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在這裏呀,弄完了嗎?”兩人正說話間,趙星緯從外麵走了進來。


    “剛剛才完,”尹思晨邊收拾邊迴答說。


    “順利吧。”


    “順利得很,一點反應都沒有,”武澤已經穿好了衣服,“你們做了嗎?”


    “做過了。你們收到家裏的郵件沒有,我剛才查了一下,什麽都沒有,”趙星緯問。


    “這麽遠,通信資源又緊張,肯定是先工作後生活啦,等資源有空閑了就會來的。估計家裏的人也同樣著急地想知道我們的消息吧,”尹思晨迴應道。


    一說起家人的事情,趙星緯也想起了魏建智的事,他知道武澤特別牽掛,於是問道,“你問的建智的情況怎麽樣了,有好消息嗎?”


    “沒有,情況非常不樂觀,”隨後武澤把在趙機長那裏了解的情況簡單地說了一下。


    “我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吧,一般說失蹤基本上都是兇多吉少了,你要有心理準備才行,”趙星緯提醒道。


    “哎,”武澤歎了一口氣,“他會在哪裏呢?”像是自言自語,也是在問其他人;像是在關心全體隊員,也是關心魏建智。


    沒有確切消息,總是讓人心裏不踏實。


    “來,你們過來,”趙星緯說著就領著兩人來到電子屏幕前。他打開了電子屏幕,調出了甘石星的立體圖。


    “1號飛船的他們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這幅衛星地圖就是他們完成的。省了我們好多事。”


    “哦!”武澤輕聲感歎著,“我問一下,這個方位是怎麽確定的,為什麽這邊是東呢?”


    “這個嘛,就是人為確定的了,沒有統一的方位我們就沒有辦法交流。這個方位也是參照我們地球來的,現成的方法,拿來用就是了,”趙星緯在屏幕上比劃著,“你們看哈,星球本身在旋轉,它一定是繞著一個中心在旋轉,我們就在這個中心假設它有一個旋轉軸。當然這是虛擬的。根據我們地球自西向東旋轉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確定哪個方向是東邊,然後上北下南左東右西四個方位就確定下來了。


    如果在與地軸垂直的中間畫一個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這就是赤道。赤道把星體一分為二,上麵就是北半球,下麵就是南半球。然後再以赤道向上下按距離劃分,就有了南北緯線;豎著劃分,就有了徑線。再按度、分、秒細分下去,這就是大地緯度,星球表麵的任一方位就確定下來了,徑緯度用以確定和描述地球表麵上任何地點或位置。”


    “就像給星球打格子,對吧,”武澤說。


    “是這個意思,”趙星緯點了點頭。


    “是不是我們就可以給它定位了,比如說我們的北鬥定位係統,”尹思晨問道。


    “理論上是可以,實際上做不到。”


    “為什麽?”


    “成本太高了,也沒有必要,更不現實。”


    “這個星球和我們地球區別大嗎?”武澤問。


    趙星緯想了想說,“從他們提供的資料來看,這是一顆宜居的類地行星,有大氣、有陸地、有河流、有動植物,當然還有人類。”


    武澤插話道,“烏茲托魯奴人。”


    “你知道了?”趙星緯有些吃驚地問。


    “是思晨告訴我的。”


    “當然,肯定還有其它種族人,目前已知還有夏爾巴德人、索洛達人、莫那人等等,”趙星緯說完指著屏幕,“你們看這裏,看出什麽沒有?”


    “我看像是平原地形,”尹思晨迴答說。


    “是的,當地人叫做基洛平原。你們再看看還有其它什麽特點沒有?”


    “好像上麵沒有太高的山脈,”在集訓隊待的時間長了,武澤也增長了很多知識。


    “是的,注意看這一條山脈。當地人叫做聖加羅茲山脈,在甘石星上,這是最高的山脈了。”


    “有多高?”


    “最高超過一千米了。”


    “那不是太高嘛。”


    “就是的。”


    “為什麽沒有太高的山脈呢?”


    “事情是這樣的,”物理學家趙星緯詳細地解釋到,“你們注意到月球沒有,月球上就沒有太高的山脈。這是因為,當星球形成之初,它是由各種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形成的。在形成的過程中,星球一直在旋轉,就像滾雪球一樣,所以,它的地表之上就不可能形成太高的山脈。”


    “哦,有點道理。”


    “那高山是怎麽形成的呢?”


    “高山是星球內部地質變遷造成的,比如大陸板塊移動時,互相擠壓,有的地方就隆起成為高山,有的地方下陷,成為窪地或湖泊。比如地球上的青藏高原就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作用的結果,才形成較高的山脈。


    反過來說,甘石星上還沒有經曆過較大的地質構造運動,所以它上麵就沒有較高的山脈,就像月球一樣,大體上是比較平的,有山的話,也不太高。所以可以說,甘石星是一顆比較年輕的星球。”


    “哦,你這樣一說,就比較清楚了。”


    “我們特別需要知道的是,有幾點和我們地球是有明顯區別的。”


    “什麽區別?”


    “剛才說到自轉軸的問題。地球的赤道與太陽的黃道有23度多的夾角,因此才有了一年有四季之分,”趙星緯還沒有說完,武澤問道。


    “黃道?是這樣的,假設你站在地球上看太陽,也可以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在轉,轉的一圈所形成的麵就稱為黃道。”


    “哦,明白了,”兩人都點著頭。


    趙星緯接著說,“因為甘石星的赤道與黃道幾乎平行,所以這裏各個緯度的溫度在一個公轉周期內幾乎沒有多少變化。就是說沒有一年四季這個概念。這裏雖然沒有四季變化,但是球形地表與太陽之間有不同的夾角,所以不同的緯度就有溫差,簡單地分為三類。熱帶、溫帶和寒帶。這是第一點。


    第二,甘石星上能夠稱得上大陸的隻有一個,我們就暫時稱其為基洛大陸吧。由於沒有航海技術,對於烏茲托魯奴人來說海邊就是天邊,也沒有是球形的概念,而認為是平的。當然,其它還有眾多的島嶼,不能算大陸。


    第三,甘石星的質量小於地球,加上自轉速度比地球略快,這裏的引力就小於地球上的引力。更直觀地理解,在這裏體重會減輕,你輕輕鬆鬆就可以跳得很高,走得更快更遠。哦,特別要提醒你們,因為引力小的緣故,超大型動物就得以生存,你們猜猜這裏有什麽大型動物?”


    武澤一聽有大型動物就有了興趣,“莫非……有恐龍?”


    “別當真,說著玩的呢,”尹思晨解釋道。


    “我是說有可能,也就是客觀條件允許大型動物生存,但沒有這方麵的發現,有可能他們還沒有了解得這麽全麵吧,”趙星緯補充道。


    武澤眼睛沒有離開屏幕,愛問的他又給趙星緯提出了一個問題,“地球上的恐龍早在6000多萬年前就滅絕了,為什麽這裏還有呢?”


    “呃……呃……”武澤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問錯人了,趙星緯呃了半天也沒有答出來。尹思晨接著說,“地球上恐龍滅絕的原因都是猜測。曆史上有很多種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和假說,總的說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造成恐龍滅絕或許是一個比較靠譜的假說。如果這個理論成立的話,隻能說明這裏還沒有發生過重大的氣候變化事件,所以才得以生存。”


    “有道理!”武澤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年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域十三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域十三張並收藏紀年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