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聽著外麵淒淒慘慘的聲音,唇角微微上翹,拿出原主以前的書看起來。
宋強現在的待遇明顯要比原主好許多。原主被打的時候哭都不敢哭出來。
因為哭出聲被外人聽見,隻會招致宋父、宋母更多的毆打。
所以哪怕原主一直承受著家庭暴力的折磨,家屬院裏卻沒有一絲風聲傳出。這個秘密就這麽隱藏在了一扇窄小破舊的木門之後。
住在同一棟樓的那些工人家屬們,或許有一些人察覺到了異常。
然而,原主對大家的關心避之不及,時間一長大家也就不再多管閑事。
宋宣聽著宋母的罵罵咧咧聲音,有點想不明白。
大兒子不得歡心,是因為差點害她難產。
那她不喜歡小兒子,又是因為什麽緣故?
難道是劇情設定,宋父、宋母的愛隻能給女主一個人?
-
宋強嗓子都哭啞了,宋宣依然不受任何影響。
以前原主挨打的時候,宋強隻是冷漠地站在一旁,無動於衷地看著這一切發生。
甚至有時候興致上來,他會加入他們,或者成為打手在宋寶珠和宋母的吩咐下,對不敢進行反抗的原主施暴。
嘴上說著抱歉,下手卻毫不手軟。
而如今,輪到宋強自己挨打時,宋宣同樣選擇冷眼旁觀,就如同他之前對原主所說的那樣,這都是命他也無能為力。
現在不過是風水輪流轉罷了。
宋強是個湯圓餡兒的,肯定不會任由他們欺負,這個家以後一定會很熱鬧。
宋宣有點拭目以待,他就這麽聽著宋強極度悲傷的號哭,繼續翻著書溫習原主曾經學過的知識。
原主正處於初三階段,距離至關重要的中考,隻剩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目前有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宋宣麵前,現在使用的課本與他原世界的初中課本截然不同。
這意味著他必須爭分奪秒地熟悉這些新的知識要點,掌握原主所具備的各項技能。
如果他的成績突然間大幅下滑,那麽自己的培訓班計劃,恐怕就要中途夭折了。
連自己都無法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又怎麽能夠教導他人呢?
他敢這樣做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還會擔心他誤人子弟不敢讓他教呢。
-
五十年代的學生從小所學的外語,並非英語而是俄語。
對於宋宣而言這就有些棘手了,雖說他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多種語言,但偏偏對俄語知之甚少。
究其原因是在他眼中,俄國可以稱得上“美食荒漠”。
那裏的食物不符合,宋宣挑剔的味蕾。
他對前往那裏旅遊總是興致缺缺,沒有為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就去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
語數這兩門學科對於宋宣來說,倒不是什麽大難題。
不過初中階段所要學習的遠不止這兩個科目,其他科目的知識依靠原主留下的記憶,宋宣應對起來還算輕鬆。
唯獨政治這門學科,著實讓宋宣感到頭疼。
現代人與這個時代的人們,思想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稍不留意便可能犯下嚴重的政治錯誤,甚至會被抓起來關進班房。
-
值得一提的是,原主是一個非常勤奮好學的孩子,從那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知識點的課本就能看出來。
原主為了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痛苦,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優異的成績單,老師的誇獎,算是原主生命中為數不多的溫暖和陽光。
原主出色的學業表現讓穿越而來的宋宣,有了還算不錯的起點。
倘若原主的成績糟糕透頂,那麽對於宋宣而言,想要賺取錢財困難重重。投稿獲取稿酬,從事翻譯工作,或者開設培訓班之類的途徑,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貿然嚐試做這些不符合人設的事情,極有可能會被視為可疑分子甚至是特務,下場通常不會好。
哪怕公安什麽也問不出,查不出他和敵對勢力有關聯,接二連三的審問也能讓人去掉半條命。
-
宋宣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年代翻譯稿件,所獲得的報酬似乎頗為豐厚。
過兩天他可以去出版社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找到一份翻譯的工作。
俄語就不要想了,英語還可以試一試。
宋宣擔心出版社會因為他是個初中生對自己的翻譯水平抱有懷疑態度。
他在家裏放出狠話,要與宋家人互不來往。人在屋簷下若是不願低頭服軟,等待著他的必然是各種製裁。
包括斷糧餓肚子、禁止他迴屋睡覺,甚至不準使用家裏的任何東西,這絕對是宋母他們能幹得出來的事。
宋宣必須盡快掙錢,才能在被趕出家門時不至於無家可歸。
-
宋宣認真地翻閱著,原主小學六年級以及初二的課本知識,不時停下來思考、做筆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所有的知識點都被他梳理了一遍。
宋宣伸了個懶腰,起來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
他想起之前答應給嬸子們寫的感謝文章還沒有完成,便重新坐迴去拿起筆開始構思起來。
經過一番斟酌,他最終確定了題目——《溫暖鄰裏間》。
這個題目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新意,但卻最能直接表達出他想要傳達的情感。
宋宣下筆如有神,將自己生病期間家屬院的嬸子們,對他的關心與照顧一樁樁一件件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那些晝夜不眠地守候,送來的熱湯熱飯……
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嬸子們的濃濃溫情。
不知不覺中,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躍然紙上。
寫完後宋宣從頭到尾讀了幾遍,修改了一些詞句,覺得還算滿意便拿信紙謄抄了一遍。
至於這篇文章能不能上報,宋宣無法確定。已經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對他來說就算是完成了這項任務。
正當宋宣準備起身去倒杯水喝時,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
那聲音嘈雜而熱鬧,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宋宣帶著一絲好奇,放下手中的水杯,打開了門望去。
-
屋外圍滿前來湊熱鬧的嬸子們,屋內則站著三個陌生的女人。
宋宣微微一怔,目光在這三個女人身上掃過。
其中兩個女人安靜地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唯有那個身著列寧裝的女人,格外引人注目。
她衣著樸素但不失幹練,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一種領導者氣質,此時正在滔滔不絕地跟宋母說著話。
聽談話內容,她似乎是在給宋母做思想教育工作。
平日裏在原主麵前獨斷專橫的宋母,此時此刻竟然連一句話也不敢說,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在那裏,接受對方的批評教育。
於明慧瞧見了走出來的宋宣,連忙招唿他過去:“宣子~宣子,你快過來!”
宋宣抬頭望去見是於嬸子叫他,便順從地走了過去,看向屋內幾個陌生人,詢問:“於嬸兒,這是?”
“一會兒再給你說。”
說完這句簡單的安撫之後,於嬸子隨即轉身麵向那位講話的女同誌,態度恭敬地向她介紹道:“何主任,這就是我跟您提到過的宋家大兒子——宋宣。”
宋強現在的待遇明顯要比原主好許多。原主被打的時候哭都不敢哭出來。
因為哭出聲被外人聽見,隻會招致宋父、宋母更多的毆打。
所以哪怕原主一直承受著家庭暴力的折磨,家屬院裏卻沒有一絲風聲傳出。這個秘密就這麽隱藏在了一扇窄小破舊的木門之後。
住在同一棟樓的那些工人家屬們,或許有一些人察覺到了異常。
然而,原主對大家的關心避之不及,時間一長大家也就不再多管閑事。
宋宣聽著宋母的罵罵咧咧聲音,有點想不明白。
大兒子不得歡心,是因為差點害她難產。
那她不喜歡小兒子,又是因為什麽緣故?
難道是劇情設定,宋父、宋母的愛隻能給女主一個人?
-
宋強嗓子都哭啞了,宋宣依然不受任何影響。
以前原主挨打的時候,宋強隻是冷漠地站在一旁,無動於衷地看著這一切發生。
甚至有時候興致上來,他會加入他們,或者成為打手在宋寶珠和宋母的吩咐下,對不敢進行反抗的原主施暴。
嘴上說著抱歉,下手卻毫不手軟。
而如今,輪到宋強自己挨打時,宋宣同樣選擇冷眼旁觀,就如同他之前對原主所說的那樣,這都是命他也無能為力。
現在不過是風水輪流轉罷了。
宋強是個湯圓餡兒的,肯定不會任由他們欺負,這個家以後一定會很熱鬧。
宋宣有點拭目以待,他就這麽聽著宋強極度悲傷的號哭,繼續翻著書溫習原主曾經學過的知識。
原主正處於初三階段,距離至關重要的中考,隻剩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目前有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宋宣麵前,現在使用的課本與他原世界的初中課本截然不同。
這意味著他必須爭分奪秒地熟悉這些新的知識要點,掌握原主所具備的各項技能。
如果他的成績突然間大幅下滑,那麽自己的培訓班計劃,恐怕就要中途夭折了。
連自己都無法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又怎麽能夠教導他人呢?
他敢這樣做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還會擔心他誤人子弟不敢讓他教呢。
-
五十年代的學生從小所學的外語,並非英語而是俄語。
對於宋宣而言這就有些棘手了,雖說他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多種語言,但偏偏對俄語知之甚少。
究其原因是在他眼中,俄國可以稱得上“美食荒漠”。
那裏的食物不符合,宋宣挑剔的味蕾。
他對前往那裏旅遊總是興致缺缺,沒有為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就去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
語數這兩門學科對於宋宣來說,倒不是什麽大難題。
不過初中階段所要學習的遠不止這兩個科目,其他科目的知識依靠原主留下的記憶,宋宣應對起來還算輕鬆。
唯獨政治這門學科,著實讓宋宣感到頭疼。
現代人與這個時代的人們,思想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稍不留意便可能犯下嚴重的政治錯誤,甚至會被抓起來關進班房。
-
值得一提的是,原主是一個非常勤奮好學的孩子,從那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知識點的課本就能看出來。
原主為了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痛苦,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優異的成績單,老師的誇獎,算是原主生命中為數不多的溫暖和陽光。
原主出色的學業表現讓穿越而來的宋宣,有了還算不錯的起點。
倘若原主的成績糟糕透頂,那麽對於宋宣而言,想要賺取錢財困難重重。投稿獲取稿酬,從事翻譯工作,或者開設培訓班之類的途徑,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在這樣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貿然嚐試做這些不符合人設的事情,極有可能會被視為可疑分子甚至是特務,下場通常不會好。
哪怕公安什麽也問不出,查不出他和敵對勢力有關聯,接二連三的審問也能讓人去掉半條命。
-
宋宣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年代翻譯稿件,所獲得的報酬似乎頗為豐厚。
過兩天他可以去出版社碰碰運氣,看看能否找到一份翻譯的工作。
俄語就不要想了,英語還可以試一試。
宋宣擔心出版社會因為他是個初中生對自己的翻譯水平抱有懷疑態度。
他在家裏放出狠話,要與宋家人互不來往。人在屋簷下若是不願低頭服軟,等待著他的必然是各種製裁。
包括斷糧餓肚子、禁止他迴屋睡覺,甚至不準使用家裏的任何東西,這絕對是宋母他們能幹得出來的事。
宋宣必須盡快掙錢,才能在被趕出家門時不至於無家可歸。
-
宋宣認真地翻閱著,原主小學六年級以及初二的課本知識,不時停下來思考、做筆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所有的知識點都被他梳理了一遍。
宋宣伸了個懶腰,起來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
他想起之前答應給嬸子們寫的感謝文章還沒有完成,便重新坐迴去拿起筆開始構思起來。
經過一番斟酌,他最終確定了題目——《溫暖鄰裏間》。
這個題目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新意,但卻最能直接表達出他想要傳達的情感。
宋宣下筆如有神,將自己生病期間家屬院的嬸子們,對他的關心與照顧一樁樁一件件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那些晝夜不眠地守候,送來的熱湯熱飯……
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嬸子們的濃濃溫情。
不知不覺中,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躍然紙上。
寫完後宋宣從頭到尾讀了幾遍,修改了一些詞句,覺得還算滿意便拿信紙謄抄了一遍。
至於這篇文章能不能上報,宋宣無法確定。已經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對他來說就算是完成了這項任務。
正當宋宣準備起身去倒杯水喝時,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
那聲音嘈雜而熱鬧,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宋宣帶著一絲好奇,放下手中的水杯,打開了門望去。
-
屋外圍滿前來湊熱鬧的嬸子們,屋內則站著三個陌生的女人。
宋宣微微一怔,目光在這三個女人身上掃過。
其中兩個女人安靜地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唯有那個身著列寧裝的女人,格外引人注目。
她衣著樸素但不失幹練,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一種領導者氣質,此時正在滔滔不絕地跟宋母說著話。
聽談話內容,她似乎是在給宋母做思想教育工作。
平日裏在原主麵前獨斷專橫的宋母,此時此刻竟然連一句話也不敢說,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在那裏,接受對方的批評教育。
於明慧瞧見了走出來的宋宣,連忙招唿他過去:“宣子~宣子,你快過來!”
宋宣抬頭望去見是於嬸子叫他,便順從地走了過去,看向屋內幾個陌生人,詢問:“於嬸兒,這是?”
“一會兒再給你說。”
說完這句簡單的安撫之後,於嬸子隨即轉身麵向那位講話的女同誌,態度恭敬地向她介紹道:“何主任,這就是我跟您提到過的宋家大兒子——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