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取得真經,送迴大唐後,終成正果。都在如來佛前受職,均享受沙門領導層的待遇。這在《西遊記》中已有詳細記載,不再贅述。


    單說豬八戒自從當了淨壇使者,天天聽經念佛,坐禪修心。凡諸佛事剩下的瓜果點心等貢品,由他收拾淨壇,倒也享受的痛快。正像如來佛所講,是個受用的品級,有點小實惠的差使。好在八戒貪欲不重,能撈點油水也就心滿意足了,著實安定了一段時間。


    可是日子像樹葉一樣稠,八戒是個吃雜食的主兒,時間長了,那些素茶素果的老覺得填不飽肚皮。再看看同自己級別差不多的那些菩薩,供桌上有吃不完的奇珍異果,玉瓶內有喝不盡的瓊漿玉液。特別是像觀世音、文殊、普賢幾位,可以說是受不完的頂禮膜拜,享不盡的人間香火。而自己的壇位前卻如同與人世隔絕了一般,常年看不到人影。八戒不知道多少年才見到一個人來到他的壇位前,還是個腿有殘疾的。八戒心想:看樣子這人跪拜是不成了,不過有供品拿來俺老豬享受也行。可仔細一瞧,這人兩手空空,囊中也是扁扁的。八戒看他時,那人站在對麵端詳自己哩。看了好大時辰,丟了一句“這麽醜的也當得菩薩?”轉身走了。


    八戒好不心寒,暗中忖思:人與人不同,同樣是官也有這麽大區別。想俺老豬,雖有些醜陋,但也是修成的正果,好壞也封在菩薩之列。他們卻能坐享其成,吃不完用不盡的供奉;而自己卻當個什麽淨壇使者,說白了是靠收拾人家的殘羹剩飯過日子。當這樣的菩薩也太不值得了,哪如一個普通凡人活得瀟灑!


    八戒思前想後,總結了自己走過的路:當年在天庭就是清規戒律太多,堂堂的天蓬元帥,隻因為酒後同嫦娥開了幾句玩笑,瞎鬧騰一通,不曾撈得半點好處,便以“調戲女仙罪”打了二十天錘,貶下界來。也正是一時氣惱,走錯了投胎路,身如畜類,弄成這般模樣。那時真是萬念俱灰,破罐子破摔,在福陵山雲棧洞占山為王,享受人間樂趣。特別是在高老莊找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名叫高翠蘭,過了三年恩愛生活,這是老豬一生最痛快、最難忘的三年呐!雖然老丈人高太公嫌俺醜陋,時時想趕出家門,但他不知道我們夫妻的恩愛之情,已是難舍難分了呀。


    他老人家還沒怎樣,沒想到卻遇著一個多事的猴頭,憑他一身的本事,硬硬的拆散我們,強拉我入夥拜師,秉教沙門,西天取經。為了提醒我佛門戒規,觀世音已給我起名“悟能”,師傅還嫌不夠,斷了我五葷三厭,又起個名子叫“八戒”。俺是又“悟” 又“戒”,如今功果已成,雖然被佛祖封了個“官銜”,卻還是落入了“六大皆空、戒律重重”的境地。這哪裏如我在那雲棧洞,高老莊過得快活?


    八戒的煩惱已經影響到他的情緒,整日精神恍惚,人也瘦了許多。有一天如來佛祖在大雷音寺大雄寶殿講經,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大金剛、無邊菩薩都端坐在佛前靜心聽講,唯有八戒坐的不直,歪著身子垂著頭,口中還在說夢話呢。如來法眼看到他那副模樣,便喚道:“淨壇使者——”


    八戒哪裏聽到,依舊眯縫著眼,臉上還流露出得意忘形的樣子哩。這時,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八戒。已經是金身羅漢的沙悟淨正坐在他的身旁,急忙推了他一下,八戒方才睜開眼。聽見佛祖在問:“淨壇使者,你念哪路經來?”八戒慌亂中隨即答道:“高老莊路。”如來又問:“高老莊何經?”八戒脫口而出:“高翠蘭經。”引得眾僧哄堂而笑。


    如來正襟危坐,數落道:“你這個不參禪機的頑僧,經曆這麽多的沉浮,尚不知悔過;念了這麽多的真經,仍情色未泯。實乃孽根太深,必有報應。”隻這一番話,使八戒:千年功果化烏有,修成金身落浮塵;重得曆磨世間苦,脫胎換骨為凡人。


    卻說天地無常,三界皆有異同,都在衍變中生息。上界沒有年月,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佛門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大批寺廟被拆,佛像被砸,廟裏的方丈、和尚也通通被趕出寺門,有家的歸家,沒家的重謀生路,不得再行佛事活動。一時間:人間香火無痕跡,寶刹靈山冷淒淒,五百羅漢蹙眉頭,三千諸佛也著急!


    最耐不住的是那些各山各洞的神仙、丁甲、功曹、伽藍、土地,都齊齊來至西天大雷音寺,拜求佛祖施脫難之法。隻聽如來道:“小小一劫,此乃天數;不僅我教,諸教皆如此也。世事無常,終極為始,人間數年,吾門一念間也。”


    眾神無語,隻聽淨壇使者八戒問道:“一念是多長時間?”佛祖道:“一念乃天地瞬間也。”八戒又問道:“何為一念天地瞬間?”如來道:“天界根本,同虛空相,一無所有;人間沉浮,榮辱並存,如入苦海。你莫非要下苦海嗎?”八戒道:“佛祖所說的人間,就是下苦海嗎?”


    佛祖少許點頭道:“說是也是。”八戒道:“弟子生性愚頑,耐不得寂寞,念不會真經,享不了這等品級,願意下海。”佛祖道:“我知你墮性未退,不可造就,準你下界重新做人。其它閑職散神,及愚頑不化者,如願下海,皆可除去正名,脫胎換骨,始為凡夫俗子,與我佛門再無瓜葛。”


    如來佛這番話,驚動了靈山寶刹的聖僧羅漢,提醒了各路各洞的大神功曹。有身居高職,手無實權的;也有官小權大,但想到人間施展才能的;有無職無權,過不得神仙日子的;也有有職有權,想體現人生七情六欲的;紛紛辭職下海。正是:人間念叨神界好,雞犬得道天上跑,神仙也有厭倦時,偏下苦海找煩惱。


    單說八戒自從在佛祖麵前提出要辭職下海後,忙壞了他的師父旃檀功德佛唐玄奘,他一麵向佛祖賠罪,說自己對弟子教誨失責;一麵找到鬥戰勝佛孫悟空、金身羅漢沙悟淨,一起來到淨壇寺規勸八戒。


    玄奘道:“你三人跟師傅曆經大難磨曆,修得正果,方能來此極樂世界,享受神職威嚴,這是凡夫俗子百世也修不得的功業,來不得西天,別說當什麽淨壇主持了。你如何卻要拋棄長生不老之軀,重返濁世,度那不到百年的人生呢?”


    八戒道:“神有神職,人有人情。天界戒律太多,做人卻有自由。”玄奘道:“神靈在上,人寰在下;上有天管,下有官管,生死卻由閻羅地府管,做人有何自由?”八戒道:“人有七情六欲,佛界為甚卻要六大皆空?”玄奘道:“有情有欲,必有生有滅,如何長生不老?虧你入沙門這麽長時間,連這等道理還不懂?”八戒道:“弟子知也知道,可就是‘空’不了,如之奈何?”


    悟空對八戒道:“你這呆子,莫不是犯了‘色癔症’,非要下界不成?”沙悟淨也道:“這症可難治了,那是非下界不可。不過,二師兄,你到現在還想著那個高老莊,實話跟你說,咱們在天界不曾覺得,在凡間不知過了幾百年幾千年了,你說的那個高翠蘭,早該成了孤魂野鬼,恐怕現在連骨頭渣也找不見了!”


    沙悟淨這幾句話正說在八戒心頭。八戒定了定神,言切意真地道:“師父、師兄、師弟,我主意已定,反正咱師徒也快分手了,我有一樁見不得人的事,一直瞞著你們,今天說出來也不怕你們笑話了。”悟空道:“都到這般境地了,有話盡管說出來。”


    八戒這才道:“那還是在取經路上,咱師徒經過萬壽山五莊觀,觀中有一棵人參果樹,還記得嗎?”悟空道:“怎麽不記得?就是你惹的禍,說這人參果如何如何好,我便偷來給你們吃。你吃一顆還不解饞,又讓我去摘,驚動了人家道童,罵得我一時性起,毀了那棵仙樹,害得咱差點出不了鬆子觀。要不是我找到觀音菩薩救活了他們的樹,那鎮元子老道還不生生氣死。還提這樁事幹啥?”


    八戒道:“我聽兩個道童私下說話,才知道這人參果萬年才結三十個果,吃一個便能活四萬七千年,甚是驚奇,才攛掇師兄去偷,師兄先後給我兩個,其實我隻吃了一個。”悟空、悟淨急忙問道:“那剩的一個呢?”八戒紅著臉道:“俺一時心血來潮,想起了高翠蘭,便把果子藏在懷中。趁你們熟睡之時,連夜趕迴高老莊,把這個果子送給她吃了。”


    八戒說出這樣一件事,隻驚得旃檀功德佛目瞪口呆,鬥戰勝佛匪夷所思,金身羅漢難能想象!


    大家愣了好一會神,隻聽玄奘念道“罪過,罪過。”悟空道:“好個八戒,我真是低看了你。我當了賊,卻成全你去討好老婆,還留下這樣一條後路。”沙悟淨如夢初醒,扯住八戒問道:“二師兄,你真要去找那個高翠蘭?”


    八戒這時也不遮掩,隻是擔心地道:“時過境遷,她就是活著,可到哪裏能尋得到?”


    悟空對悟淨道:“沙師弟,別聽那一套。他既然早已留下後路,想必一切都安排妥當。現在想起來才明白,當年取經路上,隻要遇到麻煩,他就喊‘散夥、散夥’,迫不及待要迴高老莊。其實他早就有這個念頭,咱們還以為他有嘴無心,說玩話呢。你看他白天經常打盹,晚上卻來了精神,背後做的事多著呢。千萬別再小看他,不必為他操心了。”


    八戒被說得麵紅耳赤,著急地道:“師兄又冤枉我了,其實對不住師父、師兄的事,隻此一件。”悟空道:“那我問你,你尋思下界的事,為何不跟師父先講一聲,卻自作主張?”八戒道:“那天聽經時走了神,說了夢話,被佛祖逼得才要下界,哪顧得同師父商議?再說了,師父、師兄和師弟與我都不一樣,你們都修得六根清靜,無欲無求,而俺卻在人間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享受過男女勾合之樂,這是你們不能體會到的。我即便給師父、師兄講了,也是枉然,你們怎麽會讓我下苦海呢!”


    悟空聽到這裏,轉身向玄奘道:“師父,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早知這樣,當年就不應該拉他入夥,拆散人家好生生的一對夫妻。”玄奘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悟空道:“既然他主意已定,緣份已盡,勸也無益,你就讓他下界去享人間之樂吧。”


    唐玄奘這才雙手合實道:“罪孽太深。我佛大慈大悲,教你下界,乃是要你重度苦海,還清孽債。你自當多行善事,切勿恣意妄為,不然,永遠不得超脫。”


    八戒急忙跪倒,叩頭謝禮道:“師父大恩,如同再造;師父教導,永世不忘。隻是辜負了您一片好心,來世再報吧。”跪拜了唐玄奘,又向悟空、悟淨施禮道:“師兄、師弟,你我有緣結為弟兄,共赴艱難,同吃齋飯,合榻睡眠,齊入西天雷音寺。這次一別,隔為兩世,怕再也見不到了。你們前來看我,已是患難之交情分;我若能重度機緣,再找你們作弟兄吧!”八戒說得動情,兩眼早流出淚水來。悟空、悟淨聽了,也覺得心酸。正是:


    隻道凡間人有情 其實神仙也動容


    天地始自混沌分 人神皆從孽源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笑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笑堂主並收藏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