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畢建華驚呆了
重生祁同偉,踏雪至山巔 作者:謝頂登昆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祁鎮長,您剛才說的是修路和建水庫?”
馬德邦懷疑自己聽錯了,連忙確認一下。
都說金橋銀路土建築,普通的房地產哪有鋪橋修路賺錢。
這一來就給這麽大一個單子,這哪是陳陽讓他們幫忙,這是陳陽幫他們忙啊。
張曠雨一聽也愣住了,修路和修水庫,之前好像是聽祁同偉說過,但現在鎮上沒有錢啊。
哪來的錢修水庫和修路。
張曠雨知道李達康一直想修路,甚至開了幾次會都說要攤派,由縣政府出資一半,各個鄉鎮村集資一半,把路給修好修通。
可是即使縣政府能夠出資一半,鄉鎮哪裏有錢,還不是從村民那裏攤派,這樣意見不但大,風險還高,一不小心就要弄出大事件。
所以現在這個事情遲遲推不下去,沒想到祁同偉竟然已經開始琢磨怎麽實施了,連施工隊都叫過來了。
但張曠雨這時候又想起了另一層。
祁同偉是下來掛職的幹部,他作為改革先鋒下來的。
現在解決了三座大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把常務副鎮長這個位置坐的穩穩的,現在祁同偉修路修水庫,那就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也完全契合改革先鋒這個稱謂。
這個事情風險大,但收益也大啊,要是真的搞成了,那全縣都要跟馬桔鎮學習。
祁同偉的進步還用等2年嗎,估計直接就能上一個台階。
這操作這遠見,太厲害了。
就著祁同偉這段時間撒錢的風格,攤派的這一半的錢完全不用到村民身上,說不定他自己都早有解決辦法。
嘶,張曠雨吸了一口冷氣,看向祁同偉充滿了震驚,恐怖如斯。
祁同偉不知道他簡單的說了幾句話,就讓張曠雨想了這麽多。
畢建華也愣住了,你不是請他們來聊買水泥的嘛,怎麽變成修水庫和修路了。
“祁鎮長,我們馬桔鎮水泥廠的水泥。”
畢建華實在忍不住,出聲提醒了一句。
馬德邦三人也明白,這是要直接進入正題了。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祁同偉說修路修水庫,難道是水泥的量太大,他們吃不下,所以還給項目。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麻煩了,畢竟他們雖然是各個集團公司的負責人,但也不能虧太多。
三人猶豫的看向祁同偉。
祁同偉愣了一下,想起來剛才他們說是過來買水泥的。
知道是陳陽的交代,就對著畢建華問。
“老畢,你現在水泥月產量多少?”
畢建華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
“我們現在月產量3000噸,如果三班倒,我有希望能弄到5000噸。”
畢建華這是往高了說,做生意就是這樣,他要是直接搜3千噸,他們買可能就隻賣1千噸,現在他說能到達5千噸,那麽他們不賣個2、3千噸怎麽好意思。
馬德邦一聽,鬆了一口氣,還以為有多少,跟他們之前打聽的差不多。
“馬桔鎮的水泥,我建工集團就能全部吃下,我全部要了。”
馬德邦大氣說,還示意秘書去拿合同。
既然是要結交祁同偉,自然是誠意越足越好。
身旁兩個公司老總就不幹了,才3千噸水泥,你一個人吃完,我們不就白來了。
“這3千噸我們要了,我們比較缺。”
“我可以簽訂長期的合同,你們馬桔鎮水泥廠生產多少,我要多少。”
畢建華一聽,愣住了,什麽時候馬桔鎮水泥廠的水泥這麽受歡迎了。
來的三個人都沒聽價格直接就要包場,這底氣也太足了。
難怪之前祁同偉去水泥廠直接說產量太低,讓提升產能,原來這才哪到哪。
畢建華越來越覺得自己不是東西,之前竟然懷疑祁同偉。
為什麽祁同偉最近沒去水泥廠,估計這小事他都看不到眼裏,對他來說比登天還難的事情,祁同偉一句話就能解決。
畢建華笑的嘴都合不攏,恨不得馬上簽訂下合同。
張曠雨之前也想過可能會賣一些水泥,但沒想到是直接包圓了。
每個月3千噸水泥,這不就是祁同偉之前給畢建華的生產任務,原來一切都在祁同偉的運籌帷幄之中。
每個月三千噸水泥,算便宜點250一噸,一個月就是75萬的銷售額,一年就是1000萬的銷售額,那妥妥的千萬級的大廠了。
張曠雨有點羨慕的看向畢建華,這就成為千萬銷售大廠的廠長了,從一個原本要倒閉的廠子,一下就要成為金山縣的企業家了吧。
甚至再幹幾年,去到政協都不是不可能。
就在大家期待看著祁同偉的時候,祁同偉搖了搖頭。
“三千噸的產能太小了,這三千噸我得全部留在馬桔鎮。”
祁同偉一句話直接讓在座眾人再次驚掉下巴。
這可是一個月三千噸,不是一年三千噸,之前水泥廠一年也就6千噸吧,還賣不出去。
畢建華抓耳撓腮,著急的看向祁同偉。
反而張曠雨好像明白了什麽,隱約猜出來祁同偉這是要拿這些水泥來修路和建水庫,不由得誇讚祁同偉的布局。
如果隻是簽訂三千噸的長期合同,那馬桔鎮其實也就是隻是解決了水泥廠的問題,對祁同偉來說這個是一個政績,但衝擊力不夠強。
甚至可能祁同偉都有點看不上這樣的政績。
而要是修路和修水庫就不一樣了。
要致富先修路,修好這路,馬桔鎮的底氣就足了啊,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我是這麽想的。”
祁同偉也沒讓大家繼續猜測。
“我想以馬桔鎮為中心,以鄉村為節點,以高速和金山縣城為主要幹道,修馬桔鎮的公路網。起碼實現對向2車道。”
“好啊。”
張曠雨還沒反應過來,馬德邦直接鼓起掌來。
“祁鎮長好魄力,修好一條路,造福一方民。”
馬德邦給祁同偉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祁鎮長這是要修一個鄉鎮的路,那是萬家生佛啊。”
漢東路橋總公司的張總也拍起了馬屁,同時他也震驚祁同偉的魄力。
一個鄉鎮的路怎麽也有30公裏吧,算下來也得600萬的費用,再加上如果碰到修橋還有連通縣裏的路段和高速的路段,1000萬應該是保守估計。
一個鄉鎮幹部,竟然敢搞這麽大的動作。
馬德邦幾人立馬就意識到,如果隻是要一個成本價,這1000萬的工程,那也是能賺不少錢的。
“祁鎮長,這個工程就交給我們建工集團吧,我們隻要一個成本價,無條件給你們服務。”
“還是給我們路橋公司,我們這方麵是專業的。”
“我們設計院也有不少項目,找我們。”
眾人沒想到幾人開始爭了起來。
畢建華則是飛快計算了一下,一公裏差不多用300噸水泥,公裏怎麽也有30公裏,加起來就是9千噸,要他生產三個月,如果再加上水庫的用量,那時間更長。
難怪祁鎮長說這些水泥不賣,原來是這樣。
難怪一開始祁鎮長就讓自己保證質量,這給自己家修的路,肯定要按最高標準啊。
畢建華有點慶幸這段時間一直大力抓質量,不然要是出現豆腐渣工程,第一個追責的可能就是他這個廠長。
馬德邦懷疑自己聽錯了,連忙確認一下。
都說金橋銀路土建築,普通的房地產哪有鋪橋修路賺錢。
這一來就給這麽大一個單子,這哪是陳陽讓他們幫忙,這是陳陽幫他們忙啊。
張曠雨一聽也愣住了,修路和修水庫,之前好像是聽祁同偉說過,但現在鎮上沒有錢啊。
哪來的錢修水庫和修路。
張曠雨知道李達康一直想修路,甚至開了幾次會都說要攤派,由縣政府出資一半,各個鄉鎮村集資一半,把路給修好修通。
可是即使縣政府能夠出資一半,鄉鎮哪裏有錢,還不是從村民那裏攤派,這樣意見不但大,風險還高,一不小心就要弄出大事件。
所以現在這個事情遲遲推不下去,沒想到祁同偉竟然已經開始琢磨怎麽實施了,連施工隊都叫過來了。
但張曠雨這時候又想起了另一層。
祁同偉是下來掛職的幹部,他作為改革先鋒下來的。
現在解決了三座大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把常務副鎮長這個位置坐的穩穩的,現在祁同偉修路修水庫,那就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也完全契合改革先鋒這個稱謂。
這個事情風險大,但收益也大啊,要是真的搞成了,那全縣都要跟馬桔鎮學習。
祁同偉的進步還用等2年嗎,估計直接就能上一個台階。
這操作這遠見,太厲害了。
就著祁同偉這段時間撒錢的風格,攤派的這一半的錢完全不用到村民身上,說不定他自己都早有解決辦法。
嘶,張曠雨吸了一口冷氣,看向祁同偉充滿了震驚,恐怖如斯。
祁同偉不知道他簡單的說了幾句話,就讓張曠雨想了這麽多。
畢建華也愣住了,你不是請他們來聊買水泥的嘛,怎麽變成修水庫和修路了。
“祁鎮長,我們馬桔鎮水泥廠的水泥。”
畢建華實在忍不住,出聲提醒了一句。
馬德邦三人也明白,這是要直接進入正題了。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祁同偉說修路修水庫,難道是水泥的量太大,他們吃不下,所以還給項目。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麻煩了,畢竟他們雖然是各個集團公司的負責人,但也不能虧太多。
三人猶豫的看向祁同偉。
祁同偉愣了一下,想起來剛才他們說是過來買水泥的。
知道是陳陽的交代,就對著畢建華問。
“老畢,你現在水泥月產量多少?”
畢建華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
“我們現在月產量3000噸,如果三班倒,我有希望能弄到5000噸。”
畢建華這是往高了說,做生意就是這樣,他要是直接搜3千噸,他們買可能就隻賣1千噸,現在他說能到達5千噸,那麽他們不賣個2、3千噸怎麽好意思。
馬德邦一聽,鬆了一口氣,還以為有多少,跟他們之前打聽的差不多。
“馬桔鎮的水泥,我建工集團就能全部吃下,我全部要了。”
馬德邦大氣說,還示意秘書去拿合同。
既然是要結交祁同偉,自然是誠意越足越好。
身旁兩個公司老總就不幹了,才3千噸水泥,你一個人吃完,我們不就白來了。
“這3千噸我們要了,我們比較缺。”
“我可以簽訂長期的合同,你們馬桔鎮水泥廠生產多少,我要多少。”
畢建華一聽,愣住了,什麽時候馬桔鎮水泥廠的水泥這麽受歡迎了。
來的三個人都沒聽價格直接就要包場,這底氣也太足了。
難怪之前祁同偉去水泥廠直接說產量太低,讓提升產能,原來這才哪到哪。
畢建華越來越覺得自己不是東西,之前竟然懷疑祁同偉。
為什麽祁同偉最近沒去水泥廠,估計這小事他都看不到眼裏,對他來說比登天還難的事情,祁同偉一句話就能解決。
畢建華笑的嘴都合不攏,恨不得馬上簽訂下合同。
張曠雨之前也想過可能會賣一些水泥,但沒想到是直接包圓了。
每個月3千噸水泥,這不就是祁同偉之前給畢建華的生產任務,原來一切都在祁同偉的運籌帷幄之中。
每個月三千噸水泥,算便宜點250一噸,一個月就是75萬的銷售額,一年就是1000萬的銷售額,那妥妥的千萬級的大廠了。
張曠雨有點羨慕的看向畢建華,這就成為千萬銷售大廠的廠長了,從一個原本要倒閉的廠子,一下就要成為金山縣的企業家了吧。
甚至再幹幾年,去到政協都不是不可能。
就在大家期待看著祁同偉的時候,祁同偉搖了搖頭。
“三千噸的產能太小了,這三千噸我得全部留在馬桔鎮。”
祁同偉一句話直接讓在座眾人再次驚掉下巴。
這可是一個月三千噸,不是一年三千噸,之前水泥廠一年也就6千噸吧,還賣不出去。
畢建華抓耳撓腮,著急的看向祁同偉。
反而張曠雨好像明白了什麽,隱約猜出來祁同偉這是要拿這些水泥來修路和建水庫,不由得誇讚祁同偉的布局。
如果隻是簽訂三千噸的長期合同,那馬桔鎮其實也就是隻是解決了水泥廠的問題,對祁同偉來說這個是一個政績,但衝擊力不夠強。
甚至可能祁同偉都有點看不上這樣的政績。
而要是修路和修水庫就不一樣了。
要致富先修路,修好這路,馬桔鎮的底氣就足了啊,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我是這麽想的。”
祁同偉也沒讓大家繼續猜測。
“我想以馬桔鎮為中心,以鄉村為節點,以高速和金山縣城為主要幹道,修馬桔鎮的公路網。起碼實現對向2車道。”
“好啊。”
張曠雨還沒反應過來,馬德邦直接鼓起掌來。
“祁鎮長好魄力,修好一條路,造福一方民。”
馬德邦給祁同偉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祁鎮長這是要修一個鄉鎮的路,那是萬家生佛啊。”
漢東路橋總公司的張總也拍起了馬屁,同時他也震驚祁同偉的魄力。
一個鄉鎮的路怎麽也有30公裏吧,算下來也得600萬的費用,再加上如果碰到修橋還有連通縣裏的路段和高速的路段,1000萬應該是保守估計。
一個鄉鎮幹部,竟然敢搞這麽大的動作。
馬德邦幾人立馬就意識到,如果隻是要一個成本價,這1000萬的工程,那也是能賺不少錢的。
“祁鎮長,這個工程就交給我們建工集團吧,我們隻要一個成本價,無條件給你們服務。”
“還是給我們路橋公司,我們這方麵是專業的。”
“我們設計院也有不少項目,找我們。”
眾人沒想到幾人開始爭了起來。
畢建華則是飛快計算了一下,一公裏差不多用300噸水泥,公裏怎麽也有30公裏,加起來就是9千噸,要他生產三個月,如果再加上水庫的用量,那時間更長。
難怪祁鎮長說這些水泥不賣,原來是這樣。
難怪一開始祁鎮長就讓自己保證質量,這給自己家修的路,肯定要按最高標準啊。
畢建華有點慶幸這段時間一直大力抓質量,不然要是出現豆腐渣工程,第一個追責的可能就是他這個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