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縣城後,卻發現情況比預想的棘手。由於大部分藥材都優先供應了兵營,市麵上的存貨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藥材限量售賣,價格還比平常貴了許多。兩人無奈,隻能挑選了一些勉強夠用的。
采購完藥材,兩人尋了處飯館歇腳,吃完午飯便準備出城迴營。剛走到城門口,宋護院眼神一掃,瞥見城門上貼著的畫像,麵色頓時一變。仔細看去,那上麵竟是師爺、嶽郎中和我的模樣。
想來是因我們三人常在官府出入,宋護院心中一緊,當下也不敢多做停留,急忙拉著嶽哥,匆匆出了城,再從長計議。
嶽哥小心翼翼地將采購來的藥材放置在車上,轉身走向師爺和嶽郎中,神色凝重地說起了城門口的通緝畫像一事。薑宇、薑修兩兄弟聽聞,也趕忙湊了過來,眼睛裏滿是好奇與不安。
對於被通緝這件事,我、師爺和嶽郎中隻是相互對視一眼,並未有太多驚訝之色,畢竟此前種種跡象,已讓我有所預感,隻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然而,那兩個孩子卻與我們不同。薑宇和薑修到底年紀尚小,經曆了之前的種種變故,一直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身子骨本就孱弱。
此番又連夜奔波,一路顛簸下來,終究還是沒能扛住。兩人的小臉燒得通紅,氣息也變得急促,竟是都發起了高熱。
幸好嶽哥與宋護院在縣城采購了些藥材,否則在這荒郊野外,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嶽郎中立刻著手準備,他眉頭緊皺,一邊仔細查看藥材的成色,一邊思索著用,那專注的神情讓人稍稍安心。
先是仔細地為薑宇和薑修把了脈,探查二人脈象的細微變化,又查看了他們的舌苔、眼瞼等表征。
隨後,他從采購來的藥材中精心挑選出幾味具有清熱、解毒、驅風功效的草藥,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他熟練地用搗藥杵將草藥搗碎,一部分熬製成藥湯,以便讓孩子們能盡快服下,發揮藥效;另一部分製成了散熱的藥膏,輕輕塗抹在孩子們的額頭、太陽穴等部位,輔助降低體溫。
熬藥的過程中,嶽哥守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藥罐,嚴格控製著火候與時間,確保藥效不被破壞。
藥湯熬好後,孩子們喝下並不時喂些溫水,以補充發熱消耗的水分,同時密切觀察著孩子們服藥後的反應,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嶽郎中站在搭起的藥爐前,手沉穩地在各類草藥間穿梭,精心挑選著所需藥材。
嶽郎中一邊挑揀著手中的草藥,一邊對著嶽哥說道:“用藥之道,劑量乃是關鍵所在。”
“密切關注身體對藥物的吸收狀況,這極為重要。身體若無法有效吸收,縱是良藥,亦難奏效,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加重髒腑負擔。”
他微微頓了頓,目光轉向正在病榻上昏睡、燒得小臉通紅的薑宇和薑修兄弟,接著道:“麵對嬰幼兒或小孩,劑量把控更需謹慎。”
“他們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與成人差異顯著。許多草藥,劑量必須相應減少,以防藥性過強,損傷稚子正氣。”
“然而,也有部分草藥,因其獨特功效,且孩童代謝功能旺盛,反倒需要加重些許劑量,如何調配,全憑對藥理藥性的理解,以及對病患的關注,在行醫用藥過程中,絲毫馬虎不得。”
嶽郎中在治療這兩個孩子時,充分展現出了他對藥劑的掌控。當他將兩副藥依次喂給薑宇和薑修服下後,效果立竿見影。
原本因高熱而昏迷不醒、小臉燒得通紅且氣息微弱的兩個孩子,漸漸有了起色。薑宇的體溫開始穩步下降,原本幹裂的嘴唇也有了些許血色,唿吸變得均勻而平穩。
而薑修雖然也有所好轉,但其身體底子終究更為薄弱,對藥物的反應相對遲緩一些。嶽郎中見狀,又為薑修單獨調配了一副藥。
這副藥著重增強了補養氣血、固本培元的功效。在嶽郎中的悉心照料下,薑修喝下這副藥後,身體狀況也逐漸穩定下來,體溫進一步下降,虛弱的身體開始慢慢恢複元氣。
不僅如此,藥材限量售賣,價格還比平常貴了許多。兩人無奈,隻能挑選了一些勉強夠用的。
采購完藥材,兩人尋了處飯館歇腳,吃完午飯便準備出城迴營。剛走到城門口,宋護院眼神一掃,瞥見城門上貼著的畫像,麵色頓時一變。仔細看去,那上麵竟是師爺、嶽郎中和我的模樣。
想來是因我們三人常在官府出入,宋護院心中一緊,當下也不敢多做停留,急忙拉著嶽哥,匆匆出了城,再從長計議。
嶽哥小心翼翼地將采購來的藥材放置在車上,轉身走向師爺和嶽郎中,神色凝重地說起了城門口的通緝畫像一事。薑宇、薑修兩兄弟聽聞,也趕忙湊了過來,眼睛裏滿是好奇與不安。
對於被通緝這件事,我、師爺和嶽郎中隻是相互對視一眼,並未有太多驚訝之色,畢竟此前種種跡象,已讓我有所預感,隻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然而,那兩個孩子卻與我們不同。薑宇和薑修到底年紀尚小,經曆了之前的種種變故,一直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身子骨本就孱弱。
此番又連夜奔波,一路顛簸下來,終究還是沒能扛住。兩人的小臉燒得通紅,氣息也變得急促,竟是都發起了高熱。
幸好嶽哥與宋護院在縣城采購了些藥材,否則在這荒郊野外,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嶽郎中立刻著手準備,他眉頭緊皺,一邊仔細查看藥材的成色,一邊思索著用,那專注的神情讓人稍稍安心。
先是仔細地為薑宇和薑修把了脈,探查二人脈象的細微變化,又查看了他們的舌苔、眼瞼等表征。
隨後,他從采購來的藥材中精心挑選出幾味具有清熱、解毒、驅風功效的草藥,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他熟練地用搗藥杵將草藥搗碎,一部分熬製成藥湯,以便讓孩子們能盡快服下,發揮藥效;另一部分製成了散熱的藥膏,輕輕塗抹在孩子們的額頭、太陽穴等部位,輔助降低體溫。
熬藥的過程中,嶽哥守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藥罐,嚴格控製著火候與時間,確保藥效不被破壞。
藥湯熬好後,孩子們喝下並不時喂些溫水,以補充發熱消耗的水分,同時密切觀察著孩子們服藥後的反應,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嶽郎中站在搭起的藥爐前,手沉穩地在各類草藥間穿梭,精心挑選著所需藥材。
嶽郎中一邊挑揀著手中的草藥,一邊對著嶽哥說道:“用藥之道,劑量乃是關鍵所在。”
“密切關注身體對藥物的吸收狀況,這極為重要。身體若無法有效吸收,縱是良藥,亦難奏效,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加重髒腑負擔。”
他微微頓了頓,目光轉向正在病榻上昏睡、燒得小臉通紅的薑宇和薑修兄弟,接著道:“麵對嬰幼兒或小孩,劑量把控更需謹慎。”
“他們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與成人差異顯著。許多草藥,劑量必須相應減少,以防藥性過強,損傷稚子正氣。”
“然而,也有部分草藥,因其獨特功效,且孩童代謝功能旺盛,反倒需要加重些許劑量,如何調配,全憑對藥理藥性的理解,以及對病患的關注,在行醫用藥過程中,絲毫馬虎不得。”
嶽郎中在治療這兩個孩子時,充分展現出了他對藥劑的掌控。當他將兩副藥依次喂給薑宇和薑修服下後,效果立竿見影。
原本因高熱而昏迷不醒、小臉燒得通紅且氣息微弱的兩個孩子,漸漸有了起色。薑宇的體溫開始穩步下降,原本幹裂的嘴唇也有了些許血色,唿吸變得均勻而平穩。
而薑修雖然也有所好轉,但其身體底子終究更為薄弱,對藥物的反應相對遲緩一些。嶽郎中見狀,又為薑修單獨調配了一副藥。
這副藥著重增強了補養氣血、固本培元的功效。在嶽郎中的悉心照料下,薑修喝下這副藥後,身體狀況也逐漸穩定下來,體溫進一步下降,虛弱的身體開始慢慢恢複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