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麟攻破石國之後,立馬引軍西向,橫掃突勒全境。
而狄仁傑等人,才剛剛到達月氏國,看著月氏國內混戰的情景,讓他們驚駭莫名,不明白為什麽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月氏國就會變成這幅景象。
他們來到驛館打聽一番,這才知道原來國王差斥已死,而且被邀請助拳的吐火羅人趁火打劫,在城中四處殺人放火,縱兵劫掠!
在狄仁傑的斡旋之下,沙爾汗假扮的執政忠節,以及委它和瓊塔二位親王,與娜魯王妃達成一致,先合兵一處消滅吐火羅人,然後再討論王位的歸屬。
雙方都願意將兵權交由狄仁傑指揮,在李元芳等猛將的奮力拚殺下,吐火羅人很快就被殺的節節敗退,最終繳械投降!
隨即在雙方的請求下,狄仁傑對國王差斥的死因進行調查。
不料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委它親王也被神秘人殺死,就當狄仁傑正欲進一步探查之時,敦煌突然傳來的消息,令他頓時如遭雷擊!
“你說什麽?”
“漢部出動三十萬大軍,一舉攻占了石國,如今正在掃平突勒全境!”
“是的,閣老!”
“大將軍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出騎兵前往石國,欲要一探究竟,不料卻被早已埋伏的漢部騎兵截擊,無法向西繼續探查!”
“因此大將軍緊急傳信,請閣老盡快趕迴敦煌,商量軍機大事!”
“不好!”
“大事不好!”
“哎呀,我早就應該想到了!”
“怎麽了,大人?”
“此次我大周與突勒和親,正是要締結盟約,兩麵夾擊漢部,漢部首領怎麽可能沒有任何反應呢?”
“雖然他們的國土離西北很遠,但是與突勒接壤之處,全都是一望無際,盡皆坦途的草原,騎兵很容易快速突進,直接攻取突勒全境!”
“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叫做喜什麽的山,必定就是漢部派來,與賀魯和沙爾汗合謀的奸細!”
“什麽,這個喜什麽山,竟是漢部派來的奸細?”
“如今已經很明確了,漢部首領很可能早就知道,我大周要和親吉利可汗,準備合力對付他!”
“因此他正好將計就計,暗中派出這個喜什麽山,說服賀魯雙方合謀,共同瓜分我大周疆土,並協助賀魯除掉吉利可汗!”
“而他真正的目的,則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果然在吉利可汗被刺殺之後,他早已布置在牙帳的人手,直接放火焚毀了整個牙帳!”
“將突勒大部分王公貴族,一把大火燒的幹幹淨淨,讓突勒數十萬大軍群龍無首,陷入各部混戰的局麵!”
“就連左威衛大將軍張子龍,也不幸葬身火海,為國捐軀!”
“而這個漢部首領,早就集結數十萬大軍,秘密屯兵於漢部與突勒邊境,隻等將突勒的王公貴胄一網打盡,便立刻全軍出擊,一舉占領突勒全境!”
“而我大周本來以為和親必成,根本沒有想到要和突勒兵戎相見,因此幾乎毫無準備,現在就算調集兵馬也來不及了!”
“看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想必漢部大軍吞並突勒之地,也隻是時間問題!”
“原來是這樣,這個漢部首領心思深沉,實在是陰險狡詐,歹毒至極!”
“是啊,這個漢部首領不簡單啊!”
“元芳,我們要盡快趕迴敦煌,和大將軍王孝傑商議對敵之策,月氏的事情隻能先放一放了!”
“是,卑職明白!”
狄仁傑帶著李元芳、曾泰等人,急匆匆的趕迴敦煌,見到了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
“孝傑,目前突勒的情況怎麽樣?”
“大帥,半個月前,漢部大約三十萬騎兵,從北邊的雙方邊境,繞道進攻突勒石國牙帳,諸部混戰的突勒根本不是對手,如今漢部已經控製了突勒大部分土地!”
“末將率騎兵越過大漠,欲要攻擊其側後,誰料他們早有準備,留下了十萬大軍防備敦煌,末將無功而返!”
“好一個漢部首領,真可謂是用兵如神,先用奸細攪亂敵國,然後秘密集結大軍於邊境之上,隻待敵國大亂之際,大軍迅速全力出擊,一舉攻滅敵國!”
“此人真乃絕世名將,古之衛霍也不過如此!”
“大帥所言極是,根據斥候來報,這個漢部首領不但極善用兵,而且勇猛異常,縱橫突勒萬裏之地,竟無人是其一合之將!”
“隻怕霸王重生,也沒有這等滔天勇武,一旦其舉兵東向,隻怕敦煌也難以抵擋啊!”
“是啊,敵軍如此強悍,應盡早向朝廷求援!”
“末將早已派人,將軍情以八百裏加急送往神都,想來陛下已經得知突勒之事!”
“那就好!”
“大將軍,有天使到來,點名要見狄閣老!”
“哦,快請!”
“狄閣老!”
“原來是大閣領!”
“狄仁傑、李元芳、曾泰、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接旨!”
“臣狄仁傑、李元芳、曾泰、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古來聖帝治世,賴有賢臣,君臣相得,國事治也!”
“卿等誌慮忠純,忠貞不屈,雖遭冤陷,然公忠體國,毫無怨言,實乃忠臣良將也!”
“今特旨複狄懷英內史職,兼洛州牧,加蔥山道行軍大總管,流沙道行軍大總管,並兩道黜置大使,統領安西、北庭、昆淩、蒙池四都護府!”
“轄地內一切軍政大權皆由其節度,遇不決之事,不必請奏,可行便宜之權!”
“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李元芳和親大使之職,複千牛衛大將軍之職,加蔥山道行軍副大總管!”
“免曾泰和親副使之職,複洛州刺史之職,加黜置副使!”
“免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護衛使之職,複兵部校軍郎之職,在狄公麾下戴罪立功!”
“左威衛大將軍張子龍,驍勇善戰,威震四夷,忠肝義膽,為國捐軀,實乃我大周之大損失也,舉國皆哀!”
“朕不甚哀傷之至,今追封為安西侯,以公侯之禮葬之,以嘉其功!”
“欽此!”
“臣代子龍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
而狄仁傑等人,才剛剛到達月氏國,看著月氏國內混戰的情景,讓他們驚駭莫名,不明白為什麽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月氏國就會變成這幅景象。
他們來到驛館打聽一番,這才知道原來國王差斥已死,而且被邀請助拳的吐火羅人趁火打劫,在城中四處殺人放火,縱兵劫掠!
在狄仁傑的斡旋之下,沙爾汗假扮的執政忠節,以及委它和瓊塔二位親王,與娜魯王妃達成一致,先合兵一處消滅吐火羅人,然後再討論王位的歸屬。
雙方都願意將兵權交由狄仁傑指揮,在李元芳等猛將的奮力拚殺下,吐火羅人很快就被殺的節節敗退,最終繳械投降!
隨即在雙方的請求下,狄仁傑對國王差斥的死因進行調查。
不料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委它親王也被神秘人殺死,就當狄仁傑正欲進一步探查之時,敦煌突然傳來的消息,令他頓時如遭雷擊!
“你說什麽?”
“漢部出動三十萬大軍,一舉攻占了石國,如今正在掃平突勒全境!”
“是的,閣老!”
“大將軍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出騎兵前往石國,欲要一探究竟,不料卻被早已埋伏的漢部騎兵截擊,無法向西繼續探查!”
“因此大將軍緊急傳信,請閣老盡快趕迴敦煌,商量軍機大事!”
“不好!”
“大事不好!”
“哎呀,我早就應該想到了!”
“怎麽了,大人?”
“此次我大周與突勒和親,正是要締結盟約,兩麵夾擊漢部,漢部首領怎麽可能沒有任何反應呢?”
“雖然他們的國土離西北很遠,但是與突勒接壤之處,全都是一望無際,盡皆坦途的草原,騎兵很容易快速突進,直接攻取突勒全境!”
“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叫做喜什麽的山,必定就是漢部派來,與賀魯和沙爾汗合謀的奸細!”
“什麽,這個喜什麽山,竟是漢部派來的奸細?”
“如今已經很明確了,漢部首領很可能早就知道,我大周要和親吉利可汗,準備合力對付他!”
“因此他正好將計就計,暗中派出這個喜什麽山,說服賀魯雙方合謀,共同瓜分我大周疆土,並協助賀魯除掉吉利可汗!”
“而他真正的目的,則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果然在吉利可汗被刺殺之後,他早已布置在牙帳的人手,直接放火焚毀了整個牙帳!”
“將突勒大部分王公貴族,一把大火燒的幹幹淨淨,讓突勒數十萬大軍群龍無首,陷入各部混戰的局麵!”
“就連左威衛大將軍張子龍,也不幸葬身火海,為國捐軀!”
“而這個漢部首領,早就集結數十萬大軍,秘密屯兵於漢部與突勒邊境,隻等將突勒的王公貴胄一網打盡,便立刻全軍出擊,一舉占領突勒全境!”
“而我大周本來以為和親必成,根本沒有想到要和突勒兵戎相見,因此幾乎毫無準備,現在就算調集兵馬也來不及了!”
“看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想必漢部大軍吞並突勒之地,也隻是時間問題!”
“原來是這樣,這個漢部首領心思深沉,實在是陰險狡詐,歹毒至極!”
“是啊,這個漢部首領不簡單啊!”
“元芳,我們要盡快趕迴敦煌,和大將軍王孝傑商議對敵之策,月氏的事情隻能先放一放了!”
“是,卑職明白!”
狄仁傑帶著李元芳、曾泰等人,急匆匆的趕迴敦煌,見到了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
“孝傑,目前突勒的情況怎麽樣?”
“大帥,半個月前,漢部大約三十萬騎兵,從北邊的雙方邊境,繞道進攻突勒石國牙帳,諸部混戰的突勒根本不是對手,如今漢部已經控製了突勒大部分土地!”
“末將率騎兵越過大漠,欲要攻擊其側後,誰料他們早有準備,留下了十萬大軍防備敦煌,末將無功而返!”
“好一個漢部首領,真可謂是用兵如神,先用奸細攪亂敵國,然後秘密集結大軍於邊境之上,隻待敵國大亂之際,大軍迅速全力出擊,一舉攻滅敵國!”
“此人真乃絕世名將,古之衛霍也不過如此!”
“大帥所言極是,根據斥候來報,這個漢部首領不但極善用兵,而且勇猛異常,縱橫突勒萬裏之地,竟無人是其一合之將!”
“隻怕霸王重生,也沒有這等滔天勇武,一旦其舉兵東向,隻怕敦煌也難以抵擋啊!”
“是啊,敵軍如此強悍,應盡早向朝廷求援!”
“末將早已派人,將軍情以八百裏加急送往神都,想來陛下已經得知突勒之事!”
“那就好!”
“大將軍,有天使到來,點名要見狄閣老!”
“哦,快請!”
“狄閣老!”
“原來是大閣領!”
“狄仁傑、李元芳、曾泰、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接旨!”
“臣狄仁傑、李元芳、曾泰、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古來聖帝治世,賴有賢臣,君臣相得,國事治也!”
“卿等誌慮忠純,忠貞不屈,雖遭冤陷,然公忠體國,毫無怨言,實乃忠臣良將也!”
“今特旨複狄懷英內史職,兼洛州牧,加蔥山道行軍大總管,流沙道行軍大總管,並兩道黜置大使,統領安西、北庭、昆淩、蒙池四都護府!”
“轄地內一切軍政大權皆由其節度,遇不決之事,不必請奏,可行便宜之權!”
“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李元芳和親大使之職,複千牛衛大將軍之職,加蔥山道行軍副大總管!”
“免曾泰和親副使之職,複洛州刺史之職,加黜置副使!”
“免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護衛使之職,複兵部校軍郎之職,在狄公麾下戴罪立功!”
“左威衛大將軍張子龍,驍勇善戰,威震四夷,忠肝義膽,為國捐軀,實乃我大周之大損失也,舉國皆哀!”
“朕不甚哀傷之至,今追封為安西侯,以公侯之禮葬之,以嘉其功!”
“欽此!”
“臣代子龍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