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石頭佬洞中揭秘 高翠蘭欲蓋彌彰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作者:煮笑堂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石佬無意中說出了高翠蘭的秘密,搞得高翠蘭心裏忐忑不安,給他使眼色不讓他講,可石佬哪是個看人家眼色的人?高翠蘭真的急了,忙攔住石佬道:“佬爺,您可別瞎說了,哪有的事?”石佬道:“怎麽叫瞎說,你瞞著她有什麽用?”
高翠蘭見堵不住石佬的嘴,便對棗花道:“棗花,佬爺今天累糊塗了,說的是胡話,別信啊。”可棗花哪聽高翠蘭的,反而道:“姐姐,這樣的事都瞞著我,還讓我聽你的?”
石佬這時又做起好人,連忙道:“棗花,別這樣說你姐姐,她不告訴你,也有她的道理。”棗花撅著嘴道:“什麽道理,就是不相信我嘛?”高翠蘭道:“棗花,哪裏不相信你了?佬爺說起的事,本來不值得一提,那是多少年之前的陳穀子、爛芝麻了。不提還罷,提起我就傷心透了。”
棗花道:“姐姐既然這麽說,那就別提了。”高翠蘭卻道:“要是不說,你心中也是個‘疙瘩’。實話告訴你吧,姐姐原來確實有個相公,可是他早就出了家,沒音信了。”棗花道:“沒音信了。像姐姐這樣的好人,他怎麽舍得走了。難道就找不到他了?”高翠蘭道:“你也別問了,人生就是一場夢,我早就把這事忘了。要不是你硬逼我,我才不會提這事呢!”
棗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道:“怪不得說人不能出家,出了家爹娘不認,老婆也不認了!”石佬道:“也不是那樣說的,你不也出家了嗎,忘爹娘了嗎?”棗花道:“我出家是被逼的。再說了,我就是真出了家,一輩子也不會忘爹娘。”石佬道:“對,人的秉性不一樣。跟你翠蘭姐差不多,都是實在人。人家忘了她,可她嘴裏也說忘了人家,心裏哪能忘得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高翠蘭是個心細的人,隻所以怕石佬說出真相,是因為自己年齡那麽大了,又曾有個“怪物”男人,棗花要是知道了這些事,該懷疑自己是人是妖了。一定會跟自己拉遠距離,哪還會有姐妹的感情?於是著急道:“佬爺,怎麽今天您總是開玩笑?我到這裏來,可不是為了這個那個,我覺得這裏清靜,遠離凡塵。真的有一天道觀裏不能住了,我和棗花就搬到這兒來。”
為打消棗花的疑惑,又對棗花道:“棗花,原來沒給你講,我原來也是出過家、當過尼姑的,誰也想不到皇上會滅佛,才逃出來,到大蓬山去的。世上的事情說不清楚,紫茵觀也不太平,說不定哪一天不能住了。我和佬爺找到這個地方,今後要能種點糧食種點菜,也許是個落腳的地方呢?”
棗花聽到這裏,才明白高翠蘭要到這裏來的原因,轉而高興地道:“姐姐真是個有心人,老早給自己留著後路呢。我也早就不想在紫茵觀待了,隻要姐姐願意來,我一定會陪你來。”她又到洞口看了看,感歎道:“能找到這麽個地方,真的是太玄了!”石佬道:“哎呀,要我說,住在這裏,還是不如住在紫茵觀好。”高翠蘭道:“那是當然,我是說萬不得已才來這裏住的。”
石佬感歎道:“唉,看你們真夠可憐的,偌大個天地之間,別說有個家了,連個藏身之處也難尋。翠蘭是天命,倒有情可原;可這棗花,無緣無故卻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棗花道:“姐姐是命,我也是命呀!”石佬道:“你的命跟你姐姐的命雖然不同,可都夠苦的。不行,不能看你們東躲西藏的,咱們還是得想想辦法。”
高翠蘭道:“既然佬爺都相信命了,還能想出什麽辦法?”棗花道:“佬爺也許能想出辦法。哎——叫我說,咱們不如都搬到佬爺那裏去住,大家住在一起,不就真成為一家人了嗎?互相都能照應。”高翠蘭道:“虧你想得出來,不是跟你說過嗎,佬爺住的也是個廟!”棗花道:“住廟怎麽了,咱們住的不也是廟嗎?由其住人家的廟,不如住佬爺的廟了!”說得石佬和高翠蘭都笑了起來。
棗花莫名其妙道:“你們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高翠蘭道:“佬爺的廟要是能住,我還去紫茵觀幹什麽?你還沒弄明白,告訴你,佬爺住的廟跟咱們住的廟不一樣,他是神仙,人家給他建的神仙廟,是咱們該住的嗎?”
棗花這下子真的懵了:剛才佬爺說出個姐夫來,還未弄清楚怎麽迴事,這一迴姐姐又說出佬爺是神仙。聯想到這兩天石佬的一舉一動,昨晚不願意在床上睡覺;今早出去一趟,便拿來饅頭和銀子來。盡管他當時這樣說,那樣講,棗花現在也是滿腹疑團。不由得盯住石佬道:“佬爺,您真的是神仙?”石佬哈哈大笑道:“我是神仙就好了,別說能唿風喚雨,好歹有些點石成金的本領,還會讓你們受苦受難?”
高翠蘭明白自己說走了嘴,不知道棗花會怎樣想哩。忙解釋道:“神仙也分多少樣,有的能騰雲駕霧、上天入地,有的能唿風喚雨、捉妖擒怪,這樣的神仙老百姓見到的太少了。可還有一種,看似平常之人,卻盡做好事,救苦救難,保一方平安,老百姓愛戴他,給他建廟立碑,不也稱作神仙嗎?”棗花道:“噢,佬爺就是這樣的神仙嘍?”又轉臉對石佬道:“佬爺,你可真了不起。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活著的人也有給建廟的!”
高翠蘭嗔怪棗花道:“這叫什麽話,你是咒著姥爺還沒死呀?”棗花忙道:“哎——我哪敢這樣想,我是說佬爺、佬爺竟然有人給他建了廟,還真想到他廟裏去看看!”石佬道:“好哇棗花,姥爺有神仙廟,你姐姐找了個神仙洞,這一迴都讓你開開眼吧。”
高翠蘭問棗花:“你真想去看姥爺的廟?”棗花道:“我聽姐姐的,你說去就去,你說不去咱也不能老在這兒呆著呀?”高翠蘭道:“剛才還說這裏是神仙洞哩,本想讓你住上幾天,過過神仙癮,沒想到呆一會兒就夠了?”棗花道:“不是我不願意住,是肚子有些餓了。住在這裏吃什麽呀?”高翠蘭道:“你是個沒受過大苦的人。虧你還吃了幾個萵苣,剛過晌就餓了。那好,咱們下山吧。”
三人這才離開山洞,往山下走去,到了一片少許平坦地方,棗花停住腳步,迴頭看了看,驚歎道:“那神仙洞真的好懸哪。”高翠蘭道:“正是與世隔絕的地方,不然,你怎麽叫它神仙洞呢。”棗花見石佬前麵走了,一把拉住高翠蘭,小聲問道:“姐姐,當年姐夫怎麽會住在這麽神秘的地方,他都吃什麽呀?”
高翠蘭知道棗花早晚還會刨根問底,但怎麽好告訴她真相呢?隻得板著臉道:“還提這事?他其實是個‘怪物’,跟平常人不一樣,誰知道怎麽會找到這個洞。你問他吃什麽,我也不知道。姥爺還說他有本事,他有什麽本事?隻不過有些力氣,會種地罷了。”
幾句話,說得棗花哪敢再問。高翠蘭又道:“今後不許再叫什麽‘姐夫’了,早就恩斷義絕的事,還叫什麽叫?要是再叫,你就別喊我姐姐了。”棗花看她像真生氣的樣子,隻得道:“人家不是不知道嗎,問問還不行?不讓喊、俺不喊就是了,還值得生氣!”說著話,快步走下山來。
來到張弓嶺,石佬問棗花:“還迴家看看嗎?”棗花道:“還看什麽,家裏又沒人。”石佬道:“不看就算了,咱們就直接往西走。”高翠蘭道:“哎——棗花不是餓了嗎?得找個吃飯的地方!”棗花道:“不礙的,西邊也有賣飯的。”
找到一家飯鋪,三個人坐了下來。棗花道:“姥爺,姐姐,咱們有了銀子,得好好吃一頓!”高翠蘭道:“你也好長時間沒開過葷了。今天想吃什麽,盡管點菜?”棗花喊店小二過來,問道:“都有什麽好吃的?”小二道:“幾位道長,你們走錯地方了。”棗花不解地道:“怎麽,你們這裏不是賣飯的?”小二道:“是賣飯的。不過,你們應該到賣粥的鋪子去,那裏有素齋,我們這裏都是葷菜。”
棗花這才明白自己是道姑打扮,人家這裏是酒館,不賣給出家人的。石佬不樂意了,拽住小二道:“怎麽,你們賣飯的還有這麽多講究?你看看,我是出家人嗎?”
高翠蘭忙勸道:“姥爺,別生氣。”又對小二道:“這位夥計,別誤會了,這位姥爺不是出家人,我們兩個也是俗家弟子,從山上下來,錯過了飯時,你們這裏有什麽可吃的,隨便上些來就行了。”那小二道:“既然這樣說,我就去給你們看看。不過,這鎮子小客也少,天熱更不敢準備多少菜。剛才廚子就說,菜都賣完了。你們別急,我看看再說吧?”說著,便去了廚房。
高翠蘭對棗花道:“今天 本來想讓你開個大葷,看來不成了。”棗花道:“是呀,今天本來是想托佬爺的福,吃一頓雞魚肉蛋,可人家賣完啦。這都是命哪!”
正說著話,隻見小二走過來道:“其他菜確實沒有了,隻能做幾碗雜燴湯,不知幾位客人要不要?”高翠蘭道:“什麽叫雜燴湯?”小二道:“雜燴湯你們也沒吃過?就是葷素搭配,都放一起燴,就叫雜燴湯,有湯有菜,價格不貴還實惠,反正也挺好吃的。”高翠蘭道:“好好,那就一人一碗吧。”石佬道:“別,就兩碗吧。”棗花道:“怎麽,您不想吃雜燴湯?”石佬道:“我昨天吃了一點餅,到現在肚子裏還撐得慌哩,我還是出去站站。”說罷走了出去。
棗花用驚奇的目光看著石佬,見高翠蘭沒吱聲,自己也不好說什麽了。小二喊道:“好唻,兩碗雜燴湯!”
一眨眼的功夫,兩碗雜燴湯便端了上來。高翠蘭用筷子挑著看了看,所謂葷素搭配,葷的隻不過兩塊豬肺、豬肚、幾塊豬血,素的還好,卻有豆腐、豆芽之類,另外還有些炸的東西。分量可不少,滿滿一大碗。棗花看著高翠蘭挑來挑去,道:“什麽雜燴湯,分明是把剩菜放在一起煮了。”
高翠蘭品了一口湯,道:“味道還挺厚,裏麵有老湯。你別說,這道菜還挺有意思,剩菜不剩菜的不說,一般百姓家哪能一次吃到這麽多樣東西,肯定喜歡。名字起的也好,‘雜燴湯’,什麽都可以朝裏放,誰也無法挑剔,這還真有名堂。”
棗花道:“煮了兩碗剩菜,叫你誇成了什麽名堂。反正不吃就得餓著,吃吧。”她嚐了幾口,也誇道:“果然是香,長這麽大還沒吃過這樣的飯哩!”高翠蘭道:“別說在家了,在觀裏也沾不到葷,今天也算開齋了,味道自然與以前吃的不同。”棗花道:“可憐出家人哪,連一碗雜燴湯也難吃到!”
高翠蘭說自己很少吃葷,把那些豬肚、豬肺的挑給了棗花。又要幾個饅頭,二人吃了個飽。正要結賬,石佬走了進來,對高翠蘭道:“到了廟裏也沒吃的,你到廚房裏看看,有什麽可吃的買些帶迴去。”
高翠蘭答應著進了廚房,確實也沒有什麽菜了,順便找了些素菜、炸藕什麽的,又要了幾個饅頭,叫廚師給打了包,到櫃上結了帳,三人這才離開了飯鋪。
到了石仙廟,太陽已經落山。棗花看到石仙廟建在半山腰,灰瓦紅牆,下麵雖然是石頭根基,上麵卻是磚瓦結構。進了院子,三間正殿,還有一處耳房。棗花道:“姥爺,您這座廟得花不少銀子吧?”石佬道:“我哪裏知道?當年張果老叫我離開迎仙橋,躲一躲災,我便雲遊四方去了,迴來時聽說縣太爺給我立了座廟,我上來一看,這廟早建成了。”
棗花哪知道張果老是誰,忙問道:“誰是張果老?叫你躲災,您能有什麽災呀?”石佬道:“別提了。就因為做了個媒,得罪人了,就要治我於死地。”高翠蘭看棗花站在院子裏囉嗦,對他道:“你還不累呀?有話進去再說吧。”
進了大殿,高翠蘭便找個蒲團坐了下來。棗花卻東瞅瞅、西看看,感覺新鮮。當她看到坐在中間的石像時,又仔細看了看石佬,驚奇地道:“姥爺,這石像真象你啊?”石佬道:“這裏的石匠有本事,竟然能雕出我的像來。”他又走到石像旁邊,問棗花:“你仔細看看,我像不像個石頭人?”棗花走過去,仔細瞅了又瞅,道:“像,這石頭人真像您!”石佬道:“你應當說,姥爺就是石頭人嘛。”
棗花不假思索地道:“對對對,我聽鎮上的秀才說過一句話,叫作‘什麽聯合,天生一對,太像了,太像了!”說得高翠蘭“噗嗤”笑了。對棗花道:“還想‘拽文’呀,那叫‘珠聯璧合 ,天生一對’,那是形容婚姻圓滿的,你怎麽用在姥爺身上了?”
說得石佬也笑了。棗花忙解釋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是說姥爺和這石像太像了,天生一對。”高翠蘭道:“好了好了,不會拽就別拽了,要是不像,這裏能叫石仙廟嗎?”
棗花想了想,不解地問石佬:“姥爺,您姓石呀?”石佬道:“對,你還不知道呀?我姓石、叫石頭,人家都喊我石佬,也就是石頭姥爺。”棗花道:“這名字起得也太簡單,您都是神仙了呀。”石佬道:“怎麽簡單?石頭就是石頭,石頭那裏不好?你看這山,其實都是石頭,誰有它高?你看這廟,用石頭做根基,誰有它堅固?你看這像,石頭雕刻的,誰有它結實,你再看我這‘神仙’,石頭的,誰能奈何得我。即使把我粉身碎骨,姥爺我還是一堆石頭呀?”棗花道:“姥爺真會說話,怪不得人家把你當做神仙。”
高翠蘭怕石佬說出自己的根底,忙喊道:“棗花,叫你歇會你也閑不住,天快黑了,咱們得收拾收拾東西,晚上還要吃飯、睡覺哪。”棗花問道:“收拾什麽東西?”高翠蘭道:“跟我過來。”
二人進了東邊耳房,高翠蘭看到那些鍋碗瓢盆還放在牆角,便拿到泉水邊洗刷一遍。又叫棗花端盆水送了過去。
看到石佬忙著撿柴禾,高翠蘭忙走到他身邊輕聲道:“姥爺,棗花是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您不能什麽都告訴她。”石佬道:“怎麽了?”高翠蘭道:“你在福陵山說我成過家,還說那‘怪物’住過那洞,她就有些懷疑了。這都幾百年的事情了,能告訴她嗎?她要是知道真相,還不把咱們都當成老不死的妖怪,還會喊你個姥爺?”石佬想了想道:“對對,我這個人哪,聽她‘姥爺、姥爺’的一叫,就口無遮攔。你說的對,有些事還真不能說明白了。”
二人迴到房內,高翠蘭從窗洞裏拿出原來放在裏邊的打火家什,點上燭,升起了火,也做起“雜燴湯”來。
吃罷了飯,高翠蘭找到原來的那床被子,鋪在一點柴草上。三人圍在了一起,石佬問道:“紫茵觀不是很好的嗎,難道你們不想在在那兒住了?”棗花道:“那裏有什麽好?誰也不管誰的,我早就住夠了。天天除了燒火,還能做什麽?”石佬道:“誰也不管誰?那不好嗎,修道講究的就是安靜自然,有個清靜之處不好嗎?”棗花道:“清靜之處,那裏也算清靜之處?什麽人都可以進,還有人喝酒發瘋,姐姐都差一點被人欺負了。”石佬問道:“誰敢欺負翠蘭?”
棗花便把司棋醉酒調戲高翠蘭的那段事兒講了出來。石佬點頭道:“翠蘭是有些與眾不同,到哪裏都有人盯住她。”棗花道:“玄一師父都說了,姐姐不是一般人。”高翠蘭嗔怪道:“不是一般人,我是什麽人?我要是個高人,還有人敢欺負我?”棗花也瞪著眼道:“說什麽呢,這不是說你長得漂亮嗎?”高翠蘭道:“得了,我這麽大年紀,還配得上‘漂亮’二字。棗花,別說我了,你不也被那財主給盯上了?”
棗花嘟噥道:“那不是因為我漂亮,是因為家裏窮。”高翠蘭道:“窮的是家,人家盯住的是你這個人,還不懂嗎?你要是長得醜些,或許沒有這些事。”棗花著急道:“別再糟粕我了,我要算是漂亮,天底下就沒醜人了。”石佬道:“不能看不起自己。叫我說,棗花不僅長得好、心眼好,而且不畏強勢,敢作敢為,才不是個一般人哪。”高翠蘭道:“咦,還是姥爺會看人。”
棗花不好意思道:“你們疼我,我心裏明白。其實我就是個‘棗花’,又小又難看,一文不值。卻被你們說成牡丹了。”石佬道:“棗花怎麽了,別看它不上眼,說不準結出個棗兒來,又大又甜;牡丹再富貴,畢竟是個花,花開了,一時的光景,花謝了,誰還惦記它?”高翠蘭道:“姥爺說得有道理。棗花,可別小看自己,人生不可能沒有坎坷,說不定哪天轉運了呢!”棗花道:“轉運?都成出家人了,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高翠蘭道:“話不能這麽說。要說出家人,我早就是出家人了。原以為寺廟是最安全的地方,可偏偏皇上滅佛拆廟,連和尚也當不成了。誰能想得到?這就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再說了,武則天你知道吧?”棗花道:“女皇帝。”高翠蘭道:“她也是個出家人,當過和尚的,可是誰能想到,她當了皇後還不滿意,後來居然當上皇帝!”
石佬道:“有意思。”棗花道:“姐姐,越說越遠了。你想跟她比呀?”高翠蘭道:“不是跟她比,我說的是道理。”棗花道:“你說的道理我明白了,難道你有什麽想法?”高翠蘭道:“我能有什麽想法?姥爺知道的,我是個萬念俱空的人。當和尚,進道觀,都是自願的,隻想避開世間煩惱,找個安靜之處打發日子罷了。我是為你著想,你還年輕,不能就這麽守一輩子。”
棗花道:“姐姐別說了。我也是想得開的人,命該如此,過一天是一天。要不是遇見你,我連個說話的也沒有。現在我已經知足了,但願咱倆永不分離!”
本來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說得高翠蘭浮想聯翩。“永不分離”,也許是棗花的真誠心願。對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來講,也是一種對親情的乞求。然而,“永不分離”卻又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實現的諾言。這些年來,從自己身邊分離了多少親情、友情。包括那個姓豬的也曾信誓旦旦,‘永不分離’,可是分離的比誰都早。高翠蘭不敢想象,隻得趕緊應付道:“永不分離、永不分離。”
石佬見棗花說的悲觀,對她道:“既然紫茵觀不想住,那就再找個地方,天下道觀多得是。”高翠蘭道:“紫茵觀雖然有些亂,隻要自己小心也無大礙。我是想棗花在那裏終究不是個辦法。”石佬道:“這事好辦,等她爹身子好了,還讓她迴家就是了。”棗花道:“迴家,我還能迴家?”
高翠蘭道:“躲還來不及呢。她要是能迴家,還說這些話幹啥?”石佬道:“怎麽,還怕那個花太歲?”高翠蘭道:“那個花太歲又沒死,他會善罷甘休?”石佬想了想,道:“也是個麻煩事,我也不能天天去看著。這次我現了身,花太歲認得了,再去就怕不靈了。”
石佬看著高翠蘭道:“既然棗花要跟你在一起,我倒是想出一個主意。”高翠蘭忙問:“什麽主意?”石佬道:“你會做飯,她會燒火,你們找個地方,開個飯鋪,賺錢不賺錢不要緊,隻要自己有飯吃,不也能過日子嗎?”棗花高興地拍著手道:“這個主意好,這樣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高翠蘭問石佬:“你說我們兩個?”石佬道“對。”高翠蘭道:“就不怕別人欺負俺?”石佬道:“你們不在張弓嶺,誰欺負你們?”高翠蘭道:“天下老鴰一般黑,張弓嶺有花太歲,其他地方就沒有花太歲了?”石佬道:“照你這麽說,哪兒也去不得。你躲到紫茵觀,不也有人欺負嗎?”
高翠蘭道:“紫茵觀畢竟是個道觀,那裏住的人多,總能互相照應。如果我和棗花開個飯鋪,我們兩個女子,要是碰到幾個地痞流氓啥的,那棗花還不跟人家拚命?”
棗花道:“行,正閑著不耐煩呢,拚一個夠本,拚倆賺一個。”石佬道:“誰說叫你拚命啦?命一生就一個,可不能拿它拚著玩。哪會有那麽多地痞流氓,值得去拚命?”高翠蘭道:“我說你不信,就我們倆開一個飯鋪,不要三個月,沒人鬧事才怪呢?”石佬道:“誰敢鬧事,還有我呢!”
棗花聽石佬願意幫忙,高興地道:“姥爺要跟我們一起開飯鋪?”石佬道:“不是跟你們一起開飯鋪。我是說,要是在這近處找個地方,總能照應些。翠蘭知道,我不能老是露麵。萬一人家認出來我,你們想想,哪有神仙開飯鋪的。傳出去,不知道搞什麽名堂。誰敢來吃飯呀?你們兩個出麵就不一樣了,最起碼人長得好,幹淨利落。翠蘭又會燒菜做飯,棗花勤快,學得也快,準能做好生意!”
高翠蘭知道他是一片苦心,道:“您想的倒是周到。可開飯鋪也不是容易的事,哪裏弄房子去呀?”石佬道:“別急,紫茵觀暫時還能住,我這是給你們想後路,知道吧?總得慢慢來。”
棗花失望地道:“姥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我以為明天就幹起來了呢。”石佬道:“你還真是個急性子,看來是個幹事的人。”高翠蘭道:“還誇她呢,你看,她馬上就睡著了。”石佬看棗花說著說著話打起盹來,對高翠蘭道:“今天跑這麽遠的路,也該累了,你們就睡吧。”
第二天一大早,高翠蘭要迴紫茵觀,石佬知道廟裏沒有吃的,也不好留。自己走過這邊去大蓬山的路徑,便把她們一直送到大蓬山下。臨別時,石佬對她們道:“你們先在那邊住著,要是再遇到什麽麻煩,就來找我。”棗花有些戀戀不舍,道:“姥爺,沒事就過來看看,我們想著您哪。”石佬答應著走了。正是:
天差地別三單身 相聚如同一家人
為扶弱小共謀劃 勝過世間無情親
高翠蘭見堵不住石佬的嘴,便對棗花道:“棗花,佬爺今天累糊塗了,說的是胡話,別信啊。”可棗花哪聽高翠蘭的,反而道:“姐姐,這樣的事都瞞著我,還讓我聽你的?”
石佬這時又做起好人,連忙道:“棗花,別這樣說你姐姐,她不告訴你,也有她的道理。”棗花撅著嘴道:“什麽道理,就是不相信我嘛?”高翠蘭道:“棗花,哪裏不相信你了?佬爺說起的事,本來不值得一提,那是多少年之前的陳穀子、爛芝麻了。不提還罷,提起我就傷心透了。”
棗花道:“姐姐既然這麽說,那就別提了。”高翠蘭卻道:“要是不說,你心中也是個‘疙瘩’。實話告訴你吧,姐姐原來確實有個相公,可是他早就出了家,沒音信了。”棗花道:“沒音信了。像姐姐這樣的好人,他怎麽舍得走了。難道就找不到他了?”高翠蘭道:“你也別問了,人生就是一場夢,我早就把這事忘了。要不是你硬逼我,我才不會提這事呢!”
棗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道:“怪不得說人不能出家,出了家爹娘不認,老婆也不認了!”石佬道:“也不是那樣說的,你不也出家了嗎,忘爹娘了嗎?”棗花道:“我出家是被逼的。再說了,我就是真出了家,一輩子也不會忘爹娘。”石佬道:“對,人的秉性不一樣。跟你翠蘭姐差不多,都是實在人。人家忘了她,可她嘴裏也說忘了人家,心裏哪能忘得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高翠蘭是個心細的人,隻所以怕石佬說出真相,是因為自己年齡那麽大了,又曾有個“怪物”男人,棗花要是知道了這些事,該懷疑自己是人是妖了。一定會跟自己拉遠距離,哪還會有姐妹的感情?於是著急道:“佬爺,怎麽今天您總是開玩笑?我到這裏來,可不是為了這個那個,我覺得這裏清靜,遠離凡塵。真的有一天道觀裏不能住了,我和棗花就搬到這兒來。”
為打消棗花的疑惑,又對棗花道:“棗花,原來沒給你講,我原來也是出過家、當過尼姑的,誰也想不到皇上會滅佛,才逃出來,到大蓬山去的。世上的事情說不清楚,紫茵觀也不太平,說不定哪一天不能住了。我和佬爺找到這個地方,今後要能種點糧食種點菜,也許是個落腳的地方呢?”
棗花聽到這裏,才明白高翠蘭要到這裏來的原因,轉而高興地道:“姐姐真是個有心人,老早給自己留著後路呢。我也早就不想在紫茵觀待了,隻要姐姐願意來,我一定會陪你來。”她又到洞口看了看,感歎道:“能找到這麽個地方,真的是太玄了!”石佬道:“哎呀,要我說,住在這裏,還是不如住在紫茵觀好。”高翠蘭道:“那是當然,我是說萬不得已才來這裏住的。”
石佬感歎道:“唉,看你們真夠可憐的,偌大個天地之間,別說有個家了,連個藏身之處也難尋。翠蘭是天命,倒有情可原;可這棗花,無緣無故卻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棗花道:“姐姐是命,我也是命呀!”石佬道:“你的命跟你姐姐的命雖然不同,可都夠苦的。不行,不能看你們東躲西藏的,咱們還是得想想辦法。”
高翠蘭道:“既然佬爺都相信命了,還能想出什麽辦法?”棗花道:“佬爺也許能想出辦法。哎——叫我說,咱們不如都搬到佬爺那裏去住,大家住在一起,不就真成為一家人了嗎?互相都能照應。”高翠蘭道:“虧你想得出來,不是跟你說過嗎,佬爺住的也是個廟!”棗花道:“住廟怎麽了,咱們住的不也是廟嗎?由其住人家的廟,不如住佬爺的廟了!”說得石佬和高翠蘭都笑了起來。
棗花莫名其妙道:“你們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高翠蘭道:“佬爺的廟要是能住,我還去紫茵觀幹什麽?你還沒弄明白,告訴你,佬爺住的廟跟咱們住的廟不一樣,他是神仙,人家給他建的神仙廟,是咱們該住的嗎?”
棗花這下子真的懵了:剛才佬爺說出個姐夫來,還未弄清楚怎麽迴事,這一迴姐姐又說出佬爺是神仙。聯想到這兩天石佬的一舉一動,昨晚不願意在床上睡覺;今早出去一趟,便拿來饅頭和銀子來。盡管他當時這樣說,那樣講,棗花現在也是滿腹疑團。不由得盯住石佬道:“佬爺,您真的是神仙?”石佬哈哈大笑道:“我是神仙就好了,別說能唿風喚雨,好歹有些點石成金的本領,還會讓你們受苦受難?”
高翠蘭明白自己說走了嘴,不知道棗花會怎樣想哩。忙解釋道:“神仙也分多少樣,有的能騰雲駕霧、上天入地,有的能唿風喚雨、捉妖擒怪,這樣的神仙老百姓見到的太少了。可還有一種,看似平常之人,卻盡做好事,救苦救難,保一方平安,老百姓愛戴他,給他建廟立碑,不也稱作神仙嗎?”棗花道:“噢,佬爺就是這樣的神仙嘍?”又轉臉對石佬道:“佬爺,你可真了不起。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活著的人也有給建廟的!”
高翠蘭嗔怪棗花道:“這叫什麽話,你是咒著姥爺還沒死呀?”棗花忙道:“哎——我哪敢這樣想,我是說佬爺、佬爺竟然有人給他建了廟,還真想到他廟裏去看看!”石佬道:“好哇棗花,姥爺有神仙廟,你姐姐找了個神仙洞,這一迴都讓你開開眼吧。”
高翠蘭問棗花:“你真想去看姥爺的廟?”棗花道:“我聽姐姐的,你說去就去,你說不去咱也不能老在這兒呆著呀?”高翠蘭道:“剛才還說這裏是神仙洞哩,本想讓你住上幾天,過過神仙癮,沒想到呆一會兒就夠了?”棗花道:“不是我不願意住,是肚子有些餓了。住在這裏吃什麽呀?”高翠蘭道:“你是個沒受過大苦的人。虧你還吃了幾個萵苣,剛過晌就餓了。那好,咱們下山吧。”
三人這才離開山洞,往山下走去,到了一片少許平坦地方,棗花停住腳步,迴頭看了看,驚歎道:“那神仙洞真的好懸哪。”高翠蘭道:“正是與世隔絕的地方,不然,你怎麽叫它神仙洞呢。”棗花見石佬前麵走了,一把拉住高翠蘭,小聲問道:“姐姐,當年姐夫怎麽會住在這麽神秘的地方,他都吃什麽呀?”
高翠蘭知道棗花早晚還會刨根問底,但怎麽好告訴她真相呢?隻得板著臉道:“還提這事?他其實是個‘怪物’,跟平常人不一樣,誰知道怎麽會找到這個洞。你問他吃什麽,我也不知道。姥爺還說他有本事,他有什麽本事?隻不過有些力氣,會種地罷了。”
幾句話,說得棗花哪敢再問。高翠蘭又道:“今後不許再叫什麽‘姐夫’了,早就恩斷義絕的事,還叫什麽叫?要是再叫,你就別喊我姐姐了。”棗花看她像真生氣的樣子,隻得道:“人家不是不知道嗎,問問還不行?不讓喊、俺不喊就是了,還值得生氣!”說著話,快步走下山來。
來到張弓嶺,石佬問棗花:“還迴家看看嗎?”棗花道:“還看什麽,家裏又沒人。”石佬道:“不看就算了,咱們就直接往西走。”高翠蘭道:“哎——棗花不是餓了嗎?得找個吃飯的地方!”棗花道:“不礙的,西邊也有賣飯的。”
找到一家飯鋪,三個人坐了下來。棗花道:“姥爺,姐姐,咱們有了銀子,得好好吃一頓!”高翠蘭道:“你也好長時間沒開過葷了。今天想吃什麽,盡管點菜?”棗花喊店小二過來,問道:“都有什麽好吃的?”小二道:“幾位道長,你們走錯地方了。”棗花不解地道:“怎麽,你們這裏不是賣飯的?”小二道:“是賣飯的。不過,你們應該到賣粥的鋪子去,那裏有素齋,我們這裏都是葷菜。”
棗花這才明白自己是道姑打扮,人家這裏是酒館,不賣給出家人的。石佬不樂意了,拽住小二道:“怎麽,你們賣飯的還有這麽多講究?你看看,我是出家人嗎?”
高翠蘭忙勸道:“姥爺,別生氣。”又對小二道:“這位夥計,別誤會了,這位姥爺不是出家人,我們兩個也是俗家弟子,從山上下來,錯過了飯時,你們這裏有什麽可吃的,隨便上些來就行了。”那小二道:“既然這樣說,我就去給你們看看。不過,這鎮子小客也少,天熱更不敢準備多少菜。剛才廚子就說,菜都賣完了。你們別急,我看看再說吧?”說著,便去了廚房。
高翠蘭對棗花道:“今天 本來想讓你開個大葷,看來不成了。”棗花道:“是呀,今天本來是想托佬爺的福,吃一頓雞魚肉蛋,可人家賣完啦。這都是命哪!”
正說著話,隻見小二走過來道:“其他菜確實沒有了,隻能做幾碗雜燴湯,不知幾位客人要不要?”高翠蘭道:“什麽叫雜燴湯?”小二道:“雜燴湯你們也沒吃過?就是葷素搭配,都放一起燴,就叫雜燴湯,有湯有菜,價格不貴還實惠,反正也挺好吃的。”高翠蘭道:“好好,那就一人一碗吧。”石佬道:“別,就兩碗吧。”棗花道:“怎麽,您不想吃雜燴湯?”石佬道:“我昨天吃了一點餅,到現在肚子裏還撐得慌哩,我還是出去站站。”說罷走了出去。
棗花用驚奇的目光看著石佬,見高翠蘭沒吱聲,自己也不好說什麽了。小二喊道:“好唻,兩碗雜燴湯!”
一眨眼的功夫,兩碗雜燴湯便端了上來。高翠蘭用筷子挑著看了看,所謂葷素搭配,葷的隻不過兩塊豬肺、豬肚、幾塊豬血,素的還好,卻有豆腐、豆芽之類,另外還有些炸的東西。分量可不少,滿滿一大碗。棗花看著高翠蘭挑來挑去,道:“什麽雜燴湯,分明是把剩菜放在一起煮了。”
高翠蘭品了一口湯,道:“味道還挺厚,裏麵有老湯。你別說,這道菜還挺有意思,剩菜不剩菜的不說,一般百姓家哪能一次吃到這麽多樣東西,肯定喜歡。名字起的也好,‘雜燴湯’,什麽都可以朝裏放,誰也無法挑剔,這還真有名堂。”
棗花道:“煮了兩碗剩菜,叫你誇成了什麽名堂。反正不吃就得餓著,吃吧。”她嚐了幾口,也誇道:“果然是香,長這麽大還沒吃過這樣的飯哩!”高翠蘭道:“別說在家了,在觀裏也沾不到葷,今天也算開齋了,味道自然與以前吃的不同。”棗花道:“可憐出家人哪,連一碗雜燴湯也難吃到!”
高翠蘭說自己很少吃葷,把那些豬肚、豬肺的挑給了棗花。又要幾個饅頭,二人吃了個飽。正要結賬,石佬走了進來,對高翠蘭道:“到了廟裏也沒吃的,你到廚房裏看看,有什麽可吃的買些帶迴去。”
高翠蘭答應著進了廚房,確實也沒有什麽菜了,順便找了些素菜、炸藕什麽的,又要了幾個饅頭,叫廚師給打了包,到櫃上結了帳,三人這才離開了飯鋪。
到了石仙廟,太陽已經落山。棗花看到石仙廟建在半山腰,灰瓦紅牆,下麵雖然是石頭根基,上麵卻是磚瓦結構。進了院子,三間正殿,還有一處耳房。棗花道:“姥爺,您這座廟得花不少銀子吧?”石佬道:“我哪裏知道?當年張果老叫我離開迎仙橋,躲一躲災,我便雲遊四方去了,迴來時聽說縣太爺給我立了座廟,我上來一看,這廟早建成了。”
棗花哪知道張果老是誰,忙問道:“誰是張果老?叫你躲災,您能有什麽災呀?”石佬道:“別提了。就因為做了個媒,得罪人了,就要治我於死地。”高翠蘭看棗花站在院子裏囉嗦,對他道:“你還不累呀?有話進去再說吧。”
進了大殿,高翠蘭便找個蒲團坐了下來。棗花卻東瞅瞅、西看看,感覺新鮮。當她看到坐在中間的石像時,又仔細看了看石佬,驚奇地道:“姥爺,這石像真象你啊?”石佬道:“這裏的石匠有本事,竟然能雕出我的像來。”他又走到石像旁邊,問棗花:“你仔細看看,我像不像個石頭人?”棗花走過去,仔細瞅了又瞅,道:“像,這石頭人真像您!”石佬道:“你應當說,姥爺就是石頭人嘛。”
棗花不假思索地道:“對對對,我聽鎮上的秀才說過一句話,叫作‘什麽聯合,天生一對,太像了,太像了!”說得高翠蘭“噗嗤”笑了。對棗花道:“還想‘拽文’呀,那叫‘珠聯璧合 ,天生一對’,那是形容婚姻圓滿的,你怎麽用在姥爺身上了?”
說得石佬也笑了。棗花忙解釋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是說姥爺和這石像太像了,天生一對。”高翠蘭道:“好了好了,不會拽就別拽了,要是不像,這裏能叫石仙廟嗎?”
棗花想了想,不解地問石佬:“姥爺,您姓石呀?”石佬道:“對,你還不知道呀?我姓石、叫石頭,人家都喊我石佬,也就是石頭姥爺。”棗花道:“這名字起得也太簡單,您都是神仙了呀。”石佬道:“怎麽簡單?石頭就是石頭,石頭那裏不好?你看這山,其實都是石頭,誰有它高?你看這廟,用石頭做根基,誰有它堅固?你看這像,石頭雕刻的,誰有它結實,你再看我這‘神仙’,石頭的,誰能奈何得我。即使把我粉身碎骨,姥爺我還是一堆石頭呀?”棗花道:“姥爺真會說話,怪不得人家把你當做神仙。”
高翠蘭怕石佬說出自己的根底,忙喊道:“棗花,叫你歇會你也閑不住,天快黑了,咱們得收拾收拾東西,晚上還要吃飯、睡覺哪。”棗花問道:“收拾什麽東西?”高翠蘭道:“跟我過來。”
二人進了東邊耳房,高翠蘭看到那些鍋碗瓢盆還放在牆角,便拿到泉水邊洗刷一遍。又叫棗花端盆水送了過去。
看到石佬忙著撿柴禾,高翠蘭忙走到他身邊輕聲道:“姥爺,棗花是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您不能什麽都告訴她。”石佬道:“怎麽了?”高翠蘭道:“你在福陵山說我成過家,還說那‘怪物’住過那洞,她就有些懷疑了。這都幾百年的事情了,能告訴她嗎?她要是知道真相,還不把咱們都當成老不死的妖怪,還會喊你個姥爺?”石佬想了想道:“對對,我這個人哪,聽她‘姥爺、姥爺’的一叫,就口無遮攔。你說的對,有些事還真不能說明白了。”
二人迴到房內,高翠蘭從窗洞裏拿出原來放在裏邊的打火家什,點上燭,升起了火,也做起“雜燴湯”來。
吃罷了飯,高翠蘭找到原來的那床被子,鋪在一點柴草上。三人圍在了一起,石佬問道:“紫茵觀不是很好的嗎,難道你們不想在在那兒住了?”棗花道:“那裏有什麽好?誰也不管誰的,我早就住夠了。天天除了燒火,還能做什麽?”石佬道:“誰也不管誰?那不好嗎,修道講究的就是安靜自然,有個清靜之處不好嗎?”棗花道:“清靜之處,那裏也算清靜之處?什麽人都可以進,還有人喝酒發瘋,姐姐都差一點被人欺負了。”石佬問道:“誰敢欺負翠蘭?”
棗花便把司棋醉酒調戲高翠蘭的那段事兒講了出來。石佬點頭道:“翠蘭是有些與眾不同,到哪裏都有人盯住她。”棗花道:“玄一師父都說了,姐姐不是一般人。”高翠蘭嗔怪道:“不是一般人,我是什麽人?我要是個高人,還有人敢欺負我?”棗花也瞪著眼道:“說什麽呢,這不是說你長得漂亮嗎?”高翠蘭道:“得了,我這麽大年紀,還配得上‘漂亮’二字。棗花,別說我了,你不也被那財主給盯上了?”
棗花嘟噥道:“那不是因為我漂亮,是因為家裏窮。”高翠蘭道:“窮的是家,人家盯住的是你這個人,還不懂嗎?你要是長得醜些,或許沒有這些事。”棗花著急道:“別再糟粕我了,我要算是漂亮,天底下就沒醜人了。”石佬道:“不能看不起自己。叫我說,棗花不僅長得好、心眼好,而且不畏強勢,敢作敢為,才不是個一般人哪。”高翠蘭道:“咦,還是姥爺會看人。”
棗花不好意思道:“你們疼我,我心裏明白。其實我就是個‘棗花’,又小又難看,一文不值。卻被你們說成牡丹了。”石佬道:“棗花怎麽了,別看它不上眼,說不準結出個棗兒來,又大又甜;牡丹再富貴,畢竟是個花,花開了,一時的光景,花謝了,誰還惦記它?”高翠蘭道:“姥爺說得有道理。棗花,可別小看自己,人生不可能沒有坎坷,說不定哪天轉運了呢!”棗花道:“轉運?都成出家人了,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高翠蘭道:“話不能這麽說。要說出家人,我早就是出家人了。原以為寺廟是最安全的地方,可偏偏皇上滅佛拆廟,連和尚也當不成了。誰能想得到?這就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再說了,武則天你知道吧?”棗花道:“女皇帝。”高翠蘭道:“她也是個出家人,當過和尚的,可是誰能想到,她當了皇後還不滿意,後來居然當上皇帝!”
石佬道:“有意思。”棗花道:“姐姐,越說越遠了。你想跟她比呀?”高翠蘭道:“不是跟她比,我說的是道理。”棗花道:“你說的道理我明白了,難道你有什麽想法?”高翠蘭道:“我能有什麽想法?姥爺知道的,我是個萬念俱空的人。當和尚,進道觀,都是自願的,隻想避開世間煩惱,找個安靜之處打發日子罷了。我是為你著想,你還年輕,不能就這麽守一輩子。”
棗花道:“姐姐別說了。我也是想得開的人,命該如此,過一天是一天。要不是遇見你,我連個說話的也沒有。現在我已經知足了,但願咱倆永不分離!”
本來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說得高翠蘭浮想聯翩。“永不分離”,也許是棗花的真誠心願。對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來講,也是一種對親情的乞求。然而,“永不分離”卻又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實現的諾言。這些年來,從自己身邊分離了多少親情、友情。包括那個姓豬的也曾信誓旦旦,‘永不分離’,可是分離的比誰都早。高翠蘭不敢想象,隻得趕緊應付道:“永不分離、永不分離。”
石佬見棗花說的悲觀,對她道:“既然紫茵觀不想住,那就再找個地方,天下道觀多得是。”高翠蘭道:“紫茵觀雖然有些亂,隻要自己小心也無大礙。我是想棗花在那裏終究不是個辦法。”石佬道:“這事好辦,等她爹身子好了,還讓她迴家就是了。”棗花道:“迴家,我還能迴家?”
高翠蘭道:“躲還來不及呢。她要是能迴家,還說這些話幹啥?”石佬道:“怎麽,還怕那個花太歲?”高翠蘭道:“那個花太歲又沒死,他會善罷甘休?”石佬想了想,道:“也是個麻煩事,我也不能天天去看著。這次我現了身,花太歲認得了,再去就怕不靈了。”
石佬看著高翠蘭道:“既然棗花要跟你在一起,我倒是想出一個主意。”高翠蘭忙問:“什麽主意?”石佬道:“你會做飯,她會燒火,你們找個地方,開個飯鋪,賺錢不賺錢不要緊,隻要自己有飯吃,不也能過日子嗎?”棗花高興地拍著手道:“這個主意好,這樣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高翠蘭問石佬:“你說我們兩個?”石佬道“對。”高翠蘭道:“就不怕別人欺負俺?”石佬道:“你們不在張弓嶺,誰欺負你們?”高翠蘭道:“天下老鴰一般黑,張弓嶺有花太歲,其他地方就沒有花太歲了?”石佬道:“照你這麽說,哪兒也去不得。你躲到紫茵觀,不也有人欺負嗎?”
高翠蘭道:“紫茵觀畢竟是個道觀,那裏住的人多,總能互相照應。如果我和棗花開個飯鋪,我們兩個女子,要是碰到幾個地痞流氓啥的,那棗花還不跟人家拚命?”
棗花道:“行,正閑著不耐煩呢,拚一個夠本,拚倆賺一個。”石佬道:“誰說叫你拚命啦?命一生就一個,可不能拿它拚著玩。哪會有那麽多地痞流氓,值得去拚命?”高翠蘭道:“我說你不信,就我們倆開一個飯鋪,不要三個月,沒人鬧事才怪呢?”石佬道:“誰敢鬧事,還有我呢!”
棗花聽石佬願意幫忙,高興地道:“姥爺要跟我們一起開飯鋪?”石佬道:“不是跟你們一起開飯鋪。我是說,要是在這近處找個地方,總能照應些。翠蘭知道,我不能老是露麵。萬一人家認出來我,你們想想,哪有神仙開飯鋪的。傳出去,不知道搞什麽名堂。誰敢來吃飯呀?你們兩個出麵就不一樣了,最起碼人長得好,幹淨利落。翠蘭又會燒菜做飯,棗花勤快,學得也快,準能做好生意!”
高翠蘭知道他是一片苦心,道:“您想的倒是周到。可開飯鋪也不是容易的事,哪裏弄房子去呀?”石佬道:“別急,紫茵觀暫時還能住,我這是給你們想後路,知道吧?總得慢慢來。”
棗花失望地道:“姥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我以為明天就幹起來了呢。”石佬道:“你還真是個急性子,看來是個幹事的人。”高翠蘭道:“還誇她呢,你看,她馬上就睡著了。”石佬看棗花說著說著話打起盹來,對高翠蘭道:“今天跑這麽遠的路,也該累了,你們就睡吧。”
第二天一大早,高翠蘭要迴紫茵觀,石佬知道廟裏沒有吃的,也不好留。自己走過這邊去大蓬山的路徑,便把她們一直送到大蓬山下。臨別時,石佬對她們道:“你們先在那邊住著,要是再遇到什麽麻煩,就來找我。”棗花有些戀戀不舍,道:“姥爺,沒事就過來看看,我們想著您哪。”石佬答應著走了。正是:
天差地別三單身 相聚如同一家人
為扶弱小共謀劃 勝過世間無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