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你知道你奶奶是什麽人嗎?
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 作者:八千少女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勁鬆看著沈老大笑了,連連誇讚道:“你們家這侄媳婦娶得好。”
沈老大也是聽了個大概,並不知道裏麵的細節,不過夏黎給他的感覺確實是無私的那種,自己家孩子招人待見,自然要謙虛幾句。
“你們要是有想法,來我們那上班,我給你們留兩個工作名額”李勁鬆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真誠不作假。
不管是傅明暉的出手相助,還是夏黎的兩餅之恩,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
更何況他們還都是青大的大學生,年輕有主見,他非常欣賞這兩個年輕人。
這時候的工作難找,夏黎這一天就有兩根橄欖枝。
她真的是棒棒的。
不去不表示自己不優秀,夏黎對自己就這麽寬容。
很快李勁鬆又說到另外一件事情,“小夏啊,我聽說你奶奶叫夏霜降?”
夏黎點頭。
“你知道你奶奶是什麽人嗎?”
夏黎:“我沒見過我奶奶,不過應該是個極好的人。”
李勁鬆點了點頭,“你奶奶在解放前,可是幫助過不少人,這你知道嗎?”
夏黎依舊點頭:“知道。”
“那你聽說過洪鈞濤嗎?”李勁鬆試探的問道。
沈老大和沈老爺子的臉色都變了。
夏黎道:“我沒聽說過,隻不過我知道一點點。”
“哦?”李勁鬆沒想到她居然知道一點點,“你奶奶跟你提過?”
夏黎笑了,顯然比剛才放鬆了不少:“我都沒見過我奶奶,她肯定沒跟我提過,不過她給我留的東西裏麵有幾張是當年的欠條,裏麵有這個人的名字。”
李勁鬆沒想到夏黎居然還有幾十年前的欠條,一時間有點吃不準,“你既然有他的欠條,怎麽不去找人家要債?”
夏黎道:“我奶奶留了遺書,那些欠條除非是家裏遭了大難才去找人家,否則那些東西就當沒有。”
李勁鬆……
“還有,雖說那欠條是洪老簽的名字,但那些東西又不是他自己吃了用了,是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付出的,我也沒覺得該找人家還。”
她雖然懶,但是對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人還是非常的崇拜與尊敬的。
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會有自己的躺平安逸。
上戰場她是扯後腿的,但她奶奶說是借實際是捐的物資,她不可能讓人家還。
李勁鬆點了點頭表示認可,道:“洪老以前去雲城打聽過你奶的消息想要還債的,不過那時候你奶奶已經不在了,也不知道你們夏家還有後人,也就不知道你的存在。”
夏黎沉默,她的係統不知道那洪鈞濤腦子裏是怎麽想的。
若是洪老要報恩,她大哥還在呢,若是別的,她不想參與。
“你就沒想過見見洪老?”李勁鬆感覺夏黎的反應太冷淡了。“你可知道洪老是什麽人?”
夏黎搖頭,“我不知道,應該是我們國家的大英雄吧。”
“我現在日子過得很好,不用打擾他老人家。”
做為立誌舒舒服服過一生的鹹魚,有大佬罩著自然是好事。
但沒哪個大佬是不需要維護關係的,看沈老大對李勁鬆的態度就能看出李老的官不低。
再看李老提起洪老的態度,那位置就更高了。
她沒得女主的交際能力與心力,也不想花精力維護這些關係,就還是讓她奶奶做的善事,留在她奶奶處吧。
“你真的不想與他見一麵?”李勁鬆不說多了解夏黎,也是知道一點的,也不算太意外。
夏黎剛想說不想,傅明暉扯了扯她的袖子提醒:“要不問問你哥的意思?”
夏黎想想也是,她奶奶也不隻有她一個孩子,確實該問問夏曦的意思。
暗搓搓的想:要是她哥能維護好這樣的關係,以後肯定能照著自己。
“那我迴去問問我哥的意思行嗎?”夏黎問道。
李勁鬆這才知道夏曦找到了,自然答應了,“問問你哥也好,也可以你們兄妹兩都去見見洪老。”
幾人又在沈家待了會兒就迴家了。
“你要去洪老。”迴家後傅明暉對夏黎道。
“為什麽?”他很少用命令的口吻與自己說話,夏黎有些奇怪。
“讓我哥去不就行了?”
“不夠。”傅明暉顯然是有別的打算,“洪老可以給前線下達命令。”
“什麽前線?”夏黎還是一腦子漿糊,“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傅明暉提醒道:“雖然現在還沒對外公布,但是很快就會全國告知,要打仗了。”
夏黎也想起來了,戰爭很快就要開始了。
她生活的年代雖然世界也有戰爭,但是基本與他們國家沒有關係,至少除了維和部隊,軍隊都不需要上戰場。
而接下來的自衛反擊戰,就是他們的軍人與敵人交戰。
演練與實戰不是一迴事,電視劇裏死再多人,演員都是活蹦亂跳的,但是戰場上死人,那就是真的是一去不迴。
有些事情早做防範,能少犧牲一個人,就是少犧牲一個人。
傅明暉上輩子是得了那位老首長的恩情,但這輩子兩人沒見過麵,相互不認識,也沒法跑人家麵前去提醒什麽。
身邊當兵的是有一兩個,比如夏曦就是退伍的,傅明陽還會上戰場,但是他們現在的級別跟上級說不上話,至於傅父和傅老爺子那邊,除非走投無路,她也不想走這他們的路子。
好不容易能有個說得上話的,夏黎覺得自己確實應該利用好這個機會。
不為別的,就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夏曦也想去見見洪老,也不為別的,就是一個當兵的天然對首長的崇拜。
沒多久學校開學了,已經收拾好自己的夏黎自然是要返迴學校上課。
迴到學校不少人在說知青返城的事情,在校園裏接觸的人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老師和同學。
但是迴家接觸的人不少是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命運卻不同的同齡人。
下鄉去農村生活太苦了,有的人吃不了苦,或者愛情來了,已經和當地人結婚組建了家庭。
沈老大也是聽了個大概,並不知道裏麵的細節,不過夏黎給他的感覺確實是無私的那種,自己家孩子招人待見,自然要謙虛幾句。
“你們要是有想法,來我們那上班,我給你們留兩個工作名額”李勁鬆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真誠不作假。
不管是傅明暉的出手相助,還是夏黎的兩餅之恩,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
更何況他們還都是青大的大學生,年輕有主見,他非常欣賞這兩個年輕人。
這時候的工作難找,夏黎這一天就有兩根橄欖枝。
她真的是棒棒的。
不去不表示自己不優秀,夏黎對自己就這麽寬容。
很快李勁鬆又說到另外一件事情,“小夏啊,我聽說你奶奶叫夏霜降?”
夏黎點頭。
“你知道你奶奶是什麽人嗎?”
夏黎:“我沒見過我奶奶,不過應該是個極好的人。”
李勁鬆點了點頭,“你奶奶在解放前,可是幫助過不少人,這你知道嗎?”
夏黎依舊點頭:“知道。”
“那你聽說過洪鈞濤嗎?”李勁鬆試探的問道。
沈老大和沈老爺子的臉色都變了。
夏黎道:“我沒聽說過,隻不過我知道一點點。”
“哦?”李勁鬆沒想到她居然知道一點點,“你奶奶跟你提過?”
夏黎笑了,顯然比剛才放鬆了不少:“我都沒見過我奶奶,她肯定沒跟我提過,不過她給我留的東西裏麵有幾張是當年的欠條,裏麵有這個人的名字。”
李勁鬆沒想到夏黎居然還有幾十年前的欠條,一時間有點吃不準,“你既然有他的欠條,怎麽不去找人家要債?”
夏黎道:“我奶奶留了遺書,那些欠條除非是家裏遭了大難才去找人家,否則那些東西就當沒有。”
李勁鬆……
“還有,雖說那欠條是洪老簽的名字,但那些東西又不是他自己吃了用了,是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付出的,我也沒覺得該找人家還。”
她雖然懶,但是對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人還是非常的崇拜與尊敬的。
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會有自己的躺平安逸。
上戰場她是扯後腿的,但她奶奶說是借實際是捐的物資,她不可能讓人家還。
李勁鬆點了點頭表示認可,道:“洪老以前去雲城打聽過你奶的消息想要還債的,不過那時候你奶奶已經不在了,也不知道你們夏家還有後人,也就不知道你的存在。”
夏黎沉默,她的係統不知道那洪鈞濤腦子裏是怎麽想的。
若是洪老要報恩,她大哥還在呢,若是別的,她不想參與。
“你就沒想過見見洪老?”李勁鬆感覺夏黎的反應太冷淡了。“你可知道洪老是什麽人?”
夏黎搖頭,“我不知道,應該是我們國家的大英雄吧。”
“我現在日子過得很好,不用打擾他老人家。”
做為立誌舒舒服服過一生的鹹魚,有大佬罩著自然是好事。
但沒哪個大佬是不需要維護關係的,看沈老大對李勁鬆的態度就能看出李老的官不低。
再看李老提起洪老的態度,那位置就更高了。
她沒得女主的交際能力與心力,也不想花精力維護這些關係,就還是讓她奶奶做的善事,留在她奶奶處吧。
“你真的不想與他見一麵?”李勁鬆不說多了解夏黎,也是知道一點的,也不算太意外。
夏黎剛想說不想,傅明暉扯了扯她的袖子提醒:“要不問問你哥的意思?”
夏黎想想也是,她奶奶也不隻有她一個孩子,確實該問問夏曦的意思。
暗搓搓的想:要是她哥能維護好這樣的關係,以後肯定能照著自己。
“那我迴去問問我哥的意思行嗎?”夏黎問道。
李勁鬆這才知道夏曦找到了,自然答應了,“問問你哥也好,也可以你們兄妹兩都去見見洪老。”
幾人又在沈家待了會兒就迴家了。
“你要去洪老。”迴家後傅明暉對夏黎道。
“為什麽?”他很少用命令的口吻與自己說話,夏黎有些奇怪。
“讓我哥去不就行了?”
“不夠。”傅明暉顯然是有別的打算,“洪老可以給前線下達命令。”
“什麽前線?”夏黎還是一腦子漿糊,“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傅明暉提醒道:“雖然現在還沒對外公布,但是很快就會全國告知,要打仗了。”
夏黎也想起來了,戰爭很快就要開始了。
她生活的年代雖然世界也有戰爭,但是基本與他們國家沒有關係,至少除了維和部隊,軍隊都不需要上戰場。
而接下來的自衛反擊戰,就是他們的軍人與敵人交戰。
演練與實戰不是一迴事,電視劇裏死再多人,演員都是活蹦亂跳的,但是戰場上死人,那就是真的是一去不迴。
有些事情早做防範,能少犧牲一個人,就是少犧牲一個人。
傅明暉上輩子是得了那位老首長的恩情,但這輩子兩人沒見過麵,相互不認識,也沒法跑人家麵前去提醒什麽。
身邊當兵的是有一兩個,比如夏曦就是退伍的,傅明陽還會上戰場,但是他們現在的級別跟上級說不上話,至於傅父和傅老爺子那邊,除非走投無路,她也不想走這他們的路子。
好不容易能有個說得上話的,夏黎覺得自己確實應該利用好這個機會。
不為別的,就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夏曦也想去見見洪老,也不為別的,就是一個當兵的天然對首長的崇拜。
沒多久學校開學了,已經收拾好自己的夏黎自然是要返迴學校上課。
迴到學校不少人在說知青返城的事情,在校園裏接觸的人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老師和同學。
但是迴家接觸的人不少是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命運卻不同的同齡人。
下鄉去農村生活太苦了,有的人吃不了苦,或者愛情來了,已經和當地人結婚組建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