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孔雀有一瞬間的恍然,好像迴到了很多年以前,那個他還是一個會哭會笑,會疼會癢的人類。
那會他的年紀,應該隻有七八歲吧。
祝家很窮,父親是靠賣燒餅跟豆腐為生,而祝母是長期幫別人洗衣服。日子雖然窮,但也還算湊合。
幼時的祝孔雀很小就懂事,經常跟著姐姐一起幫父親擺攤。那時候還算太平,老百姓隻要勤快,總能找到生活的出路。
孔雀很喜歡跟姐姐一起擺攤,每次她都會從當天的收入裏,摳下一點點的錢,給到孔雀去街頭買糖人吃,那是他最愛的東西。
“阿姐,為啥你不吃呢?”小孔雀歪著頭,一口一口貪婪地舔著糖人,那是他最喜歡的東西,仿佛人世間的一切美味,都不足與與之媲美。
輕輕舔一口,濃鬱的甜味便會在口腔裏炸開。
他吃糖人的時候,總是很慢,先舔一口,讓口腔,舌頭,牙齒都充滿麥芽糖的甜味,,一直等到最後一點糖味消散,他才舍得舔第二口。
每當這個時候,阿姐總會摸一摸他的頭,“我不喜歡吃甜的,阿娘說了,那個對牙口不好。”
“可是真的很好吃,比家裏那沒味道的豆腐好吃多了。”
小小的祝孔雀哪裏還管得了那麽多,再多的牙口不好,都比不上現在嘴巴裏一絲甜蜜。
賣糖人的是一個老爺爺,經常穿一件深藍色的布衣,有個六七十歲的樣子,花白的胡子上,是一張笑眯眯的臉。在小孩子的眼裏,他是有魔法的。
原來隻是一個琥珀色一樣的麥芽糖塊,在他的手裏,就變化成為各種奇怪的,生動的,好玩的小動物。
每次表演的時候,周圍總是圍觀起來一堆小孩。
這個時候,要是誰家的娃娃能有一個銅板去買上一個糖人,這份驕傲,可以讓他們在同齡人眼中,成為一個別樣的存在。
家家戶戶的小孩,每次隻要老爺爺擺攤都會圍著,看看那個幸運兒開獎。
同樣地,也有小孩會攢著過年的錢,就為了買上這麽一隻糖人,得以在小夥伴中炫耀。
祝孔雀算得上幸運的那個,他的阿姐就能偷偷攢下來一些個燒餅錢,豆腐錢,給他偷偷賣糖人。這對小孩子來說,就是極大的虛榮心了。
每次買糖人的時候,他總會特意走在那大街上,借此告訴全世界:是的,我又買了一個糖人。
所以大多時候,孔雀都不喜歡跟自己的父親出攤。
祝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總是悶著不說話,就連上街賣東西,也都是低頭著,不招唿任何人。
除了那些主動上來買的人,多數時間他的出攤,還沒自己的女兒賣的好。
久而久之,他也就退居幕後,成為那個做豆腐跟燒餅的人。
他祖上曾經也是大戶人家,無奈在雍正年間,得罪了朝廷裏某個大臣,全家才被迫逃亡到這裏,以小生意為生。
這成為他心裏抹不去的疙瘩。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會拿出一本詩經,一個人靜靜地看著,讀著,思考著。
好像是,在迴味那些有書可以讀,有丫頭可以伺候的日子。他對所謂的人都很冷淡,眼神中帶著一絲出離,似乎是在刻意劃清他與所有人的距離。
這裏麵,也包括他的妻子,姚紅。
姚紅是祝家流亡到南方小城認識的,她原本就是豆腐檔的女人,當年見祝錫一家人在路口快要餓死,心生不忍給了一點錢跟豆腐,也是從時候起,兩人就認識了。
不過,現在終究是現實。
祝錫從認識姚紅開始,就沒喜歡過她。
更多是一種無奈,一種淪落到小地方的無奈,身無分文,又帶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罪名,沒有什麽好的人家看上他。
祝錫就這樣子打光棍一路打到虛歲二十八,才在村裏媒婆的攛掇下,心不甘情不願跟姚紅成了親。
對於姚紅來說,祝錫是個文化人,長得儒雅,行為有禮貌,說話又談吐,是這個小地方完全不多見的文化人,她自是願意的。
這種願意,自然為自己的婚姻加多了幾層濾鏡,她從未抱怨過,丈夫的冷漠。
從孔雀記事開始,父親就如此,平日裏吃飯的時候,總是不說話;碰上節日的時候,他也會早早一個人吃完東西,躲到臥室練書法;生平最看重的,就是一切關於北方的消息,他還在做夢,希望有一天家裏冤屈洗刷,能夠重新迴到之前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
“阿姐,你說如果阿爹有一天真能夠迴到北京城,那我們豈不是很風光?”
對於小地方的人來說,北京城意味著皇都,意味著達官貴人,就算是那裏的賣的豆腐,都要比現在的豆腐香。
阿姐笑笑,“阿弟,要是真的有一天,你我還得賣豆腐。”
“去北京城賣豆腐也比這裏好,就是不知道,北京城的糖人,有沒有這裏好吃。”
阿姐沒有接話,她隻是默默把豆腐上那層布蓋上,避免來往的灰塵弄髒了。
阿姐的長相隨父親,皮膚淨白,眼睛像是小鹿眼那樣子,神韻十足,鼻梁高高地,嘴唇即使不上任何胭脂,都透著紅氣。
阿姐的好看,也是自家檔口生意好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街市上,大家都送她一個稱號“豆腐西施”。
長得好看,自然上門說親的人也不少。從孔雀記事情以來,上門說親的人,就跟那南方雨的雨天一樣,沒斷過。
來了一個又一個,來了一批又一批。
對於上門的那些個人,父親沒幾個瞧上的,自然是不答應。
母親姚紅,比起那個冷漠木訥的父親,對自己的女兒心思還是多了幾分了解。她知道祝瑤心裏有人,隻是那人到底是誰,她也從未過問。
她相信女兒自己的判斷,一如自己嫁給姚錫以來,雖然沒有想象中的夫妻恩愛,倒也平平淡淡把日子給過了,於她而言,知足了。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日子就會這麽過下去的時候。
一個午後的驚雷,打破了這一切……
那會他的年紀,應該隻有七八歲吧。
祝家很窮,父親是靠賣燒餅跟豆腐為生,而祝母是長期幫別人洗衣服。日子雖然窮,但也還算湊合。
幼時的祝孔雀很小就懂事,經常跟著姐姐一起幫父親擺攤。那時候還算太平,老百姓隻要勤快,總能找到生活的出路。
孔雀很喜歡跟姐姐一起擺攤,每次她都會從當天的收入裏,摳下一點點的錢,給到孔雀去街頭買糖人吃,那是他最愛的東西。
“阿姐,為啥你不吃呢?”小孔雀歪著頭,一口一口貪婪地舔著糖人,那是他最喜歡的東西,仿佛人世間的一切美味,都不足與與之媲美。
輕輕舔一口,濃鬱的甜味便會在口腔裏炸開。
他吃糖人的時候,總是很慢,先舔一口,讓口腔,舌頭,牙齒都充滿麥芽糖的甜味,,一直等到最後一點糖味消散,他才舍得舔第二口。
每當這個時候,阿姐總會摸一摸他的頭,“我不喜歡吃甜的,阿娘說了,那個對牙口不好。”
“可是真的很好吃,比家裏那沒味道的豆腐好吃多了。”
小小的祝孔雀哪裏還管得了那麽多,再多的牙口不好,都比不上現在嘴巴裏一絲甜蜜。
賣糖人的是一個老爺爺,經常穿一件深藍色的布衣,有個六七十歲的樣子,花白的胡子上,是一張笑眯眯的臉。在小孩子的眼裏,他是有魔法的。
原來隻是一個琥珀色一樣的麥芽糖塊,在他的手裏,就變化成為各種奇怪的,生動的,好玩的小動物。
每次表演的時候,周圍總是圍觀起來一堆小孩。
這個時候,要是誰家的娃娃能有一個銅板去買上一個糖人,這份驕傲,可以讓他們在同齡人眼中,成為一個別樣的存在。
家家戶戶的小孩,每次隻要老爺爺擺攤都會圍著,看看那個幸運兒開獎。
同樣地,也有小孩會攢著過年的錢,就為了買上這麽一隻糖人,得以在小夥伴中炫耀。
祝孔雀算得上幸運的那個,他的阿姐就能偷偷攢下來一些個燒餅錢,豆腐錢,給他偷偷賣糖人。這對小孩子來說,就是極大的虛榮心了。
每次買糖人的時候,他總會特意走在那大街上,借此告訴全世界:是的,我又買了一個糖人。
所以大多時候,孔雀都不喜歡跟自己的父親出攤。
祝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總是悶著不說話,就連上街賣東西,也都是低頭著,不招唿任何人。
除了那些主動上來買的人,多數時間他的出攤,還沒自己的女兒賣的好。
久而久之,他也就退居幕後,成為那個做豆腐跟燒餅的人。
他祖上曾經也是大戶人家,無奈在雍正年間,得罪了朝廷裏某個大臣,全家才被迫逃亡到這裏,以小生意為生。
這成為他心裏抹不去的疙瘩。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會拿出一本詩經,一個人靜靜地看著,讀著,思考著。
好像是,在迴味那些有書可以讀,有丫頭可以伺候的日子。他對所謂的人都很冷淡,眼神中帶著一絲出離,似乎是在刻意劃清他與所有人的距離。
這裏麵,也包括他的妻子,姚紅。
姚紅是祝家流亡到南方小城認識的,她原本就是豆腐檔的女人,當年見祝錫一家人在路口快要餓死,心生不忍給了一點錢跟豆腐,也是從時候起,兩人就認識了。
不過,現在終究是現實。
祝錫從認識姚紅開始,就沒喜歡過她。
更多是一種無奈,一種淪落到小地方的無奈,身無分文,又帶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罪名,沒有什麽好的人家看上他。
祝錫就這樣子打光棍一路打到虛歲二十八,才在村裏媒婆的攛掇下,心不甘情不願跟姚紅成了親。
對於姚紅來說,祝錫是個文化人,長得儒雅,行為有禮貌,說話又談吐,是這個小地方完全不多見的文化人,她自是願意的。
這種願意,自然為自己的婚姻加多了幾層濾鏡,她從未抱怨過,丈夫的冷漠。
從孔雀記事開始,父親就如此,平日裏吃飯的時候,總是不說話;碰上節日的時候,他也會早早一個人吃完東西,躲到臥室練書法;生平最看重的,就是一切關於北方的消息,他還在做夢,希望有一天家裏冤屈洗刷,能夠重新迴到之前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
“阿姐,你說如果阿爹有一天真能夠迴到北京城,那我們豈不是很風光?”
對於小地方的人來說,北京城意味著皇都,意味著達官貴人,就算是那裏的賣的豆腐,都要比現在的豆腐香。
阿姐笑笑,“阿弟,要是真的有一天,你我還得賣豆腐。”
“去北京城賣豆腐也比這裏好,就是不知道,北京城的糖人,有沒有這裏好吃。”
阿姐沒有接話,她隻是默默把豆腐上那層布蓋上,避免來往的灰塵弄髒了。
阿姐的長相隨父親,皮膚淨白,眼睛像是小鹿眼那樣子,神韻十足,鼻梁高高地,嘴唇即使不上任何胭脂,都透著紅氣。
阿姐的好看,也是自家檔口生意好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街市上,大家都送她一個稱號“豆腐西施”。
長得好看,自然上門說親的人也不少。從孔雀記事情以來,上門說親的人,就跟那南方雨的雨天一樣,沒斷過。
來了一個又一個,來了一批又一批。
對於上門的那些個人,父親沒幾個瞧上的,自然是不答應。
母親姚紅,比起那個冷漠木訥的父親,對自己的女兒心思還是多了幾分了解。她知道祝瑤心裏有人,隻是那人到底是誰,她也從未過問。
她相信女兒自己的判斷,一如自己嫁給姚錫以來,雖然沒有想象中的夫妻恩愛,倒也平平淡淡把日子給過了,於她而言,知足了。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日子就會這麽過下去的時候。
一個午後的驚雷,打破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