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劉紹該不該親自上戰場
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作者:孑與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場一處,劉紹也在親自殺敵。
雖然做為主帥,不可輕易涉險,但畢竟不是步騎聯合的軍隊,能留一支步兵組成嚴密的步兵軍陣護衛。
全部都是騎兵的軍隊,在與敵軍廝殺期間,是無法對主帥進行完全嚴密保護,不讓任何一名敵軍士兵出現在主帥附近的。
好在劉紹身邊有百名親衛騎兵緊緊跟隨,羯族騎兵哪怕突然衝到劉紹附近,也會被劉紹的親衛騎兵攔截。
或者哪一名羯族騎兵與劉紹交手,都要同時麵臨劉紹的親衛騎兵在旁邊不顧一切的朝他劈砍。
除了有親衛騎兵緊緊跟隨保護,劉紹身上還穿著有當初常建新贈送給他的那套騎兵重甲。
當然,隻有人甲,戰馬並沒有穿甲,因為要節省戰馬的體力。
如果是普通戰馬,哪怕隻是人穿著重甲,相較於其他騎兵多了幾十斤的負重,戰馬也很難跟得上騎兵軍團正常奔襲和作戰。
不過劉紹騎乘的戰馬,絕對可以說是所有晉陽軍騎兵之中最好的那一匹戰馬。
哪怕在多負重幾十斤的情況下,也並不比騎兵軍團的其他戰馬差,完全能跟得上騎兵軍團一起奔襲作戰。
現代時空。
常建新在劉紹親自在戰場廝殺期間,他的心也有些提起來,連小酒都不品,零食也不吃,隻專心以劉紹自身看不到的視角,幫助劉紹觀察其四周的情況。
“偏左,冷箭!”
常建新突然喊了一聲。
時空的那一邊,劉紹毫不猶豫的閃躲了一下。
霎那間,一支箭矢擦著劉紹的身體飛了過去。
劉紹附近的親衛騎兵反應過來,有人手上一直拿著弓箭,順著箭矢射來的方向發現了那名在數十米外放冷箭的羯族騎兵,一箭過去。
“噗!”
箭矢飛過數十米距離後,精準射穿那名放冷箭的羯族騎兵的脖子。
毫無疑問,這名親衛騎兵是一名萬裏挑一的神射手。
騎兵之間的戰場上,雙方有士兵朝對方放冷箭是很尋常的事情。
不止是羯族騎兵會盯著戰場上可能的晉陽軍將領放冷箭,晉陽軍騎兵同樣會盯著戰場上可能的羯族將領放冷箭。
戰場另一處的羯族騎兵主將乙速孤行彥到這個時間點,同樣曾被兩支晉陽軍騎兵射的冷箭招唿過。
一支被他揮刀砍中,一支射中了他,但卻是射中他有兩層鐵製甲片保護的要害部位,隻是破了一層甲片,被第二層甲片擋住,並沒有讓他受傷。
現代時空。
常建新看到劉紹順利躲過那支冷箭,他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雖然說劉紹身上穿著兩層現代鋼片製造的騎兵重甲,就算真被射中,估摸著也連第一層鋼片都破不了,無法真正傷到劉紹,但那種情景下,下意識緊張也是人正常的反應。
不得不說,常建新跟著劉紹為中心點的視角在戰場上,著實很刺激,有時候他也不可避免的代入到劉紹身上。
要問常建新既然隻能與劉紹聯係,隻能通過劉紹交換物資,那麽他為什麽不勸說劉紹盡量不要親自上戰場殺敵,盡量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因為常建新知道劉紹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否則他不會在預計要上戰場的時候,刻意穿上重甲。
是否親自上戰場殺敵,由劉紹自己決定,常建新不會在這方麵幹涉。
很簡單,在常建新看來,劉紹的安全無比重要是一迴事,但要因此完全杜絕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也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一軍主帥?他的安全於唐軍,於大唐而言就不是無比重要?
其一生也戰死了六匹戰馬!
劉紹的位置,與常建新所處現代時空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位置,有很大差別嗎?
唐太宗李世民都無法完全避免親自上戰場殺敵,劉紹自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而且常建新認為,他也不該為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有危險,就過度擔心,過度幹涉。
真論起危險,難不成劉紹完全不上戰場,就不會遇到其他危險嗎?哪怕是在晉陽城中,你就敢說一定不可能有人突然從某個地方衝出來想刺殺劉紹?
吃飯還會噎死,喝水還會嗆死,走路還會摔死呢。
因為怕出現意外就癲狂的想杜絕一切意外,那反而才真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
隻要不去涉那種敵人有明顯優勢,己方明顯劣勢的危險。
比如你隻有一萬騎兵,卻硬是親自帶著去與五萬、十萬敵軍騎兵廝殺。
正常的廝殺,比如當前晉陽軍四千騎兵,羯族騎兵五六千。
羯族騎兵數量多出一兩千,似乎也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晉陽軍騎兵之中有大量防護鋼製甲片輕甲,以及大量馬槊、橫刀等鋼製兵器。
四千晉陽軍騎兵實際是當做一萬全員著普通鐵製甲片輕甲騎兵看待的。
所以隱性角度來看,這一仗反倒是相當於一萬騎兵對六千騎兵,並不是那種明知敵人有明顯優勢,還硬著頭皮親自上戰場的涉險。
正常的上戰場,己方綜合戰鬥力有明顯優勢的上戰場,常建新並不認為有什麽不該,更不會去幹涉什麽。
他如果實在還是擔心,能做的便是如同此刻這般,自己也花費些精力,用劉紹無法看到的視角,在戰場上幫助劉紹盡可能注意周邊的一切情況,發現潛在危險,及時提醒劉紹,躲避危險。
“多謝!”
劉紹閃過箭矢之後,道了一聲謝。
雖然他自己也知道,就算剛才那一箭真射中了,也無法真正傷到他,但他還是要迴應常建新的好意。
有常建新在現代時空,小酒也不喝,零食也不吃的專心以劉紹做不到視角,幫助劉紹隨時關注戰場四周的危險,劉紹的安全得到了巨大的保障。
本來就不算特別危險,更加沒有危險。
隨著激烈廝殺了半個多時辰,戰場上已經躺倒了兩千多具屍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羯族騎兵的,隻有三分之一不到是晉陽軍騎兵的。
大戰到這一刻,勝負已經很明顯了。
雖然做為主帥,不可輕易涉險,但畢竟不是步騎聯合的軍隊,能留一支步兵組成嚴密的步兵軍陣護衛。
全部都是騎兵的軍隊,在與敵軍廝殺期間,是無法對主帥進行完全嚴密保護,不讓任何一名敵軍士兵出現在主帥附近的。
好在劉紹身邊有百名親衛騎兵緊緊跟隨,羯族騎兵哪怕突然衝到劉紹附近,也會被劉紹的親衛騎兵攔截。
或者哪一名羯族騎兵與劉紹交手,都要同時麵臨劉紹的親衛騎兵在旁邊不顧一切的朝他劈砍。
除了有親衛騎兵緊緊跟隨保護,劉紹身上還穿著有當初常建新贈送給他的那套騎兵重甲。
當然,隻有人甲,戰馬並沒有穿甲,因為要節省戰馬的體力。
如果是普通戰馬,哪怕隻是人穿著重甲,相較於其他騎兵多了幾十斤的負重,戰馬也很難跟得上騎兵軍團正常奔襲和作戰。
不過劉紹騎乘的戰馬,絕對可以說是所有晉陽軍騎兵之中最好的那一匹戰馬。
哪怕在多負重幾十斤的情況下,也並不比騎兵軍團的其他戰馬差,完全能跟得上騎兵軍團一起奔襲作戰。
現代時空。
常建新在劉紹親自在戰場廝殺期間,他的心也有些提起來,連小酒都不品,零食也不吃,隻專心以劉紹自身看不到的視角,幫助劉紹觀察其四周的情況。
“偏左,冷箭!”
常建新突然喊了一聲。
時空的那一邊,劉紹毫不猶豫的閃躲了一下。
霎那間,一支箭矢擦著劉紹的身體飛了過去。
劉紹附近的親衛騎兵反應過來,有人手上一直拿著弓箭,順著箭矢射來的方向發現了那名在數十米外放冷箭的羯族騎兵,一箭過去。
“噗!”
箭矢飛過數十米距離後,精準射穿那名放冷箭的羯族騎兵的脖子。
毫無疑問,這名親衛騎兵是一名萬裏挑一的神射手。
騎兵之間的戰場上,雙方有士兵朝對方放冷箭是很尋常的事情。
不止是羯族騎兵會盯著戰場上可能的晉陽軍將領放冷箭,晉陽軍騎兵同樣會盯著戰場上可能的羯族將領放冷箭。
戰場另一處的羯族騎兵主將乙速孤行彥到這個時間點,同樣曾被兩支晉陽軍騎兵射的冷箭招唿過。
一支被他揮刀砍中,一支射中了他,但卻是射中他有兩層鐵製甲片保護的要害部位,隻是破了一層甲片,被第二層甲片擋住,並沒有讓他受傷。
現代時空。
常建新看到劉紹順利躲過那支冷箭,他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雖然說劉紹身上穿著兩層現代鋼片製造的騎兵重甲,就算真被射中,估摸著也連第一層鋼片都破不了,無法真正傷到劉紹,但那種情景下,下意識緊張也是人正常的反應。
不得不說,常建新跟著劉紹為中心點的視角在戰場上,著實很刺激,有時候他也不可避免的代入到劉紹身上。
要問常建新既然隻能與劉紹聯係,隻能通過劉紹交換物資,那麽他為什麽不勸說劉紹盡量不要親自上戰場殺敵,盡量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因為常建新知道劉紹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否則他不會在預計要上戰場的時候,刻意穿上重甲。
是否親自上戰場殺敵,由劉紹自己決定,常建新不會在這方麵幹涉。
很簡單,在常建新看來,劉紹的安全無比重要是一迴事,但要因此完全杜絕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也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一軍主帥?他的安全於唐軍,於大唐而言就不是無比重要?
其一生也戰死了六匹戰馬!
劉紹的位置,與常建新所處現代時空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位置,有很大差別嗎?
唐太宗李世民都無法完全避免親自上戰場殺敵,劉紹自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而且常建新認為,他也不該為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有危險,就過度擔心,過度幹涉。
真論起危險,難不成劉紹完全不上戰場,就不會遇到其他危險嗎?哪怕是在晉陽城中,你就敢說一定不可能有人突然從某個地方衝出來想刺殺劉紹?
吃飯還會噎死,喝水還會嗆死,走路還會摔死呢。
因為怕出現意外就癲狂的想杜絕一切意外,那反而才真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
隻要不去涉那種敵人有明顯優勢,己方明顯劣勢的危險。
比如你隻有一萬騎兵,卻硬是親自帶著去與五萬、十萬敵軍騎兵廝殺。
正常的廝殺,比如當前晉陽軍四千騎兵,羯族騎兵五六千。
羯族騎兵數量多出一兩千,似乎也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晉陽軍騎兵之中有大量防護鋼製甲片輕甲,以及大量馬槊、橫刀等鋼製兵器。
四千晉陽軍騎兵實際是當做一萬全員著普通鐵製甲片輕甲騎兵看待的。
所以隱性角度來看,這一仗反倒是相當於一萬騎兵對六千騎兵,並不是那種明知敵人有明顯優勢,還硬著頭皮親自上戰場的涉險。
正常的上戰場,己方綜合戰鬥力有明顯優勢的上戰場,常建新並不認為有什麽不該,更不會去幹涉什麽。
他如果實在還是擔心,能做的便是如同此刻這般,自己也花費些精力,用劉紹無法看到的視角,在戰場上幫助劉紹盡可能注意周邊的一切情況,發現潛在危險,及時提醒劉紹,躲避危險。
“多謝!”
劉紹閃過箭矢之後,道了一聲謝。
雖然他自己也知道,就算剛才那一箭真射中了,也無法真正傷到他,但他還是要迴應常建新的好意。
有常建新在現代時空,小酒也不喝,零食也不吃的專心以劉紹做不到視角,幫助劉紹隨時關注戰場四周的危險,劉紹的安全得到了巨大的保障。
本來就不算特別危險,更加沒有危險。
隨著激烈廝殺了半個多時辰,戰場上已經躺倒了兩千多具屍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羯族騎兵的,隻有三分之一不到是晉陽軍騎兵的。
大戰到這一刻,勝負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