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兩個身攜巨款,在縣城供銷社逛了半天。


    米、麵、油、紅糖……日常用的都買了一些,又買了幾斤掛麵,幾斤點心,張羅著到時候去送禮。


    東西挺多,兩個人都是又矮又瘦的,宋幼林幹脆做主買了輛自行車,買的鳳凰牌的,一百八一輛。


    付錢的時候,鄭春梅眼睛賊亮。


    這年頭有輛自行車方便很多。


    兩人推著自行車出來,宋幼林就有點傻眼。


    自行車是二八大杠的,很大很高。他現在就有個一米三左右,自行車在他麵前就是個龐然大物。


    他娘也不高。


    “娘,你會騎嗎?”宋幼林猶豫著開口。不行的話,倆人推迴去也成。


    “會。”鄭春梅信誓旦旦。


    這有什麽,她家以前是有自行車的。


    她小時候騎得不少。


    鄭春梅剛才已經把能掛車把上的東西,都掛在了車把上,後座也放著一點東西。


    “幼林你先上,拿好東西。”


    宋幼林不信任地看著他娘。


    不知道他娘能不能夠著腳蹬子。


    “快點的,沒事兒。我真會。”


    宋幼林聽話地爬了上去。


    沒想到他娘掌把掌得還挺穩。


    他坐在後座上瞬間感覺自己很高很高,就像以前突然坐那種大型旅遊車的感覺,還挺新奇的。


    接著,就見他娘動了。


    鄭春梅兩手掌著車把,右腳別在左腳後麵當助力,左腳則往前蹬上小半圈,來迴往複,溜著車子走了一段時間,穩了之後,右腳離地,從前麵直接偏腿上了大梁。


    她個子小,站起來都夠不到座位。


    站直了勉強可以夠到大梁的高度。


    要想騎,隻能讓自己胯骨左扭右扭,歪左邊就是左腳蹬下去,右腳上來;歪右邊,就是右腳蹬下去,左腳上來了。


    不這樣也沒法騎,會卡襠。


    宋幼林沒想到,他娘這樣騎得還又穩又快。


    倆人在路上穿梭,騎車的微風,讓鄭春梅覺得身心十分舒暢。


    這麽多年壓在心底的難受,全都不見了蹤影。


    她兒子真的好了,他們的生活也好了。以前覺得兩眼一抹黑,現在前麵都是寬闊的大路。


    宋幼林在後座上,看著鄭春梅瘦弱的背影。這後背不寬闊,瘦弱到能清晰看到骨頭,卻為自己的兒子擋住了風雨。


    --


    今天,兩人把手頭的錢花得七七八八,最後又去取了兩百塊錢,才往村裏趕。


    兩人騎著自行車迴村時,村裏還在農忙,要不然這自行車的大件,要引起村裏的轟動。


    鄭口村有自行車的人家,自來才三家,這還都跟寶貝一樣,不肯隨便借人騎。


    村子是沿路而建的,一般沿路建的村子叫莊。鄭口村以前就叫鄭莊,後來不知怎麽改了名字。


    鄭春梅邊騎車還邊跟兒子說著話。


    她這兩天把能說的都說給宋幼林聽,包括村裏的大事小情,免得兒子不熟悉,再不自在。


    以前,她也是這樣事無巨細地說,隻是那時候是為了讓兒子多說點話,她並不指望兒子能聽進去多少。


    兩人穿過村中心的大隊部,往左拐那條路,走到盡頭,才是他們家。


    他們家很是偏僻,周圍人家也都稀稀拉拉的,沒村中心那麽集中。


    宋幼林坐在自行車上,遠遠望過去,心中就知道這是他家。


    他家院子很大,是用籬笆圍成的。


    院子裏開了幾畦地,種了時下的蔬菜瓜果。家裏好幾天沒人在,菜地裏不僅都是雜草,整個院子都綠意盎然。


    宋幼林下了自行車,跟在鄭春梅後麵,進了院子。


    鄭春梅把自行車推進院子,想了想,舍不得在外麵曬著,又推進了外屋。


    宋幼林就在院子裏觀察他們家的房子。


    整整齊齊的茅草壘成兩邊帶坡的尖頂,順著房頂坡下來,就是房簷,房簷下麵是土房主體,牆上留了兩扇窗,一個門。


    門是淺灰色老式木頭門,窗戶也是用木條做的,上麵鑲嵌著玻璃。


    他順著木門走進去,能明顯看到土房並不全是土,其中還摻雜了麥稈,給土色增添了一抹亮黃,也讓土牆更加堅固。


    土牆的厚度也跟他上輩子想象的不同,很厚,很解壓。


    就像看到巧克力塊的感覺。


    進去後,屋裏雖然有點暗,但是特別涼爽。


    外屋很大,有桌子有凳子,還有兩個土灶,分別連通著兩邊的房間,應該是為了方便燒炕。


    牆腳有個大水缸,用木頭做的蓋子蓋著。


    水缸旁邊是個木頭盆架。


    盆架最上麵有個小台麵,放著兩個搪瓷水杯,水杯裏放著牙刷牙膏。小台麵下麵是一個橫杆掛了兩條用薄了的毛巾。


    盆架的主要部位是一個圓形的框架,架著一個印著紅花的搪瓷臉盆。


    快到支架腳的位置還有一個框架,放著同樣花色的臉盆,隻是盆的邊緣可能磕到過,有個黑色的圓點。


    此時,他娘已經把自行車停到牆角,到東屋放東西。


    記憶裏,他住在西屋,他娘住在東屋。


    宋幼林進了自己房間。


    房間裏一個大炕占了屋子一半的麵積。


    炕上有個矮矮的炕櫃,也是黑漆漆的,還帶門,帶抽屜。炕櫃上麵疊著被子,放著兩個枕頭。


    炕對麵挨著牆是個通頭的木頭大櫃子,塗著黑漆。


    他摸著光滑的櫃麵邊緣,向上打開了櫃子,看到裏麵打著隔斷。這感覺就像打開超大型的冰櫃,也像打開個糧倉似的。


    櫃子裏麵的東西不多。


    有一點曬幹的紅薯片,一點高粱麵、玉米麵、黑豆什麽的。


    他記得他娘屋裏也有這麽個大櫃子。


    好像也挺空的。


    不過,現在應該能填充一點點空間了,他們買了不少東西迴來。


    宋幼林看著屋裏的一切,覺得他很喜歡這個家。


    不光是因為原主的記憶,還因為他發自內心地喜歡。


    這裏處處透露著樸素的生活氣息。


    其實原主的記憶並不是很全,他好像有些事情記得很清楚,有些事情又模模糊糊沒什麽印象。


    或許是因為原主有自閉症,時常沉浸在一個他不能觸碰到的世界吧。


    “幼林,娘先做飯,等下了工咱們再去。”鄭春梅收拾完,在西屋門口探頭說道。


    “行。”


    宋幼林答應一聲,脫了鞋子,爬上炕,站在窗口往外看風景。


    鄭春梅在院子裏摘了兩個西紅柿,洗了切到大鍋裏,點了火。等水燒開的空,就到院子裏哢哢拔草。


    宋幼林在窗戶那裏看到鄭春梅拔草,怕灶堂火滅了,趕緊去看看。


    其實,他更多的是好奇。


    他還從來沒燒過火。


    灶坑裏填的樹枝,沒那麽快燒完,宋幼林不管。他從角落裏挑挑揀揀,把撿來的樹枝塞到裏麵,直塞得滿滿當當。


    這時候火果然反而不那麽旺了。


    空氣太少。


    過了好一會兒,突然哄的一聲,火苗躥起來。


    宋幼林看著熊熊燃燒的烈火,有種別樣的成就感。


    鄭春梅拔了一會兒,往屋裏瞧時,見宋幼林在燒火,立刻誇兒子真厲害,才又去拔草。


    等差不多了,她在院子的水缸裏舀了水,衝著洗了手,進屋繼續做飯。下麵條,放點醬油,就是一頓美味。


    母子倆吃完熱騰騰的白麵條,都十分滿足。


    出院後到現在,兩人還沒休息。


    這一吃完飯,困勁兒就上來了。


    鄭春梅催著宋幼林去屋裏睡覺,見宋幼林鋪了床,躺下,她也去屋裏睡了。


    ……


    等宋幼林醒來,就感覺屋裏更暗了,還有一種不真實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反派竹馬暗戀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轍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轍跡並收藏七零年代反派竹馬暗戀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