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剛走出沒多遠,突然察覺到四周不知何時悄然聚攏起一群人。
那些人的目光緊緊鎖定在他身上,眼中閃爍著好奇與八卦的光芒。
其中一位大嬸笑容滿麵地開口問道:“小夥子,你跟這家人到底是什麽關係呀?”
宋家吵吵鬧鬧,總是關著房門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愛與街坊鄰裏往來。
因此,大家不知道他家的底細,隻是從街道辦主任那裏得知,這家兩個男丁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更多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麵對眾人投來的詢問目光,宋宣顯得格外鎮定,從容不迫地迴答道:“我是這戶人家的大兒子,今天剛好路過這兒,順道過來看看我爸。”
人群裏有人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那你為啥不跟你爸媽一塊兒住呢?”
這個年代講究父母在不分家,與父母分開居住的子女很少。
而宋宣作為家中長子,不和父母住就更讓人覺得奇怪,一看裏麵就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宋宣解釋道:“家裏房子太小,住不下這麽多人。而且我弟弟家那三個娃娃,整天哭鬧個不停。”
“我要是住在這兒,別說是好好休息了,上班沒精神連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沒辦法我隻能自己在外麵找地方住。”
聽到這話,有人苦悶地附和著說:“可不是嘛,你家那幾個侄子確實挺能哭的。”
“你們瞧瞧我這眼睛下,黑得跟連夜跑去老鄉家偷了頭牛似的!我就住在他家隔壁,真是遭大罪了!”
“唉,我也被他們家孩子的哭鬧聲折騰得不輕。”
-
“……”
宋宣也挺無語的,沒想到趙翠蘭這麽不會做人,稍微做點吃食或者買些水果糖給附近的幾戶人家分一分,大家心裏也能好受些。
他們什麽也不做,任由自家孩子天天哭鬧,這都快激起民憤了。
“真是對不住各位,大家多多包涵一下。等孩子們再長大一些,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不分晝夜的啼哭了。”
宋宣隻是在嘴上道個歉,不可能花錢買東西,幫他們緩和鄰裏之間的關係。
“你跟你弟弟不太一樣。”
盡管眾人心中多少有些不滿,但畢竟那三個孩子還小,誰都不能保證自家不會有孩子誕生。
大家不可能因為孩子哭鬧,就隨隨便便地將他們一家人趕走。
他們沒這個權利,也沒有這個資格,但心裏多少有些憋屈。
如果跟宋家人吵架的話,會把孩子嚇哭,最後倒黴受罪的還是他們。
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去街道辦投訴宋家,隻是街道辦的幹事上門勸說後,效果也不太理想。
一兩歲的孩子會通過哭鬧表達情緒,不能完全控製自己不哭。
大家雖然能夠體諒孩子的天性,但對於這家人沒禮數,心裏難免還是會有些看法。
宋宣永遠不可能對趙翠蘭有好態度,也不想讓她將來在外麵胡說八道,敗壞自己的名聲,自爆道:“我和弟弟不是同胞兄弟,有所不同很正常。”
聽完宋宣這番解釋,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
宋宣隻當沒聽見,禮貌地說:“我手頭上還有些要緊事需要處理,還望各位嬸子行個方便,給我讓讓路可好?”
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家即使還有很多想問的事情,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了。
宋家這大兒子比其他宋家人好說話多了,等他下次來的時候,再向他打聽他家情況也不遲。
大家對視一眼,紛紛給他讓開一條路。
宋宣順利離開,不禁鬆了一口氣,他決定下次到了飯點再來拿錢。
大家都在家裏吃飯,他就不會被人圍堵了。
-
宋宣知道這筆“賠償”,自己肯定沒法拿太久。
可誰知道還沒到兩年,宋父和宋羽就已經不願意再繼續支付賠償了。
宋宣雖說有這個心理準備,但著實未曾料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快。
不過,即便心中感到些許驚訝,宋宣倒也沒有生出過多的不滿情緒來。
無論宋父給的錢是多是少,於他而言都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宋父滿臉憂愁,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無奈地對宋宣說道:“老大啊,如今咱們家是什麽情況,想必你心裏也清楚。”
“我們要是再像之前那樣每個月給你35塊錢,恐怕咱這一大家子人,很快就連一口飯都吃不上了!”
他長長地歎了口氣,接著說道:“你那大侄子眼看著快滿兩歲了,可他到現在還不會開口說話。我跟你趙阿姨急得不行,前些日子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全麵檢查。”
“醫生告訴我們這孩子智力有些低下,語言功能發育得比較差。醫生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嬰兒時期缺氧造成的,後續的治療得花不少錢。”
“你那兩個小侄子身體也一直不太好,隔三岔五就會來一場感冒發燒,每次生病都得花費一筆不小的開銷。”
“你趙阿姨和你弟妹都是農村戶口,沒有城市裏的供應糧。所以家裏每個月都得花錢去買糧食給她們吃,這又是一筆固定的支出。”
“家裏現在實在是沒有多少餘錢了,我以前攢下來的錢,去年都從銀行取出來交給你了,以後的工資我們就暫時不給了吧?等我們以後有錢了再還給你。”
“我和小羽為了節省開支,現在連煙酒都很少碰了。我們倆也是真的沒辦法了,壓力太大了!”
-
宋宣安靜地坐在那裏,從頭到尾默默地聽著宋父不停地訴苦,臉上始終沒有太多表情。
大寶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完全是拜趙琪所賜。
宋宣其實已經目睹好幾次,趙琪虐待她兒子的場景。
每當孩子們因為各種原因哭鬧不止的時候,趙琪就會顯得極其不耐煩。
她會隨手抓起一旁的被子,狠狠地捂住孩子的口鼻;她會伸出自己的手掌,用力地壓在孩子那小小的臉上,或者用枕頭按住他們。
每一次撞見這種情景,宋宣都會選擇沉默不語,從未開口提醒過趙琪這樣的行為是危險、錯誤的。
這些孩子與他無關,上輩子原主含辛茹苦、全心全意地照顧這三個兒子,也沒人說他一句好。
從孩子們呱呱落地開始,原主一把屎一把尿將他們拉扯長大。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隻要孩子們需要,原主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
三個孩子都養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可結果呢?這三個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懂得感恩,沒有一個孩子把原主多年來的付出放在心上。
他們都認為原主占了自己父親位置是欠了他們,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原主離開人世,這三個白眼狼連一絲一毫的傷心都未曾流露,還順理成章的接收了他的財產。
既然如此,那麽這輩子就讓命運迴歸它原本應有的軌道。
有些人生來便是要承受苦難的,作為男女主的孩子們不經曆點挫折磨難都不符合他們的身份。
-
宋宣飛快地在一頁新的紙麵上書寫下一份協議,而後毫不猶豫地將其遞給了對麵的宋父,“爸,您要是實在不願再給我這筆錢,那也行。”
“隻不過嘛,請您先把這份養老協議給簽了。”
宋父原本正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家裏的種種難處,冷不丁被大兒子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給打斷了。
一時間,那些未說完的話語猶如魚刺般哽在了他的喉嚨裏,再也吐不出半個字來。
宋父錯愕地望著眼前的大兒子,哪怕知道自己想與他緩和關係的想法,已經徹底破滅了。
這些年下來,父子之間的關係毫無進展,自己的荷包卻越來越癟,破財免災沒攢下一分錢來。
宋父已經放棄了緩和關係的想法,認定宋宣就是塊捂不化的寒冰,但還是沒想到他能絕情到這份上,氣紅了臉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你……你是認真的嗎?”
聽見宋父的質問,宋宣神色坦然地點了點頭,應道:“沒錯,我是認真的。”
“您先仔細瞧瞧這份協議,如果沒有問題,簽完字之後再拿去讓小弟簽一下名,咱們之間的那筆賬,就可以一筆勾銷了。”
那些人的目光緊緊鎖定在他身上,眼中閃爍著好奇與八卦的光芒。
其中一位大嬸笑容滿麵地開口問道:“小夥子,你跟這家人到底是什麽關係呀?”
宋家吵吵鬧鬧,總是關著房門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愛與街坊鄰裏往來。
因此,大家不知道他家的底細,隻是從街道辦主任那裏得知,這家兩個男丁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更多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麵對眾人投來的詢問目光,宋宣顯得格外鎮定,從容不迫地迴答道:“我是這戶人家的大兒子,今天剛好路過這兒,順道過來看看我爸。”
人群裏有人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那你為啥不跟你爸媽一塊兒住呢?”
這個年代講究父母在不分家,與父母分開居住的子女很少。
而宋宣作為家中長子,不和父母住就更讓人覺得奇怪,一看裏麵就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宋宣解釋道:“家裏房子太小,住不下這麽多人。而且我弟弟家那三個娃娃,整天哭鬧個不停。”
“我要是住在這兒,別說是好好休息了,上班沒精神連工作都會受到影響,沒辦法我隻能自己在外麵找地方住。”
聽到這話,有人苦悶地附和著說:“可不是嘛,你家那幾個侄子確實挺能哭的。”
“你們瞧瞧我這眼睛下,黑得跟連夜跑去老鄉家偷了頭牛似的!我就住在他家隔壁,真是遭大罪了!”
“唉,我也被他們家孩子的哭鬧聲折騰得不輕。”
-
“……”
宋宣也挺無語的,沒想到趙翠蘭這麽不會做人,稍微做點吃食或者買些水果糖給附近的幾戶人家分一分,大家心裏也能好受些。
他們什麽也不做,任由自家孩子天天哭鬧,這都快激起民憤了。
“真是對不住各位,大家多多包涵一下。等孩子們再長大一些,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不分晝夜的啼哭了。”
宋宣隻是在嘴上道個歉,不可能花錢買東西,幫他們緩和鄰裏之間的關係。
“你跟你弟弟不太一樣。”
盡管眾人心中多少有些不滿,但畢竟那三個孩子還小,誰都不能保證自家不會有孩子誕生。
大家不可能因為孩子哭鬧,就隨隨便便地將他們一家人趕走。
他們沒這個權利,也沒有這個資格,但心裏多少有些憋屈。
如果跟宋家人吵架的話,會把孩子嚇哭,最後倒黴受罪的還是他們。
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去街道辦投訴宋家,隻是街道辦的幹事上門勸說後,效果也不太理想。
一兩歲的孩子會通過哭鬧表達情緒,不能完全控製自己不哭。
大家雖然能夠體諒孩子的天性,但對於這家人沒禮數,心裏難免還是會有些看法。
宋宣永遠不可能對趙翠蘭有好態度,也不想讓她將來在外麵胡說八道,敗壞自己的名聲,自爆道:“我和弟弟不是同胞兄弟,有所不同很正常。”
聽完宋宣這番解釋,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
宋宣隻當沒聽見,禮貌地說:“我手頭上還有些要緊事需要處理,還望各位嬸子行個方便,給我讓讓路可好?”
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家即使還有很多想問的事情,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了。
宋家這大兒子比其他宋家人好說話多了,等他下次來的時候,再向他打聽他家情況也不遲。
大家對視一眼,紛紛給他讓開一條路。
宋宣順利離開,不禁鬆了一口氣,他決定下次到了飯點再來拿錢。
大家都在家裏吃飯,他就不會被人圍堵了。
-
宋宣知道這筆“賠償”,自己肯定沒法拿太久。
可誰知道還沒到兩年,宋父和宋羽就已經不願意再繼續支付賠償了。
宋宣雖說有這個心理準備,但著實未曾料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快。
不過,即便心中感到些許驚訝,宋宣倒也沒有生出過多的不滿情緒來。
無論宋父給的錢是多是少,於他而言都是穩賺不虧的買賣。
宋父滿臉憂愁,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無奈地對宋宣說道:“老大啊,如今咱們家是什麽情況,想必你心裏也清楚。”
“我們要是再像之前那樣每個月給你35塊錢,恐怕咱這一大家子人,很快就連一口飯都吃不上了!”
他長長地歎了口氣,接著說道:“你那大侄子眼看著快滿兩歲了,可他到現在還不會開口說話。我跟你趙阿姨急得不行,前些日子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全麵檢查。”
“醫生告訴我們這孩子智力有些低下,語言功能發育得比較差。醫生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嬰兒時期缺氧造成的,後續的治療得花不少錢。”
“你那兩個小侄子身體也一直不太好,隔三岔五就會來一場感冒發燒,每次生病都得花費一筆不小的開銷。”
“你趙阿姨和你弟妹都是農村戶口,沒有城市裏的供應糧。所以家裏每個月都得花錢去買糧食給她們吃,這又是一筆固定的支出。”
“家裏現在實在是沒有多少餘錢了,我以前攢下來的錢,去年都從銀行取出來交給你了,以後的工資我們就暫時不給了吧?等我們以後有錢了再還給你。”
“我和小羽為了節省開支,現在連煙酒都很少碰了。我們倆也是真的沒辦法了,壓力太大了!”
-
宋宣安靜地坐在那裏,從頭到尾默默地聽著宋父不停地訴苦,臉上始終沒有太多表情。
大寶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完全是拜趙琪所賜。
宋宣其實已經目睹好幾次,趙琪虐待她兒子的場景。
每當孩子們因為各種原因哭鬧不止的時候,趙琪就會顯得極其不耐煩。
她會隨手抓起一旁的被子,狠狠地捂住孩子的口鼻;她會伸出自己的手掌,用力地壓在孩子那小小的臉上,或者用枕頭按住他們。
每一次撞見這種情景,宋宣都會選擇沉默不語,從未開口提醒過趙琪這樣的行為是危險、錯誤的。
這些孩子與他無關,上輩子原主含辛茹苦、全心全意地照顧這三個兒子,也沒人說他一句好。
從孩子們呱呱落地開始,原主一把屎一把尿將他們拉扯長大。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隻要孩子們需要,原主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
三個孩子都養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可結果呢?這三個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懂得感恩,沒有一個孩子把原主多年來的付出放在心上。
他們都認為原主占了自己父親位置是欠了他們,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原主離開人世,這三個白眼狼連一絲一毫的傷心都未曾流露,還順理成章的接收了他的財產。
既然如此,那麽這輩子就讓命運迴歸它原本應有的軌道。
有些人生來便是要承受苦難的,作為男女主的孩子們不經曆點挫折磨難都不符合他們的身份。
-
宋宣飛快地在一頁新的紙麵上書寫下一份協議,而後毫不猶豫地將其遞給了對麵的宋父,“爸,您要是實在不願再給我這筆錢,那也行。”
“隻不過嘛,請您先把這份養老協議給簽了。”
宋父原本正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家裏的種種難處,冷不丁被大兒子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給打斷了。
一時間,那些未說完的話語猶如魚刺般哽在了他的喉嚨裏,再也吐不出半個字來。
宋父錯愕地望著眼前的大兒子,哪怕知道自己想與他緩和關係的想法,已經徹底破滅了。
這些年下來,父子之間的關係毫無進展,自己的荷包卻越來越癟,破財免災沒攢下一分錢來。
宋父已經放棄了緩和關係的想法,認定宋宣就是塊捂不化的寒冰,但還是沒想到他能絕情到這份上,氣紅了臉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你……你是認真的嗎?”
聽見宋父的質問,宋宣神色坦然地點了點頭,應道:“沒錯,我是認真的。”
“您先仔細瞧瞧這份協議,如果沒有問題,簽完字之後再拿去讓小弟簽一下名,咱們之間的那筆賬,就可以一筆勾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