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澤被媽媽突然這一句,問得有些沒有反應過來。看到媽媽的眼神,武澤馬上明白了,“你知道了?”
“知道了。下午你魏叔叔打電話來了,我才知道這件事的。”
“我也是上午才接到通知的,準備迴來當麵和你說,說得更清楚些。”
“你是怎麽想的呢?”宗文茵把一個削好了的梨子遞給了武澤。
武澤用緩慢的語氣說道,“我主要是擔心你。”
當年父親的去世,讓武澤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尤其是你生命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轉瞬間就離開這個世界,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可以說從那時候,武澤開始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
世上萬般哀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
今天,武澤又不得不再一次思考這一問題。他如何放得下母親呢?
“我有什麽可擔心的呢?不用你操心。今天你魏叔叔已經把情況都給我說了。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需要你承擔對國家的責任。你建智哥哥也需要你,你沒有理由拒絕。於國於家,於情於理你都無法迴避,”在機關工作了一輩子的宗文茵,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態度非常鮮明。
武澤低著頭,陷入了沉思之中,停了好一會才說,“這個道理我懂。”
接著又是一陣沉默。
“你知道,為什麽我和你爸爸成為了一家人?為什麽他走了以後我沒有勇氣再成家?”過了一會,宗文茵打破了沉默,她放下手中的水果刀,用抽紙擦了擦手。
“我和你爸爸是同學,我最佩服和喜歡你爸爸身上的一個優點,就是他那強烈的事業心,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他都沒有絲毫鬆懈。在學校如此,工作以後還是如此。我的學習成績也不差,本來我也是搞業務的,但是成了家以後,家裏這一攤子總得有人操心吧,兩個人都去忙事業,就無法顧及家裏了,誰來照顧你呢?所以我就改做行政工作了,這樣才有時間照顧家裏。”
武澤看著媽媽,平時媽媽很少聊這些事。
“因為我懂你爸爸,了解你爸爸,所以才一直支持他的工作。雖然他走得早,但我覺得他一直在我身邊,這也是我這麽多年來的精神支柱,我實在無法再重新去了解另一個人,重新開始生活。”
“媽媽,你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你就是我的生活,全部!”還沒等武澤把話說完,宗文茵就打斷了他。
其實武澤最難以說出口的是,萬一出事怎麽辦?更具體地說是媽媽怎麽辦?他本來也想把組織上對家人的政策說一下,安慰一下媽媽,但轉念一想,如果這樣說,言外之意就有安排後事的意味。這話雖然讓人難以接受,但就是這個意思。在傳統觀念裏,不論是在言語上還是行動上,總期盼著圖個吉利,不吉利的話盡量少說或表達得婉轉一些。
媽媽在思想上、感情上能不能承受呢?這個念頭在他心裏來迴翻滾,終究還是沒有主動說出口。
宗文茵哪裏不懂這個道理呢?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走路都有可能不小心摔倒,更何況還是人類沒有涉足的外太空。她明白,這個“萬一”,沒有人能夠打包票,也沒有人敢說絕對沒有問題,所以她在思考,如何解除武澤的思想負擔。
“你知道嗎?”媽媽接著說道,“幾十年來,我也看到了太多的人平淡地度過了一生。來了,又走了,也許這是其它人自己的選擇。但你爸爸覺得,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麽?他不願意平平淡淡過一生,要讓生命更有意義,就像你爺爺說的那樣:生命不是簡單地重複。”
這句話,武澤從父親口中親耳聽到過,今天又從媽媽的口中說出來,武澤感到其中的份量格外厚重。
“也許這就是宿命吧。你爸爸為了暗物質事業奉獻了自己,我本以為你當了醫生,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沒有想到,和你爸爸一樣,間接地參與了同樣的事業,說心裏話,我真為你們兩爺子感到高興和驕傲。”
“媽媽,我可能有些辜負了你們的期望,我真沒有那麽遠大的抱負。你還記得嗎,在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建智的奶奶生病住院,我們去看她。在醫院裏,我看到奶奶是那麽的痛苦,那個時候我就想長大了當醫生,解除人們的病痛。”
“記得,怎麽不記得。她們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艱苦,受了不少的罪,好不容易把你魏叔叔培養出來,到了該享福的時候又得了重病,最後還走得那麽痛苦,真是個苦命的人啊。”
“還有一件事情對我影響很大。爸爸出事後,我聽說當時爸爸和駕駛員都還活著,正好有路過的村民發現了,也趕到了現場,但是村民們沒有急救知識,失去了最寶貴的搶救機會,就把爸爸耽誤了。那個時候我更下定決心,長大了一定要當醫生。”
聽到這裏,宗文茵從茶幾上隨手拿上紙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後遞給了武澤,武澤接過一看,隻見上麵寫了四個字:吾澤眾人。“這就是我和你爸爸給你取這個名字的含義。”
武澤拿著紙條,靜靜地看著,半天沒有說話。
宗文茵清楚武澤的心思,他是放心不下自己。她當然看得出來,也能夠理解。難道這就是孝嗎?在宗文茵看來,如果讓自己的孩子天天圍在身邊端茶倒水,那不是孝,那是自私,極端的自私。一個人,不僅僅是家庭裏的人,也是一個社會的人,國家的人。作為父母沒有權利把孩子綁在身邊,一個本來有更大作為的人,常常就毀在“孝”字上。天底下沒有哪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碌碌無為一生。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幸福,對國家對社會有更大的作為,這才是最大的孝。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活得有價值。現在,國家需要他,是對國家的忠,多麽難得的機會啊,這才是忠孝兩全。宗文茵有什麽理由拖武澤的後腿呢?
武澤看著這四個字,沉默了半晌,他知道這是家人們對自己的期望,然後說道,“媽媽,您放心吧,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我們都相信你,”宗文茵特地用了“我們”,自然包括在世和不在世的。說完又深情地說了一句,“我的澤仁長大了!”
宗文茵說完就起身進到臥室裏,不一會,拿著一個黑色皮包走了出來,她小心翼翼地打開了皮包,拿出了一個深棕色的筆記本,武澤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父親出差時帶走的那個筆記本。
“這是你爸爸留下來的,我一直保存著,現在可以交給你了,你帶上它,空閑時間看一看吧。”
“都寫了些什麽?”
“工作筆記,還有一些心得,留著吧,也是個紀念。”
“你看了嗎?”
“我隻是簡單地看了看前麵,實在看不下去。每次拿起來都想起了你的爸爸,想到他就讓我傷心,睹物思人啊!”
“好吧,我一定好好看看,”武澤也像當初父親那樣,用手將內頁快速翻了翻,雖然沒有細看內容,但那些筆跡武澤還是非常熟悉的。
晚上,武澤毫無精神地一頭紮在床上,被子也沒有顧得上蓋,就在床上躺著,混亂的思緒理也理不清。
他長時間沒有睡著。
夜裏,宗文茵兩眼直直地望著天花板,不知道她希望看見什麽?她想看到什麽?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為什麽愛人早早地離她而去,好不容易把武澤拉扯大,現在也要離開她。
為什麽?這是為什麽!
她捂著被子,壓低了聲音,傷心地大哭了一場。
“知道了。下午你魏叔叔打電話來了,我才知道這件事的。”
“我也是上午才接到通知的,準備迴來當麵和你說,說得更清楚些。”
“你是怎麽想的呢?”宗文茵把一個削好了的梨子遞給了武澤。
武澤用緩慢的語氣說道,“我主要是擔心你。”
當年父親的去世,讓武澤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尤其是你生命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轉瞬間就離開這個世界,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可以說從那時候,武澤開始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
世上萬般哀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
今天,武澤又不得不再一次思考這一問題。他如何放得下母親呢?
“我有什麽可擔心的呢?不用你操心。今天你魏叔叔已經把情況都給我說了。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需要你承擔對國家的責任。你建智哥哥也需要你,你沒有理由拒絕。於國於家,於情於理你都無法迴避,”在機關工作了一輩子的宗文茵,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態度非常鮮明。
武澤低著頭,陷入了沉思之中,停了好一會才說,“這個道理我懂。”
接著又是一陣沉默。
“你知道,為什麽我和你爸爸成為了一家人?為什麽他走了以後我沒有勇氣再成家?”過了一會,宗文茵打破了沉默,她放下手中的水果刀,用抽紙擦了擦手。
“我和你爸爸是同學,我最佩服和喜歡你爸爸身上的一個優點,就是他那強烈的事業心,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他都沒有絲毫鬆懈。在學校如此,工作以後還是如此。我的學習成績也不差,本來我也是搞業務的,但是成了家以後,家裏這一攤子總得有人操心吧,兩個人都去忙事業,就無法顧及家裏了,誰來照顧你呢?所以我就改做行政工作了,這樣才有時間照顧家裏。”
武澤看著媽媽,平時媽媽很少聊這些事。
“因為我懂你爸爸,了解你爸爸,所以才一直支持他的工作。雖然他走得早,但我覺得他一直在我身邊,這也是我這麽多年來的精神支柱,我實在無法再重新去了解另一個人,重新開始生活。”
“媽媽,你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你就是我的生活,全部!”還沒等武澤把話說完,宗文茵就打斷了他。
其實武澤最難以說出口的是,萬一出事怎麽辦?更具體地說是媽媽怎麽辦?他本來也想把組織上對家人的政策說一下,安慰一下媽媽,但轉念一想,如果這樣說,言外之意就有安排後事的意味。這話雖然讓人難以接受,但就是這個意思。在傳統觀念裏,不論是在言語上還是行動上,總期盼著圖個吉利,不吉利的話盡量少說或表達得婉轉一些。
媽媽在思想上、感情上能不能承受呢?這個念頭在他心裏來迴翻滾,終究還是沒有主動說出口。
宗文茵哪裏不懂這個道理呢?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走路都有可能不小心摔倒,更何況還是人類沒有涉足的外太空。她明白,這個“萬一”,沒有人能夠打包票,也沒有人敢說絕對沒有問題,所以她在思考,如何解除武澤的思想負擔。
“你知道嗎?”媽媽接著說道,“幾十年來,我也看到了太多的人平淡地度過了一生。來了,又走了,也許這是其它人自己的選擇。但你爸爸覺得,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麽?他不願意平平淡淡過一生,要讓生命更有意義,就像你爺爺說的那樣:生命不是簡單地重複。”
這句話,武澤從父親口中親耳聽到過,今天又從媽媽的口中說出來,武澤感到其中的份量格外厚重。
“也許這就是宿命吧。你爸爸為了暗物質事業奉獻了自己,我本以為你當了醫生,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沒有想到,和你爸爸一樣,間接地參與了同樣的事業,說心裏話,我真為你們兩爺子感到高興和驕傲。”
“媽媽,我可能有些辜負了你們的期望,我真沒有那麽遠大的抱負。你還記得嗎,在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建智的奶奶生病住院,我們去看她。在醫院裏,我看到奶奶是那麽的痛苦,那個時候我就想長大了當醫生,解除人們的病痛。”
“記得,怎麽不記得。她們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艱苦,受了不少的罪,好不容易把你魏叔叔培養出來,到了該享福的時候又得了重病,最後還走得那麽痛苦,真是個苦命的人啊。”
“還有一件事情對我影響很大。爸爸出事後,我聽說當時爸爸和駕駛員都還活著,正好有路過的村民發現了,也趕到了現場,但是村民們沒有急救知識,失去了最寶貴的搶救機會,就把爸爸耽誤了。那個時候我更下定決心,長大了一定要當醫生。”
聽到這裏,宗文茵從茶幾上隨手拿上紙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後遞給了武澤,武澤接過一看,隻見上麵寫了四個字:吾澤眾人。“這就是我和你爸爸給你取這個名字的含義。”
武澤拿著紙條,靜靜地看著,半天沒有說話。
宗文茵清楚武澤的心思,他是放心不下自己。她當然看得出來,也能夠理解。難道這就是孝嗎?在宗文茵看來,如果讓自己的孩子天天圍在身邊端茶倒水,那不是孝,那是自私,極端的自私。一個人,不僅僅是家庭裏的人,也是一個社會的人,國家的人。作為父母沒有權利把孩子綁在身邊,一個本來有更大作為的人,常常就毀在“孝”字上。天底下沒有哪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碌碌無為一生。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幸福,對國家對社會有更大的作為,這才是最大的孝。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活得有價值。現在,國家需要他,是對國家的忠,多麽難得的機會啊,這才是忠孝兩全。宗文茵有什麽理由拖武澤的後腿呢?
武澤看著這四個字,沉默了半晌,他知道這是家人們對自己的期望,然後說道,“媽媽,您放心吧,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我們都相信你,”宗文茵特地用了“我們”,自然包括在世和不在世的。說完又深情地說了一句,“我的澤仁長大了!”
宗文茵說完就起身進到臥室裏,不一會,拿著一個黑色皮包走了出來,她小心翼翼地打開了皮包,拿出了一個深棕色的筆記本,武澤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父親出差時帶走的那個筆記本。
“這是你爸爸留下來的,我一直保存著,現在可以交給你了,你帶上它,空閑時間看一看吧。”
“都寫了些什麽?”
“工作筆記,還有一些心得,留著吧,也是個紀念。”
“你看了嗎?”
“我隻是簡單地看了看前麵,實在看不下去。每次拿起來都想起了你的爸爸,想到他就讓我傷心,睹物思人啊!”
“好吧,我一定好好看看,”武澤也像當初父親那樣,用手將內頁快速翻了翻,雖然沒有細看內容,但那些筆跡武澤還是非常熟悉的。
晚上,武澤毫無精神地一頭紮在床上,被子也沒有顧得上蓋,就在床上躺著,混亂的思緒理也理不清。
他長時間沒有睡著。
夜裏,宗文茵兩眼直直地望著天花板,不知道她希望看見什麽?她想看到什麽?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為什麽愛人早早地離她而去,好不容易把武澤拉扯大,現在也要離開她。
為什麽?這是為什麽!
她捂著被子,壓低了聲音,傷心地大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