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拓跋鮮卑援軍
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作者:孑與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雁門關城牆上的劉紹等晉陽軍將士不想理會到來的拓跋鮮卑援軍,但是拓跋鮮卑援軍卻不甘心雁門關就這麽被晉陽軍占據。
雁門關對於晉陽軍很重要,對於拓跋鮮卑人同樣重要。
失去了雁門關,那麽拓跋鮮卑人營建了二十年的統治核心平城,豈不是隨時處於晉陽軍兵峰的威脅之下?
將來拓跋鮮卑大軍外出作戰,都得留重兵防守平城,無法出動全部的力量對敵。
這樣一來,拓跋鮮卑未來的發展,將大大受製,這豈能接受!
“上!”
一隊幾十騎的拓跋鮮卑騎兵一路策馬到雁門關城下,彎弓搭箭就直接朝城牆上射箭。
他們後麵還另有一兩百名拓跋鮮卑騎兵下來,以步戰的形式,個個手持弓箭,向雁門關衝來。
“我靠……”雁門關城牆上,晉陽軍眾將無不暗罵。
他們看到拓跋鮮卑援軍都是騎兵,而且顯然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便下意識認為這些拓跋鮮卑援軍隻能望著雁門關興歎,無可奈何。
萬萬沒想到,他們這麽果決,絲毫不顧慮的直接上來朝雁門關發動攻擊。
首先是幾十支箭矢射上來,城牆上的晉陽軍將士不得不躲避到女牆後麵。
很快,第二輪箭矢。
到第三輪箭矢的時候,一兩百名下馬做為步兵的拓跋鮮卑弓箭手也抵近城牆,一同射箭,所以第三輪箭雨接近兩百支箭。
“弓箭手,我們的弓箭手呢,立刻反擊!”副帥趙斌黑著臉怒聲如雷。
本就在城牆上,以及臨近城牆的晉陽軍弓箭手迅速登上城牆,很快匯聚起了一支四百多人的弓箭手朝城牆下的拓跋鮮卑人反擊。
四百多支箭矢居高臨下射下去。
“咻!咻!咻!”
霎那間近二十名拓跋鮮卑弓箭手中箭。
城牆下的拓跋鮮卑弓箭手連射了三四輪,城牆上的晉陽軍士兵都沒傷幾個人,而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隻射一輪,城牆下的拓跋鮮卑弓箭手就傷亡近二十人。
這種巨大的傷亡差距,顯然不是城牆下的拓跋鮮卑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當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射出第二輪箭雨,這一輪再次射死射傷二十名左右拓跋鮮卑弓箭手。
頓時城牆下其餘拓跋鮮卑弓箭手受不了了,紛紛驚恐的向後潰退。
在他們潰退到弓箭射程範圍之前,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又射出了第三輪箭雨,射死射傷十六名拓跋鮮卑人,第四輪箭雨再次射死射傷跑在最後麵的五名拓跋鮮卑人。
前後被射死射傷五十九人,其中隻有十一二人身上插著箭矢的同時,還跑出了射程範圍外,城牆下遺留四十幾人。
於此同時,城牆上的晉陽軍士兵傷三個人,都不算重傷。
幾乎是一比二十的傷亡差距。
這個情況,讓城牆上的晉陽軍眾將士大笑不已。
“要我說他們就是有病,腦子不正常,主將是一個草包!”
趙斌毫不客氣的說出一連串貶低之言。
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沒有安排盾兵保護,就這麽直接上來一兩百個人朝著一座雄關的城牆上射箭,與在城牆上的人對射,這不是明擺著犯傻是什麽。
其實,真實的情況,確實是這一波拓跋鮮卑援軍主將,氣急敗壞之下,做事不過腦子,無能狂怒的表現。
他帶著幾千援軍馬不停蹄殺到雁門關下,看到雁門關竟然已經易主,就想都沒想那麽多,隻想朝看得見的敵人攻擊,攻擊!
沒去想形勢合不合適,敵我誰是優勢方,誰是劣勢方什麽的,純粹的宣泄。
於是出現了這個結果。
晉陽軍眾將士在城牆上大笑,嘲諷。
關外的拓跋鮮卑主將則是完全相反的心情,他臉色很黑,並且咬牙切齒。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靠著一條布滑到城牆下,狼狽逃走的拓跋力溶,他此刻也騎著一匹馬在拓跋鮮卑援軍主將身邊。
從拓跋力溶的臉色與騎在馬背上的姿勢,動作等,可以看得出來,他正強忍著後背,與腳後關節處傷口的疼痛。
拓跋力溶是在距離雁門關五百多米的位置撞見來援的幾千拓跋鮮卑援軍。
雖然拓跋力溶連連戰敗,還丟了雁門關,但他畢竟是拓跋鮮卑首領拓跋修的堂兄弟,除了拓跋鮮卑首領拓跋修,其他人沒資格直接處置拓跋力溶。
因此,拓跋鮮卑援軍主將給了拓跋力溶一匹戰馬,帶著他一並來到雁門關城下。
此刻,拓跋力溶臉上也是忍不住露出一絲譏諷的表情。
這過來的一路上,他沒少被拓跋鮮卑援軍主將指桑罵槐,一口一個廢物,一口一個無能,說他連雁門關這樣的雄關,居然都守不了一天時間。
心裏憋著火,所以拓跋力溶看到拓跋鮮卑援軍主將率軍來到雁門關城下之後,做出如此無能狂怒,導致傷亡五六十人,卻毫無用處的舉動,他才忍不住心中譏諷。
心裏不斷暗罵對方才是廢物,無能草包,因為但凡有點腦子,都做不出這種沒腦子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這幾千拓跋鮮卑援軍騎兵都是肯定奈何不了雁門關的。
要麽他們老老實實立刻退走,要麽等待更多拓跋鮮卑援軍趕來,會合更多兵力之後,伐木製造攻城器械,嚐試奪迴雁門關。
最終,這幾千拓跋鮮卑援軍騎兵,選擇了後者。
不過他們沒有直接在抵近雁門關的區域安營紮寨,而是退到數裏之外。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第二波從平城趕來,有近萬騎兵的拓跋鮮卑援軍也趕到了。
兩撥援軍騎兵合在一起,超過一萬騎。
第二波援軍同樣沒有攜帶攻城器械,所以他們也沒有直接來到雁門關城下,而是與第一波援軍騎兵一起安營紮寨。
他們要等待更多援軍,以及平城方麵的命令。
這一來二去,一天時間過去,太陽漸漸落山。
夜幕降臨。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將消息帶迴來給劉紹。
“白天來的第一波拓跋鮮卑援軍騎兵有四千多騎,第二波有七千多騎,加在一起總共一萬兩千騎左右數量,全部在距離雁門關六裏到十數裏的位置安營紮寨。”
雁門關對於晉陽軍很重要,對於拓跋鮮卑人同樣重要。
失去了雁門關,那麽拓跋鮮卑人營建了二十年的統治核心平城,豈不是隨時處於晉陽軍兵峰的威脅之下?
將來拓跋鮮卑大軍外出作戰,都得留重兵防守平城,無法出動全部的力量對敵。
這樣一來,拓跋鮮卑未來的發展,將大大受製,這豈能接受!
“上!”
一隊幾十騎的拓跋鮮卑騎兵一路策馬到雁門關城下,彎弓搭箭就直接朝城牆上射箭。
他們後麵還另有一兩百名拓跋鮮卑騎兵下來,以步戰的形式,個個手持弓箭,向雁門關衝來。
“我靠……”雁門關城牆上,晉陽軍眾將無不暗罵。
他們看到拓跋鮮卑援軍都是騎兵,而且顯然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便下意識認為這些拓跋鮮卑援軍隻能望著雁門關興歎,無可奈何。
萬萬沒想到,他們這麽果決,絲毫不顧慮的直接上來朝雁門關發動攻擊。
首先是幾十支箭矢射上來,城牆上的晉陽軍將士不得不躲避到女牆後麵。
很快,第二輪箭矢。
到第三輪箭矢的時候,一兩百名下馬做為步兵的拓跋鮮卑弓箭手也抵近城牆,一同射箭,所以第三輪箭雨接近兩百支箭。
“弓箭手,我們的弓箭手呢,立刻反擊!”副帥趙斌黑著臉怒聲如雷。
本就在城牆上,以及臨近城牆的晉陽軍弓箭手迅速登上城牆,很快匯聚起了一支四百多人的弓箭手朝城牆下的拓跋鮮卑人反擊。
四百多支箭矢居高臨下射下去。
“咻!咻!咻!”
霎那間近二十名拓跋鮮卑弓箭手中箭。
城牆下的拓跋鮮卑弓箭手連射了三四輪,城牆上的晉陽軍士兵都沒傷幾個人,而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隻射一輪,城牆下的拓跋鮮卑弓箭手就傷亡近二十人。
這種巨大的傷亡差距,顯然不是城牆下的拓跋鮮卑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當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射出第二輪箭雨,這一輪再次射死射傷二十名左右拓跋鮮卑弓箭手。
頓時城牆下其餘拓跋鮮卑弓箭手受不了了,紛紛驚恐的向後潰退。
在他們潰退到弓箭射程範圍之前,城牆上的晉陽軍弓箭手又射出了第三輪箭雨,射死射傷十六名拓跋鮮卑人,第四輪箭雨再次射死射傷跑在最後麵的五名拓跋鮮卑人。
前後被射死射傷五十九人,其中隻有十一二人身上插著箭矢的同時,還跑出了射程範圍外,城牆下遺留四十幾人。
於此同時,城牆上的晉陽軍士兵傷三個人,都不算重傷。
幾乎是一比二十的傷亡差距。
這個情況,讓城牆上的晉陽軍眾將士大笑不已。
“要我說他們就是有病,腦子不正常,主將是一個草包!”
趙斌毫不客氣的說出一連串貶低之言。
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沒有安排盾兵保護,就這麽直接上來一兩百個人朝著一座雄關的城牆上射箭,與在城牆上的人對射,這不是明擺著犯傻是什麽。
其實,真實的情況,確實是這一波拓跋鮮卑援軍主將,氣急敗壞之下,做事不過腦子,無能狂怒的表現。
他帶著幾千援軍馬不停蹄殺到雁門關下,看到雁門關竟然已經易主,就想都沒想那麽多,隻想朝看得見的敵人攻擊,攻擊!
沒去想形勢合不合適,敵我誰是優勢方,誰是劣勢方什麽的,純粹的宣泄。
於是出現了這個結果。
晉陽軍眾將士在城牆上大笑,嘲諷。
關外的拓跋鮮卑主將則是完全相反的心情,他臉色很黑,並且咬牙切齒。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靠著一條布滑到城牆下,狼狽逃走的拓跋力溶,他此刻也騎著一匹馬在拓跋鮮卑援軍主將身邊。
從拓跋力溶的臉色與騎在馬背上的姿勢,動作等,可以看得出來,他正強忍著後背,與腳後關節處傷口的疼痛。
拓跋力溶是在距離雁門關五百多米的位置撞見來援的幾千拓跋鮮卑援軍。
雖然拓跋力溶連連戰敗,還丟了雁門關,但他畢竟是拓跋鮮卑首領拓跋修的堂兄弟,除了拓跋鮮卑首領拓跋修,其他人沒資格直接處置拓跋力溶。
因此,拓跋鮮卑援軍主將給了拓跋力溶一匹戰馬,帶著他一並來到雁門關城下。
此刻,拓跋力溶臉上也是忍不住露出一絲譏諷的表情。
這過來的一路上,他沒少被拓跋鮮卑援軍主將指桑罵槐,一口一個廢物,一口一個無能,說他連雁門關這樣的雄關,居然都守不了一天時間。
心裏憋著火,所以拓跋力溶看到拓跋鮮卑援軍主將率軍來到雁門關城下之後,做出如此無能狂怒,導致傷亡五六十人,卻毫無用處的舉動,他才忍不住心中譏諷。
心裏不斷暗罵對方才是廢物,無能草包,因為但凡有點腦子,都做不出這種沒腦子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這幾千拓跋鮮卑援軍騎兵都是肯定奈何不了雁門關的。
要麽他們老老實實立刻退走,要麽等待更多拓跋鮮卑援軍趕來,會合更多兵力之後,伐木製造攻城器械,嚐試奪迴雁門關。
最終,這幾千拓跋鮮卑援軍騎兵,選擇了後者。
不過他們沒有直接在抵近雁門關的區域安營紮寨,而是退到數裏之外。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第二波從平城趕來,有近萬騎兵的拓跋鮮卑援軍也趕到了。
兩撥援軍騎兵合在一起,超過一萬騎。
第二波援軍同樣沒有攜帶攻城器械,所以他們也沒有直接來到雁門關城下,而是與第一波援軍騎兵一起安營紮寨。
他們要等待更多援軍,以及平城方麵的命令。
這一來二去,一天時間過去,太陽漸漸落山。
夜幕降臨。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將消息帶迴來給劉紹。
“白天來的第一波拓跋鮮卑援軍騎兵有四千多騎,第二波有七千多騎,加在一起總共一萬兩千騎左右數量,全部在距離雁門關六裏到十數裏的位置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