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高考通知
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 作者:八千少女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芳結婚了,別說白娟有些不習慣,夏黎發現一周時間居然都沒人來串門,也很不習慣。
好在高考的通知終於公布了,今年12月將會恢複高考。
這也是華國唯一的次冬季高考。
消息很快就在大街小巷傳開了,家裏有沒有孩子在讀書都在議論這事。
工農兵大學要靠推薦,不是特別優秀或者有關係,基本輪不到普通人,但考試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考試意味著隻要考上了就有無限的可能。
“黎黎姐,你聽說了嗎?”廖芳又跟結婚前一樣,興衝衝的直接跑到夏黎的房間,“恢複高考了,國家恢複高考了。”
夏黎點頭:“我知道了。”
“你參加嗎?”廖芳試探的問道。
夏黎很肯定的道:“參加。”
“你真的參加。”
“當然。”
廖芳很遲疑的問道:“你現在的工作已經很好了,為什麽還要參加高考?”
夏黎道:“現在我們高中學曆看起來還行,但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那些人到時候肯定要安排工作的,若是跟我們分配到一個單位,提拔的時候優先他們,下崗的時候優先我們,你覺得好嗎?”
廖芳覺得肯定不好啊。“這不是還沒影的事情嗎?沒那麽嚴重吧?”
“誰知道呢?”話是這麽說,但夏黎是知道的。
等再過20年,剛好是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若是下崗會是什麽樣?
自主創業是自己的選擇,下崗可不是。
接著又說道:“現在我們都年輕,還沒有多大的家庭壓力,還能搏一搏,若是等到四五十歲的時候,想搏都搏不了了,所以我肯定是要努力試試的。”
廖芳覺得有道理,但是又為難,“我這樣子,能考上嗎?”
夏黎隻是就她的條件勸道:“不逼自己一把,你怎麽知道自己行不行?左右也就一個多月的事情了,努力一下,考上了就考上了,沒考上也耽誤不了你什麽。”
廖芳覺得確實是這麽迴事,“可是我聽說這個大學跟工農兵大學不一樣,必須要讀四年呢,會不會太久了?”
夏黎也沒講什麽大道理,隻道:“先考唄,若是覺得不想讀那麽久又不是不能退學。”
廖芳感覺自己好不容易找的借口總會被夏黎一句話就化解了,幹脆也沒多說廢話,直接坐在夏黎身邊看書。
“黎黎姐,你真可以啊,這套教材現在市麵上都要搶瘋了,你這居然有幾套?”廖芳感覺夏黎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高考的消息才出來,想要參加高考的人都在搶這套教材,她家那位也托了人找這套教材,沒想到夏黎這裏居然有幾套。
夏黎也沒遮掩道:“這是傅明暉找來的,你若是真心想考,就拿一套去吧。”
左右她係統能買到。
“送我?”
“送你。”
廖芳更是情緒複雜了。
夏黎問道:“到底怎麽了?”
廖芳道:“其實我不想考,但是我家王明剛想要考大學。”
夏黎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不是她想上進,是她身邊的人都在上進,她怕自己被丟下。
圈子的影響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尤其是對她這種目標不堅定的人。
“你怎麽這個表情?”廖芳有點不滿,會來找夏黎,是因為兩人以前都是一起玩耍的好夥伴。
她想,夏黎應該不會考,那就有人跟自己一樣。
結果卻發現就自己不思進取,就不想被落下。
夏黎道:“不想考大學也沒人逼你,隻要你自己將來不後悔就行了。”
將來?廖芳現在就感覺撐不住了。
通知下了,夏黎給林英也送了一套教材,給蘇妍寄了一份。
前麵她已經複習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時間隻要鞏固知識就好了。
廠裏也有人想要參加高考,不得不說,這年頭沒工作是苦,但是有工作還是很有保障的,廠裏特意下發了通知,響應國家政策,不設關卡為難報考人員。
隻是廠裏的幾位技術大佬都希望夏黎能報考化學係,連去哪個學校學都給她想好了。
還恨不得上門給她補課,可把方主任給急壞了——他的特殊人才啊,還沒用幾天就要跑了?
學什麽化學?這樣的人才就該學經濟學。
夏黎……
傅明暉每天晚上迴來都翻書複習,有空就刷題,為高考做準備。
“小傅啊,你想考哪裏的學校?”姚蘭自然知道高考是大事。
不過女兒和女婿都參加高考,那肯定要考一個學校才行。
夏黎想的是要麽就選雲市的大學,輕輕鬆鬆上大學,要麽就選京市、滬市這樣的地方上大學,這樣可以趁著到時候房子交易起步的時候囤一些房子。
專業她想的是學采礦,這樣她就能把自己記得的那些礦產第順理成章的上報給國家,但是她周圍的人沒誰知道這個專業哪個學校強,也給不出什麽建議。
姚蘭也是堅決反對夏黎學采礦——真要去挖礦了,那豈不會是居無定所?以後有小孩了怎麽辦?
姚蘭的期望就落在了傅明暉的身上,雖說除了雲城本地的大學,她都不知道有什麽大學,但就是覺得孩子們比自己有見識。
傅明暉早就想過了,他想考迴京市,要考最好的大學。
夏黎以為他會遠離那裏,她也沒覺得兩人必須在一個城市,一個地方,不過他要是去京市,自己就去京市買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說有老房存放那些小黃魚啥的,但是真正做交易的時候能有個男人在身邊,還是可以提高安全係數的。
嗯,她也去京市,去最好的大學。
填報誌願的時候,對方瞧他們夫妻報考了同一個學校也忍不住鼓勵了幾句:“青大可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大學之一,兩位可要為我們雲市爭光。”
這年高考是先報考、填好誌願再參加考試的。
因為是第一年恢複高考,報名的人各行各業的都有,甚至在進考場前她還聽到一對父子聊天,父親是學校的老師,兒子還在讀初中,居然兩人是一起參加高考的。
好在高考的通知終於公布了,今年12月將會恢複高考。
這也是華國唯一的次冬季高考。
消息很快就在大街小巷傳開了,家裏有沒有孩子在讀書都在議論這事。
工農兵大學要靠推薦,不是特別優秀或者有關係,基本輪不到普通人,但考試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考試意味著隻要考上了就有無限的可能。
“黎黎姐,你聽說了嗎?”廖芳又跟結婚前一樣,興衝衝的直接跑到夏黎的房間,“恢複高考了,國家恢複高考了。”
夏黎點頭:“我知道了。”
“你參加嗎?”廖芳試探的問道。
夏黎很肯定的道:“參加。”
“你真的參加。”
“當然。”
廖芳很遲疑的問道:“你現在的工作已經很好了,為什麽還要參加高考?”
夏黎道:“現在我們高中學曆看起來還行,但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那些人到時候肯定要安排工作的,若是跟我們分配到一個單位,提拔的時候優先他們,下崗的時候優先我們,你覺得好嗎?”
廖芳覺得肯定不好啊。“這不是還沒影的事情嗎?沒那麽嚴重吧?”
“誰知道呢?”話是這麽說,但夏黎是知道的。
等再過20年,剛好是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若是下崗會是什麽樣?
自主創業是自己的選擇,下崗可不是。
接著又說道:“現在我們都年輕,還沒有多大的家庭壓力,還能搏一搏,若是等到四五十歲的時候,想搏都搏不了了,所以我肯定是要努力試試的。”
廖芳覺得有道理,但是又為難,“我這樣子,能考上嗎?”
夏黎隻是就她的條件勸道:“不逼自己一把,你怎麽知道自己行不行?左右也就一個多月的事情了,努力一下,考上了就考上了,沒考上也耽誤不了你什麽。”
廖芳覺得確實是這麽迴事,“可是我聽說這個大學跟工農兵大學不一樣,必須要讀四年呢,會不會太久了?”
夏黎也沒講什麽大道理,隻道:“先考唄,若是覺得不想讀那麽久又不是不能退學。”
廖芳感覺自己好不容易找的借口總會被夏黎一句話就化解了,幹脆也沒多說廢話,直接坐在夏黎身邊看書。
“黎黎姐,你真可以啊,這套教材現在市麵上都要搶瘋了,你這居然有幾套?”廖芳感覺夏黎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高考的消息才出來,想要參加高考的人都在搶這套教材,她家那位也托了人找這套教材,沒想到夏黎這裏居然有幾套。
夏黎也沒遮掩道:“這是傅明暉找來的,你若是真心想考,就拿一套去吧。”
左右她係統能買到。
“送我?”
“送你。”
廖芳更是情緒複雜了。
夏黎問道:“到底怎麽了?”
廖芳道:“其實我不想考,但是我家王明剛想要考大學。”
夏黎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不是她想上進,是她身邊的人都在上進,她怕自己被丟下。
圈子的影響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尤其是對她這種目標不堅定的人。
“你怎麽這個表情?”廖芳有點不滿,會來找夏黎,是因為兩人以前都是一起玩耍的好夥伴。
她想,夏黎應該不會考,那就有人跟自己一樣。
結果卻發現就自己不思進取,就不想被落下。
夏黎道:“不想考大學也沒人逼你,隻要你自己將來不後悔就行了。”
將來?廖芳現在就感覺撐不住了。
通知下了,夏黎給林英也送了一套教材,給蘇妍寄了一份。
前麵她已經複習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時間隻要鞏固知識就好了。
廠裏也有人想要參加高考,不得不說,這年頭沒工作是苦,但是有工作還是很有保障的,廠裏特意下發了通知,響應國家政策,不設關卡為難報考人員。
隻是廠裏的幾位技術大佬都希望夏黎能報考化學係,連去哪個學校學都給她想好了。
還恨不得上門給她補課,可把方主任給急壞了——他的特殊人才啊,還沒用幾天就要跑了?
學什麽化學?這樣的人才就該學經濟學。
夏黎……
傅明暉每天晚上迴來都翻書複習,有空就刷題,為高考做準備。
“小傅啊,你想考哪裏的學校?”姚蘭自然知道高考是大事。
不過女兒和女婿都參加高考,那肯定要考一個學校才行。
夏黎想的是要麽就選雲市的大學,輕輕鬆鬆上大學,要麽就選京市、滬市這樣的地方上大學,這樣可以趁著到時候房子交易起步的時候囤一些房子。
專業她想的是學采礦,這樣她就能把自己記得的那些礦產第順理成章的上報給國家,但是她周圍的人沒誰知道這個專業哪個學校強,也給不出什麽建議。
姚蘭也是堅決反對夏黎學采礦——真要去挖礦了,那豈不會是居無定所?以後有小孩了怎麽辦?
姚蘭的期望就落在了傅明暉的身上,雖說除了雲城本地的大學,她都不知道有什麽大學,但就是覺得孩子們比自己有見識。
傅明暉早就想過了,他想考迴京市,要考最好的大學。
夏黎以為他會遠離那裏,她也沒覺得兩人必須在一個城市,一個地方,不過他要是去京市,自己就去京市買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說有老房存放那些小黃魚啥的,但是真正做交易的時候能有個男人在身邊,還是可以提高安全係數的。
嗯,她也去京市,去最好的大學。
填報誌願的時候,對方瞧他們夫妻報考了同一個學校也忍不住鼓勵了幾句:“青大可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大學之一,兩位可要為我們雲市爭光。”
這年高考是先報考、填好誌願再參加考試的。
因為是第一年恢複高考,報名的人各行各業的都有,甚至在進考場前她還聽到一對父子聊天,父親是學校的老師,兒子還在讀初中,居然兩人是一起參加高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