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個以采藥為生的女人,在山上采藥時不慎滑落,摔斷了腿骨。采藥女被送到醫館時,情況很不樂觀,顯然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


    本來,小高向家屬溝通病情和治療方案時,態度客氣又委婉,既把傷情的嚴重性講得清楚明白,又盡可能安撫著家屬的情緒。


    可大雲和小雲在一旁時,卻沒掌握好分寸,說話太過直接,完全沒考慮對方的感受。采藥女的丈夫一聽,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不僅對治療費用表示不滿,一想到妻子受傷後自己一時半會兒沒法再上山采藥,斷了生計,更是滿心焦慮,嘴裏不停地嘟囔抱怨。


    大雲脾氣急躁,聽他抱怨個沒完,當下就忍不住懟了那男人幾句。采藥女的丈夫頓時火冒三丈,扯著嗓子嚷嚷道:“不治了!這破地方,誰愛治誰治!”


    說完,他竟然真的把受傷的妻子扔在醫館,自己氣衝衝地扭頭就走,留下一屋子人麵麵相覷,場麵尷尬又棘手。


    在但凡碰上這種事兒,按慣例都是徑直報到衙門去。畢竟,這治病救人雖說醫者仁心,但醫館也有難處啊。


    你瞧,這世上治不好的病人多如繁星,醫館又不是金山銀山,哪能無休無止地免費治療呢?


    要是真開了這個免費治療的先例,往後咱們這醫館可就變味兒了,哪裏還能叫醫館,分明成了施粥舍藥的善所了。


    所以啊,隻有把事情交給衙門,讓他們來安排處置,才是最妥當的辦法 。小高趕到衙門,將情況一五一十地向捕快們詳細說明。


    好在捕快辦事效率頗高,很快就循著線索找到了藥女的娘家。可眾人定睛一看,藥女那身裝扮,分明是已婚女子的行頭。很顯然,她已經嫁為人婦了。


    縣衙的差役們不敢懈怠,調查後卻隻能再三搖頭。他們翻遍了所有戶籍卷宗,竟絲毫查不到藥女夫家的半點信息。


    這下可犯了難,大家麵麵相覷,一時沒了主意。無奈之下,眾人隻能依照規矩,將藥女送迴她的戶籍所在地。


    一路上,馬車沿著蜿蜒的道路疾馳,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坐在馬車裏,起初並未在意,隻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


    可隨著馬車在山東境內不斷前行,路線卻越發眼熟。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細細迴憶,突然恍然大悟——這不就是自己曾經來過的王家村嗎?


    曆經一路顛簸,終於抵達了王家村。一行人在村裏打聽一番,順利找到了采藥女的父母。本以為能就此解決問題,可她父母的話卻讓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她父母滿臉無奈地說,女兒半年前就已經嫁到隔壁靠山村去了,按照規矩,“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實在是管不了了。


    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和捕快、采藥女的父母不敢耽擱,又心急如焚地馬不停蹄趕往靠山村。


    到了地方,一眼就認出,那正是當初在醫館裏狠心將采藥女扔下的男人,看來他就是采藥女的丈夫無疑了。


    可當眾人找到她丈夫,說明來意後,他卻一臉不耐煩,眼珠子一轉,竟然以還沒更改戶籍為借口,妄圖把這一切責任都推得幹幹淨淨。


    確實男女成婚,有媒婆牽線、聘禮為證,婚後確實應該由族長上報朝廷,更改戶籍信息。


    按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老規矩,要是單從戶籍上看,這事兒似乎還真得由采藥女的父親來負責掏錢。


    就這麽二兩銀子的事兒,卻讓兩個大男人犯了難。一邊是已嫁女兒的父親,覺得女兒既然出了嫁,就不該再由自己承擔責任;另一邊是不願擔責的丈夫,拿戶籍當擋箭牌,死活不肯鬆口。


    兩人站在那兒,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卻始終沒有個結果 ,隻留下這二兩銀子的難題,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眾人的心頭 。


    正當場麵陷入僵局,眾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之時,突然,院子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新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留青龍臥墨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留青龍臥墨池並收藏夢境新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