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緯將書晃了晃,“你問這本嗎,寫遠古文明的。”
“遠古文明?這你也喜歡呀,和你的專業有關嗎?”尹思晨問。
“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沒多大的關係吧,也是自己喜歡的。”
“你的興趣還很廣泛嘛,”武澤說。
“看這些有啥意思呢?”尹思晨說。
“就是好奇唄,”說完把書放在桌子上,用兩隻手比劃著,“你看啊,現代文明、近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我們都很清楚,因為有文字的記載。但是,對於遠古文明就不了解了,我們隻能通過一些文明的遺跡進行研究,這就有意思了。”
“咦,說的還有點道理呢,”尹思晨點點頭說。
“你想一想哈,任何一個有文字記錄的文明,它都可以用時間線把曆史事件和人物串連起來,它是一個整體的敘述。用這個標準來看遠古文明它就不一樣,它是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沒有文字記錄,我們隻能通過一些曆史遺跡或文物才能知道存在一個遠古文明,這些‘碎片’之間似乎又沒有什麽聯係,人們研究它自然也就‘碎片化’了。但是任何一個文明進程應該都是連貫的,不可能突然出現又突然沒了,對不對。”
“對的,”尹思晨說。
“那你的意思是想找到它們之間的聯係?”武澤問。
“你笑話了,我又不是搞曆史研究的,隻不過我們搞地質的嘛,難免接觸到這些遠古文明的遺跡,所以純粹是一個愛好,或者說是好奇吧,”趙星緯說。
“哈哈哈,你還說我好奇心強,我看你也一樣的嘛,”尹思晨說。
“好奇不是壞事呀,”武澤糾正道,“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如果沒有好奇心,也許現在還住在山洞裏呢,’我覺得很有道理,是不是。”
“這話有點道理,也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特質,才會在這裏相聚吧!”趙星緯說。
“呃……你能不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一說,看看究竟有多大的意思,”武澤也好奇地要求道。
尹思晨馬上接著說,“這個嘛,得看人了,有興趣的人覺得有意思,沒興趣的人就覺得沒意思了,還是要看自己。”
“是,是,”趙星緯說,“來,我考你們兩個問題:埃及吉薩金字塔你們都知道吧。”
“知道呀,這麽有名的景點誰不知道。”
“那我問你們,金字塔錐角是多少度?”
武澤和尹思晨沒有想到趙星緯會問這個問題,茫茫然不知所以。
“哈哈哈,”趙星緯笑了,“不為難你們了。根據專家的精準計算,在大多數的金字塔中,它們的高與底部周長的比率,都恰好是1\/2π。換句話說,在古埃及幾百座的金字塔中,它們的錐角大都是52°。”
經趙星緯這樣一說,吸引了尹思晨那極大的好奇心,“為什麽呢?”
武澤也覺得有意思。
“為什麽都是這個角度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人們都對此都感到十分困惑。但誰都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實驗就找到了答案。如果把沙子從上往下倒,就會形成沙堆,上麵的沙子就會沿著沙堆的表麵向下流動,最後就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圓錐體,這時候去測量它的錐角就是52°。這就有意思了吧,後來經過研究得知,這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最穩定的角度,於是將其命名為‘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和穩定角’,用現代科學證明它是最穩定的結構。這就是52°錐角的由來。”
“哦!”兩人不由而同地感歎道,“沒有想到還有這個說法,這麽說來古埃及人也是非常聰明的了。”
“這還用說。不僅如此,用其它東西試驗得到的是同一個角度,”趙星緯強調說,“你們注意一下,從這件事例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我們暫時不了解的自然現象都存在一種規律,當我們找到這個規律以後就找到了答案了。所謂神秘,其實質是因為無知。對吧。”
“確實是這樣,”兩人連連點頭。
“再問你們一個問題,”趙星緯越說越有興趣。
“什麽問題?不會又是太難的吧,”尹思晨問。
“還是有關金字塔,其實是很簡單的問題。吉薩大金字塔有幾個麵?”說完看著兩人,想看兩個人誰能答得上來。
兩個人麵麵相覷,不知如何迴答,“包不包括底麵?”武澤試著問道。
“不包括。”
“那應該是四個麵吧,”經趙星緯神神秘秘地一問,武澤試探著迴答說。
“你說呢?”趙星緯問尹思晨。
“不算底麵就是四個麵吧,”尹思晨也不敢肯定了,說的話都拖拖拉拉的。
“迴答錯誤!準確地說是八個麵。”
“八個麵?”
“是的。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吉薩大金字塔隻有四個麵,但其實有八個麵。為什麽以前沒有人發現呢?那是因為近距離時,人的肉眼很難看出其中的端倪。隻有在空中才能看到,並且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光照條件和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出來,”說著趙星緯拿起書,翻到了一頁插圖後指著說,“這張照片是在1940年被英國空軍飛行員拍的,充分表現出金字塔凹陷的特質,呃……這張不是很清楚,”說著他翻過一頁繼續說,“再看這張從天上拍攝的金字塔照片,你能很清楚看到金字塔每一麵中間有一條線,塔麵有1°左右的凹陷,把一個三角形的麵分割成兩個三角形,這樣四個麵就成了八個麵。還有,在《埃及金字塔》一書中有這樣解釋:‘吉薩大金字塔的四個麵從基底到頂點都被一道凹陷給劃分開來,造成非常獨特、不尋常的八麵金字塔,但這樣的特質,在近距離內難以用肉眼察覺,必須要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間,用一定角度在空中俯視才能清楚看到,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很多金字塔照片都沒有展現出凹陷現象。’”
“哦,越說越有意思了,”尹思晨感歎道。
“這條線吧,人站在前麵是看不到的。除非在‘上帝的視覺’下,並且滿足前麵所說的幾個條件才行。但是要滿足那些條件,還真不容易。所以我們看到的金字塔照片往往都隻能看到四個麵,它其實是有八個麵的。”
聽完趙星緯仔細解釋後,兩人才恍然大悟,“為什麽需要八個麵呢?”武澤問。
“我想這和瓦楞紙是一個道理吧,增加其塔身的強度。所以呀,當你了解了這些後就會有一個感覺,古代的人並不比現代人笨。”
三個人還在你一句我一句閑聊時,武澤的手機響了起來,他拿起來一看,是個不熟悉的號碼,他想了一想還是接了。
尹思晨對趙星緯說,“有意思,有意思,下次再慢慢聊哈。”
電話是夏雨霏打來的。
夏雨霏是武澤的高中同學,畢業後同學們就分開了,基本上沒有聯係。武澤聽到這個名字時,還是有些印象,但一時還對不上號,究竟是班裏的哪一個女同學。最後終於還是記起來了,是那個在高一的時候,從外地轉學過來的女同學。個子不高,皮膚白皙,體型偏瘦,留著一頭短發,成績中等,比較善談,在同學中很有親和力,是一個比較招人喜歡的女孩,家裏是做企業的。
多年沒見過麵,武澤也猜不出現在是什麽樣子了。好巧的是,夏雨霏正好也在這個城市工作。她聽說武澤在這裏集訓,就準備約幾個在這邊工作的同學聚一聚,今天是提前和武澤約時間,就等武澤確定了以後再約其它的同學。武澤想,多年沒有見過麵,聚一聚還是有意義的,於是就同意了,並約定了時間。
“一定要來喲,等你!”最後,夏雨霏一再強調。
“遠古文明?這你也喜歡呀,和你的專業有關嗎?”尹思晨問。
“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沒多大的關係吧,也是自己喜歡的。”
“你的興趣還很廣泛嘛,”武澤說。
“看這些有啥意思呢?”尹思晨說。
“就是好奇唄,”說完把書放在桌子上,用兩隻手比劃著,“你看啊,現代文明、近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我們都很清楚,因為有文字的記載。但是,對於遠古文明就不了解了,我們隻能通過一些文明的遺跡進行研究,這就有意思了。”
“咦,說的還有點道理呢,”尹思晨點點頭說。
“你想一想哈,任何一個有文字記錄的文明,它都可以用時間線把曆史事件和人物串連起來,它是一個整體的敘述。用這個標準來看遠古文明它就不一樣,它是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沒有文字記錄,我們隻能通過一些曆史遺跡或文物才能知道存在一個遠古文明,這些‘碎片’之間似乎又沒有什麽聯係,人們研究它自然也就‘碎片化’了。但是任何一個文明進程應該都是連貫的,不可能突然出現又突然沒了,對不對。”
“對的,”尹思晨說。
“那你的意思是想找到它們之間的聯係?”武澤問。
“你笑話了,我又不是搞曆史研究的,隻不過我們搞地質的嘛,難免接觸到這些遠古文明的遺跡,所以純粹是一個愛好,或者說是好奇吧,”趙星緯說。
“哈哈哈,你還說我好奇心強,我看你也一樣的嘛,”尹思晨說。
“好奇不是壞事呀,”武澤糾正道,“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如果沒有好奇心,也許現在還住在山洞裏呢,’我覺得很有道理,是不是。”
“這話有點道理,也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特質,才會在這裏相聚吧!”趙星緯說。
“呃……你能不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一說,看看究竟有多大的意思,”武澤也好奇地要求道。
尹思晨馬上接著說,“這個嘛,得看人了,有興趣的人覺得有意思,沒興趣的人就覺得沒意思了,還是要看自己。”
“是,是,”趙星緯說,“來,我考你們兩個問題:埃及吉薩金字塔你們都知道吧。”
“知道呀,這麽有名的景點誰不知道。”
“那我問你們,金字塔錐角是多少度?”
武澤和尹思晨沒有想到趙星緯會問這個問題,茫茫然不知所以。
“哈哈哈,”趙星緯笑了,“不為難你們了。根據專家的精準計算,在大多數的金字塔中,它們的高與底部周長的比率,都恰好是1\/2π。換句話說,在古埃及幾百座的金字塔中,它們的錐角大都是52°。”
經趙星緯這樣一說,吸引了尹思晨那極大的好奇心,“為什麽呢?”
武澤也覺得有意思。
“為什麽都是這個角度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人們都對此都感到十分困惑。但誰都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實驗就找到了答案。如果把沙子從上往下倒,就會形成沙堆,上麵的沙子就會沿著沙堆的表麵向下流動,最後就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圓錐體,這時候去測量它的錐角就是52°。這就有意思了吧,後來經過研究得知,這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最穩定的角度,於是將其命名為‘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和穩定角’,用現代科學證明它是最穩定的結構。這就是52°錐角的由來。”
“哦!”兩人不由而同地感歎道,“沒有想到還有這個說法,這麽說來古埃及人也是非常聰明的了。”
“這還用說。不僅如此,用其它東西試驗得到的是同一個角度,”趙星緯強調說,“你們注意一下,從這件事例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我們暫時不了解的自然現象都存在一種規律,當我們找到這個規律以後就找到了答案了。所謂神秘,其實質是因為無知。對吧。”
“確實是這樣,”兩人連連點頭。
“再問你們一個問題,”趙星緯越說越有興趣。
“什麽問題?不會又是太難的吧,”尹思晨問。
“還是有關金字塔,其實是很簡單的問題。吉薩大金字塔有幾個麵?”說完看著兩人,想看兩個人誰能答得上來。
兩個人麵麵相覷,不知如何迴答,“包不包括底麵?”武澤試著問道。
“不包括。”
“那應該是四個麵吧,”經趙星緯神神秘秘地一問,武澤試探著迴答說。
“你說呢?”趙星緯問尹思晨。
“不算底麵就是四個麵吧,”尹思晨也不敢肯定了,說的話都拖拖拉拉的。
“迴答錯誤!準確地說是八個麵。”
“八個麵?”
“是的。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吉薩大金字塔隻有四個麵,但其實有八個麵。為什麽以前沒有人發現呢?那是因為近距離時,人的肉眼很難看出其中的端倪。隻有在空中才能看到,並且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光照條件和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出來,”說著趙星緯拿起書,翻到了一頁插圖後指著說,“這張照片是在1940年被英國空軍飛行員拍的,充分表現出金字塔凹陷的特質,呃……這張不是很清楚,”說著他翻過一頁繼續說,“再看這張從天上拍攝的金字塔照片,你能很清楚看到金字塔每一麵中間有一條線,塔麵有1°左右的凹陷,把一個三角形的麵分割成兩個三角形,這樣四個麵就成了八個麵。還有,在《埃及金字塔》一書中有這樣解釋:‘吉薩大金字塔的四個麵從基底到頂點都被一道凹陷給劃分開來,造成非常獨特、不尋常的八麵金字塔,但這樣的特質,在近距離內難以用肉眼察覺,必須要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間,用一定角度在空中俯視才能清楚看到,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很多金字塔照片都沒有展現出凹陷現象。’”
“哦,越說越有意思了,”尹思晨感歎道。
“這條線吧,人站在前麵是看不到的。除非在‘上帝的視覺’下,並且滿足前麵所說的幾個條件才行。但是要滿足那些條件,還真不容易。所以我們看到的金字塔照片往往都隻能看到四個麵,它其實是有八個麵的。”
聽完趙星緯仔細解釋後,兩人才恍然大悟,“為什麽需要八個麵呢?”武澤問。
“我想這和瓦楞紙是一個道理吧,增加其塔身的強度。所以呀,當你了解了這些後就會有一個感覺,古代的人並不比現代人笨。”
三個人還在你一句我一句閑聊時,武澤的手機響了起來,他拿起來一看,是個不熟悉的號碼,他想了一想還是接了。
尹思晨對趙星緯說,“有意思,有意思,下次再慢慢聊哈。”
電話是夏雨霏打來的。
夏雨霏是武澤的高中同學,畢業後同學們就分開了,基本上沒有聯係。武澤聽到這個名字時,還是有些印象,但一時還對不上號,究竟是班裏的哪一個女同學。最後終於還是記起來了,是那個在高一的時候,從外地轉學過來的女同學。個子不高,皮膚白皙,體型偏瘦,留著一頭短發,成績中等,比較善談,在同學中很有親和力,是一個比較招人喜歡的女孩,家裏是做企業的。
多年沒見過麵,武澤也猜不出現在是什麽樣子了。好巧的是,夏雨霏正好也在這個城市工作。她聽說武澤在這裏集訓,就準備約幾個在這邊工作的同學聚一聚,今天是提前和武澤約時間,就等武澤確定了以後再約其它的同學。武澤想,多年沒有見過麵,聚一聚還是有意義的,於是就同意了,並約定了時間。
“一定要來喲,等你!”最後,夏雨霏一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