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翠蘭烹飪顯身手 雙喜酒後吐真言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作者:煮笑堂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柱騎自行車帶著高翠蘭來到麻湖集,幸虧將近年關,雖然快到中午,街上還有買賣。他們抓緊買了魚蝦、豆腐、豆芽等雜七雜八的,裝了一籃子。買了一隻雞,綁在自行車上。高翠蘭還想買些素油炸東西,老是瞅不到,便問二柱。二柱又不懂“出家人”的忌諱,道:“買什麽素油?咱馬上去買肉,順便買些豬油就行。豬油煉出來,比素油香多了。”高翠蘭隻能苦笑著道:“好,咱們去買豬油。”
正說著話,二柱看見一個老頭推著自行車走了過來,車後座上夾著一塊豬肉。便問道:“你那豬肉是買的還是賣的?”那人朝四周看了看,道:“別咋唿,是賣的。”二柱道:“就這麽一點?”那人道:“帶多怕人查,查著就沒收了。放心,是個大豬,想買肉跟我走。”
二人跟著他走到集西頭,看看四周沒人,那人停了下來,指著車子上的那塊豬肉道:“自己喂的豬,昨天才請人殺的。你們看看,這塊夠嗎?”二柱問道:“你有豬油嗎?”那人道:“有是有,可那留著自己吃的。能舍得賣呀?”二柱道:“你不賣豬油算了,俺還是買別人的吧。”
那人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問道:“你們能要多少豬肉?”高翠蘭道:“要十多斤呢。”那人衡量一下,道:“這樣吧,我把花油賣給你,這總行了吧?”二柱問道:“什麽花油?”那人看著高翠蘭道:“這位大姐該懂,花油是腸子上麵的油,花花搭搭的,叫花油。隻是少煉出一些油,其實比板油吃著還香哩。”
高翠蘭問道:“你有多少花油?”那人道:“五、六斤吧,也能煉三、四斤油。”二柱問高翠蘭:“夠嗎?”高翠蘭道:“差不多。”那人道:“醜話得說在頭裏,豬油八毛錢一斤。”高翠蘭問道:“豬肉呢?”那人道:“咱也不是做生意的,不胡扯,七毛。”高翠蘭道:“豬油比豬肉還貴呢?”那人道:“可不是,油稀罕唄!”
二柱道:“說了半天,豬油在哪兒?”那人指著西邊的村子道:“就那兒,一裏多路,在家裏呢。是我迴去帶過來,還是你跟我一起去拿?”高翠蘭道:“二柱,還是你跑一趟吧,快一點。我得去合作社裏買酒,再晚人家別下班關門了。”
她從口袋裏掏出錢來,數了二十元,遞給二柱道:“買十塊錢的豬肉,除了油錢,再看看那邊有沒有賣羊肉的,剩的錢,就買了羊肉吧。我在合作社門口等著。”二柱拿了錢,騎著車子跟那老頭一塊走了。
高翠蘭挎著籃子,趕到了合作社,買齊了東西,這才放下心來。幸虧二柱帶了個大竹籃子和一條長口袋,高翠蘭在街上又買了些粉絲,已經裝的滿滿當當。
這時,雪下大了。街上已經沒有多少行人,隻見二柱騎著自行車搖搖晃晃的迴來了。二人把東西捆在車子上,由二柱推著走,高翠蘭挎著籃子跟在後麵,迴到家裏。
高翠蘭不敢怠慢,他知道民兵營長把這件事交給她,是對自己的信任。她想著不光要讓這些人吃飽,又要吃得有味。但是畢竟就這麽一口鍋,要想做出點花樣來,就得提前準備。所以她從下午就開始忙活,先打水洗了碗、盆、菜。那幾個大大小小的盆起了作用,她用一個大盆和了發麵,其餘的盛菜。然後,把要做的菜都做成了半成品或者成品。她和狄姑兩個人一直忙到瞎黑。
第二天一大早,高翠蘭把自己的被子掀了,騰出床來,鋪上報紙,把準備的菜都放到了床上。她看在鍋上焐了一夜的麵發了,先蒸了兩鍋饅頭。
這時候,二柱走了進來,要幫著幹活。高翠蘭拿了個饅頭遞給他道:“剛出鍋的,先吃飯吧?”二柱道:“我吃過了。”高翠蘭道:“中午你還要忙呢,吃一個。”二柱隻好接了過來。高翠蘭又指著那些菜道:“你看看,想吃什麽,先嚐嚐。”
二柱瞅了瞅,道:“都做好了?”說著,用手捏了一個炸的小蝦吃了,道:“真香。”高翠蘭道:“幸虧買到魚蝦,你們這裏有講究,也算年年有餘了。”
二柱吃了饅頭,拿著水桶去打水。高翠蘭對他道:“看看大隊部開門嗎?叫人把茶瓶提過來,趁著鍋幹淨,先給他們燒水。”二柱答應著出去了。
高翠蘭和狄姑也簡單地吃了飯,她叫狄姑燒水,自己忙著調理菜。
不大一會,吳營長走了過來。問道:“準備的怎麽樣了?”高翠蘭道:“昨天能買的都買了,今天也準備好了,中午不耽誤開飯。”吳營長進屋看了看,道:“還挺豐盛的。那好,等開了會,咱就開桌。下了一場雪,反正沒有大事。可不要著急。”高翠蘭道:“著急什麽?隻是做不好,怕你們見怪。”吳營長道:“看你說的,咱鄉下人吃飯,誰那麽講究?你就放心吧。”
高翠蘭擦了擦手,把買來的一條煙和一塑料桶酒遞給吳營長道:“這些先拿走吧?”吳營長接了過去,道:“用什麽喝酒呢,還用碗嗎?”高翠蘭道:“碗是不夠了,就二、三十個碗,還得轉著用呢,哪有喝酒的碗?”
這時正好二柱提水迴來,吳營長對他道:“你去我家、還有你家,把酒盅,小碗都拿來,得找二十幾個。”二柱答應著正要走,高翠蘭喊住道:“能不能找個蒜窯子,搗蒜的?”二柱道:“俺家就有。”高翠蘭又道:“還有,等會兒你端菜,用什麽端,有沒有托盤?”二柱愣了,道:“哪有那東西。”吳營長想了想,道:“大隊部有個小黑板,我看管用,你就用那端吧。”
一切準備妥當,大隊部的會也開完了。隻聽吳營長喊了一聲:“二柱,上菜吧!”高翠蘭把早已裝好碗的雙份六個涼菜讓二柱一一端了上去。涼菜是三葷三素,葷的是炸蝦、鹵肝、白切肉,素的是蒜藕、醋白菜、香菜蘿卜絲。接著便上了三道蒸菜,分別是酥藕、酥肉、白菜卷尖。因為就一口鍋,為了方便使用,高翠蘭做每道菜的順序都是計算好的。蒸菜出鍋之後,便做了白煮豆腐、溫拌滑肉,然後熱了一下已經做好的紅燒雞、燒了個羊肉白菜胡蘿卜。
高翠蘭正愁著沒有碗用,叫狄姑壓住火,伸頭看了看二柱,想叫他趕緊收些碗來。沒想到二柱正在外麵刷碗呢。問他道:“撤迴來這麽多碗?”二柱道:“端一個,吃一個,都說菜好吃,也顧不得喝酒了。還直問我是什麽菜?我也答不上來,隻能說是蒸的、煮的、炒的。”說的高翠蘭笑了。
狄姑在屋內也道:“怪不得人家說你不是貧苦出身,就看你做的菜,也是個見過世麵的。”高翠蘭道:“你老人家千萬別瞎說,這都是些平常菜,也值得一提?不過,我做菜確實跟廚師學過。”
狄姑問道:“你當過學徒?”高翠蘭道:“不是。我小時候,家境雖然不怎麽樣,但我姐姐卻嫁個大戶人家,他家有個廚子,做飯特別好吃。我到她家去,沒事就到廚房,跟那個師傅學,為的是做飯給爹娘吃。”狄姑道:“還真是個孝女。那你姐現在呢?”高翠蘭歎氣道:“早去世了,斷了來往。”
高翠蘭叫二柱先拿幾個碗來,把羊肉燒胡蘿卜盛出來,端了上去。然後清了鍋,把豬肉、蘿卜、海帶燉在一起,道:“好了,這就是個看家菜了。”
這時,二柱迴來道:“現在開始正式喝酒了。”高翠蘭也聽到那邊猜拳聲、勸酒聲不絕於耳。問二柱:“桌上還有菜嗎?”二柱道:“除了涼拌的白菜、蘿卜沒大動,其餘沒多少了。”狄姑道:“白菜、蘿卜才是下酒菜呢。”
高翠蘭又問二柱:“上多少菜了?”二柱算了算,道:“每個桌十三碗了。”高翠蘭道:“我準備了十五個菜、一個湯,合個‘十六’,是個吉利數。怎麽少了一個哪?”轉臉看了看,找到那盆“糟魚”來。她用筷子夾出滿滿兩碗,對二柱道:“這是在鍋裏燜了一個晚上的‘糟魚’,叫他們嚐嚐。”二柱端了過去。
高翠蘭知道這些人飯量大,把剩下的豬肉都燒了蘿卜、海帶,特意多做了些。給二柱留了一碗,其餘的用兩個盆盛了。
二柱迴來道:“他們說這個魚連骨頭都酥了,刺也不用吐,是怎麽做的?我給他們講,說是燜了一夜呢。”高翠蘭道:“對,就是用醋燜出來的。你也沒吃過嗎?”二柱道:“聽也沒聽說過,吃魚不吐刺。”高翠蘭道:“別急,給你留著呢,你先把這兩盆菜送過去,迴來嚐嚐。”
高翠蘭又燒了一鍋羊肉、白菜、粉絲湯,就等著他們吃飯了。
這頓飯整整吃了兩個多小時。等送走了人,吳營長走過來,站在門口,隻見他滿臉通紅,有些口吃地道:“沒想到高大姐還有這一手。做的太豐盛了,都誇好,集上的飯店裏也絕對吃不到。你們給書記爭了光,書記叫我來謝謝你們!”高翠蘭道:“這點小事,謝什麽。你們對我們倆那麽照顧,我們心裏明白。還不知道怎麽謝你們好呢?”
沒想到吳營長臉漲得更紅了,他一甩手道:“別說了!”高翠蘭嚇了一跳,隻聽他“嗨”了一聲,接著道:“我慚愧哪,高大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可是,我當著別人的麵隻能對你們那樣。”居然抽泣起來,幾乎哭出聲。
翠蘭懵了:都是別人救過自己,怎麽也想不起來自己曾救過誰?這時,二柱端著收拾的東西走了過來,吳營長看見,抹了一把眼睛。道:“好了,今天不說了。”他又囑咐高翠蘭:“這事跟誰也不能說,說出去沒好日子過。”
看高翠蘭點了點頭,他便轉身對二柱道:“等幫她們收拾好了,把大隊部的門鎖上再迴家。”聽二柱答應“知道。”這才趔趔趄趄地走了。
高翠蘭見二柱在刷碗,忙接過來道:“你快去送吳營長,他喝多了。”二柱道:“他不讓送。”高翠蘭道:“不讓送你就跟著後麵。雪地滑,別栽倒了。知道嗎?”二柱隻得擦了擦手,高翠蘭又道:“把他送到家再迴來。你現在該知道,我們是不吃葷的。剩的這些菜你帶迴家吃。”二柱答應著跟了過去。
高翠蘭收拾著碗筷,對狄姑道:“吳營長今天真是喝多了,說我是他的救命恩人。要是認錯人,那不更難堪嗎?”狄姑道:“要是認錯了你,不是難堪,禍就大了。現在是單組長一個人要治你,吳營長卻在暗中保護。要是沒有了這個緣分,兩個人一起對付你,那可想而知。”高翠蘭道:“那怎麽辦哪?”狄姑勸道:“別想那麽多——早晚會說明白。”
第二天上午,吳營長果然來了。高翠蘭讓他坐了, 便拿出一把零錢對他道:“昨天沒顧得,這是剩的錢,還給你!”吳營長道:“怎麽還剩錢?”高翠蘭道:“才花六十來塊錢。”吳營長道:“那就先放在你那兒,以後再講。我不是來給你算賬的。昨天二柱在,他還小,我怕他不留嘴傳出去,就沒說清楚。”
高翠蘭一聽,還是怕他認錯人,不想再提起。道:“你就別說那事了,俺們是來改造的,什麽事都擔待不起。”吳營長道:“看你說的,有什麽擔待不起?不管你是什麽人,你救過我和我娘的命,就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如果連這點良心都給狗吃了,那還是人嗎?”
高翠蘭越聽越摸不著頭腦了。昨天隻說救了他一個人的命,今天又說還救了他娘的命。腦子裏沒有一點印象,覺得可能是個大誤會。隻得提醒道:“吳營長,你認錯人了吧,我怎麽也想不起救過你呢?”吳營長道:“怎麽會認錯人?你原來是這個樣子,七、八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麽變化。”
狄姑也擔心,跟著提醒:“長得差不多的人也是有的。”吳營長問高翠蘭:“六零年的春天,有一個到你們廟裏廚房搶飯吃的,還記得嗎?”
高翠蘭一聽這話,腦子裏浮現出一個骨瘦如柴的男孩,對著自己乞求的眼光。不由得問他:“怎麽,難道你是那個小男孩?”吳營長道:“對,我當時都十四、五歲了,你說怎麽能忘記?”
高翠蘭這才放下心來,深情地看著他,道:“變化太大了。那時候瘦弱的很,現在五大三粗,一點也不像了。哪能想到是你?”吳營長道:“我當三年兵都迴來了。再說了,那時候餓得差點沒有命,是爬著上山的。”
高翠蘭有些激動,道:“真沒想到,能來這裏見到你?”吳營長道:“你分到這裏來,我一眼就看到是你,可沒敢打招唿。”高翠蘭道:“你是個有心人,背地裏處處照應我們,我跟狄姑都已經明白。那點小事不要老掛在心上,其實算不得什麽?”
吳營長臉色沉了下來,道:“算不得什麽?高大姐,說句實話,當時要不是那碗菜湯,我就下不了山;要不是那一包胡蘿卜、幹菜,我和我娘也就都沒命了。”高翠蘭看他眼睛濕潤了,忙勸道:“別說的那麽玄,哪能呢?”吳營長道:“你不知道,我離開家的時候,已經兩天沒東西吃了,跑了一天,也沒找著吃的。後來尋思著山上有個廟,便想上去看看。可是哪能走動?我睡一會,爬一會,等爬到廟門前,已經餓了整整三天。一看廟裏有人,就覺得有一線希望,才強打精神站起來走進去。你說,要不是你給我那碗菜湯,我還能下得了山嗎?”高翠蘭歎了口氣。
狄姑看著吳營長道:“這叫機緣。”吳營長道:“我迴到家中,我娘餓得連話都不能說了。虧了高大姐還想著給我拿幾根胡蘿卜,我煮了煮,也救了她。就那些東西,俺娘倆一直堅持十多天。後來,上麵終於發了點救濟糧,算是接上了趟,才度過了難關。你說,要不是你高大姐,哪還會有我們的今天?”
高翠蘭道:“千萬別這麽說。狄姑講的對,那叫機緣巧合。”吳營長道:“機緣巧合我懂,但還是靠善心、要是沒有善心,在那個時候,你們自己也餓肚子,還舍得把吃的東西給別人?你不僅讓我喝了你的那碗菜湯,而且還想到送給我那些吃的,那才真是救命的東西!”
吳營長站起來道:“這救命之恩我們全家什麽時候也不會忘記。我娘聽說是你們來了,非要過來看你們,被我好說歹說勸住了。”高翠蘭道:“你娘給我們做了衣服,還送這送那的,她的心意我們領了,千萬別讓她過來。”
吳營長歎了口氣,又道:“我就不明白,你們都是念經行善、與世隔絕的人,怎麽也成了專政對象?特別是那個單組長,他故意來找你的麻煩,盯住不放。”狄姑道:“我看他是不懷好意。”高翠蘭道:“正想問你呢。雖然把我放了,也沒有給個說法。他最近怎麽不來找事了?”吳營長道:“莊大爺沒跟你講?”
提到莊大爺,高翠蘭哽咽了,道:“莊大爺是個好人,為了不讓人抓我,他差點拚了老命。”吳營長道:“是呀,要不然,怎麽會讓他老人家來‘監視’你呢?”高翠蘭“噗嗤”笑了,狄姑道:“你們當幹部的真會說話。”高翠蘭道:“莊大爺平時很少言語,我出來後,他隻是說抓錯人了,放了就對了,勸我別放在心上。”
吳營長又坐了下來,道:“我也正要跟你說這事呢。這個單組長叫單衛紅,他在學習班裏整死了人。這事對他來說,可能還不算大事,上級也沒處理他。可這次他抓錯了人,事情就鬧大了!”高翠蘭問道:“不就抓錯我嗎?”吳營長道:“莊大爺說的抓錯了人,說的不光是你,還有那個外地人。就是你們賣菜那天,要給你戴像章的那個,能想起來吧?”高翠蘭道:“知道那個人。他是先被抓走的,後來又抓我。”
吳營長點頭道:“其實單組長派民兵在街上監視著你呢,莊大爺早就發現了。他懷疑你是特務,必須要找個接頭人。這個外地人就是當作接頭的特務給抓走的。”高翠蘭道:“真沒想到,他還派特務盯著我?”吳營長道:“不是派特務盯著你,是他把你當特務。”高翠蘭道:“我知道,他說我是特務,可我也不懂,特務到底是幹啥的?”
吳營長笑了,道:“你還不知道特務是幹啥的?告訴你,特務,擱現在來說,就是國民黨、反動派派過來專門搞破壞的。”高翠蘭道:“怪不得,反正不是好人。”吳營長道:“你知道他們抓的那個‘特務’是誰嗎?”高翠蘭道:“誰?”吳營長道:“是公社一把手馬主任老婆的親侄子。”
高翠蘭似乎明白過來,道:“我說呢,姓單的正在屋裏審著我,我正準備跟他拚命呢,就聽見有個女人在門口罵了起來。”
吳營長道:“那就是馬主任的老婆,別的人誰敢罵他?也該他倒黴,本來抓錯人也不是什麽大事,放掉不就完啦。可是她這個侄子有點毛病,聽說他因為失戀搞得精神不正常。他是城裏人,廠裏鬧派性打架,就是來這裏躲躲的。沒想到被指揮部的人打了一頓,關鍵是這麽一嚇唬,真成了精神病了。馬主任老婆也‘神經’了,前段時間老是叮住鬧,搞得他沒法上班,誰也調解不好。現在,公社又指定一名付主任加強群專指揮部的工作,即使沒免他,還有法工作嗎?”
高翠蘭道:“我說呢。這‘特務’的事沒有個結果,怎麽就沒人問了?”吳營長道:“我這次在河工,聽公社的人說,他正找門路要調走呢。所以也順便告訴你們一聲,別想那麽多了,不然,連個年也過不安心。”
高翠蘭這時才覺得放了心。可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忙問:“他要走?他走了怎麽辦,我那麵鏡子還在他手裏呢?”吳營長道:“那麵鏡子,我知道是你的寶貝,其實,我也給你想著呢。他拿走的第三天,我就打電話找他,問找人看了嗎,到底是個啥東西?他說沒來得及呢。後來我又打電話找他,他就不叫我問這件事了。看來,暫時不好要迴來。”高翠蘭隻得歎了口氣。
吳營長站起來道:“這件事,等以後再說吧。他要是真調走了,你們的日子也好過一些。不過,在這裏你們放心,隻要有我在,咱們就是一家人。別的什麽也不說了,你們就安安心心過個年吧。”
高翠蘭和狄姑把他送出了門。
打這以後,高翠蘭的心情平靜多了。
兩年後,老書記退了休,吳營長當了大隊書記。在他的關照下,在高翠蘭住的房子南邊又給接了一間廚房,兩人過了一段還算穩定的日子。正是:
麻湖集上露猙獰 吳家莊裏有親情
表裏不一有玄機 動亂年代隱太平
正說著話,二柱看見一個老頭推著自行車走了過來,車後座上夾著一塊豬肉。便問道:“你那豬肉是買的還是賣的?”那人朝四周看了看,道:“別咋唿,是賣的。”二柱道:“就這麽一點?”那人道:“帶多怕人查,查著就沒收了。放心,是個大豬,想買肉跟我走。”
二人跟著他走到集西頭,看看四周沒人,那人停了下來,指著車子上的那塊豬肉道:“自己喂的豬,昨天才請人殺的。你們看看,這塊夠嗎?”二柱問道:“你有豬油嗎?”那人道:“有是有,可那留著自己吃的。能舍得賣呀?”二柱道:“你不賣豬油算了,俺還是買別人的吧。”
那人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問道:“你們能要多少豬肉?”高翠蘭道:“要十多斤呢。”那人衡量一下,道:“這樣吧,我把花油賣給你,這總行了吧?”二柱問道:“什麽花油?”那人看著高翠蘭道:“這位大姐該懂,花油是腸子上麵的油,花花搭搭的,叫花油。隻是少煉出一些油,其實比板油吃著還香哩。”
高翠蘭問道:“你有多少花油?”那人道:“五、六斤吧,也能煉三、四斤油。”二柱問高翠蘭:“夠嗎?”高翠蘭道:“差不多。”那人道:“醜話得說在頭裏,豬油八毛錢一斤。”高翠蘭問道:“豬肉呢?”那人道:“咱也不是做生意的,不胡扯,七毛。”高翠蘭道:“豬油比豬肉還貴呢?”那人道:“可不是,油稀罕唄!”
二柱道:“說了半天,豬油在哪兒?”那人指著西邊的村子道:“就那兒,一裏多路,在家裏呢。是我迴去帶過來,還是你跟我一起去拿?”高翠蘭道:“二柱,還是你跑一趟吧,快一點。我得去合作社裏買酒,再晚人家別下班關門了。”
她從口袋裏掏出錢來,數了二十元,遞給二柱道:“買十塊錢的豬肉,除了油錢,再看看那邊有沒有賣羊肉的,剩的錢,就買了羊肉吧。我在合作社門口等著。”二柱拿了錢,騎著車子跟那老頭一塊走了。
高翠蘭挎著籃子,趕到了合作社,買齊了東西,這才放下心來。幸虧二柱帶了個大竹籃子和一條長口袋,高翠蘭在街上又買了些粉絲,已經裝的滿滿當當。
這時,雪下大了。街上已經沒有多少行人,隻見二柱騎著自行車搖搖晃晃的迴來了。二人把東西捆在車子上,由二柱推著走,高翠蘭挎著籃子跟在後麵,迴到家裏。
高翠蘭不敢怠慢,他知道民兵營長把這件事交給她,是對自己的信任。她想著不光要讓這些人吃飽,又要吃得有味。但是畢竟就這麽一口鍋,要想做出點花樣來,就得提前準備。所以她從下午就開始忙活,先打水洗了碗、盆、菜。那幾個大大小小的盆起了作用,她用一個大盆和了發麵,其餘的盛菜。然後,把要做的菜都做成了半成品或者成品。她和狄姑兩個人一直忙到瞎黑。
第二天一大早,高翠蘭把自己的被子掀了,騰出床來,鋪上報紙,把準備的菜都放到了床上。她看在鍋上焐了一夜的麵發了,先蒸了兩鍋饅頭。
這時候,二柱走了進來,要幫著幹活。高翠蘭拿了個饅頭遞給他道:“剛出鍋的,先吃飯吧?”二柱道:“我吃過了。”高翠蘭道:“中午你還要忙呢,吃一個。”二柱隻好接了過來。高翠蘭又指著那些菜道:“你看看,想吃什麽,先嚐嚐。”
二柱瞅了瞅,道:“都做好了?”說著,用手捏了一個炸的小蝦吃了,道:“真香。”高翠蘭道:“幸虧買到魚蝦,你們這裏有講究,也算年年有餘了。”
二柱吃了饅頭,拿著水桶去打水。高翠蘭對他道:“看看大隊部開門嗎?叫人把茶瓶提過來,趁著鍋幹淨,先給他們燒水。”二柱答應著出去了。
高翠蘭和狄姑也簡單地吃了飯,她叫狄姑燒水,自己忙著調理菜。
不大一會,吳營長走了過來。問道:“準備的怎麽樣了?”高翠蘭道:“昨天能買的都買了,今天也準備好了,中午不耽誤開飯。”吳營長進屋看了看,道:“還挺豐盛的。那好,等開了會,咱就開桌。下了一場雪,反正沒有大事。可不要著急。”高翠蘭道:“著急什麽?隻是做不好,怕你們見怪。”吳營長道:“看你說的,咱鄉下人吃飯,誰那麽講究?你就放心吧。”
高翠蘭擦了擦手,把買來的一條煙和一塑料桶酒遞給吳營長道:“這些先拿走吧?”吳營長接了過去,道:“用什麽喝酒呢,還用碗嗎?”高翠蘭道:“碗是不夠了,就二、三十個碗,還得轉著用呢,哪有喝酒的碗?”
這時正好二柱提水迴來,吳營長對他道:“你去我家、還有你家,把酒盅,小碗都拿來,得找二十幾個。”二柱答應著正要走,高翠蘭喊住道:“能不能找個蒜窯子,搗蒜的?”二柱道:“俺家就有。”高翠蘭又道:“還有,等會兒你端菜,用什麽端,有沒有托盤?”二柱愣了,道:“哪有那東西。”吳營長想了想,道:“大隊部有個小黑板,我看管用,你就用那端吧。”
一切準備妥當,大隊部的會也開完了。隻聽吳營長喊了一聲:“二柱,上菜吧!”高翠蘭把早已裝好碗的雙份六個涼菜讓二柱一一端了上去。涼菜是三葷三素,葷的是炸蝦、鹵肝、白切肉,素的是蒜藕、醋白菜、香菜蘿卜絲。接著便上了三道蒸菜,分別是酥藕、酥肉、白菜卷尖。因為就一口鍋,為了方便使用,高翠蘭做每道菜的順序都是計算好的。蒸菜出鍋之後,便做了白煮豆腐、溫拌滑肉,然後熱了一下已經做好的紅燒雞、燒了個羊肉白菜胡蘿卜。
高翠蘭正愁著沒有碗用,叫狄姑壓住火,伸頭看了看二柱,想叫他趕緊收些碗來。沒想到二柱正在外麵刷碗呢。問他道:“撤迴來這麽多碗?”二柱道:“端一個,吃一個,都說菜好吃,也顧不得喝酒了。還直問我是什麽菜?我也答不上來,隻能說是蒸的、煮的、炒的。”說的高翠蘭笑了。
狄姑在屋內也道:“怪不得人家說你不是貧苦出身,就看你做的菜,也是個見過世麵的。”高翠蘭道:“你老人家千萬別瞎說,這都是些平常菜,也值得一提?不過,我做菜確實跟廚師學過。”
狄姑問道:“你當過學徒?”高翠蘭道:“不是。我小時候,家境雖然不怎麽樣,但我姐姐卻嫁個大戶人家,他家有個廚子,做飯特別好吃。我到她家去,沒事就到廚房,跟那個師傅學,為的是做飯給爹娘吃。”狄姑道:“還真是個孝女。那你姐現在呢?”高翠蘭歎氣道:“早去世了,斷了來往。”
高翠蘭叫二柱先拿幾個碗來,把羊肉燒胡蘿卜盛出來,端了上去。然後清了鍋,把豬肉、蘿卜、海帶燉在一起,道:“好了,這就是個看家菜了。”
這時,二柱迴來道:“現在開始正式喝酒了。”高翠蘭也聽到那邊猜拳聲、勸酒聲不絕於耳。問二柱:“桌上還有菜嗎?”二柱道:“除了涼拌的白菜、蘿卜沒大動,其餘沒多少了。”狄姑道:“白菜、蘿卜才是下酒菜呢。”
高翠蘭又問二柱:“上多少菜了?”二柱算了算,道:“每個桌十三碗了。”高翠蘭道:“我準備了十五個菜、一個湯,合個‘十六’,是個吉利數。怎麽少了一個哪?”轉臉看了看,找到那盆“糟魚”來。她用筷子夾出滿滿兩碗,對二柱道:“這是在鍋裏燜了一個晚上的‘糟魚’,叫他們嚐嚐。”二柱端了過去。
高翠蘭知道這些人飯量大,把剩下的豬肉都燒了蘿卜、海帶,特意多做了些。給二柱留了一碗,其餘的用兩個盆盛了。
二柱迴來道:“他們說這個魚連骨頭都酥了,刺也不用吐,是怎麽做的?我給他們講,說是燜了一夜呢。”高翠蘭道:“對,就是用醋燜出來的。你也沒吃過嗎?”二柱道:“聽也沒聽說過,吃魚不吐刺。”高翠蘭道:“別急,給你留著呢,你先把這兩盆菜送過去,迴來嚐嚐。”
高翠蘭又燒了一鍋羊肉、白菜、粉絲湯,就等著他們吃飯了。
這頓飯整整吃了兩個多小時。等送走了人,吳營長走過來,站在門口,隻見他滿臉通紅,有些口吃地道:“沒想到高大姐還有這一手。做的太豐盛了,都誇好,集上的飯店裏也絕對吃不到。你們給書記爭了光,書記叫我來謝謝你們!”高翠蘭道:“這點小事,謝什麽。你們對我們倆那麽照顧,我們心裏明白。還不知道怎麽謝你們好呢?”
沒想到吳營長臉漲得更紅了,他一甩手道:“別說了!”高翠蘭嚇了一跳,隻聽他“嗨”了一聲,接著道:“我慚愧哪,高大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可是,我當著別人的麵隻能對你們那樣。”居然抽泣起來,幾乎哭出聲。
翠蘭懵了:都是別人救過自己,怎麽也想不起來自己曾救過誰?這時,二柱端著收拾的東西走了過來,吳營長看見,抹了一把眼睛。道:“好了,今天不說了。”他又囑咐高翠蘭:“這事跟誰也不能說,說出去沒好日子過。”
看高翠蘭點了點頭,他便轉身對二柱道:“等幫她們收拾好了,把大隊部的門鎖上再迴家。”聽二柱答應“知道。”這才趔趔趄趄地走了。
高翠蘭見二柱在刷碗,忙接過來道:“你快去送吳營長,他喝多了。”二柱道:“他不讓送。”高翠蘭道:“不讓送你就跟著後麵。雪地滑,別栽倒了。知道嗎?”二柱隻得擦了擦手,高翠蘭又道:“把他送到家再迴來。你現在該知道,我們是不吃葷的。剩的這些菜你帶迴家吃。”二柱答應著跟了過去。
高翠蘭收拾著碗筷,對狄姑道:“吳營長今天真是喝多了,說我是他的救命恩人。要是認錯人,那不更難堪嗎?”狄姑道:“要是認錯了你,不是難堪,禍就大了。現在是單組長一個人要治你,吳營長卻在暗中保護。要是沒有了這個緣分,兩個人一起對付你,那可想而知。”高翠蘭道:“那怎麽辦哪?”狄姑勸道:“別想那麽多——早晚會說明白。”
第二天上午,吳營長果然來了。高翠蘭讓他坐了, 便拿出一把零錢對他道:“昨天沒顧得,這是剩的錢,還給你!”吳營長道:“怎麽還剩錢?”高翠蘭道:“才花六十來塊錢。”吳營長道:“那就先放在你那兒,以後再講。我不是來給你算賬的。昨天二柱在,他還小,我怕他不留嘴傳出去,就沒說清楚。”
高翠蘭一聽,還是怕他認錯人,不想再提起。道:“你就別說那事了,俺們是來改造的,什麽事都擔待不起。”吳營長道:“看你說的,有什麽擔待不起?不管你是什麽人,你救過我和我娘的命,就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如果連這點良心都給狗吃了,那還是人嗎?”
高翠蘭越聽越摸不著頭腦了。昨天隻說救了他一個人的命,今天又說還救了他娘的命。腦子裏沒有一點印象,覺得可能是個大誤會。隻得提醒道:“吳營長,你認錯人了吧,我怎麽也想不起救過你呢?”吳營長道:“怎麽會認錯人?你原來是這個樣子,七、八年了,還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麽變化。”
狄姑也擔心,跟著提醒:“長得差不多的人也是有的。”吳營長問高翠蘭:“六零年的春天,有一個到你們廟裏廚房搶飯吃的,還記得嗎?”
高翠蘭一聽這話,腦子裏浮現出一個骨瘦如柴的男孩,對著自己乞求的眼光。不由得問他:“怎麽,難道你是那個小男孩?”吳營長道:“對,我當時都十四、五歲了,你說怎麽能忘記?”
高翠蘭這才放下心來,深情地看著他,道:“變化太大了。那時候瘦弱的很,現在五大三粗,一點也不像了。哪能想到是你?”吳營長道:“我當三年兵都迴來了。再說了,那時候餓得差點沒有命,是爬著上山的。”
高翠蘭有些激動,道:“真沒想到,能來這裏見到你?”吳營長道:“你分到這裏來,我一眼就看到是你,可沒敢打招唿。”高翠蘭道:“你是個有心人,背地裏處處照應我們,我跟狄姑都已經明白。那點小事不要老掛在心上,其實算不得什麽?”
吳營長臉色沉了下來,道:“算不得什麽?高大姐,說句實話,當時要不是那碗菜湯,我就下不了山;要不是那一包胡蘿卜、幹菜,我和我娘也就都沒命了。”高翠蘭看他眼睛濕潤了,忙勸道:“別說的那麽玄,哪能呢?”吳營長道:“你不知道,我離開家的時候,已經兩天沒東西吃了,跑了一天,也沒找著吃的。後來尋思著山上有個廟,便想上去看看。可是哪能走動?我睡一會,爬一會,等爬到廟門前,已經餓了整整三天。一看廟裏有人,就覺得有一線希望,才強打精神站起來走進去。你說,要不是你給我那碗菜湯,我還能下得了山嗎?”高翠蘭歎了口氣。
狄姑看著吳營長道:“這叫機緣。”吳營長道:“我迴到家中,我娘餓得連話都不能說了。虧了高大姐還想著給我拿幾根胡蘿卜,我煮了煮,也救了她。就那些東西,俺娘倆一直堅持十多天。後來,上麵終於發了點救濟糧,算是接上了趟,才度過了難關。你說,要不是你高大姐,哪還會有我們的今天?”
高翠蘭道:“千萬別這麽說。狄姑講的對,那叫機緣巧合。”吳營長道:“機緣巧合我懂,但還是靠善心、要是沒有善心,在那個時候,你們自己也餓肚子,還舍得把吃的東西給別人?你不僅讓我喝了你的那碗菜湯,而且還想到送給我那些吃的,那才真是救命的東西!”
吳營長站起來道:“這救命之恩我們全家什麽時候也不會忘記。我娘聽說是你們來了,非要過來看你們,被我好說歹說勸住了。”高翠蘭道:“你娘給我們做了衣服,還送這送那的,她的心意我們領了,千萬別讓她過來。”
吳營長歎了口氣,又道:“我就不明白,你們都是念經行善、與世隔絕的人,怎麽也成了專政對象?特別是那個單組長,他故意來找你的麻煩,盯住不放。”狄姑道:“我看他是不懷好意。”高翠蘭道:“正想問你呢。雖然把我放了,也沒有給個說法。他最近怎麽不來找事了?”吳營長道:“莊大爺沒跟你講?”
提到莊大爺,高翠蘭哽咽了,道:“莊大爺是個好人,為了不讓人抓我,他差點拚了老命。”吳營長道:“是呀,要不然,怎麽會讓他老人家來‘監視’你呢?”高翠蘭“噗嗤”笑了,狄姑道:“你們當幹部的真會說話。”高翠蘭道:“莊大爺平時很少言語,我出來後,他隻是說抓錯人了,放了就對了,勸我別放在心上。”
吳營長又坐了下來,道:“我也正要跟你說這事呢。這個單組長叫單衛紅,他在學習班裏整死了人。這事對他來說,可能還不算大事,上級也沒處理他。可這次他抓錯了人,事情就鬧大了!”高翠蘭問道:“不就抓錯我嗎?”吳營長道:“莊大爺說的抓錯了人,說的不光是你,還有那個外地人。就是你們賣菜那天,要給你戴像章的那個,能想起來吧?”高翠蘭道:“知道那個人。他是先被抓走的,後來又抓我。”
吳營長點頭道:“其實單組長派民兵在街上監視著你呢,莊大爺早就發現了。他懷疑你是特務,必須要找個接頭人。這個外地人就是當作接頭的特務給抓走的。”高翠蘭道:“真沒想到,他還派特務盯著我?”吳營長道:“不是派特務盯著你,是他把你當特務。”高翠蘭道:“我知道,他說我是特務,可我也不懂,特務到底是幹啥的?”
吳營長笑了,道:“你還不知道特務是幹啥的?告訴你,特務,擱現在來說,就是國民黨、反動派派過來專門搞破壞的。”高翠蘭道:“怪不得,反正不是好人。”吳營長道:“你知道他們抓的那個‘特務’是誰嗎?”高翠蘭道:“誰?”吳營長道:“是公社一把手馬主任老婆的親侄子。”
高翠蘭似乎明白過來,道:“我說呢,姓單的正在屋裏審著我,我正準備跟他拚命呢,就聽見有個女人在門口罵了起來。”
吳營長道:“那就是馬主任的老婆,別的人誰敢罵他?也該他倒黴,本來抓錯人也不是什麽大事,放掉不就完啦。可是她這個侄子有點毛病,聽說他因為失戀搞得精神不正常。他是城裏人,廠裏鬧派性打架,就是來這裏躲躲的。沒想到被指揮部的人打了一頓,關鍵是這麽一嚇唬,真成了精神病了。馬主任老婆也‘神經’了,前段時間老是叮住鬧,搞得他沒法上班,誰也調解不好。現在,公社又指定一名付主任加強群專指揮部的工作,即使沒免他,還有法工作嗎?”
高翠蘭道:“我說呢。這‘特務’的事沒有個結果,怎麽就沒人問了?”吳營長道:“我這次在河工,聽公社的人說,他正找門路要調走呢。所以也順便告訴你們一聲,別想那麽多了,不然,連個年也過不安心。”
高翠蘭這時才覺得放了心。可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忙問:“他要走?他走了怎麽辦,我那麵鏡子還在他手裏呢?”吳營長道:“那麵鏡子,我知道是你的寶貝,其實,我也給你想著呢。他拿走的第三天,我就打電話找他,問找人看了嗎,到底是個啥東西?他說沒來得及呢。後來我又打電話找他,他就不叫我問這件事了。看來,暫時不好要迴來。”高翠蘭隻得歎了口氣。
吳營長站起來道:“這件事,等以後再說吧。他要是真調走了,你們的日子也好過一些。不過,在這裏你們放心,隻要有我在,咱們就是一家人。別的什麽也不說了,你們就安安心心過個年吧。”
高翠蘭和狄姑把他送出了門。
打這以後,高翠蘭的心情平靜多了。
兩年後,老書記退了休,吳營長當了大隊書記。在他的關照下,在高翠蘭住的房子南邊又給接了一間廚房,兩人過了一段還算穩定的日子。正是:
麻湖集上露猙獰 吳家莊裏有親情
表裏不一有玄機 動亂年代隱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