既然叫我來了,別嫌我老。胳膊腿還利落,就讓我在這裏幹吧。”莊大爺道:“哎——我可不是嫌你老,這裏確實沒有活幹。”他拍了拍驢,道:“你看,我馬上把牠套好,這位高師父看著驢拉水車;我呢,去放水澆菜。就這麽簡單。你說說,哪有活還要你幹呢?”
狄姑一聽這話更急,道:“這裏沒活幹,那隊裏不還得給我另外找活嗎?”莊大爺沒明白狄姑的意思,問道:“什麽?”高翠蘭忙攔過來道:“莊大爺,我們是民兵營長、還有那個公社的單組長安排來這裏勞動改造的,說叫你監督俺。你不讓她幹活,怎麽向領導交差?”
莊大爺道:“噢,我明白了。既然這樣,那你們得聽我的吧?”二人一齊道:“聽您的。”莊大爺道:“那就好。”他指著菜園子北麵的一棵大桐樹對狄姑道:“看到嗎,那裏有棵桐樹,你先到樹下麵歇著,等有事我喊你。”狄姑愣了一下神,莊大爺道:“去呀!”狄姑這才走了過去。
莊大爺套好驢,安好水車,然後拍了一下驢屁股,那頭驢便拉起水車嘩嘩啦啦轉了起來。他告訴高翠蘭:“你看著,別讓牠偷懶。牠要是停了步,你拍一下牠的屁股就走了。”然後便拿了一把鐵鍁到菜地裏放水去了。
高翠蘭站在水車旁,看著那頭驢,牠不慌不忙、一老本等地走著。
狄姑坐在那棵桐樹下,先是閉目養神。可停了一會兒,便睜開眼往莊大爺那裏瞅。她知道自己耳朵背,恐怕莊大爺喊她聽不見,耽誤幹活。可令她失望的是,莊大爺隻顧自己在那裏放水,並沒有喊她。
高翠蘭一直站在水車旁,眼看快到中午,那頭驢始終神差鬼使般地走著。她心裏不由得著急起來,很想試一試用手拍驢屁股的感覺。可這頭驢竟然不給一點麵子,哪怕停下來一次,拍牠一次,也顯得自己在這裏站半天,不是完全多餘的。
高翠蘭正想著驢能停下來,卻聽見莊大爺喊道:“好了!”高翠蘭抬頭看時,隻見莊大爺揮著手,知道是叫停了。可是高翠蘭沒用過驢子,不知道怎樣才能讓牠停下。她手忙腳亂,居然跑到驢子前麵擋著。那驢子本來是被蒙住眼的,隻顧往前走,哪能攔得住,險些被推倒在地。幸虧莊大爺趕了過來,連連喊“籲”,那驢子才站住了。
莊大爺看著高翠蘭的腳,問道:“踩著了沒有?”高翠蘭道:“沒有。”莊大爺忙著給驢卸套。隨口道:“哎,都怪這驢太聽話。也怪我,不該教的教了,該教的沒教。誰知道你不會用驢呢?”高翠蘭道:“沒事,下次就知道了。”
這時,狄姑也走了過來,對高翠蘭道:“嚇了我一跳,哪有你這樣的,硬頂著。你有驢的力氣大呀?”莊大爺道:“好了,別埋怨她,今天的活也幹完了。”狄姑道:“幹完了?我還一直等著你喊我幹活呢。”莊大爺道:“對了,你的活還沒幹呐。去摘菜吧,撿你們喜歡吃的,摘些帶走。”
高翠蘭吃驚地看著莊大爺,道:“這可是生產隊的菜,怎麽能摘了帶走呢?”莊大爺道:“又多問了不是?告訴你,菜園子是生產隊的不錯,你們不也是生產隊的人嗎?現在社員都有點自留地,孬好自己種菜吃。你們沒有自留地,就應該分一份。再說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咱開菜園子的,還不讓吃菜?”
又轉臉問狄姑:“哎——忘了問你,怎麽稱唿?”狄姑道:“我叫狄姑。”莊大爺笑道:“你這名字好,你喊我大爺,我喊你姑,咱們扯平了。”
狄姑見他開玩笑,卻道:“俺是啥人?不敢、不敢。”莊大爺又道:“這兩天正在澆水,的確沒什麽話幹。等地裏有草了,你想幹活,就來幫忙拔草。今天,你就快去摘菜吧。”狄姑隻得去了。
高翠蘭看莊大爺並不像多壞的人,想給他拉呱拉呱,套個近乎。於是道:“莊大爺,聽說這吳莊的人都姓吳,你怎麽姓莊呢?”沒想到莊大爺眼一瞪,道:“胡說,誰姓莊?”
高翠蘭嚇了一跳,還是禁不住問:“那、那怎麽喊你莊大爺呢?”莊大爺臉色這才變了過來。抱歉道:“不好意思,我當你說什麽呢?姓可不能胡扯。”接下來道:“說來讓你見笑,那是我的小名。因為村裏的人都姓吳,你要是喊吳大爺,人家知道你喊誰呢。是吧?那就隻有喊小名了。”高翠蘭道:“明白了。”
莊大爺栓好驢,看狄姑還在地裏摘菜,便在井沿上坐了下來,掏出煙袋,裝上煙,又從袋中拿出火鐮子,火門子,在那裏打火。高翠蘭知道廟裏也早就用 “洋火”了,於是問道:“您怎麽還用這個,不用洋火?”莊大爺點著了煙,抽了一口,道:“你說的是火柴,不叫‘洋火’。可惜買不著了,也用不起。原來二分錢一包,現在黑市都賣兩毛了,得十來個雞蛋哪!”
高翠蘭覺得奇怪,又問道:“火柴不是有賣的嗎,怎麽會沒有了呢?”莊大爺道:“不是亂了嗎,工人也去造反了,工廠還能生產嗎?別說火柴,連煤油也買不到了,燈也點不成了。”高翠蘭這才想到飼養員給的一包火柴,還真得愛惜著用呢。
莊大爺道:“你們整天呆在廟裏,不知道外邊的事兒。”高翠蘭道:“是呀,我們什麽也不懂。
這時,隻見狄姑拿了一把莧菜、兩個西紅柿走了過來。莊大爺問她:“怎麽不摘個茄子炒了吃?”狄姑道:“炒茄子,哪有油哪?這就不錯了。”莊大爺“嗨”了一聲,道:“是呀,光顧得抓革命了,弄得老百姓少油無鹽的。”
莊大爺叫高翠蘭牽著驢,自己扛著鍁,三人一起迴了村裏。
晚上,門外依然在搞民兵訓練。
雖然隻是門裏門外,但卻是兩個世界。高翠蘭覺得,這裏和廟裏差不多,都是與世隔絕的。在大蓬山,隻有到菜地裏幹活,才能心情舒暢;在這裏,也隻有去了菜園子,才能唿吸到新鮮空氣,才能跟那個管自己的莊大爺說幾句話,也才能看到外麵的世界。
早上和晚上的情景,是高翠蘭難以想象的。可田野裏的風光,跟記憶沒有什麽兩樣:有人揮舞鋤頭,在田間除草;有人趕著老牛,依然用那種傳統方式犁地耙地。唯獨沒有見過的,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幾個人,一人一根繩,拉一輛本來可以用牛拉的“太平車”,往地裏運肥。聽莊大爺講,這是由於生產隊裏的牲口太少,好多活隻能用人幹了。
過了幾天,下起雨來。菜園子裏沒活,大隊部門前也沒有了人聲喧鬧。狄姑始終坐在床上閉目養神,高翠蘭打開了門,隻有風聲、雨聲以及遠處不時響起的的悶雷聲。她心情和天氣一樣憂鬱,不知道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正在惆悵,隻見一個年輕女人打著傘走了過來。沒想到她會徑直來到門前,高翠蘭看她手裏提著東西,連忙幫她收了傘,讓到屋裏。那女子二十多歲的年齡,身材壯實。進了屋,就把提著的一個紅瓦罐放到案板上,道:“聽莊大爺說,你們沒有油吃,這是去年分的棉花,用棉籽換的油,提清了的,能炒菜吃。”高翠蘭不知說什麽好,隻是道:“這、這怎麽得了?”
那女子又從胳肢下拿出一個包袱來,放在床上,解開包袱道:“現在不讓你們當道士了,穿那身衣裳怪招眼的。”她拿出一套衣服對高翠蘭道:“這是我婆婆的衣服,叫我拿給你的,你試試?”
高翠蘭接過來看了看,這是一條淺藍色帶大襟的平布褂子,一條黑色嗶嘰呢褲子。那女子又拿出另外一套老藍頭粗布衣服,對狄姑道:“這是婆婆自己織的布,專門給您做的,您穿上看看,要是不行,我再拿迴去調理。”
高翠蘭和狄姑分別試著穿了起來,那女子看了看,道:“還行,我婆婆的眼光還可以,你們將就著穿吧。”說罷要走。高翠蘭攔住道:“還不知道這位施主——不,小姐姐姓啥名啥,也沒讓我們說聲感謝話,怎麽要走?”那女子道:“謝什麽,又沒幫什麽忙。什麽都不要問。你們出家人不是講一個‘緣’字嗎?那咱們就是有緣分。”說著話,拿起那把油布雨傘走了。高翠蘭送到門口,那女子轉身招招手,示意不讓她出門,自己趟著泥水走了。
高翠蘭站在那裏看著,一直等那位女子的身影消失。她心中又添了一層疑雲:這個時候,怎麽還會有這樣的好人?
正是:
戰戰兢兢度日難 處處小心被人管
自知已是冰世界 竟然有人送溫暖
她看了一眼高翠蘭,道:“除了你來的晚些,該有家吧?”高翠蘭道:“我要是有家,怎麽會朝這裏來?”住持道:“看來都是無家可歸的,如何是好?”
高翠蘭道:“我看來的大都是些小孩子,也許是瞎鬧騰,專門來砸這些神殿的。走了或許就不會再來了。”住持道:“三清殿都毀了,我們住這裏,成何體統?”高翠蘭道:“他們還沒攆呢,您倒是攆起來了。我們都是沒家的,不住這裏,上哪裏去住?”
住持道:“本道不是這個意思,你們誤會了。”高翠蘭道:“我也明白師父擔心,天尊沒了,哪還有道士?可是沒有辦法,反正住一天是一天。即便他們來攆,咱們也是無家可歸的,他們能怎樣?”
沒過多長時間,住持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這一天,廟裏又來了幾個人,把道士們一個個叫到院子裏。那個領頭的問道:“你們這裏住多少人?”住持道:“八個。”
那人數了數,道:“都來了。那我就介紹一下,我們是麻湖公社革命委員會的,我姓單,人保組組長。你們喊我單組長就好了。明天公社舉辦你們的學習班,你們趕快收拾行李,跟我們一塊走!”
道士們不知道什麽是“學習班”,互相看了看。單組長喝道:看什麽看,還不快收拾東西?”住持問他:“你叫我們都去?”單組長道:“怎麽,你還想留下來?”住持道:“不是,我是說,我們幾個都七、八十歲了,身體又不好,能下得了山嗎?”
單組長這才注意看了看,問道:“誰七、八十歲了,我怎麽看不出來?”住持道:“觀裏是有冊子的,不信我拿你看,還說謊不成?”單組長不耐煩道:“好了好了,別拿什麽冊子,七老八十的滾一邊去!”
他這一句話,一下子下去六個。但是高翠蘭沒敢走,她知道自己顯得年輕,走了恐怕連累大家。單組長一看還剩下兩個,上前一把拉住住持道:“你多大年紀?說實話!”住持道:“本道七十整了,怎麽,不相信嗎?”單組長道:“七十整,你也躲不過這一關。”高翠蘭道:“她還有病,你就饒了她吧?”住持攔住道:“別求他了,咱們一塊去。“單組長道:“這就對了,這次學習班就是給你們出路的。快去收拾東西!”
在麻湖集,通過兩天的學習班,對元妙觀裏的人員逐一登記,取消道號,恢複原名。不準再迴廟裏居住。鑒於這些人都是解放前入的道觀,貧苦出身,對確實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的,便由公社把她們兩人一組分配到幾個生產隊裏進行勞動改造。
高翠蘭被分到吳莊大隊吳家生產隊。由於在這幫道士中她年紀最輕,住持給她報的年齡是四十五歲,所以跟一位年齡最大的分在了一起。這位老道士名叫狄姑,已經八十一歲了。平時她雙眼緊閉,口中念念有詞,嘀咕著道德經。
開始她們被安排住在生產隊牛棚旁邊的草屋裏,這裏是儲存草料的地方。雖然兩間房子,卻堆滿了麥草。在當門睡覺還可以,可是沒有燒飯的地方。高翠蘭隻得和飼養員商量,提著生產隊給的一點紅薯麵,到他家蒸些窩窩頭,帶迴來吃了。隊裏給她們分配的活,就是幫助飼養員鍘草、淘草、拌料、喂牛。
沒過幾天,公社檢查組來吳家莊檢查階級鬥爭的新動向,那位單組長提出要看看兩位道士怎麽樣了。生產隊長忙把他們領到牛棚來,單組長問了她們的勞動改造情況,飼養員說了些好話。
單組長盯住高翠蘭問道:“說你四十五歲,我怎麽不相信呢?”高翠蘭道:“我要是說不止四十五歲呢,你就更不相信了?”單組長道:“我老婆今年才三十歲,怎麽還沒你顯得年輕呢,肯定有問題。”
狄姑聽他說話不懷好意,閉著眼故意道:“她十八歲逃婚進的元妙觀,整整三十年了。”單組長嗬斥道:“你這麽大年紀,也跟著胡說。難道你們道士還真有靈丹妙藥?”狄姑喃喃道:“大道無形,順其自然。”單組長沒聽懂,問道:“什麽,你說什麽?”
高翠蘭忙接過來道:“她說、到這裏還行,自然要聽你們的。”單組長道:“什麽行不行,不行也得行。你們來這裏是勞動改造,隻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更不允許散布迷信思想!”接著滔滔不絕地訓起話來:“你們之間也要互相監督,互相揭發。如果有什麽罪行,還可以單獨找我匯報。”他又盯了高翠蘭一眼,加重語氣道“知道嗎,檢舉他人,可以立功贖罪。聽懂了沒有?”
高翠蘭沒有迴答,沒想到狄姑冒出了一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單組長又沒聽懂,問道:“什麽稀?”見她不迴答,惱怒道:“老東西,到現在還念你的反動經,什麽稀不稀的?我看你是水多麵少——活(和)的稀!”
站在他身邊的民兵營長見單組長發火,也跟著道:“單組長,我覺得這個人思想太反動,怎麽能把她安排在這麽重要的崗位?她這麽大年紀,倒無所謂了,可這生產隊就這十幾頭牲口,萬一出了什麽意外?”
單組長道:“還是民兵營長有覺悟。你不提醒,我還沒想到。原來我以為她年紀大了,不能下地幹活,這是為了照顧她,可沒想到她思想這麽反動。大家看到了吧,她還在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就是活生生的階級鬥爭!”
民兵營長又對生產隊長道:“你讓她們住在這裏,喂牲口的草料都在這兒,出了事,你能負得了責嗎?”生產隊長無奈地道:“隊裏沒有房子呀。你們不讓她們住在貧下中農家,更不準和五類分子在一起,我有什麽辦法。要不,你們把她們弄走?”單組長道:“你這是什麽態度?”
民兵營長忙攔住道:“我知道隊裏沒有房子。這樣吧,大隊部前麵有兩間小房子,暫時也沒用,不如讓她們搬到那裏去,也便於監視。”單組長隨口應道:“行,跟你們書記講一聲,就說是我安排的。”民兵營長又對生產隊長道:“隊裏不是有個菜園嗎,讓她們到那裏幹活去,管菜園的莊大爺,是個老共產黨員。叫他看住她們,跟著老驢拉水車去,老驢拉不動,就叫她們去推,看她們還反動不?”說得大家都笑了。生產隊長也點了頭,道:“好好,就這麽辦。”
檢查組好歹走了,高翠蘭嚇出一身冷汗。問狄姑:“您怎麽當著他們的麵,念起經來了?”狄姑道:“念了一輩子經,怎麽不念?”高翠蘭道:“你不知道厲害。我也忘了跟你講一聲,人家不準咱們念經了。”狄姑道:“噢,那今後不念了。”隨後又嘀咕道:“這是些什麽人呀,一個比一個厲害。念經不行,罵人卻行。”
第二天上午,來了個十六、七小夥,對高翠蘭和狄姑道:“我叫吳二柱。你們搬家吧,營長叫我來接你們。”高翠蘭道:“營長,什麽營長?”二柱道:“就是我們的民兵營長。”
高翠蘭一聽“民兵營長”就膽戰心驚。昨天就是他,比那個善組長還厲害。連這個又悶又熱的地方也不讓住,怕我們毒死隊裏牲口;也是他,連喂牛的差事也不讓幹了,叫去跟老驢一起推水車。還說要找這個看著、那個管著。真是想不盡的餿主意,出不完的壞點子。沒想到今天果然來了,高翠蘭越想越怕,她知道惡運正在等著她們。
可是怕也沒用,隻得收拾東西搬家。那個吳二柱倒也勤快,把她們所有的東西都綁在他的自行車上,高翠蘭隻帶著碗筷瓢盆,和狄姑一道跟著吳二柱來到大隊部。
大隊部在村子的東北,五間正房,兩間東屋,沒拉院牆。大門前一片敞亮,像個小廣場似的。吳二柱來到東屋門口,放好自行車,拿鑰匙開了門,然後叫高翠蘭幫助解下車上的東西,搬進了屋裏。
高翠蘭進門一看,屋內有兩張床,上麵還鋪了草席;牆角有一個泥糊的小灶,上麵還有一口鍋。鍋灶左邊有些柴禾,右邊放了口水缸、案板,像是個住家戶似的。高翠蘭簡直不敢相信,忙問:“小兄弟,這是給我們住的?”吳二柱道:“都搬進來了,還不是給你們住的?”高翠蘭感激道:“謝謝、謝謝,比那邊強多了。”
吳二柱指著床頭下麵道:“那裏還有一袋子麵,你們做飯吃吧,我走了。”高翠蘭問道:“隊裏不是給麵了嗎,也帶過來了。怎麽又給了?”吳二柱道:“這不是隊裏分的,你也不要多問,隻管吃就是。”高翠蘭怎好再問。吳二柱剛走出門,又轉迴身來把鑰匙交給高翠蘭。告訴她:“這裏可是大隊部,今後千萬不要亂說話。”
這似乎是一個神秘的世界,高翠蘭哪能明白其中的奧秘。心想這裏要比那草屋好多少倍,反正撿了個大便宜,不再費神去想那些沒用的東西。於是收拾一下床鋪,叫狄姑休息。自己便從床頭下拽出那個麵袋子,準備做飯。
解開袋口一看,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在山上好多年沒見過的東西了,居然是白麵。她情不自禁地抓了一把,走到狄姑床前道:“狄姑,白麵,白麵。”沒想到狄姑躺在床上,眼都沒睜,口中道:“無上天尊。白麵黑麵,終歸是麵。你隻管做,咱隻管吃,問它作甚?”
高翠蘭這才感覺到自己幼稚可笑,已經成為人家任意宰割的羔羊,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遠沒狄姑的道行深。
高翠蘭做好了飯,她們品嚐著小麥麵餅中特有的味道,清、淡、甜、醇,真是咬一口,唇齒留香;嚼一下,沁人肺腑。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五穀中的頂級美味,也是兩位落難女人此時此刻一種超級享受。她們慢慢地咬著、嚼著,頓時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就象誦經悟道時那樣搖搖欲仙的感覺,這是一般人所體會不到的。
一天都很安靜,大隊部的門緊閉著。
晚上吃罷了飯,高翠蘭出門倒刷鍋水,隻見民兵營長走了過來。高翠蘭嚇得趕緊進了屋,正要關門,民兵營長喊道:“慢著,有話跟你們說。”
高翠蘭隻得退到床邊。民兵營長站在門口,問道:“這裏怎麽樣,還需要什麽東西嗎?”高翠蘭點頭道:“好、好。啥也不要了!”民兵營長道:“晚上民兵在這裏搞訓練,沒有你們的事。你們不用管,該睡覺你們關門睡覺。”高翠蘭道:“知道了。”
民兵營長還要說什麽,隻聽有人喊道:“營長,女道士啥樣的?叫出來咱們看看。”營長轉身走了過去,道:“道士也是人,有什麽好看的?她們是來勞動改造的,誰也不準隨便到這屋裏來。”
高翠蘭趕緊關上了門,可心中一片疑雲:她本以為這個“惡煞神”是來訓斥她們的,可不但沒訓話,而且這裏本來已經很好了,還問需要什麽。到底玩的什麽把戲?
高翠蘭躺在床上,聽到外麵說話聲、口號聲、哨子聲,腳步聲,時起時伏。大約一、兩個時辰,才沒有了聲音。她睡不著覺,又等了一會兒,起身慢慢地把門打開來,外麵月光如銀,一片寂靜。她喊狄姑一塊出去解手。由於這裏是大隊部,好歹後麵還有個男女廁所,方便後迴來才放心睡了覺。
第二天一大早,剛燒好兩碗疙瘩湯,便聽到有人敲門。高翠蘭忙去開了門,見是二柱,讓他進來。二柱站在門口道:“隊長叫我來通知你們,吃罷飯去菜園幹活。”高翠蘭問道:“菜園子在哪裏?”二柱指著道:“就在村東頭,出了村就能看到。”高翠蘭道:“好,吃了飯就去。”
二人匆匆忙忙喝了疙瘩湯,鎖了門,就去了菜園。可到了之後,卻不見一個人影。她們隻得坐在地頭等。
不大一會兒,隻見一個老頭牽著毛驢走了過來,高翠蘭看他有六十多歲的年齡,知道這就是民兵營長講的“莊大爺”了。忙走過去,招唿道:“莊大爺,您來了?”莊大爺道:“你們來這麽早?”高翠蘭道:“剛來。”
莊大爺問道:“不說是老嫲嫲嗎,怎麽變成小姑娘了?”高翠蘭道:“莊大爺真會開玩笑,我都五十好幾的人了,還小姑娘呢。”莊大爺道:“噢,顯得年輕。貴姓?”高翠蘭道:“我叫高翠蘭。”莊大爺道:“那我就喊你高師父了。”高翠蘭道:“不敢、不敢,您叫我高翠蘭就行了。”
這時,狄姑也站起來道:“莊大爺,我也是來幹活的,可是個老老嫲嫲嘍。”莊大爺道:“你貴庚?”狄姑道:“才八十一歲。”莊大爺道:“哦,八十一,早該退休了。怎麽還叫你來幹活?”高翠蘭道:“我們是牛鬼蛇神,是來勞動改造的。不幹活怎麽行?”莊大爺道:“什麽牛鬼蛇神,又不是五類分子。你們要真是神呐,還能來這裏幹活?”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套起牲口來。又對狄姑道:“你這麽大年紀了,就迴去歇著吧,這裏也沒什麽活幹。天太熱,要是熱暈了,累壞了,我還負不起這個責任呢!”
狄姑以為這位莊大爺不願意收留自己,有些著急。便求他道:“莊大爺,既然叫我來了,別嫌我老。胳膊腿還利落,就讓我在這裏幹吧。”莊大爺道:“哎——我可不是嫌你老,這裏確實沒有活幹。”他拍了拍驢,道:“你看,我馬上把牠套好,這位高師父看著驢拉水車;我呢,去放水澆菜。就這麽簡單。你說說,哪有活還要你幹呢?”
狄姑一聽這話更急,道:“這裏沒活幹,那隊裏不還得給我另外找活嗎?”莊大爺沒明白狄姑的意思,問道:“什麽?”高翠蘭忙攔過來道:“莊大爺,我們是民兵營長、還有那個公社的單組長安排來這裏勞動改造的,說叫你監督俺。你不讓她幹活,怎麽向領導交差?”
莊大爺道:“噢,我明白了。既然這樣,那你們得聽我的吧?”二人一齊道:“聽您的。”莊大爺道:“那就好。”他指著菜園子北麵的一棵大桐樹對狄姑道:“看到嗎,那裏有棵桐樹,你先到樹下麵歇著,等有事我喊你。”狄姑愣了一下神,莊大爺道:“去呀!”狄姑這才走了過去。
莊大爺套好驢,安好水車,然後拍了一下驢屁股,那頭驢便拉起水車嘩嘩啦啦轉了起來。他告訴高翠蘭:“你看著,別讓牠偷懶。牠要是停了步,你拍一下牠的屁股就走了。”然後便拿了一把鐵鍁到菜地裏放水去了。
高翠蘭站在水車旁,看著那頭驢,牠不慌不忙、一老本等地走著。
狄姑坐在那棵桐樹下,先是閉目養神。可停了一會兒,便睜開眼往莊大爺那裏瞅。她知道自己耳朵背,恐怕莊大爺喊她聽不見,耽誤幹活。可令她失望的是,莊大爺隻顧自己在那裏放水,並沒有喊她。
高翠蘭一直站在水車旁,眼看快到中午,那頭驢始終神差鬼使般地走著。她心裏不由得著急起來,很想試一試用手拍驢屁股的感覺。可這頭驢竟然不給一點麵子,哪怕停下來一次,拍牠一次,也顯得自己在這裏站半天,不是完全多餘的。
高翠蘭正想著驢能停下來,卻聽見莊大爺喊道:“好了!”高翠蘭抬頭看時,隻見莊大爺揮著手,知道是叫停了。可是高翠蘭沒用過驢子,不知道怎樣才能讓牠停下。她手忙腳亂,居然跑到驢子前麵擋著。那驢子本來是被蒙住眼的,隻顧往前走,哪能攔得住,險些被推倒在地。幸虧莊大爺趕了過來,連連喊“籲”,那驢子才站住了。
莊大爺看著高翠蘭的腳,問道:“踩著了沒有?”高翠蘭道:“沒有。”莊大爺忙著給驢卸套。隨口道:“哎,都怪這驢太聽話。也怪我,不該教的教了,該教的沒教。誰知道你不會用驢呢?”高翠蘭道:“沒事,下次就知道了。”
這時,狄姑也走了過來,對高翠蘭道:“嚇了我一跳,哪有你這樣的,硬頂著。你有驢的力氣大呀?”莊大爺道:“好了,別埋怨她,今天的活也幹完了。”狄姑道:“幹完了?我還一直等著你喊我幹活呢。”莊大爺道:“對了,你的活還沒幹呐。去摘菜吧,撿你們喜歡吃的,摘些帶走。”
高翠蘭吃驚地看著莊大爺,道:“這可是生產隊的菜,怎麽能摘了帶走呢?”莊大爺道:“又多問了不是?告訴你,菜園子是生產隊的不錯,你們不也是生產隊的人嗎?現在社員都有點自留地,孬好自己種菜吃。你們沒有自留地,就應該分一份。再說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咱開菜園子的,還不讓吃菜?”
又轉臉問狄姑:“哎——忘了問你,怎麽稱唿?”狄姑道:“我叫狄姑。”莊大爺笑道:“你這名字好,你喊我大爺,我喊你姑,咱們扯平了。”
狄姑見他開玩笑,卻道:“俺是啥人?不敢、不敢。”莊大爺又道:“這兩天正在澆水,的確沒什麽話幹。等地裏有草了,你想幹活,就來幫忙拔草。今天,你就快去摘菜吧。”狄姑隻得去了。
高翠蘭看莊大爺並不像多壞的人,想給他拉呱拉呱,套個近乎。於是道:“莊大爺,聽說這吳莊的人都姓吳,你怎麽姓莊呢?”沒想到莊大爺眼一瞪,道:“胡說,誰姓莊?”
高翠蘭嚇了一跳,還是禁不住問:“那、那怎麽喊你莊大爺呢?”莊大爺臉色這才變了過來。抱歉道:“不好意思,我當你說什麽呢?姓可不能胡扯。”接下來道:“說來讓你見笑,那是我的小名。因為村裏的人都姓吳,你要是喊吳大爺,人家知道你喊誰呢。是吧?那就隻有喊小名了。”高翠蘭道:“明白了。”
莊大爺栓好驢,看狄姑還在地裏摘菜,便在井沿上坐了下來,掏出煙袋,裝上煙,又從袋中拿出火鐮子,火門子,在那裏打火。高翠蘭知道廟裏也早就用 “洋火”了,於是問道:“您怎麽還用這個,不用洋火?”莊大爺點著了煙,抽了一口,道:“你說的是火柴,不叫‘洋火’。可惜買不著了,也用不起。原來二分錢一包,現在黑市都賣兩毛了,得十來個雞蛋哪!”
高翠蘭覺得奇怪,又問道:“火柴不是有賣的嗎,怎麽會沒有了呢?”莊大爺道:“不是亂了嗎,工人也去造反了,工廠還能生產嗎?別說火柴,連煤油也買不到了,燈也點不成了。”高翠蘭這才想到飼養員給的一包火柴,還真得愛惜著用呢。
莊大爺道:“你們整天呆在廟裏,不知道外邊的事兒。”高翠蘭道:“是呀,我們什麽也不懂。
這時,隻見狄姑拿了一把莧菜、兩個西紅柿走了過來。莊大爺問她:“怎麽不摘個茄子炒了吃?”狄姑道:“炒茄子,哪有油哪?這就不錯了。”莊大爺“嗨”了一聲,道:“是呀,光顧得抓革命了,弄得老百姓少油無鹽的。”
莊大爺叫高翠蘭牽著驢,自己扛著鍁,三人一起迴了村裏。
晚上,門外依然在搞民兵訓練。
雖然隻是門裏門外,但卻是兩個世界。高翠蘭覺得,這裏和廟裏差不多,都是與世隔絕的。在大蓬山,隻有到菜地裏幹活,才能心情舒暢;在這裏,也隻有去了菜園子,才能唿吸到新鮮空氣,才能跟那個管自己的莊大爺說幾句話,也才能看到外麵的世界。
早上和晚上的情景,是高翠蘭難以想象的。可田野裏的風光,跟記憶沒有什麽兩樣:有人揮舞鋤頭,在田間除草;有人趕著老牛,依然用那種傳統方式犁地耙地。唯獨沒有見過的,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幾個人,一人一根繩,拉一輛本來可以用牛拉的“太平車”,往地裏運肥。聽莊大爺講,這是由於生產隊裏的牲口太少,好多活隻能用人幹了。
過了幾天,下起雨來。菜園子裏沒活,大隊部門前也沒有了人聲喧鬧。狄姑始終坐在床上閉目養神,高翠蘭打開了門,隻有風聲、雨聲以及遠處不時響起的的悶雷聲。她心情和天氣一樣憂鬱,不知道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正在惆悵,隻見一個年輕女人打著傘走了過來。沒想到她會徑直來到門前,高翠蘭看她手裏提著東西,連忙幫她收了傘,讓到屋裏。那女子二十多歲的年齡,身材壯實。進了屋,就把提著的一個紅瓦罐放到案板上,道:“聽莊大爺說,你們沒有油吃,這是去年分的棉花,用棉籽換的油,提清了的,能炒菜吃。”高翠蘭不知說什麽好,隻是道:“這、這怎麽得了?”
那女子又從胳肢下拿出一個包袱來,放在床上,解開包袱道:“現在不讓你們當道士了,穿那身衣裳怪招眼的。”她拿出一套衣服對高翠蘭道:“這是我婆婆的衣服,叫我拿給你的,你試試?”
高翠蘭接過來看了看,這是一條淺藍色帶大襟的平布褂子,一條黑色嗶嘰呢褲子。那女子又拿出另外一套老藍頭粗布衣服,對狄姑道:“這是婆婆自己織的布,專門給您做的,您穿上看看,要是不行,我再拿迴去調理。”
高翠蘭和狄姑分別試著穿了起來,那女子看了看,道:“還行,我婆婆的眼光還可以,你們將就著穿吧。”說罷要走。高翠蘭攔住道:“還不知道這位施主——不,小姐姐姓啥名啥,也沒讓我們說聲感謝話,怎麽要走?”那女子道:“謝什麽,又沒幫什麽忙。什麽都不要問。你們出家人不是講一個‘緣’字嗎?那咱們就是有緣分。”說著話,拿起那把油布雨傘走了。高翠蘭送到門口,那女子轉身招招手,示意不讓她出門,自己趟著泥水走了。
高翠蘭站在那裏看著,一直等那位女子的身影消失。她心中又添了一層疑雲:這個時候,怎麽還會有這樣的好人?
正是:
戰戰兢兢度日難 處處小心被人管
自知已是冰世界 竟然有人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