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膽戰心驚老出錯 雨過天晴來怪客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作者:煮笑堂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知客問起那堆蓋著司奇的柴禾,棗花正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迴答,隻聽玄一道:“噢,你說那些柴禾,不是看天陰了嗎?是我叫她多抱些來。”又故意對棗花道:“棗花,燒火小心點啊!”
可正在這時,那知客好像看到了什麽,突然問道:“咦,柴禾好像動了,下麵有什麽東西嗎?”這一問,棗花和高翠蘭更是心虛。玄一忙接過話頭,故作鎮靜掩飾道:“你是不是眼花了,柴火下麵能有什麽東西?金馬駒子銀騾子,你這出家人還想發財不成?那柴火不是火映的嗎,我看著你還在動呢。”
正說著話,卻見鍋裏冒了煙,玄一趕緊叫棗花停火,趁機埋怨道:“你這一打岔不要緊,差一點就糊鍋了!”連忙把菜出了鍋,定了定神,遞給慧心道:“快送去吧,別忘了給俺陪個不是;觀主再要什麽菜,快迴來傳個話。”慧心答應著走了。
知客討了個沒趣,剛要走,又轉迴頭對高翠蘭道:“中午還誇你做的菜好呢,晚上全砸了。不過你還算有運氣,那司秀才的家仆不知道是走丟了,還是喝醉酒自個迴家了,司秀才沒心思吃飯,觀主對這事也沒太再意。要是平常,出了這事,準得攆你走,今後可得小心了!”高翠蘭忙點頭稱“是”。知客這才悻悻地離開廚房。
知客走了之後,三個人懸著的的心終於落了下來。玄一擦了擦頭上的汗,雙手合十唱道:“無上天尊。”
棗花覺得有些詫異,問道:“知客怎麽說柴火堆動了,不是沒有氣了嗎?”高翠蘭道:“我覺得他不會死,隻是醉如泥了。”玄一忙叫高翠蘭到門口看著,她和棗花掀開柴草看看,還是沒見動靜。
等到夜深人靜,高翠蘭和竇棗花偷偷地從側門將司奇抬到觀後的山坡上。
玄一一夜也沒睡好覺,知道下了場雨。第二天一大早,便起身想出門看看動靜,剛走出房門,隻見山門已經敞開,聽到外麵有人說話。看時,才知道是紫茵觀主送司秀才。她連忙退迴房內,輕輕關上了門。
一直到中午開罷了飯,也沒見有人談論什麽,棗花實在沉不住氣,要到山後麵去看看。玄一也是放不下心,隻得允了她。叮囑道“去看看就迴來,不要慌裏慌張的樣子。”棗花答應著去了。
棗花來到院後,朝山下掃視了一番,那山坡上被雨水衝得幹幹淨淨,隻有幾隻小鳥在那兒蹦躂著,哪裏還有司奇的影兒?趕緊迴來道:“那人已經不在了。”
三個人提心吊膽過日子,可一連過了三天,見觀內沒有什麽異常,玄乙這才放下心。對高翠蘭、棗花道:“你們不要擔心了,那個人準是自己迴了家。”
二人同時問道:“你怎麽知道?”玄一道:“已經三天了,司秀才早迴了家。要是司奇不迴去,他該派人再來山上找了。”高翠蘭道:“對,總不能丟了大活人,就不管不問了。”玄一又道:“再說了,棗花到後山去看時,那司奇已經不見了。他要是死了,被人發現報了官,官府也該來查了。”高翠蘭長出一口氣,雙手合十道:“謝天謝地,無上天尊。”
可棗花卻迷惑不解道:“不對呀,你們當時都摸他的鼻息,說沒氣了呀?”玄一道:“你還說呢,當時都嚇懵了,還能摸得出氣息來?再說了,從來沒經過這樣的事,咱也是不懂呀?”高翠蘭也道:“怪不得人說‘爛醉如泥’,看他那個樣子真夠嚇人的,沒想到還能醒過來。”玄一道:“或許是昨晚那場雨把他給衝醒了,也算他造化大。”棗花仍然懷疑地道:“原來你們都不懂。可我覺得還是不對,他要是真的沒死,也不會爬起來就走了,能不迴來找我打架?”
玄一被她逗笑了,道:“真小孩子脾氣,還想著他迴來找你打架呢。他一個當仆人的,哪有那麽大膽?當時是酒勁頂的,你們不知道,酒能亂性呀。等醒過來時,他就會知道自己做的事夠丟人的,還敢找上門打架呢?”棗花似乎聽明白了,瞪著大眼睛道:“這麽說,這幾天咱們擔驚受怕,吃不好、睡不著,都白搭了?”
高翠蘭更覺得可笑,問她道:“這話怎麽說的,沒事了不好嗎,你還想怎樣?”棗花仍然憤憤不平地道:“ 不想怎麽樣,隻是太便宜這個臭男人了,早晚是個禍害!”玄一作揖念道:“無上天尊,不要怨氣太重,萬事都要大度,才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又過了幾天,棗花跟高翠蘭商量要去鶴鳴山的事,玄一道:“我那清一師父,跟在這裏不一樣,在這裏她是住持,說話算數的;現在投奔了紫雲觀,也不知道她在做什麽,能不能收留你們,你們想過嗎?”高翠蘭道:“想也想過。不過,我知道清一師父對你好,你帶著我們一塊去,她會想辦法收下我們的。”
玄一看著她道:“你還是沒聽明白,就怕清一師父作不了主。”棗花道:“那、那怎麽辦,隻能留在這兒?”玄一道:“翠蘭呀,你們若是真想修行,這裏雖說不是修道的好地方,但常言說,‘進了道家門,修煉憑個人’。我這裏有些道家的書,還略懂些經文,你們有空先學著點。要知道,凡事都要有個機緣,等你們熟知了‘老子經’、‘度人經’,以後遇到機會,才好在諸道觀中尋個進身之地。”
高翠蘭明白玄一師父的意思,忙道:“師父話說的極是,翠蘭能認識玄一師父,本來就是緣份。今天,弟子就拜你為師了!”說罷便行跪拜大禮。棗花一看高翠蘭拜了玄一師父,連忙道:“翠蘭姐,別撇下我呀!”說著也跪下來叩頭不止。
玄一忙起身扶起她們,口中道:“承當不起,承當不起!”然後讓大家都坐下來,語重心長道:“其實,我原來最擔心的就是棗花,山裏長大的孩子,心性單純,不諳世事,還是逃婚出來的,說明她有幾分倔強,而且看不慣不平之事。雖然入了道觀,隻是個藏身之處,卻與道無緣哪。為師總是怕她莽撞惹事,一旦出了差錯,哪裏好尋個立身之處?”
幾句話說得棗花“嗚嗚”哭了起來。高翠蘭道:“承蒙師父關愛,棗花是個血性女子,知道師父心疼她,她會聽你的話的。”玄一道:“不是這意思,我是說現在我倒是放心了。”
她對棗花道:“棗花哪,我不會看錯人的,你這個翠蘭姐麵相和善,待人實誠,還知書達理,可不是個一般人喲。她剛來我就看中了,你今後可要跟她多學點,有她帶著你,我就一百個放心了!”棗花道:“師父說的是,她剛來我就覺得她是我的親人,處處都對我好。真沒想到,我這麽有福分,能碰到一個這樣的好姐姐。”
她猛地跪在了高翠蘭的麵前。大喊一聲:“翠蘭姐,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的親姐姐了!”高翠蘭連忙抱著她,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高翠蘭本來也是個舉目無親的零落之人,難得棗花這樣仗義護著自己,把自己當作親人相待,能認這個“忘年之交”的妹妹,心中著實踏實了許多。從此以後,對竇棗花更是關愛有加,除了燒飯之外,便跟著玄一師父學道誦經。
又過了些日子,一連兩天不見有人來安排住持的齋飯,玄一打聽後才知道,原來紫茵觀主下山雲遊去了。膳房裏好不容易清閑起來,院內的女冠們相互走動,交往也多了。棗花帶著高翠蘭把各處殿、堂轉了個遍,又認識了幾個道友。
原來這紫茵觀隻有二十多名女道士,而且大多年齡偏長,兩個年輕的跟著觀主出遊去了。來上香的人也不多,觀內顯得冷冷清清。
這一天,高翠蘭正在準備做午飯,看門的女道士突然帶著石佬來找她,高翠蘭喜出望外,忙把石佬讓進屋裏,道:“真沒想到,您這時候能來看我?”石佬道:“不知你在這裏過的咋樣,老是惦念著呢。”高翠蘭道:“難得您惦念,還好、還好。”隨後便介紹了一番。
棗花正在燒火,看這人長得怪怪的,有些詫異。可一聽說是高翠蘭的佬爺,立馬起身拿了個板凳讓他坐下。見鍋內水開了,隨手盛了一晚,端到石佬麵前,喊著:“佬爺,喝茶。”石佬被她喊得心裏熱唿唿的,接過碗來,哪管熱冷,便往口中倒。棗花忙喊道:“別燙著!”可那碗開水石佬早已喝了下去。
棗花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事,擔心燙著他,眼瞪得老大;玄一也愣在一邊。高翠蘭心中明白,忙接過碗,對棗花道:“沒事的,佬爺的嘴拿得住熱。”
石佬聽了這話,才知道自己喝的太急,道:“噢,你怕燙著我,沒事的,沒事的。”玄一和棗花這才放下心。高翠蘭對石佬道:“多虧玄一師父和棗花妹妹照顧,在這兒好著呢。”石佬道:“那就放心了。怎麽,在這裏還認識個妹妹?”
還沒等高翠蘭答話,棗花便上前道:“對,我就是她妹妹,給佬爺磕頭了!”說著,便跪下磕起頭來。石佬忙把她拉起,高興地對高翠蘭道:“你這妹妹還真懂事。”
石佬這一誇不要緊,棗花卻漲紅了臉:“都怪我不好,剛才差點燙著你!”石佬道:“哎呀,說什麽呢?告訴你吧,我平常是不喝茶的,要不是你喊一聲‘佬爺,我才不喝呢;我知道那是開水,可你看看,我這嘴巴,腸子都是石頭的,怎麽能燙著我呢?”
棗花以為他在開玩笑,可玄一卻看出了石佬不是一般人。便對高翠蘭道:“趕快做飯吧,這位佬爺該餓了?”高翠蘭忙要淘米下鍋,石佬卻道:“不餓不餓,我就是來看看翠蘭的,既然她在這裏過得好,我也就迴去了。”
說罷起身要走,三個人都過來攔他,棗花道:“佬爺,剛來到,怎麽能走呢?”玄一也道:“這麽遠的路子來了,無論如何也得吃了飯再走。”
石佬沒有經過這種場麵,不知如何是好。對玄一道:“你們道觀裏的飯,豈是我吃得的?再說了,我也不餓呀。”高翠蘭道:“就是不吃飯,也得再坐一會兒,別忙著要走啊。”石佬這才停下腳步。
等石佬坐了下來,玄一問道:“你是翠蘭的佬爺,也住在丘城縣?”石佬道:“我住寄雲山。”玄一道:“你們兩家親戚住得可不近哪?”石佬道:“是呀,原來見一次麵都難,現在好了,我到這裏,還不到一天路程。”
棗花聽說石佬是寄雲山的,忙插嘴道:“姥爺是寄雲山的,離我家太近了。”石佬問道:“你也住寄雲山?”棗花道:“我家在張弓嶺。”石佬道:“噢,我說呢,寄雲山那裏人煙稀少,張弓嶺那邊住的人就多了。沒想到在這裏還見到老鄉。”高翠蘭道:“何止是老鄉,棗花喊你‘姥爺’呢。”石佬道:“對對,差點忘了,我又是棗花的姥爺了。”接著喊道:“棗花,你還像個小孩子,不在家住著,怎麽到這兒來了?”
一句話問得棗花臉紅了起來。高翠蘭忙接過話頭道:“佬爺,你可記得,上次在張弓嶺問路,那個賣飯的夫人講,她村裏有個女孩到大蓬山道觀裏去了?”石佬想了想,問高翠蘭:“她說是個逃婚的吧?”高翠蘭道:“對,棗花就是逃婚出來的。”石佬道:“噢——原來就是她。”又問棗花:“女孩子是要嫁人的,你怎麽逃婚哪?”
棗花被他問得更不好意思了,不知如何迴答。高翠蘭道:“姥爺,您不知道,那個男人是當地的財主、出了名的土霸王,斂財貪色,人都喊他叫‘花太歲’,硬逼她當小老婆,她才逃出來的。”
石佬問棗花:“那你爹呢,他怎麽不管呢?”棗花燒著火,一聽問她爹,淚水“唰”地流了下來。她抹了一下眼道:“我爹給他家蓋房子,抬石頭時壓傷了腰,成了殘疾,臥床不起。我娘找他要錢治病,他不但不給,反而叫人前來說媒,要我嫁給他,說隻要兩家成了親,就給錢治病。”
石佬聽了,生氣地道:“天下還有這樣的事情,你爹咋說呢?”棗花道:“我爹知道他是個壞種,娶了三個老婆被折磨死了倆,是想叫我去‘填房’。我爹說我性子硬,到他家沒好日子過,死活不願意。可他家勢力大,硬定下了日子,非要強娶,我爹隻得叫我連夜逃了出來。”石佬道:“你爹可真是個好爹。你逃出來了,你爹現在怎麽樣?”
棗花一聽這話,再也忍耐不住,失聲痛哭起來。斷斷續續地道:“我出來時,我爹躺在床上不能動,我怎麽忍心自己跑出來,可我爹哭著求我,又摸個棍要打我,我娘隻得硬把我推出門。我出來後,再也沒見到他。”
石佬沒想到觸到她的傷心處,忙勸道:“別哭了,我知道你們那個地方,我去打聽打聽。”說罷起身要走。弄得棗花不知所措,連忙上前拉住:“佬爺,您別急,說什麽也得吃過飯再走呀?”石佬道:“肚子不餓,吃什麽飯哪?”高翠蘭道:“那也得等我做好飯,送你下山。”石佬道:“你做飯吧,要你送什麽?”轉身走了。棗花還是硬拉住他,石佬道:“別攔我了,我看罷你爹,還會迴來。”棗花隻得鬆手。
玄一見石佬走了,忙接過高翠蘭手中做粥的飯勺。高翠蘭趕忙攆了出來,把石佬送出大門。
高翠蘭剛迴來,玄一便對她道:“你這個佬爺,可不是個凡人?”高翠蘭隨口道:“他做事是有點怪。”玄一道:“不是做事怪,長得也怪,性格也怪。要是個一般人,那麽遠的路,能來到就走嗎?還有,喝茶有那樣喝的嗎?”
高翠蘭不便說出石佬的身份,隻得解釋道:“常言說,山中出奇人,各有各的道行,他是個急性子。不過,的確是個熱心腸。”玄一開玩笑道:“噢,原來是個熱心腸,怪不得能用開水燙呀?”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卻說石佬一路走下山來,想想棗花說的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世上竟有這樣的惡人,害的棗花一家夠苦的。我得趕緊去看看棗花爹怎麽樣了,好給棗花個迴話,也省得她心中不安。”可轉眼間天色黑了下來,石佬隻得先迴到廟裏。
第二天一大早石佬就趕到張弓嶺,來到那戶賣餅的人家,打聽棗花家的住處。那賣餅的道:“別提她家了,她爹自從傷了腰,一直臥床不起;多虧棗花娘是個有良心的,屎一把、尿一把地侍奉他男人,不然,恐怕早就沒命了!”
石佬按照店主指的路,找到了棗花的家。這是用山石壘砌成的兩間茅草屋,東麵搭一間廚房。棗花娘正好撿柴禾迴來,見到石佬,聽他說見過棗花,忙讓到屋裏,打聽棗花的下落。石佬便把棗花的處境說了,叫他們放心。
棗花的爹睡在床上聽他們說話,想抬頭卻抬不起來,隻是歪著頭流淚。石佬問道:“沒找個郎中給他治傷?”棗花娘道:“怎麽沒找呀?家裏僅有的一頭牛也賣了,全搭上去,遠近請了七、八個郎中,藥倒是開了不少,可沒有一樣管經的。一年多了,他是一點也沒見輕。村裏人都說他這是骨頭傷了,請郎中也白搭。可我得盡心呀,現在錢也花光了,家裏上頓接不著下頓,還拿什麽去請郎中?”
石佬又問道:“那個什麽‘花太歲’,連治傷的錢也沒給嗎?”棗花娘道:“還提他呢,別說要錢了,差點要了我的命。棗花走後,他的人非叫我把棗花找迴來,三天兩頭來逼。後來不知道聽誰說棗花去了大蓬山紫茵觀,他還要到觀中去搶呢。非要帶著我去給他要人,我差點跟他拚了這條老命!”
石佬問道:“你要跟他拚命,他就不去紫茵觀了?”棗花娘道:“哪裏呢,我這條命算得了什麽?聽人家講,是他知道那個紫茵觀主的後台是個大官,怕惹麻煩,才沒去的。”
石佬念叨道:“噢,這世上還有他怕的人?”棗花娘道:“一物降一物,他能就沒有個怕頭?”石佬道:“既然他怕官,為什麽不去告他?”棗花娘道:“上哪兒去告他?他也有後台,他表姐夫是縣衙裏的師爺,他兄弟也在縣衙裏當差,打官司能打贏嗎。不然,他敢在這裏橫行霸道?”
石佬道:“他也有後台。這麽說,他的後台沒有紫茵觀的後台大,他就不敢去大蓬山搶棗花了?”棗花娘道:“誰知道呢,隻聽鄰居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俺也弄不清楚。我是天天把攥著心,在刀尖上過日子呀!”說到傷心處,不由得哭了起來。石佬勸也勸不住,隻得告辭,棗花娘含著淚把她送出了門。
石佬看了棗花的爹,本想迴大蓬山去給棗花迴話。可轉念一想:“棗花的爹病成那個樣子,家裏上頓接不了下頓。要是跟棗花一說,那棗花還能安得了心?她要是使性子再跑迴來,豈不落入那個花花太歲的魔掌?”想到這裏,立馬停住了腳步,站在路口,動起腦子來。
石佬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好辦法。自己身上一無所有,幫忙用什麽去幫?越想越急,自言自語道:“他家怎麽會遇到這麽個惡人,真的是‘欺男霸女,橫行鄉裏’,比那個‘甄耗子’還壞。甄耗子隻是偷搶砸摸,來暗的。可這‘花太歲’竟敢明訛明搶,他怎麽這麽大的膽子?不行,不能便宜了這個比甄耗子還壞的禍害!”
提到甄耗子,石佬靈機一動,果然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辦法:他想讓甄耗子去偷花太歲的錢,接濟棗花家。不過,他先要考驗一下甄耗子。
石佬拿定主意,一路趕到甄家村,逢人便打聽甄耗子。有人說,“甄耗子現在學好了,從他哥那裏要迴了幾畝地,一心一意地種起莊稼來。”也有人說:“不知咋的,兩口子都變了,男人不偷了,女人也不耍貧嘴了。都說是被神仙點化的。”石佬聽了心中自然高興,在豆田裏找到正在鋤地的甄耗子。
甄耗子聽到有人喊他,忙丟下鋤頭走了過來。看著好像是石佬,哪敢相信?又仔細看了看,才“撲通”跪倒,誠惶誠恐道:“真是大仙顯靈了?小人自打從廟中迴來,按照大仙指點,已經改邪歸正,再也沒幹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不知大仙找我------”石佬道:“我知道你已經改邪歸正了,不過,我今天仍要你去偷一戶人家,你可願意?”
甄耗子莫名其妙,以為自己聽錯了,忙問:“什麽,還讓我去偷?”石佬道:“對,讓你去偷一戶有錢的人家。”甄耗子連忙叩頭如搗蒜,道:“小人不敢,小人再也不敢了。神仙老爺放心,小人連想也不敢再想!”
石佬見他已經痛改前非,沒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拉他起來道:“本仙讓你偷,跟你原來偷不一樣。本仙這次是叫你取那不義之財,救人性命,你可願意?”
甄耗子半餉才迴過神來,仍然疑惑,問道:“取不義之財,神仙老爺是想叫我去行俠仗義?”石佬道:“我也說不清什麽叫行俠仗義,反正有這麽個意思。就說去不去吧?”甄耗子道:“這事要是換了別人,任憑誰叫我去,也絕不會去;可神仙老爺讓我去,我怎敢不去。您老人家就說去偷誰吧?”石佬道:“張弓嶺有個花太歲,聽說過嗎?”
甄耗子吃了一驚,道:“花太歲,他可是張弓嶺出了名的一霸,怎麽,去做他的活?”石佬道:“做他的活不行嗎?”甄耗子道:“我沒說不行。不過,他家深宅大院,還養了幾個家丁,小人怕不好得手呀?”石佬道:“怎麽,不敢去是吧?甄耗子,我也不能讓你白去,隻要你取到花太歲的銀兩,我會獎賞你的!”
甄耗子一聽這話,心中暗想:“這神仙怎麽也跟道上的老大一樣,還會論功行賞呢?”隨機答道:“小人怎敢要大仙的賞賜?小人隻是怕一個人幹不得這樣的大事,最好還要找兩個幫手?”石佬道:“怎麽,又想找你們那幫狐朋狗友?”甄耗子道:“不,他們都改邪歸正了。小人隻聽大仙的,您老人家叫我自己去,我也決不推辭。不過------”
石佬知道他一個人有些為難,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你要找合夥的,你就找幹淨利落的,要偷就偷出個樣兒來。”甄耗子不解地問道:“什麽叫偷出個樣兒來?”石佬道:“他家都是不義之財,你盡管偷,偷得叫他再也不敢欺男霸女才好!”甄耗子道:“明白了,大仙是在替天行道。”石佬道:“別說這麽好聽的話,你記住了,找一個識字的人,請他寫張紙條,就寫——”
石佬想了想道:“就寫‘丟了東西別亂找,要找就去找石佬’,你偷了銀兩之後,就在他家中丟下這張紙條,省的以後找你們麻煩。”甄耗子遲疑地道:“這——?”石佬道:“就按我說的辦。先偷他家的銀兩,然後把東西帶到到廟裏找我,我一直都在那裏。”說罷轉身走了。甄耗子連忙跪下叩頭。
送走了石佬,甄耗子如墜雲霧之中:“天下還有這樣的神仙,竟然用我們這樣的‘小蝥賊’,去對付那稱霸一方的‘大蝥賊’,他到底是人是仙?”想到這裏,甄耗子不禁有些疑惑起來:“說他是仙,怎麽管起人間的事兒?要說是人,可那天在石仙廟,怎麽也躲不過我那一刀!”
想起那件事,甄耗子再也不敢往下想了。他知道當地人都說石仙廟有靈,而且還傳著“石頭佬爺肯說話,頭上落個大疤瘌”的童謠,想必這石佬就是一個愛管閑事、愛打抱不平的神仙。他警告自己:別胡思亂想,也別多說話;按照石仙的意思辦,即便出了事,反正有他扛著,怕它做甚?
甄耗子打定主意,急急忙忙鋤完了地,把鋤送迴家中,去找原來一夥的盛貓眼去了。
這盛貓眼十幾年混跡江湖,就靠偷偷摸摸糊口,聽甄耗子說惹惱了神仙,被治得慘了,才不得不收手。可日子過得清苦,正唉聲歎氣,沒想到甄耗子又來要他去偷,還說是神仙指點,一下子來了精神。二人一拍即合,又找了個叫薛愣子的做幫手,第二天白天采了點,晚上夜深人靜時便竄進花太歲院中。
先在門房裏吹了迷魂香,迷倒了看門的家丁。進了後院,又向臥室內吹了迷魂香,這才輕輕的撬開門,進到室內,撥亮燈,見花太歲和他老婆都赤條條地躺在床上,睡的如死狗一般。薛愣子盯住罵道:“娘的,有這麽睡覺的嗎?”盛貓眼忙拿起床單給他倆蓋上,這才滿屋裏尋找起銀兩來。
臥室裏翻了個遍,隻有床頭底下的小木櫃子裏存放百十兩銀子,甄耗子拿個被單包了。臥室裏再也找不出黃金白銀來。盛貓眼又叫到其他屋裏去找,還是一無所獲。貓眼問耗子道:“他這麽大家業,難道就這麽些銀子?”甄耗子道:“山裏人都窮,他隻不過是個土財主,哪能聚多少銀子,也算不少了。再說,他剛蓋這麽多房子,能不花銀子?”
盛貓眼道:“不對,聽說他跟官府勾結,包攬訴訟,怎麽會隻有這點銀子,也許他埋起來了?”甄耗子道:“那就沒辦法找了。咱還是趕快撤吧?”盛貓眼有些不甘心,又返迴臥房,要拿那個大首飾盒裏的飾物,甄耗子道:“石仙這次隻叫咱偷他的銀兩,沒讓咱取別的東西。”盛貓眼道:“他家裏的金銀財寶都窖起來了,哪裏去起?拿他這些不義之財,石仙也不會怪罪咱們。”
甄耗子隻得點頭。盛貓眼於是包起了盒內的首飾,那個薛愣子按照小偷行裏“不能空手迴”的規矩,也順手從櫃子上撿了幾塊玉玩意,這才匆匆離開花太歲的家。
三人一起來到石仙廟,此時天已發亮。進到廟裏,甄耗子把偷來的那些東西全擺在香案上,然後跪下叩頭道:“神仙老爺,叫俺偷的不義之財給您送來了,您收下吧?”石佬走了過來,道:“我看看。”他伸頭看到那些首飾、玉器、掛件,問道:“拿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幹什麽?”
嚇得三個人誰也不敢吭聲。當看到那堆銀子時,眼睛才一亮,道:“噢,有銀子就好。就這些?”甄耗子道:“在他家翻遍了,就找到這些。”
盛貓眼道:“也許他家財寶多,藏起來了,一時找不到。”石佬道:“這些就這些吧。你們這一趟也不容易,上一次我叫你們退了不義之財,是因為你們不分善惡,取之無道;這次取的是花太歲的不義之財,為了救被他害的一家人,你們懂得嗎?”
三人齊聲道:“小人懂得。”石佬道:“懂得就好。你們知道哪裏有治骨傷出名的好郎中嗎?”盛貓眼不解地道:“找、找郎中做什麽?”石佬道:“怎麽這樣問話,找郎中當然是給人治病了?”盛貓眼忙解釋道:“小人是說,天下還有神仙治不好的病?”石佬一愣,道:“你意思是說本仙無能?”
甄耗子嚇得用眼直瞪盛貓眼,盛貓眼忙叩頭道:“小人豈敢,小人豈敢。小人隻是聽人家說,神仙都神通廣大。”石佬道:“別拐彎抹角。實話告訴你,各位神仙都有自己的能耐,這叫八仙過海、各有神通。如果神仙都去治病,還要郎中幹嗎?”
三人齊答道:“是、是!”石佬又道:“本仙就沒有治病的本事,隻不過愛管點閑事而已。你們說,到底能不能找到郎中?”盛貓眼忙道:“能、能。”石佬問道:“在哪裏?”
盛貓眼道:“在這西南五十裏,有一個梁家寨,那裏有個梁羅鍋,祖傳郎中,專治跌打損傷。”
石佬問道:“是個羅鍋?”盛貓眼道:“對。”石佬道:“他自己的羅鍋都治不好,還會給人家治腰?”盛貓眼道:“他的腰是生就的,治不了。”石佬又問道:“你怎麽知道的?”盛貓眼道:“實不相瞞,幹我們這一行,有時爬高上低,飛簷走壁,失了手就容易摔斷胳膊腿;也有時候‘走麥城’,被打個半死不活,都得找郎中。所以道上的人都知道梁家寨的梁羅鍋。”
石佬道:“這就好。你願不願意去把他請過來?”盛貓眼為難道:“他是個羅鍋,治傷都是找上他們家,聽說他從來不出門。再說了,隻要是骨傷,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即便請來了,他也不能老呆在這兒。”
石佬想了想,道:“這樣吧,張弓山有一戶人家,女兒叫竇棗花,他爹給花太歲家蓋房子,抬石頭壓傷了腰,花太歲不但不給治傷,還要逼人家的女兒給他當小老婆。你們說天下可有這樣的道理?”三人道:“太欺負人了。”石佬道:“後來棗花爹叫閨女逃跑了,他自己一直臥床不起。一年多了,請了好幾個無用的郎中,錢也花光了,飯也沒的吃,睜著眼等死哪。”
盛貓眼聽了這番話,略有所悟。問道:“神仙老爺叫我們去偷花太歲的銀子,就是為了救他?”甄耗子道:“這還用問嗎?”盛貓眼對甄耗子道:“既然這樣,還叫大仙操什麽心,咱把他送到梁羅鍋那裏去不就得了?”石佬道:“你們願意去更好,省得再找別人。也算你們行了善,積了德。”三人點頭稱“是”。
石佬看了看那堆銀子,喊道:“甄耗子,這些銀子夠不夠給棗花爹治傷的?”甄耗子哪兒拿得準,吞吞吐吐道:“不知道那、那棗花的爹傷得怎麽樣?”
沒等石佬開口,盛貓眼便道:“你沒聽神仙老爺說,是抬石頭壓的,臥在床上頭也不能抬。幾個郎中都沒治好,說不定是脊骨壓折了。還輕得了?再說了,一年多了,恐怕是時間耽擱長,更難治了?”
石佬聽他說得有道理,道:“這樣吧,就這些銀子,你們撿成錠的,一人一個,算是辛苦費。剩下的甄耗子帶著,都要用在棗花爹身上。”三人齊聲答“是”。
石佬見他們仍跪在地上,道:“還愣著幹什麽?忙活了一夜,快迴去睡覺,歇一天你們再去張弓嶺。”三人叩頭道:“謝謝神仙老爺!”這才爬起來。
甄耗子把銀子包起來。三人正轉身要走,石佬道:“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留這裏幹什麽?”盛貓眼一聽這話,趕緊把那些首飾收了,抱在懷中。石佬道:“這次是有原由的,今後可不準再偷。要是銀子不夠,隻能還找花太歲。”三人道:“一切都聽神仙老爺的,再也不亂偷了。”石佬道:“走吧、走吧。”三人這才離開。
可是剛到門口,石佬又喊住他們:“慢著,差點忘記了一件大事:你們找到棗花家,就對棗花的爹說,是竇棗花的觀主大發慈悲,施舍銀子給他治病。不然地話,她家不知緣故,還不願意去療傷呢。”盛貓眼道:“明白明白,還是神仙老爺想得周到。”正是:
難得石佬諳世情 願打人間抱不平
也學神仙套路多 不耍計謀事難成
可正在這時,那知客好像看到了什麽,突然問道:“咦,柴禾好像動了,下麵有什麽東西嗎?”這一問,棗花和高翠蘭更是心虛。玄一忙接過話頭,故作鎮靜掩飾道:“你是不是眼花了,柴火下麵能有什麽東西?金馬駒子銀騾子,你這出家人還想發財不成?那柴火不是火映的嗎,我看著你還在動呢。”
正說著話,卻見鍋裏冒了煙,玄一趕緊叫棗花停火,趁機埋怨道:“你這一打岔不要緊,差一點就糊鍋了!”連忙把菜出了鍋,定了定神,遞給慧心道:“快送去吧,別忘了給俺陪個不是;觀主再要什麽菜,快迴來傳個話。”慧心答應著走了。
知客討了個沒趣,剛要走,又轉迴頭對高翠蘭道:“中午還誇你做的菜好呢,晚上全砸了。不過你還算有運氣,那司秀才的家仆不知道是走丟了,還是喝醉酒自個迴家了,司秀才沒心思吃飯,觀主對這事也沒太再意。要是平常,出了這事,準得攆你走,今後可得小心了!”高翠蘭忙點頭稱“是”。知客這才悻悻地離開廚房。
知客走了之後,三個人懸著的的心終於落了下來。玄一擦了擦頭上的汗,雙手合十唱道:“無上天尊。”
棗花覺得有些詫異,問道:“知客怎麽說柴火堆動了,不是沒有氣了嗎?”高翠蘭道:“我覺得他不會死,隻是醉如泥了。”玄一忙叫高翠蘭到門口看著,她和棗花掀開柴草看看,還是沒見動靜。
等到夜深人靜,高翠蘭和竇棗花偷偷地從側門將司奇抬到觀後的山坡上。
玄一一夜也沒睡好覺,知道下了場雨。第二天一大早,便起身想出門看看動靜,剛走出房門,隻見山門已經敞開,聽到外麵有人說話。看時,才知道是紫茵觀主送司秀才。她連忙退迴房內,輕輕關上了門。
一直到中午開罷了飯,也沒見有人談論什麽,棗花實在沉不住氣,要到山後麵去看看。玄一也是放不下心,隻得允了她。叮囑道“去看看就迴來,不要慌裏慌張的樣子。”棗花答應著去了。
棗花來到院後,朝山下掃視了一番,那山坡上被雨水衝得幹幹淨淨,隻有幾隻小鳥在那兒蹦躂著,哪裏還有司奇的影兒?趕緊迴來道:“那人已經不在了。”
三個人提心吊膽過日子,可一連過了三天,見觀內沒有什麽異常,玄乙這才放下心。對高翠蘭、棗花道:“你們不要擔心了,那個人準是自己迴了家。”
二人同時問道:“你怎麽知道?”玄一道:“已經三天了,司秀才早迴了家。要是司奇不迴去,他該派人再來山上找了。”高翠蘭道:“對,總不能丟了大活人,就不管不問了。”玄一又道:“再說了,棗花到後山去看時,那司奇已經不見了。他要是死了,被人發現報了官,官府也該來查了。”高翠蘭長出一口氣,雙手合十道:“謝天謝地,無上天尊。”
可棗花卻迷惑不解道:“不對呀,你們當時都摸他的鼻息,說沒氣了呀?”玄一道:“你還說呢,當時都嚇懵了,還能摸得出氣息來?再說了,從來沒經過這樣的事,咱也是不懂呀?”高翠蘭也道:“怪不得人說‘爛醉如泥’,看他那個樣子真夠嚇人的,沒想到還能醒過來。”玄一道:“或許是昨晚那場雨把他給衝醒了,也算他造化大。”棗花仍然懷疑地道:“原來你們都不懂。可我覺得還是不對,他要是真的沒死,也不會爬起來就走了,能不迴來找我打架?”
玄一被她逗笑了,道:“真小孩子脾氣,還想著他迴來找你打架呢。他一個當仆人的,哪有那麽大膽?當時是酒勁頂的,你們不知道,酒能亂性呀。等醒過來時,他就會知道自己做的事夠丟人的,還敢找上門打架呢?”棗花似乎聽明白了,瞪著大眼睛道:“這麽說,這幾天咱們擔驚受怕,吃不好、睡不著,都白搭了?”
高翠蘭更覺得可笑,問她道:“這話怎麽說的,沒事了不好嗎,你還想怎樣?”棗花仍然憤憤不平地道:“ 不想怎麽樣,隻是太便宜這個臭男人了,早晚是個禍害!”玄一作揖念道:“無上天尊,不要怨氣太重,萬事都要大度,才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又過了幾天,棗花跟高翠蘭商量要去鶴鳴山的事,玄一道:“我那清一師父,跟在這裏不一樣,在這裏她是住持,說話算數的;現在投奔了紫雲觀,也不知道她在做什麽,能不能收留你們,你們想過嗎?”高翠蘭道:“想也想過。不過,我知道清一師父對你好,你帶著我們一塊去,她會想辦法收下我們的。”
玄一看著她道:“你還是沒聽明白,就怕清一師父作不了主。”棗花道:“那、那怎麽辦,隻能留在這兒?”玄一道:“翠蘭呀,你們若是真想修行,這裏雖說不是修道的好地方,但常言說,‘進了道家門,修煉憑個人’。我這裏有些道家的書,還略懂些經文,你們有空先學著點。要知道,凡事都要有個機緣,等你們熟知了‘老子經’、‘度人經’,以後遇到機會,才好在諸道觀中尋個進身之地。”
高翠蘭明白玄一師父的意思,忙道:“師父話說的極是,翠蘭能認識玄一師父,本來就是緣份。今天,弟子就拜你為師了!”說罷便行跪拜大禮。棗花一看高翠蘭拜了玄一師父,連忙道:“翠蘭姐,別撇下我呀!”說著也跪下來叩頭不止。
玄一忙起身扶起她們,口中道:“承當不起,承當不起!”然後讓大家都坐下來,語重心長道:“其實,我原來最擔心的就是棗花,山裏長大的孩子,心性單純,不諳世事,還是逃婚出來的,說明她有幾分倔強,而且看不慣不平之事。雖然入了道觀,隻是個藏身之處,卻與道無緣哪。為師總是怕她莽撞惹事,一旦出了差錯,哪裏好尋個立身之處?”
幾句話說得棗花“嗚嗚”哭了起來。高翠蘭道:“承蒙師父關愛,棗花是個血性女子,知道師父心疼她,她會聽你的話的。”玄一道:“不是這意思,我是說現在我倒是放心了。”
她對棗花道:“棗花哪,我不會看錯人的,你這個翠蘭姐麵相和善,待人實誠,還知書達理,可不是個一般人喲。她剛來我就看中了,你今後可要跟她多學點,有她帶著你,我就一百個放心了!”棗花道:“師父說的是,她剛來我就覺得她是我的親人,處處都對我好。真沒想到,我這麽有福分,能碰到一個這樣的好姐姐。”
她猛地跪在了高翠蘭的麵前。大喊一聲:“翠蘭姐,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的親姐姐了!”高翠蘭連忙抱著她,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高翠蘭本來也是個舉目無親的零落之人,難得棗花這樣仗義護著自己,把自己當作親人相待,能認這個“忘年之交”的妹妹,心中著實踏實了許多。從此以後,對竇棗花更是關愛有加,除了燒飯之外,便跟著玄一師父學道誦經。
又過了些日子,一連兩天不見有人來安排住持的齋飯,玄一打聽後才知道,原來紫茵觀主下山雲遊去了。膳房裏好不容易清閑起來,院內的女冠們相互走動,交往也多了。棗花帶著高翠蘭把各處殿、堂轉了個遍,又認識了幾個道友。
原來這紫茵觀隻有二十多名女道士,而且大多年齡偏長,兩個年輕的跟著觀主出遊去了。來上香的人也不多,觀內顯得冷冷清清。
這一天,高翠蘭正在準備做午飯,看門的女道士突然帶著石佬來找她,高翠蘭喜出望外,忙把石佬讓進屋裏,道:“真沒想到,您這時候能來看我?”石佬道:“不知你在這裏過的咋樣,老是惦念著呢。”高翠蘭道:“難得您惦念,還好、還好。”隨後便介紹了一番。
棗花正在燒火,看這人長得怪怪的,有些詫異。可一聽說是高翠蘭的佬爺,立馬起身拿了個板凳讓他坐下。見鍋內水開了,隨手盛了一晚,端到石佬麵前,喊著:“佬爺,喝茶。”石佬被她喊得心裏熱唿唿的,接過碗來,哪管熱冷,便往口中倒。棗花忙喊道:“別燙著!”可那碗開水石佬早已喝了下去。
棗花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事,擔心燙著他,眼瞪得老大;玄一也愣在一邊。高翠蘭心中明白,忙接過碗,對棗花道:“沒事的,佬爺的嘴拿得住熱。”
石佬聽了這話,才知道自己喝的太急,道:“噢,你怕燙著我,沒事的,沒事的。”玄一和棗花這才放下心。高翠蘭對石佬道:“多虧玄一師父和棗花妹妹照顧,在這兒好著呢。”石佬道:“那就放心了。怎麽,在這裏還認識個妹妹?”
還沒等高翠蘭答話,棗花便上前道:“對,我就是她妹妹,給佬爺磕頭了!”說著,便跪下磕起頭來。石佬忙把她拉起,高興地對高翠蘭道:“你這妹妹還真懂事。”
石佬這一誇不要緊,棗花卻漲紅了臉:“都怪我不好,剛才差點燙著你!”石佬道:“哎呀,說什麽呢?告訴你吧,我平常是不喝茶的,要不是你喊一聲‘佬爺,我才不喝呢;我知道那是開水,可你看看,我這嘴巴,腸子都是石頭的,怎麽能燙著我呢?”
棗花以為他在開玩笑,可玄一卻看出了石佬不是一般人。便對高翠蘭道:“趕快做飯吧,這位佬爺該餓了?”高翠蘭忙要淘米下鍋,石佬卻道:“不餓不餓,我就是來看看翠蘭的,既然她在這裏過得好,我也就迴去了。”
說罷起身要走,三個人都過來攔他,棗花道:“佬爺,剛來到,怎麽能走呢?”玄一也道:“這麽遠的路子來了,無論如何也得吃了飯再走。”
石佬沒有經過這種場麵,不知如何是好。對玄一道:“你們道觀裏的飯,豈是我吃得的?再說了,我也不餓呀。”高翠蘭道:“就是不吃飯,也得再坐一會兒,別忙著要走啊。”石佬這才停下腳步。
等石佬坐了下來,玄一問道:“你是翠蘭的佬爺,也住在丘城縣?”石佬道:“我住寄雲山。”玄一道:“你們兩家親戚住得可不近哪?”石佬道:“是呀,原來見一次麵都難,現在好了,我到這裏,還不到一天路程。”
棗花聽說石佬是寄雲山的,忙插嘴道:“姥爺是寄雲山的,離我家太近了。”石佬問道:“你也住寄雲山?”棗花道:“我家在張弓嶺。”石佬道:“噢,我說呢,寄雲山那裏人煙稀少,張弓嶺那邊住的人就多了。沒想到在這裏還見到老鄉。”高翠蘭道:“何止是老鄉,棗花喊你‘姥爺’呢。”石佬道:“對對,差點忘了,我又是棗花的姥爺了。”接著喊道:“棗花,你還像個小孩子,不在家住著,怎麽到這兒來了?”
一句話問得棗花臉紅了起來。高翠蘭忙接過話頭道:“佬爺,你可記得,上次在張弓嶺問路,那個賣飯的夫人講,她村裏有個女孩到大蓬山道觀裏去了?”石佬想了想,問高翠蘭:“她說是個逃婚的吧?”高翠蘭道:“對,棗花就是逃婚出來的。”石佬道:“噢——原來就是她。”又問棗花:“女孩子是要嫁人的,你怎麽逃婚哪?”
棗花被他問得更不好意思了,不知如何迴答。高翠蘭道:“姥爺,您不知道,那個男人是當地的財主、出了名的土霸王,斂財貪色,人都喊他叫‘花太歲’,硬逼她當小老婆,她才逃出來的。”
石佬問棗花:“那你爹呢,他怎麽不管呢?”棗花燒著火,一聽問她爹,淚水“唰”地流了下來。她抹了一下眼道:“我爹給他家蓋房子,抬石頭時壓傷了腰,成了殘疾,臥床不起。我娘找他要錢治病,他不但不給,反而叫人前來說媒,要我嫁給他,說隻要兩家成了親,就給錢治病。”
石佬聽了,生氣地道:“天下還有這樣的事情,你爹咋說呢?”棗花道:“我爹知道他是個壞種,娶了三個老婆被折磨死了倆,是想叫我去‘填房’。我爹說我性子硬,到他家沒好日子過,死活不願意。可他家勢力大,硬定下了日子,非要強娶,我爹隻得叫我連夜逃了出來。”石佬道:“你爹可真是個好爹。你逃出來了,你爹現在怎麽樣?”
棗花一聽這話,再也忍耐不住,失聲痛哭起來。斷斷續續地道:“我出來時,我爹躺在床上不能動,我怎麽忍心自己跑出來,可我爹哭著求我,又摸個棍要打我,我娘隻得硬把我推出門。我出來後,再也沒見到他。”
石佬沒想到觸到她的傷心處,忙勸道:“別哭了,我知道你們那個地方,我去打聽打聽。”說罷起身要走。弄得棗花不知所措,連忙上前拉住:“佬爺,您別急,說什麽也得吃過飯再走呀?”石佬道:“肚子不餓,吃什麽飯哪?”高翠蘭道:“那也得等我做好飯,送你下山。”石佬道:“你做飯吧,要你送什麽?”轉身走了。棗花還是硬拉住他,石佬道:“別攔我了,我看罷你爹,還會迴來。”棗花隻得鬆手。
玄一見石佬走了,忙接過高翠蘭手中做粥的飯勺。高翠蘭趕忙攆了出來,把石佬送出大門。
高翠蘭剛迴來,玄一便對她道:“你這個佬爺,可不是個凡人?”高翠蘭隨口道:“他做事是有點怪。”玄一道:“不是做事怪,長得也怪,性格也怪。要是個一般人,那麽遠的路,能來到就走嗎?還有,喝茶有那樣喝的嗎?”
高翠蘭不便說出石佬的身份,隻得解釋道:“常言說,山中出奇人,各有各的道行,他是個急性子。不過,的確是個熱心腸。”玄一開玩笑道:“噢,原來是個熱心腸,怪不得能用開水燙呀?”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卻說石佬一路走下山來,想想棗花說的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世上竟有這樣的惡人,害的棗花一家夠苦的。我得趕緊去看看棗花爹怎麽樣了,好給棗花個迴話,也省得她心中不安。”可轉眼間天色黑了下來,石佬隻得先迴到廟裏。
第二天一大早石佬就趕到張弓嶺,來到那戶賣餅的人家,打聽棗花家的住處。那賣餅的道:“別提她家了,她爹自從傷了腰,一直臥床不起;多虧棗花娘是個有良心的,屎一把、尿一把地侍奉他男人,不然,恐怕早就沒命了!”
石佬按照店主指的路,找到了棗花的家。這是用山石壘砌成的兩間茅草屋,東麵搭一間廚房。棗花娘正好撿柴禾迴來,見到石佬,聽他說見過棗花,忙讓到屋裏,打聽棗花的下落。石佬便把棗花的處境說了,叫他們放心。
棗花的爹睡在床上聽他們說話,想抬頭卻抬不起來,隻是歪著頭流淚。石佬問道:“沒找個郎中給他治傷?”棗花娘道:“怎麽沒找呀?家裏僅有的一頭牛也賣了,全搭上去,遠近請了七、八個郎中,藥倒是開了不少,可沒有一樣管經的。一年多了,他是一點也沒見輕。村裏人都說他這是骨頭傷了,請郎中也白搭。可我得盡心呀,現在錢也花光了,家裏上頓接不著下頓,還拿什麽去請郎中?”
石佬又問道:“那個什麽‘花太歲’,連治傷的錢也沒給嗎?”棗花娘道:“還提他呢,別說要錢了,差點要了我的命。棗花走後,他的人非叫我把棗花找迴來,三天兩頭來逼。後來不知道聽誰說棗花去了大蓬山紫茵觀,他還要到觀中去搶呢。非要帶著我去給他要人,我差點跟他拚了這條老命!”
石佬問道:“你要跟他拚命,他就不去紫茵觀了?”棗花娘道:“哪裏呢,我這條命算得了什麽?聽人家講,是他知道那個紫茵觀主的後台是個大官,怕惹麻煩,才沒去的。”
石佬念叨道:“噢,這世上還有他怕的人?”棗花娘道:“一物降一物,他能就沒有個怕頭?”石佬道:“既然他怕官,為什麽不去告他?”棗花娘道:“上哪兒去告他?他也有後台,他表姐夫是縣衙裏的師爺,他兄弟也在縣衙裏當差,打官司能打贏嗎。不然,他敢在這裏橫行霸道?”
石佬道:“他也有後台。這麽說,他的後台沒有紫茵觀的後台大,他就不敢去大蓬山搶棗花了?”棗花娘道:“誰知道呢,隻聽鄰居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俺也弄不清楚。我是天天把攥著心,在刀尖上過日子呀!”說到傷心處,不由得哭了起來。石佬勸也勸不住,隻得告辭,棗花娘含著淚把她送出了門。
石佬看了棗花的爹,本想迴大蓬山去給棗花迴話。可轉念一想:“棗花的爹病成那個樣子,家裏上頓接不了下頓。要是跟棗花一說,那棗花還能安得了心?她要是使性子再跑迴來,豈不落入那個花花太歲的魔掌?”想到這裏,立馬停住了腳步,站在路口,動起腦子來。
石佬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好辦法。自己身上一無所有,幫忙用什麽去幫?越想越急,自言自語道:“他家怎麽會遇到這麽個惡人,真的是‘欺男霸女,橫行鄉裏’,比那個‘甄耗子’還壞。甄耗子隻是偷搶砸摸,來暗的。可這‘花太歲’竟敢明訛明搶,他怎麽這麽大的膽子?不行,不能便宜了這個比甄耗子還壞的禍害!”
提到甄耗子,石佬靈機一動,果然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辦法:他想讓甄耗子去偷花太歲的錢,接濟棗花家。不過,他先要考驗一下甄耗子。
石佬拿定主意,一路趕到甄家村,逢人便打聽甄耗子。有人說,“甄耗子現在學好了,從他哥那裏要迴了幾畝地,一心一意地種起莊稼來。”也有人說:“不知咋的,兩口子都變了,男人不偷了,女人也不耍貧嘴了。都說是被神仙點化的。”石佬聽了心中自然高興,在豆田裏找到正在鋤地的甄耗子。
甄耗子聽到有人喊他,忙丟下鋤頭走了過來。看著好像是石佬,哪敢相信?又仔細看了看,才“撲通”跪倒,誠惶誠恐道:“真是大仙顯靈了?小人自打從廟中迴來,按照大仙指點,已經改邪歸正,再也沒幹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不知大仙找我------”石佬道:“我知道你已經改邪歸正了,不過,我今天仍要你去偷一戶人家,你可願意?”
甄耗子莫名其妙,以為自己聽錯了,忙問:“什麽,還讓我去偷?”石佬道:“對,讓你去偷一戶有錢的人家。”甄耗子連忙叩頭如搗蒜,道:“小人不敢,小人再也不敢了。神仙老爺放心,小人連想也不敢再想!”
石佬見他已經痛改前非,沒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拉他起來道:“本仙讓你偷,跟你原來偷不一樣。本仙這次是叫你取那不義之財,救人性命,你可願意?”
甄耗子半餉才迴過神來,仍然疑惑,問道:“取不義之財,神仙老爺是想叫我去行俠仗義?”石佬道:“我也說不清什麽叫行俠仗義,反正有這麽個意思。就說去不去吧?”甄耗子道:“這事要是換了別人,任憑誰叫我去,也絕不會去;可神仙老爺讓我去,我怎敢不去。您老人家就說去偷誰吧?”石佬道:“張弓嶺有個花太歲,聽說過嗎?”
甄耗子吃了一驚,道:“花太歲,他可是張弓嶺出了名的一霸,怎麽,去做他的活?”石佬道:“做他的活不行嗎?”甄耗子道:“我沒說不行。不過,他家深宅大院,還養了幾個家丁,小人怕不好得手呀?”石佬道:“怎麽,不敢去是吧?甄耗子,我也不能讓你白去,隻要你取到花太歲的銀兩,我會獎賞你的!”
甄耗子一聽這話,心中暗想:“這神仙怎麽也跟道上的老大一樣,還會論功行賞呢?”隨機答道:“小人怎敢要大仙的賞賜?小人隻是怕一個人幹不得這樣的大事,最好還要找兩個幫手?”石佬道:“怎麽,又想找你們那幫狐朋狗友?”甄耗子道:“不,他們都改邪歸正了。小人隻聽大仙的,您老人家叫我自己去,我也決不推辭。不過------”
石佬知道他一個人有些為難,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你要找合夥的,你就找幹淨利落的,要偷就偷出個樣兒來。”甄耗子不解地問道:“什麽叫偷出個樣兒來?”石佬道:“他家都是不義之財,你盡管偷,偷得叫他再也不敢欺男霸女才好!”甄耗子道:“明白了,大仙是在替天行道。”石佬道:“別說這麽好聽的話,你記住了,找一個識字的人,請他寫張紙條,就寫——”
石佬想了想道:“就寫‘丟了東西別亂找,要找就去找石佬’,你偷了銀兩之後,就在他家中丟下這張紙條,省的以後找你們麻煩。”甄耗子遲疑地道:“這——?”石佬道:“就按我說的辦。先偷他家的銀兩,然後把東西帶到到廟裏找我,我一直都在那裏。”說罷轉身走了。甄耗子連忙跪下叩頭。
送走了石佬,甄耗子如墜雲霧之中:“天下還有這樣的神仙,竟然用我們這樣的‘小蝥賊’,去對付那稱霸一方的‘大蝥賊’,他到底是人是仙?”想到這裏,甄耗子不禁有些疑惑起來:“說他是仙,怎麽管起人間的事兒?要說是人,可那天在石仙廟,怎麽也躲不過我那一刀!”
想起那件事,甄耗子再也不敢往下想了。他知道當地人都說石仙廟有靈,而且還傳著“石頭佬爺肯說話,頭上落個大疤瘌”的童謠,想必這石佬就是一個愛管閑事、愛打抱不平的神仙。他警告自己:別胡思亂想,也別多說話;按照石仙的意思辦,即便出了事,反正有他扛著,怕它做甚?
甄耗子打定主意,急急忙忙鋤完了地,把鋤送迴家中,去找原來一夥的盛貓眼去了。
這盛貓眼十幾年混跡江湖,就靠偷偷摸摸糊口,聽甄耗子說惹惱了神仙,被治得慘了,才不得不收手。可日子過得清苦,正唉聲歎氣,沒想到甄耗子又來要他去偷,還說是神仙指點,一下子來了精神。二人一拍即合,又找了個叫薛愣子的做幫手,第二天白天采了點,晚上夜深人靜時便竄進花太歲院中。
先在門房裏吹了迷魂香,迷倒了看門的家丁。進了後院,又向臥室內吹了迷魂香,這才輕輕的撬開門,進到室內,撥亮燈,見花太歲和他老婆都赤條條地躺在床上,睡的如死狗一般。薛愣子盯住罵道:“娘的,有這麽睡覺的嗎?”盛貓眼忙拿起床單給他倆蓋上,這才滿屋裏尋找起銀兩來。
臥室裏翻了個遍,隻有床頭底下的小木櫃子裏存放百十兩銀子,甄耗子拿個被單包了。臥室裏再也找不出黃金白銀來。盛貓眼又叫到其他屋裏去找,還是一無所獲。貓眼問耗子道:“他這麽大家業,難道就這麽些銀子?”甄耗子道:“山裏人都窮,他隻不過是個土財主,哪能聚多少銀子,也算不少了。再說,他剛蓋這麽多房子,能不花銀子?”
盛貓眼道:“不對,聽說他跟官府勾結,包攬訴訟,怎麽會隻有這點銀子,也許他埋起來了?”甄耗子道:“那就沒辦法找了。咱還是趕快撤吧?”盛貓眼有些不甘心,又返迴臥房,要拿那個大首飾盒裏的飾物,甄耗子道:“石仙這次隻叫咱偷他的銀兩,沒讓咱取別的東西。”盛貓眼道:“他家裏的金銀財寶都窖起來了,哪裏去起?拿他這些不義之財,石仙也不會怪罪咱們。”
甄耗子隻得點頭。盛貓眼於是包起了盒內的首飾,那個薛愣子按照小偷行裏“不能空手迴”的規矩,也順手從櫃子上撿了幾塊玉玩意,這才匆匆離開花太歲的家。
三人一起來到石仙廟,此時天已發亮。進到廟裏,甄耗子把偷來的那些東西全擺在香案上,然後跪下叩頭道:“神仙老爺,叫俺偷的不義之財給您送來了,您收下吧?”石佬走了過來,道:“我看看。”他伸頭看到那些首飾、玉器、掛件,問道:“拿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幹什麽?”
嚇得三個人誰也不敢吭聲。當看到那堆銀子時,眼睛才一亮,道:“噢,有銀子就好。就這些?”甄耗子道:“在他家翻遍了,就找到這些。”
盛貓眼道:“也許他家財寶多,藏起來了,一時找不到。”石佬道:“這些就這些吧。你們這一趟也不容易,上一次我叫你們退了不義之財,是因為你們不分善惡,取之無道;這次取的是花太歲的不義之財,為了救被他害的一家人,你們懂得嗎?”
三人齊聲道:“小人懂得。”石佬道:“懂得就好。你們知道哪裏有治骨傷出名的好郎中嗎?”盛貓眼不解地道:“找、找郎中做什麽?”石佬道:“怎麽這樣問話,找郎中當然是給人治病了?”盛貓眼忙解釋道:“小人是說,天下還有神仙治不好的病?”石佬一愣,道:“你意思是說本仙無能?”
甄耗子嚇得用眼直瞪盛貓眼,盛貓眼忙叩頭道:“小人豈敢,小人豈敢。小人隻是聽人家說,神仙都神通廣大。”石佬道:“別拐彎抹角。實話告訴你,各位神仙都有自己的能耐,這叫八仙過海、各有神通。如果神仙都去治病,還要郎中幹嗎?”
三人齊答道:“是、是!”石佬又道:“本仙就沒有治病的本事,隻不過愛管點閑事而已。你們說,到底能不能找到郎中?”盛貓眼忙道:“能、能。”石佬問道:“在哪裏?”
盛貓眼道:“在這西南五十裏,有一個梁家寨,那裏有個梁羅鍋,祖傳郎中,專治跌打損傷。”
石佬問道:“是個羅鍋?”盛貓眼道:“對。”石佬道:“他自己的羅鍋都治不好,還會給人家治腰?”盛貓眼道:“他的腰是生就的,治不了。”石佬又問道:“你怎麽知道的?”盛貓眼道:“實不相瞞,幹我們這一行,有時爬高上低,飛簷走壁,失了手就容易摔斷胳膊腿;也有時候‘走麥城’,被打個半死不活,都得找郎中。所以道上的人都知道梁家寨的梁羅鍋。”
石佬道:“這就好。你願不願意去把他請過來?”盛貓眼為難道:“他是個羅鍋,治傷都是找上他們家,聽說他從來不出門。再說了,隻要是骨傷,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即便請來了,他也不能老呆在這兒。”
石佬想了想,道:“這樣吧,張弓山有一戶人家,女兒叫竇棗花,他爹給花太歲家蓋房子,抬石頭壓傷了腰,花太歲不但不給治傷,還要逼人家的女兒給他當小老婆。你們說天下可有這樣的道理?”三人道:“太欺負人了。”石佬道:“後來棗花爹叫閨女逃跑了,他自己一直臥床不起。一年多了,請了好幾個無用的郎中,錢也花光了,飯也沒的吃,睜著眼等死哪。”
盛貓眼聽了這番話,略有所悟。問道:“神仙老爺叫我們去偷花太歲的銀子,就是為了救他?”甄耗子道:“這還用問嗎?”盛貓眼對甄耗子道:“既然這樣,還叫大仙操什麽心,咱把他送到梁羅鍋那裏去不就得了?”石佬道:“你們願意去更好,省得再找別人。也算你們行了善,積了德。”三人點頭稱“是”。
石佬看了看那堆銀子,喊道:“甄耗子,這些銀子夠不夠給棗花爹治傷的?”甄耗子哪兒拿得準,吞吞吐吐道:“不知道那、那棗花的爹傷得怎麽樣?”
沒等石佬開口,盛貓眼便道:“你沒聽神仙老爺說,是抬石頭壓的,臥在床上頭也不能抬。幾個郎中都沒治好,說不定是脊骨壓折了。還輕得了?再說了,一年多了,恐怕是時間耽擱長,更難治了?”
石佬聽他說得有道理,道:“這樣吧,就這些銀子,你們撿成錠的,一人一個,算是辛苦費。剩下的甄耗子帶著,都要用在棗花爹身上。”三人齊聲答“是”。
石佬見他們仍跪在地上,道:“還愣著幹什麽?忙活了一夜,快迴去睡覺,歇一天你們再去張弓嶺。”三人叩頭道:“謝謝神仙老爺!”這才爬起來。
甄耗子把銀子包起來。三人正轉身要走,石佬道:“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留這裏幹什麽?”盛貓眼一聽這話,趕緊把那些首飾收了,抱在懷中。石佬道:“這次是有原由的,今後可不準再偷。要是銀子不夠,隻能還找花太歲。”三人道:“一切都聽神仙老爺的,再也不亂偷了。”石佬道:“走吧、走吧。”三人這才離開。
可是剛到門口,石佬又喊住他們:“慢著,差點忘記了一件大事:你們找到棗花家,就對棗花的爹說,是竇棗花的觀主大發慈悲,施舍銀子給他治病。不然地話,她家不知緣故,還不願意去療傷呢。”盛貓眼道:“明白明白,還是神仙老爺想得周到。”正是:
難得石佬諳世情 願打人間抱不平
也學神仙套路多 不耍計謀事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