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沈李氏,就是李素問
流放懷孕父不詳,邊關深山蓋大房 作者:墨染千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姨娘本做好了飯菜,因著沈清棠母女到來,又加了兩個菜。
李氏攔不住,就跟過去幫忙。
這段時間過去,她廚藝也見長。
孫姨娘又是驚訝又是難過,感慨了句:“連你都會下廚房了。”
李氏樂嗬嗬道:“下廚房怎麽了?感覺挺好呀!忙活的時候怪充實的。尤其是看著他們把我做的飯菜吃光,特別開心!”
“那倒是!”孫姨娘也深有體會。
“……”
趁兩位娘親做飯,沈炎把自己畫的圖紙拿出來給沈清棠,讓她看著,自己出去一趟。
沈清棠沒多想,拿過圖紙。
沈炎不光字如其人,畫畫也是,橫平豎直、規規矩矩。
標注的特別詳細。
她大體翻了翻,基本上夠日常生活需要的。
轉頭打量不大的房間,多數家具陳舊,應當是原來房間裏有的,隻有少數幾樣,顏色比較新,像是新做的。
沈清棠著重看了看沈炎新做的桌椅,發現都是用碎板拚起來的。
應當是在家具店用不要的木料拚湊的,難為他能拚的這麽整齊,刷上漆後看不太出來。
大乾家具常用黑漆。
沈清棠不喜歡家具顏色這麽厚重,打算就用原木色凃一層木蠟油。
沈炎很快迴來,手裏拎著一隻燒雞。
沈清棠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沈炎母子一看就都特別節儉。
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沈炎更窮,否則也不至於為了摔壞的文房四寶厚著臉皮找上門。
如今應當還不到發工錢的時候,哪裏有多餘的錢買雞?!
她們剛進門時,桌上隻有一碟醃製的蘿卜,盤裏還擺著兩個窩頭。
不過沈清棠沒說什麽,隻是在離開時,悄悄留下了一百文錢。
李氏很支持,“你做的對!一百文錢對咱們現在來說,不算一筆大錢,卻可能是他們娘倆一個月的生活費。人家把咱當座上客,誠心相待,咱也不能讓人家吃大虧。”
沈清棠捏著手中的圖紙,“這些圖紙也不止一百文。”
李氏點頭:“你們都是好孩子。”
是沈清棠先出手幫了沈炎,才換得今日沈炎傾囊相授。
沈清棠笑了笑,想起什麽突然道:“娘,以後別人問你的時候你不要說自己是沈李氏。”
“那說什麽?”李氏莫名其妙。
在大乾,成了親的女子都這般稱唿。
先夫姓再己姓。
在自家宅院裏一般直接稱唿姓氏,若是有同姓,就按照地位或者年紀排出大小。
比如大張氏,小張氏。
“叫李素問啊!”沈清棠理所當然道,“你有名有姓,而且很很好聽。”
李氏怔住。
“既然咱們已經離開京城在北川安家,那就當重生一迴。你不再是誰的附屬品,就是你自己李素問。旁人再問起來也不需要冠夫姓,難道不冠夫姓就會影響你跟我爹的感情嗎?”
“這……”李氏明顯有些心動,隻是多年來的習慣和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難改變。
“別這那的,就這麽決定了。”沈清棠拍板,“我們以前還叫你們父親、母親呢!現在我們叫爹娘不也是很順口?難道你和爹會因此不疼我們了?”
“那倒是。我覺得爹娘比以前叫我們父親、母親還親切許多。不過,這跟說自己名字不一樣……”
“沒什麽不一樣的。”沈清棠打斷李氏,“娘,聽我的,從今天起不再是沈李氏,就是李素問。”
李素問張了張嘴,到底沒出聲反駁。
是啊,沈嶼之叫她夫人、娘子,沈清棠和沈清柯叫她母親,娘親,未來兒媳婦叫她婆母,沈清棠肚子裏的娃叫她外祖母,外人叫她沈李氏。
唯獨沒有李素問。
***
迴到山穀,沈嶼之和沈清柯還在忙。
李氏收拾剛買迴來的東西。
沈清棠跑去看新製的玻璃。
早晨出門前,她把燒製好的玻璃水倒在瓦片上。
這會兒早已經凝固。
“我做成了!”沈清棠拿著水狀深綠色玻璃,開心地喊了起來。
她真的做成了玻璃。
雖然還是不夠透明,但是總歸成功了。
接下來就是解決做大麵積薄玻璃的難題。
以沈清棠半吊子的水平,隻能想出來二次燒製。
把做好的玻璃液冷卻後重新燒,一來是再次嚐試去掉玻璃中的氣泡,二是她想嚐試吹玻璃。
這一次製玻璃是完全液化再凝固。
吹玻璃是在玻璃液簡單冷時,把一坨通紅的玻璃吹成自己想要的造型。
沈清棠研究玻璃時看過一則教程,說把玻璃吹成薄薄的氣球狀,從中間割開攤平就是大塊玻璃。
沈清棠想試試,試的前提是先把溫室大棚搭建好。
就他們家這幾個勞動力,完全排不開檔期。
***
沿著外牆掛木板速度很快,兩天就收工。
接下來就是打家具。
有了沈炎的圖紙,沈清柯省了不少事。
沈炎的圖紙詳細到,一塊板要怎麽下料才最合理,浪費最少,以及多少塊什麽尺寸的板就能做出什麽什麽樣的家具。
騰出功夫的沈嶼之,開始按照沈清棠的指揮挖池子做溫泉池。
幸好山穀裏的土地隻表層有些凍,底下鬆軟,很容易挖掘。
既然叫池子就不能太小,沈嶼之吭哧吭哧挖了三天。
這三天裏,李氏忙活著裁布,做牆裙。
因為內壁是泥牆,幹了難免會蹭到土,尤其是寢室。
李氏沿著擺床的位置貼了一圈八十公分高的牆裙。
四個人,三間寢室,都得做。
沈清棠熬豬油,繼續肥皂、香皂。
三天後,李氏已經做好了牆裙,還弄好了床帳。
沈嶼之挖了一個大大的深坑,把浮土清理幹淨後,找了些石頭貼著邊緣一點點砌起來,又用熟石灰填平了縫隙。
溫泉池挖好,還得挖管道從溫泉往池子裏引水。
挖好管道埋進碗口粗的竹管,溫泉池初步完成。
李氏不習慣露天,還得搭個簡易棚子。
棚頂沒封。
一來泡溫泉多在晚上,可以賞星星賞月亮。
二來若是需要,可以用草苫子先遮上,防止雨水以及其他髒東西掉落,若是不需要就卷起來,方便又實用。
於是母女倆又開始打草苫子。
沈嶼之開始挖第二個溫泉池。
他看著做好後的溫泉覺得挺不錯,但是一家四口兩男兩女不能同時泡溫泉,就緊挨著挖起第二個溫泉。
這樣一家四口隔著籬笆可以同時泡溫泉。
隻是一家人,怎麽都沒想到,辛辛苦苦做好的溫泉池,第一天就被鮮血染紅。
李氏攔不住,就跟過去幫忙。
這段時間過去,她廚藝也見長。
孫姨娘又是驚訝又是難過,感慨了句:“連你都會下廚房了。”
李氏樂嗬嗬道:“下廚房怎麽了?感覺挺好呀!忙活的時候怪充實的。尤其是看著他們把我做的飯菜吃光,特別開心!”
“那倒是!”孫姨娘也深有體會。
“……”
趁兩位娘親做飯,沈炎把自己畫的圖紙拿出來給沈清棠,讓她看著,自己出去一趟。
沈清棠沒多想,拿過圖紙。
沈炎不光字如其人,畫畫也是,橫平豎直、規規矩矩。
標注的特別詳細。
她大體翻了翻,基本上夠日常生活需要的。
轉頭打量不大的房間,多數家具陳舊,應當是原來房間裏有的,隻有少數幾樣,顏色比較新,像是新做的。
沈清棠著重看了看沈炎新做的桌椅,發現都是用碎板拚起來的。
應當是在家具店用不要的木料拚湊的,難為他能拚的這麽整齊,刷上漆後看不太出來。
大乾家具常用黑漆。
沈清棠不喜歡家具顏色這麽厚重,打算就用原木色凃一層木蠟油。
沈炎很快迴來,手裏拎著一隻燒雞。
沈清棠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沈炎母子一看就都特別節儉。
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沈炎更窮,否則也不至於為了摔壞的文房四寶厚著臉皮找上門。
如今應當還不到發工錢的時候,哪裏有多餘的錢買雞?!
她們剛進門時,桌上隻有一碟醃製的蘿卜,盤裏還擺著兩個窩頭。
不過沈清棠沒說什麽,隻是在離開時,悄悄留下了一百文錢。
李氏很支持,“你做的對!一百文錢對咱們現在來說,不算一筆大錢,卻可能是他們娘倆一個月的生活費。人家把咱當座上客,誠心相待,咱也不能讓人家吃大虧。”
沈清棠捏著手中的圖紙,“這些圖紙也不止一百文。”
李氏點頭:“你們都是好孩子。”
是沈清棠先出手幫了沈炎,才換得今日沈炎傾囊相授。
沈清棠笑了笑,想起什麽突然道:“娘,以後別人問你的時候你不要說自己是沈李氏。”
“那說什麽?”李氏莫名其妙。
在大乾,成了親的女子都這般稱唿。
先夫姓再己姓。
在自家宅院裏一般直接稱唿姓氏,若是有同姓,就按照地位或者年紀排出大小。
比如大張氏,小張氏。
“叫李素問啊!”沈清棠理所當然道,“你有名有姓,而且很很好聽。”
李氏怔住。
“既然咱們已經離開京城在北川安家,那就當重生一迴。你不再是誰的附屬品,就是你自己李素問。旁人再問起來也不需要冠夫姓,難道不冠夫姓就會影響你跟我爹的感情嗎?”
“這……”李氏明顯有些心動,隻是多年來的習慣和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難改變。
“別這那的,就這麽決定了。”沈清棠拍板,“我們以前還叫你們父親、母親呢!現在我們叫爹娘不也是很順口?難道你和爹會因此不疼我們了?”
“那倒是。我覺得爹娘比以前叫我們父親、母親還親切許多。不過,這跟說自己名字不一樣……”
“沒什麽不一樣的。”沈清棠打斷李氏,“娘,聽我的,從今天起不再是沈李氏,就是李素問。”
李素問張了張嘴,到底沒出聲反駁。
是啊,沈嶼之叫她夫人、娘子,沈清棠和沈清柯叫她母親,娘親,未來兒媳婦叫她婆母,沈清棠肚子裏的娃叫她外祖母,外人叫她沈李氏。
唯獨沒有李素問。
***
迴到山穀,沈嶼之和沈清柯還在忙。
李氏收拾剛買迴來的東西。
沈清棠跑去看新製的玻璃。
早晨出門前,她把燒製好的玻璃水倒在瓦片上。
這會兒早已經凝固。
“我做成了!”沈清棠拿著水狀深綠色玻璃,開心地喊了起來。
她真的做成了玻璃。
雖然還是不夠透明,但是總歸成功了。
接下來就是解決做大麵積薄玻璃的難題。
以沈清棠半吊子的水平,隻能想出來二次燒製。
把做好的玻璃液冷卻後重新燒,一來是再次嚐試去掉玻璃中的氣泡,二是她想嚐試吹玻璃。
這一次製玻璃是完全液化再凝固。
吹玻璃是在玻璃液簡單冷時,把一坨通紅的玻璃吹成自己想要的造型。
沈清棠研究玻璃時看過一則教程,說把玻璃吹成薄薄的氣球狀,從中間割開攤平就是大塊玻璃。
沈清棠想試試,試的前提是先把溫室大棚搭建好。
就他們家這幾個勞動力,完全排不開檔期。
***
沿著外牆掛木板速度很快,兩天就收工。
接下來就是打家具。
有了沈炎的圖紙,沈清柯省了不少事。
沈炎的圖紙詳細到,一塊板要怎麽下料才最合理,浪費最少,以及多少塊什麽尺寸的板就能做出什麽什麽樣的家具。
騰出功夫的沈嶼之,開始按照沈清棠的指揮挖池子做溫泉池。
幸好山穀裏的土地隻表層有些凍,底下鬆軟,很容易挖掘。
既然叫池子就不能太小,沈嶼之吭哧吭哧挖了三天。
這三天裏,李氏忙活著裁布,做牆裙。
因為內壁是泥牆,幹了難免會蹭到土,尤其是寢室。
李氏沿著擺床的位置貼了一圈八十公分高的牆裙。
四個人,三間寢室,都得做。
沈清棠熬豬油,繼續肥皂、香皂。
三天後,李氏已經做好了牆裙,還弄好了床帳。
沈嶼之挖了一個大大的深坑,把浮土清理幹淨後,找了些石頭貼著邊緣一點點砌起來,又用熟石灰填平了縫隙。
溫泉池挖好,還得挖管道從溫泉往池子裏引水。
挖好管道埋進碗口粗的竹管,溫泉池初步完成。
李氏不習慣露天,還得搭個簡易棚子。
棚頂沒封。
一來泡溫泉多在晚上,可以賞星星賞月亮。
二來若是需要,可以用草苫子先遮上,防止雨水以及其他髒東西掉落,若是不需要就卷起來,方便又實用。
於是母女倆又開始打草苫子。
沈嶼之開始挖第二個溫泉池。
他看著做好後的溫泉覺得挺不錯,但是一家四口兩男兩女不能同時泡溫泉,就緊挨著挖起第二個溫泉。
這樣一家四口隔著籬笆可以同時泡溫泉。
隻是一家人,怎麽都沒想到,辛辛苦苦做好的溫泉池,第一天就被鮮血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