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我一綠茶綁定人夫係統?不合適吧 作者:時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秦勝這麽說楚易安眼睛都亮了,不由鬆了口氣。
毛筆字對她來說還是太難了些。
她寫起來太費紙了,到時候整理起來也費勁。
楚易安把寫好的紙拿過來整理了一下,照著寫好的照念,索性讓秦勝重新寫一遍。
“我想寫的這本書,書名叫《大秦帝國》。”
秦勝愣了愣:“大秦?好像沒有聽說過這個朝代。”
楚易安:“我編的。”
秦勝嗯了聲,沒有質疑楚易安能不能獨立的去構思出一個完整且含邏輯的故事來。
而是單獨抽了張紙,寫下了大秦帝國四個大字。
他的字大氣飄逸,很是漂亮,跟楚易安那缺胳膊少腿的狗爬字完全不同。
寫好後看楚易安沒說話,秦勝看向楚易安:“怎麽不念了?”是沒想好後邊怎麽寫?
楚易安皺著眉,很糾結:“秦勝,問你個問題,你對帝國這兩個字的理解是什麽?”
秦勝提著筆思索了一下,也不由微微蹙眉:“這片大陸上迄今為止倒是從未有哪個王朝敢加上帝國兩個字,但既然加了,想必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一定是達到了空前絕有的頂峰,讓周邊所有的國家都不敢來犯。”
楚易安點了點頭,抿了下唇:“我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秦勝來了點興趣,也想聽聽楚易安這有些離經叛道的閨閣小姐能說出什麽話來。
“說來聽聽。”
楚易安正色道:“帝國應該是一個曆史概念,隻是目前的人沒有這樣一個概念。”
“在我看來,它應該包含三點,才能稱之為帝國。”
“第一,統一遼闊的國土,若是國土麵積過小,哪怕軍事能力再強,也不能稱之為帝國吧。”
秦勝點了點頭:“那多大才算大?”
楚易安:“拿大順來說,北至金河領,南至明峰州,西至望關,東至華陽。”
“國土比起周邊國家來說其實也並沒有遼闊多少,這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稱之為帝國的。”
“等哪天大順把周圍的國家都吞並了,差不多就能稱之為帝國了。”
秦勝拿著筆的手抖了一下,一滴墨落到紙上暈染開來。
他詫異的看著楚易安,心下已經駭然:“你野心還不小。”
楚易安咳了一聲:“所以才說是帝國嘛,那跟一般的國家肯定是不同的,總不能連大順這樣的也能叫吧?”
秦勝喉結滾了滾,垂下眼睫將那張被墨暈染的紙扔開:“第二呢?”
楚易安略一思索,道:“帝王的專製統治。”
她覺得這說法多少有點多餘,大順本來就是封建王朝,這裏也沒有什麽民主製。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也沒有民主製這個概念,其實沒有特意拿出來說的必要。
秦勝眸子裏閃過抹沉思,倒也沒問為什麽,而是道:“第三又是什麽?”
楚易安:“第三,強大的軍事擴張,無擴張不成帝國。”
“你看我剛剛也說了,大順如果想成為帝國,那必然得吞並周圍的國家,這不就對上了嗎?”
秦勝點了點頭,看著楚易安的眸光中多了幾分他自己都沒察覺的欽佩。
不管楚易安的故事編的怎麽樣,能說出這番話就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當今天子想成為聖明之君被後人歌頌,卻從未想過要擴張國土,隻想著讓周邊國家不要來犯,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若他有楚易安這樣的覺悟,大順的疆域早就不知道打到了哪兒。
僅僅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在後人看來也頂多是個守成之君,如何當得起千古一帝之稱?
秦勝緩緩吐出口濁氣,短短時間,他又一次改變了對楚易安的看法。
他這妻子本是為了應付上麵和爹娘娶的,千挑萬選了楚易安也是因為不想禍害別人。
楚易安又正好也離經叛道,嫁給他不至於委屈了自己把自己慪死在後宅。
秦勝從沒想過要從楚易安身上得到什麽,以秦家的能力要護住她無論如何也是能護得住的。
可如今看來是他小看楚易安了。
看著小小的一個人,眼睛看什麽都亮亮的,臉頰還帶著幾分稚氣,從未見識過世間險惡,對什麽都還很好奇。
卻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從那麽多言語裏整理出自己的思路而不被外人所影響。
就這已是難得。
秦勝突然開始期待他手下這個目前還隻有個名字的話本子究竟能延伸出一個怎樣波瀾壯闊的故事來。
若是隻以目前人的眼光來寫這故事,無論如何也是沒辦法將它寫的讓人感到驚豔的。
可若要跳出這個框架達到另一個高度來寫,又將是一件極其具有挑戰的事情。
沒有一定的閱曆和眼光以及龐大的知識儲備是很難完成這樣一個宏偉的故事的。
秦勝想知道楚易安能寫到哪一步?
能不能將個中曲折和艱辛寫明白?
若是一筆帶過,輕易就讓秦國成為帝國,那這個故事也就失去了色彩。
讓人找不到借鑒之處,皇上可能連看都不會看,又何談助秦家擺脫帝王猜疑?
不過這個故事也可能是大秦成為帝國後才開始的,那接下來是對外戰爭還是內部矛盾?
不管往哪方麵寫都不容易。
秦勝壓了壓心裏各種亂飄的思緒問楚易安:“所以你在糾結什麽?”
楚易安:“我在糾結要不要在一開頭給他們科普一下我所理解的帝國的概念。”
秦勝略一思索後搖了搖頭:“等他們看完了你的書,自然會知道何為帝國,倒是沒必要特意提出來。”
楚易安想了想,也是。
這畢竟不是快餐文學時代,讀者都沒什麽耐心。
這個時代的書還是很少的,讀書人看書看的很慢,他們有耐心逐字逐句的去讀,去理解。
她同意了秦勝的想法。
“那寫吧,第一部分,六國謀秦。”
秦勝心下了然,看來是要寫一個帝國的崛起了。
七國紛爭,六國謀秦,這麽大的世界和複雜的背景,也不知道她有沒有捋清楚。
秦勝提筆寫了下來。
一晚上的時間,一個念,一個寫,兩人時不時停下來整理人物和在不影響閱讀的情況下加一些科普,用簡單的幾句話讓大家更好的去理解書中的人物。
秦勝覺得他還是小看楚易安了。
她腦子裏的人物很多,出場時就已經有很多人了。
隻是那麽多人一下子全出現,本來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背景,會讓人感覺很雜亂。
他正好幫楚易安剔除了些不太必要的角色,讓文章更順暢些。
人物雖多,但在楚易安腦子裏其實並不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身份。
短短時間能捋清楚這麽多關係已是難得,可楚易安好似已經完全想好了整個故事要如何發展,不由讓秦勝刮目相看。
一晚上下來,秦勝越來越好奇秦國在六國都對她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究竟要如何崛起。
也對秦孝公嬴渠梁對手下人說的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感到無比動容。
秦家從未得君主善待,若是當今天子是秦孝公這樣的人,他……
ps:關於《大秦帝國》這個書名的問題,第78章後邊有解釋的哈,希望大家考慮問題不要那麽片麵,深入思考一下,大家可以跳轉78章翻到後邊看一下哈。
毛筆字對她來說還是太難了些。
她寫起來太費紙了,到時候整理起來也費勁。
楚易安把寫好的紙拿過來整理了一下,照著寫好的照念,索性讓秦勝重新寫一遍。
“我想寫的這本書,書名叫《大秦帝國》。”
秦勝愣了愣:“大秦?好像沒有聽說過這個朝代。”
楚易安:“我編的。”
秦勝嗯了聲,沒有質疑楚易安能不能獨立的去構思出一個完整且含邏輯的故事來。
而是單獨抽了張紙,寫下了大秦帝國四個大字。
他的字大氣飄逸,很是漂亮,跟楚易安那缺胳膊少腿的狗爬字完全不同。
寫好後看楚易安沒說話,秦勝看向楚易安:“怎麽不念了?”是沒想好後邊怎麽寫?
楚易安皺著眉,很糾結:“秦勝,問你個問題,你對帝國這兩個字的理解是什麽?”
秦勝提著筆思索了一下,也不由微微蹙眉:“這片大陸上迄今為止倒是從未有哪個王朝敢加上帝國兩個字,但既然加了,想必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一定是達到了空前絕有的頂峰,讓周邊所有的國家都不敢來犯。”
楚易安點了點頭,抿了下唇:“我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秦勝來了點興趣,也想聽聽楚易安這有些離經叛道的閨閣小姐能說出什麽話來。
“說來聽聽。”
楚易安正色道:“帝國應該是一個曆史概念,隻是目前的人沒有這樣一個概念。”
“在我看來,它應該包含三點,才能稱之為帝國。”
“第一,統一遼闊的國土,若是國土麵積過小,哪怕軍事能力再強,也不能稱之為帝國吧。”
秦勝點了點頭:“那多大才算大?”
楚易安:“拿大順來說,北至金河領,南至明峰州,西至望關,東至華陽。”
“國土比起周邊國家來說其實也並沒有遼闊多少,這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稱之為帝國的。”
“等哪天大順把周圍的國家都吞並了,差不多就能稱之為帝國了。”
秦勝拿著筆的手抖了一下,一滴墨落到紙上暈染開來。
他詫異的看著楚易安,心下已經駭然:“你野心還不小。”
楚易安咳了一聲:“所以才說是帝國嘛,那跟一般的國家肯定是不同的,總不能連大順這樣的也能叫吧?”
秦勝喉結滾了滾,垂下眼睫將那張被墨暈染的紙扔開:“第二呢?”
楚易安略一思索,道:“帝王的專製統治。”
她覺得這說法多少有點多餘,大順本來就是封建王朝,這裏也沒有什麽民主製。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也沒有民主製這個概念,其實沒有特意拿出來說的必要。
秦勝眸子裏閃過抹沉思,倒也沒問為什麽,而是道:“第三又是什麽?”
楚易安:“第三,強大的軍事擴張,無擴張不成帝國。”
“你看我剛剛也說了,大順如果想成為帝國,那必然得吞並周圍的國家,這不就對上了嗎?”
秦勝點了點頭,看著楚易安的眸光中多了幾分他自己都沒察覺的欽佩。
不管楚易安的故事編的怎麽樣,能說出這番話就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當今天子想成為聖明之君被後人歌頌,卻從未想過要擴張國土,隻想著讓周邊國家不要來犯,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若他有楚易安這樣的覺悟,大順的疆域早就不知道打到了哪兒。
僅僅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在後人看來也頂多是個守成之君,如何當得起千古一帝之稱?
秦勝緩緩吐出口濁氣,短短時間,他又一次改變了對楚易安的看法。
他這妻子本是為了應付上麵和爹娘娶的,千挑萬選了楚易安也是因為不想禍害別人。
楚易安又正好也離經叛道,嫁給他不至於委屈了自己把自己慪死在後宅。
秦勝從沒想過要從楚易安身上得到什麽,以秦家的能力要護住她無論如何也是能護得住的。
可如今看來是他小看楚易安了。
看著小小的一個人,眼睛看什麽都亮亮的,臉頰還帶著幾分稚氣,從未見識過世間險惡,對什麽都還很好奇。
卻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從那麽多言語裏整理出自己的思路而不被外人所影響。
就這已是難得。
秦勝突然開始期待他手下這個目前還隻有個名字的話本子究竟能延伸出一個怎樣波瀾壯闊的故事來。
若是隻以目前人的眼光來寫這故事,無論如何也是沒辦法將它寫的讓人感到驚豔的。
可若要跳出這個框架達到另一個高度來寫,又將是一件極其具有挑戰的事情。
沒有一定的閱曆和眼光以及龐大的知識儲備是很難完成這樣一個宏偉的故事的。
秦勝想知道楚易安能寫到哪一步?
能不能將個中曲折和艱辛寫明白?
若是一筆帶過,輕易就讓秦國成為帝國,那這個故事也就失去了色彩。
讓人找不到借鑒之處,皇上可能連看都不會看,又何談助秦家擺脫帝王猜疑?
不過這個故事也可能是大秦成為帝國後才開始的,那接下來是對外戰爭還是內部矛盾?
不管往哪方麵寫都不容易。
秦勝壓了壓心裏各種亂飄的思緒問楚易安:“所以你在糾結什麽?”
楚易安:“我在糾結要不要在一開頭給他們科普一下我所理解的帝國的概念。”
秦勝略一思索後搖了搖頭:“等他們看完了你的書,自然會知道何為帝國,倒是沒必要特意提出來。”
楚易安想了想,也是。
這畢竟不是快餐文學時代,讀者都沒什麽耐心。
這個時代的書還是很少的,讀書人看書看的很慢,他們有耐心逐字逐句的去讀,去理解。
她同意了秦勝的想法。
“那寫吧,第一部分,六國謀秦。”
秦勝心下了然,看來是要寫一個帝國的崛起了。
七國紛爭,六國謀秦,這麽大的世界和複雜的背景,也不知道她有沒有捋清楚。
秦勝提筆寫了下來。
一晚上的時間,一個念,一個寫,兩人時不時停下來整理人物和在不影響閱讀的情況下加一些科普,用簡單的幾句話讓大家更好的去理解書中的人物。
秦勝覺得他還是小看楚易安了。
她腦子裏的人物很多,出場時就已經有很多人了。
隻是那麽多人一下子全出現,本來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背景,會讓人感覺很雜亂。
他正好幫楚易安剔除了些不太必要的角色,讓文章更順暢些。
人物雖多,但在楚易安腦子裏其實並不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身份。
短短時間能捋清楚這麽多關係已是難得,可楚易安好似已經完全想好了整個故事要如何發展,不由讓秦勝刮目相看。
一晚上下來,秦勝越來越好奇秦國在六國都對她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究竟要如何崛起。
也對秦孝公嬴渠梁對手下人說的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感到無比動容。
秦家從未得君主善待,若是當今天子是秦孝公這樣的人,他……
ps:關於《大秦帝國》這個書名的問題,第78章後邊有解釋的哈,希望大家考慮問題不要那麽片麵,深入思考一下,大家可以跳轉78章翻到後邊看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