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勝喝了口水,才將自己的觀點一一道來:“商鞅死後的名聲定然不會太好聽,他變法的內容主要是圍繞‘耕’和‘戰’來展開的。”


    “耕代表糧食生產,戰代表軍隊戰力。”


    “變法的唯一目的可以說是讓秦國的軍隊變得強大,國計民生好似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重農抑商,施行墾草令,禁止農人購買糧食,是將百姓徹底束縛在土地上,讓他們隻管種地,其他什麽都不要管。”


    “隻有百姓多多種地,才能為軍隊提供更多糧食。”


    “本來以前他們還能做些小買賣讓生活富足,但變法後卻不能做了。”


    “這又何嚐不是另一種愚民政策?”


    “農耕獎勵,種的越多,獎勵越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還改了戶籍製度,實行什伍連坐,鼓勵大家互相舉報……”


    秦勝停了下來。


    商鞅的功績不可否認,沒有他也就沒有秦國的今天,也不會有後邊一統六國的舉世壯舉。


    秦國還將徹底被釘在關外野人這個稱唿的恥辱柱上。


    對秦國商鞅可謂是功不可沒。


    但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來說,越是分析他卻越覺得商鞅的政策屬實是太過嚴苛了些。


    隻是很多東西並沒有寫在《大秦帝國》這本書裏,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人看了這書卻並沒有提出太大質疑的原因。


    看秦勝停下,楚易安眨了眨眼:“怎麽不繼續說了?”


    秦勝抿了抿唇,身子後仰靠在了椅背上:“你直接與我說吧,再讓我猜下去商鞅就真徹底成了個惡人了。”


    楚易安被他的話逗的沒忍住笑了起來,笑的肩膀都在抖。


    秦勝倒了杯水放到楚易安麵前,楚易安接過一口飲盡。


    放下杯子她衝秦勝豎起了大拇指,眼睛好似在發光:“小勝子你真是太厲害了,猜的一點沒錯啊。”


    秦勝:……


    若不是知道了很多書裏沒寫的東西他其實也不會往這個方向猜。


    會跟很多人一樣覺得秦孝公和商鞅都是難得一遇的千古聖人。


    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豁達和無私奉獻精神。


    秦孝公和商鞅也是難得一見的真正惺惺相惜為國為民的大好人。


    楚易安沒再讓秦勝猜,而是直接道:“曆史學家評論,商鞅乃我華夏幾千年曆史上的第一大惡人!”


    空氣好像瞬間安靜了下來,楚易安靜靜的看著秦勝,期待他的反應。


    聽到楚易安的話秦勝眼睛不由瞪大,眼底滿是震驚,連手中的筆都哐一聲掉到了地上。


    他知道商鞅的名聲也許不太好聽,但也是真沒想到能這麽難聽。


    幾千年來都被釘在恥辱柱上……


    商鞅的功績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抵賴不了。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仍被評為第一惡人……


    秦勝抿了抿唇,心裏突然不知該作何感想,複雜到了極點。


    功過自有後人評,這評的屬實是有點……


    商鞅被這麽評價肯定不會沒有原因,但是楚易安這書寫的卻將他美化至此,簡直稱一句聖人都不為過……


    這方麵秦勝不好評說,楚易安沒有選擇真實的曆史來寫而是選擇這種美化過的也定然是怕上邊那位跟著學,禍害了黎民百姓。


    還有楚易安話裏的另外幾個字也引起了秦勝的注意。


    華夏,幾千年的曆史……


    難怪每次說起曆史時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能給她自信,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擺在那裏,也不知燦爛到了何種程度。


    秦勝對楚易安以前所生活的世界越來越好奇了。


    若是可以,他真想親眼看看那些燦爛的文明和文化,也想看看幾千年後的世界會發展成何種樣子。


    能養出楚易安這樣的性子,那定然是一個很好的世界。


    楚易安滿意的從秦勝臉上看到了震驚,嘿嘿笑了兩聲,緩緩道來。


    “商鞅前邊不是有項政策,叫廢井田開阡陌嗎?”


    “這裏邊便包含了廢除奴隸製。”


    “廢除了奴隸製,大家就都不是奴隸了,看似百姓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但是那時候的奴隸其實是不用上戰場的。”


    “那時候的戰爭大多都是貴族間的矛盾衝突,一場戰爭死個幾百人就已經是很大規模的戰爭了。”


    “但是廢除了奴隸製,大家就都要上戰場了。”


    秦勝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對於百姓來說,大多數人肯定是不願意上戰場的,這條律法卻逼著他們不得不去。


    這跟逼著他們送死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在獲得實際的好處之前,這條律法的推行不管是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難以接受。


    楚易安接著道:“他還實行了小家庭政策,讓土地私有,讓百姓分戶而居,甚至兄弟不得同室,得分戶。”


    “這樣一來,一戶人家可能就分為了兩戶,三戶,甚至更多。”


    “分戶在那時候本來就有悖人倫離經叛道,分戶後本來隻用繳納一份的賦稅也變成了要繳納好幾份。”


    “很多人變法是將貴族的利益挪一些給平民,讓國家更好。”


    “但是商鞅的變法觸碰了貴族利益的同時卻更壓榨百姓了,讓他們的負擔變得更加沉重。”


    秦勝抿了抿唇,這也是他方才想到的。


    站在商鞅的角度來說,他讓秦國變得強大,但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來說,他的變法確實讓他們生活變得更加困苦。


    貴族恨透了他,百姓也是怨聲載道。


    商鞅死後怕是所有人都得拍手叫好,痛哭什麽的,不存在。


    楚易安笑了笑:“其實真實的商鞅跟這本書裏寫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再舉個例子,收複河西之戰中,商鞅靠著智慧和謀略生擒了公子卬。”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商鞅以熟人的身份給公子卬傳話,他們以前相處融洽,現在卻要兵戎相見,實在讓人唏噓。”


    “不如簽訂盟約,各自退兵。”


    “公子卬信以為真,以為商鞅是念舊情,來了,卻被埋伏的秦兵生擒,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這才使得魏軍大敗。”


    “那時候是沒有這樣的事的,大家打仗都是堂堂正正的打。”


    “兵不厭詐,兵者,詭道也,這兩句話都不太好解釋他的行為。”


    “人家是鬥兵法,鬥謀略,鬥智慧,看誰厲害,他直接騙人……”


    楚易安歎了口氣,不再評說這事,而是接著往下道:“還有商鞅的死其實也遠不如書裏寫的這麽大義凜然,盡公不顧私。”


    “秦孝公一死,嬴虔立即誣告商鞅謀反,嬴駟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得到消息就逃了。”


    “逃到自己的封地他想住客棧,但因為他頒布的法令,沒有身份憑證不能住宿,店主害怕被連累不敢讓他留宿,商鞅這才覺得自己製定的法律太過嚴苛。”


    “作法自斃這個詞就是這麽來的。”


    “逃迴去不久秦惠文王的大軍就來了,商鞅的軍隊與秦惠文王的大軍打了起來,但雙方力量懸殊,商鞅敗下陣來,他帶著族人再次逃走。”


    “他想逃到魏國,但是他詐騙過公子卬,還攻打魏國以前的國都安邑迫使魏國不得不遷都。”


    “魏國人恨死他了,非但沒讓他過去,還把他綁了送迴秦國。”


    “商鞅被秦兵殺死後屍身被帶迴鹹陽當眾五馬分屍,秦惠文王又下令屠殺商鞅全族。”


    “這,才是真實的曆史。”


    ps:昨天欠的更新就差幾百字,賴掉了賴掉了……


    開個玩笑,慢慢補哈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一綠茶綁定人夫係統?不合適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暇並收藏我一綠茶綁定人夫係統?不合適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