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教育、房子可是未來年輕人身上的重負,她這不是減負從現在開始規劃嗎?


    既然決定將來在京市生活,那要不要給一一小朋友找個好學校?


    京市有的東西真的是別的地方有錢也無法擁有的。


    記得有次無意間看到一個房產中介推銷一間破破爛爛的小房子,就十來平米,幾百萬的價錢。


    光是聽都覺得離譜。


    為什麽能值這個價,因為能配套好學校。


    尤其是旁邊的高中,他們那的學校能有一半的學生上大學就已經是高升學率了,那個中學是一半的學生上青大和京大。


    當時她那震驚的感受現在還記得。


    不是她讀書不努力,實在是她投胎的位置注定了分數線就是高。


    現在高考錄取率雖然低,但是大家覺得考不上大學很正常。


    但夏一一小朋友讀書的時候,考大學的壓力就會更大。


    他們做父母的早努力一點,兒女就能少奮鬥一點。


    還在咿呀咿呀的小家夥完全不知道她媽正在想買那些學校的學區房。


    雖說這時候根本沒有學區房的概念,很多大廠還有自己的子弟學校,但是好學校也是曆史沉澱來的,她——也沒記得一個學校的名字。


    沒辦法,她又不是京市人,也沒在這生活過,唯一記得的也就是那個視頻中介說的高中名字。


    她買的那些破破爛爛的屋子也都在那一塊。


    想了想,夏黎還是決定:隨緣吧。


    夏一一:媽,為了我,你就不掙紮一下嗎?


    夏黎:掙紮啥啊?等你能坐起來的時候再說。


    不過這事在她心裏還是留了個意,孩子還小呢,到時候可以多打聽打聽。


    早起步,以後少走點彎路。


    實在不行就在家啃老,做全職女兒也行。


    傅明暉對夏黎的規劃那也是佩服。


    上能為了考大學現在就找小學,下能接受她在家啃老。


    人家還沒周歲抓鬮呢,這對外來的方向是不是太包容了。


    “你有什麽想法。”夏黎問男人。


    人的想法是會變的,她也問問傅明暉現在的想法。


    傅明暉依舊沒什麽想法,多鍛煉身體,吃好喝好啥都好。


    要是媳婦選好點的學校讀小學能更容易考大學,“你放心,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我都支持你。”


    “你就這麽支持我?”


    “聽媳婦的,媳婦說的都是對的。”傅明暉這話一點都不摻假,雖然小仙女現在不會冒出打火機了,但是能掏出先進機床的設計圖啊,雖說現在還沒造出實物來,但是方向絕對是對的。


    所以,她絕對是上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再說了,她說的他就是覺得對,為什麽要反對呢?肯定要支持啊。


    夏黎覺得自己當初救人還真是個正確的決定,不然哪裏找這麽合拍的男人。


    什麽三觀,什麽性格,夫妻倆最重要的還是大事能有一致的目標,小事能全都聽她的。


    他不委屈,自己也心情舒暢,太般配了。


    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了,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在緩緩的向國內引進,國外的一些商品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走進華國的市場。


    大家也從家裏有誰與國外有關係是件丟臉、膽戰心驚的事情,轉變為想家裏有國外的關係能夠出國。


    對國外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學校學英語的人多了起來,偶爾還能聽到有人議論出國的事情。


    當然更多的人是議論自己的事情,雖說包產到戶的事還沒有在全國政策上落實,但有帶頭的,現在有不少地方也搞。


    大鍋飯的時代一去不複返。


    城裏也有了不小的變化,以前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現象得到了緩和,市麵上各種商品越來越多。


    更是有膽子大,心眼多的人,不願意就做點兒針頭線腦的小買賣,走南闖北的做大件的生意。


    萬元戶雖然還沒被正式的定義,但已經開始有了。


    轉眼夏一一已經能夠坐起來了,時不時就喜歡流口水,夏黎給她弄了好多個口水墊,時不時數一下她嘴裏冒出幾顆牙。


    左嬸現在一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排隊和照顧夏一一,做飯也隻用給一一做輔食,並不覺得累。


    就是愁啊。


    “家裏孩子太多了,七個孩子,年紀大的已經結婚了,年紀小的還在讀書,中間上不上的下不下的,都是不省心的。”


    簡單點說,本來七個孩子就累人, 以前有兩個下鄉去了還好點,現在家裏除了老大有工作,老二嫁了人,老三、老四知青返城和老五都是成年了沒對象沒工作。


    左嬸男人一個月也就四十出頭的工資,她賺得多點,但也補貼不出一個工作來。


    “我能在你家幹活還清淨點,家裏天天不是吵就是鬧,搞得我腦瓜子都是嗡嗡的。”


    這時候沒電腦沒手機,左嬸家連台收音機都沒有,一群年輕人在家擠著,閑得發慌又沒有錢,想和睦相處還真是有點難。


    夏黎也有些愛莫能助,她沒辦法給他們家弄工作。


    就算有,前車之鑒也是有的,你幫了這個沒幫那個,人家說不定不感激還埋怨你呢。


    左嬸也沒想夏黎能幫什麽忙,就是每次迴去心裏太堵了,想要說道兩句舒口氣。


    姚蘭更是愛莫能助,隻能緩和的勸兩句。


    不痛不癢,也是沒啥用。


    家家都不容易,大家都是這樣的,吐點兒苦水。


    說到後麵,就說起他們家送的雞蛋和雞了。


    以前這些東西都是廖忠幫忙弄來的,現在這個月都是左嬸弄來的。


    這時候青大邊上有大片的農村,她家老二就是嫁給旁邊的鄉下人,兩家隔的不是很遠,不過對方是鄉下戶口,讓左嬸有些不滿意。


    過年的時候她才知道女婿家那邊現在管得鬆了,家裏養了不少雞,每天都能得不少的蛋,除了自己吃,還能有些拿出來賣。


    買誰家的不是買,左嬸就讓女兒那邊定期送一些雞蛋來。


    姚蘭也知道,在黑市過一趟還有中間商賺差價,左嬸女兒家的雞蛋質量沒差還能便宜點,她自然沒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千少女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千少女心並收藏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