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李總遞交的辭職報告,如巨石投入總部這片深湖,激起千層浪。總部領導們反應各異,神色有憂有喜。有的眉頭緊蹙,滿是擔憂,深知李總離去,公司這艘大船恐在商海波濤中失去穩健掌舵人;有的嘴角微揚,暗自竊喜,多年來壓在心頭那塊大石,似要被搬走。隻因李總平日太過耀眼,光芒掩蓋自身,風頭出盡,如今他要離開,心中憋悶許久的那股勁兒終於能舒展開。
李總打的算盤很清楚,他想用辭職這一險招,倒逼總部同意他構思已久的獨立核算方案。在他眼中,此方案是公司突破現有瓶頸、實現更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他始終堅信總部決策層能看清局勢,做出正確判斷。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個方案他提了太久,一次次在會議上闡述,在報告裏分析,總部卻始終未批準。這其中阻力之大,超乎想象,他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擔心這次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糟糕結局。
總部會議室裏,氣氛凝重。董事長坐在主位,麵色嚴肅,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對於李總的辭職報告,他內心其實並不太同意。在他看來,李總雖行事風格強勢,但確實有著卓越的領導才能,過去近十年間將清淇公司從一個小加工基地發展成如今產值上億的規模,功不可沒。而且李總提出的獨立核算方案,雖存在一定風險,但也不失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然而,其他幾位董事卻比較積極地表示同意李總離職。其中一位董事率先發言:“李總在清淇這些年,獨斷專行,很多決策都不與總部溝通,嚴重和總部戰略不一致。就說他私自成立營銷部門這事,清淇原本定位隻是加工基地,可他卻擅自拓展業務,這完全打亂了總部的整體布局。”
另一位董事也附和道:“沒錯,他不僅私自成立營銷部門,有時還和總部搶生意。遇到訂單時,總是先滿足自己的訂單,總部的訂單卻故意拖拉。要是其他公司都學清淇這樣,那總部還怎麽進行管理,整個集團的秩序豈不是要大亂?”
幾位董事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對李總的不滿。董事長聽著眾人的發言,陷入沉思。最後,惠董打破沉默,說道:“既然大家意見不一,那就舉手表決吧。”
最終,表決結果出來,同意李總離職的董事占了多數。就這樣,總部同意了他的辭職申請。
李總,這個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經曆無數風浪、內心如鋼鐵般堅硬的男人,當看到那份批準文件的瞬間,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他的心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輕輕攥住,一陣酸澀湧上心頭,眼前的世界變得模糊起來,那些曾經奮鬥的畫麵如幻燈片般在腦海中快速閃過。
他不由自主地迴想起當初從政府毅然辭職的場景,那時的他,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懷揣著滿腔熱血與抱負,一心想要在商海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到清淇公司時,這裏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規模小,業務單一。但他毫無退縮,憑借著卓越的商業眼光和出色的領導能力,帶領團隊一路披荊斬棘。一晃將近 10 年過去了,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發展成為產值上億的行業佼佼者。他一直覺得自己已為公司付出了全部,做到了問心無愧。可如今,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他滿心都是委屈與不甘。他默默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命運的安排?難道老天真的不想讓清淇公司繼續輝煌下去了嗎?
公司坐落於裏運河畔,這條承載著千年曆史,作為大運河前身的古老河道,如今已成為文化風景區,河邊風景如畫。岸邊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與緩緩流淌的河水相映成趣。為了讓遊客和當地居民能夠更好地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休息思考,河畔精心擺放著許多石凳。
李總懷著這般複雜而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覺來到了河畔。他緩緩走到其中一個石凳前,坐下。微風輕輕拂過,帶著河水的濕氣和花草的芬芳,輕柔地撫摸著他的臉龐。他目光呆滯地望著緩緩流淌的河水,陽光灑在水麵上,泛起點點粼粼的波光,像是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
他的目光追隨著河麵上的漣漪,往昔奮鬥的畫麵在腦海中不斷放映。初到公司時,麵對破敗的廠房和寥寥無幾的員工,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站在這河畔,立下要讓公司崛起的宏願。那些日夜與團隊奮戰的日子裏,每遇難題,他都會來到河邊,看著這悠悠河水,內心便能重歸寧靜,從中尋得解決問題的靈感。每一次的項目成功,他也會在河畔默默欣喜,憧憬著公司更廣闊的未來。這條裏運河,見證了他的雄心壯誌,承載了他無數個日夜的拚搏與夢想。
他想到為公司招來的那些大學生,本期望他們能成為公司未來的棟梁。他們來自外地,背井離鄉,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加入公司。自己花費大量心血培養他們,可因薪資問題,最終還是沒能留住他們。那時的他,或許過於執著於公司成本的把控,忽略了這些年輕人的訴求,如今想來,心中滿是遺憾。
又憶起詩朗老廠長,詩朗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崇高的威信,在公司深得人心。而自己卻因忌憚他的影響力,未能妥善處理好與他的關係,導致他最終離開。李總意識到,或許那時的自己太過在意領導權威,錯失了一位能攜手共進的良才。
至於古老總,兩人因理念分歧漸行漸遠。如今反思,若當時自己能更包容,更具前瞻性,或許公司的發展又是另一番景象。
李總想著這些過往,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曾經那些不經意間的決定,間接影響了身邊人的去留,如今自己竟也麵臨被總部拋棄的結局,難道這真的是天理輪迴?但實事求是地講,李總並非本質上的壞人,他一心為公司發展,隻是在行事過程中,因過於專注公司業績與自身理念的推行,在一些決策和處理人際關係上有所欠缺。從大局出發,他的出發點始終是希望清淇公司能越來越好。
如今,同樣的河水依舊流淌,可他卻要離開這個奮鬥了近 10 年的地方。他看著河水,心中五味雜陳,有對過往成就的自豪,有對未竟事業的不甘,有對曾經錯誤決策的懊悔,更有對公司未來的深深擔憂。他深知,這一去,公司將開啟新的篇章,而自己卻隻能成為旁觀者。
但李總畢竟是李總,骨子裏透著倔強和驕傲。既然總部已經同意,他也不會再去低聲下氣地求誰。他咬咬牙,心想,離就離吧,沒什麽大不了的。可真要離開這個自己奮鬥近 10 年的地方,心中又怎能平靜。那些和員工們一起加班熬夜攻克難題的日子,那些在談判桌上與對手激烈交鋒的場景,就像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不斷放映。
總部那邊似乎也覺得就這樣讓李總離開有些不妥,於是派了和他關係不錯的人來到清淇,為他精心組織了一場送行會。李總雖然心中還有些怨氣,但還是很大度地接受了這份好意。
送行的酒桌上,氣氛有些微妙。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誇讚李總的好話。有人說:“李總啊,您這十年來為公司立下的汗馬功勞,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沒有您,就沒有清淇的今天啊。” 還有人說:“李總,您這些年太累了,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不過您放心,您的理念和精神,會一直留在清淇,指引著我們繼續前行的。” 這些話表麵上聽起來都是在表達對李總的感激和祝福,可實際上,李總心裏清楚,這不過是些場麵話罷了。
在這個資本至上的社會裏,個人的力量有時顯得那麽渺小。李總不禁感慨,哪怕自己曾經是政府官員又能怎樣,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不是一樣無能為力。資本的力量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掌控著一切。
迴想起星河集團,之前嚴安石的離開就已經讓集團震動不小,如今自己也走了。嚴安石和自己,在星河集團裏也算是標誌性的人物了。自己這一走,不知道會給集團帶來多大的影響。未來的日子裏,後來的人能否在他們打下的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讓集團更上一層樓呢?李總對此充滿了擔憂。
清淇公司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們得知李總要離開的消息後,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們聚在一起,小聲地議論著。雖然李總平時在工作中要求嚴格,有時候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在大家心裏,都清楚李總是真心為了公司好。在他們眼中,李總是目前公司最好的老總,沒有之一。如今李總突然要走,他們心裏空落落的,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你們說,總部會派誰來接替李總呢?” 一個員工小聲地問道。
“難不成會讓詩朗迴來?他倒是經驗豐富,可年紀也太大了,就算迴來,估計也隻能暫時過渡一下,長遠來看,肯定不行。” 另一個員工迴應道。
“那古老總呢?他對清淇也挺熟悉的。” 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算了吧,他在總部待得好好的,逍遙自在,怎麽可能再跑到咱們這兒來吃苦受累。” 有人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了半天,也沒有得出一個結果。誰也不知道總部到底會安排誰來接任李總的位置。這個懸念,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了每一個清淇員工的心頭。他們隻能無奈地感歎一句:“哎,真不知道總部會怎麽安排,且聽下迴分解吧。”
李總打的算盤很清楚,他想用辭職這一險招,倒逼總部同意他構思已久的獨立核算方案。在他眼中,此方案是公司突破現有瓶頸、實現更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他始終堅信總部決策層能看清局勢,做出正確判斷。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個方案他提了太久,一次次在會議上闡述,在報告裏分析,總部卻始終未批準。這其中阻力之大,超乎想象,他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擔心這次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糟糕結局。
總部會議室裏,氣氛凝重。董事長坐在主位,麵色嚴肅,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對於李總的辭職報告,他內心其實並不太同意。在他看來,李總雖行事風格強勢,但確實有著卓越的領導才能,過去近十年間將清淇公司從一個小加工基地發展成如今產值上億的規模,功不可沒。而且李總提出的獨立核算方案,雖存在一定風險,但也不失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然而,其他幾位董事卻比較積極地表示同意李總離職。其中一位董事率先發言:“李總在清淇這些年,獨斷專行,很多決策都不與總部溝通,嚴重和總部戰略不一致。就說他私自成立營銷部門這事,清淇原本定位隻是加工基地,可他卻擅自拓展業務,這完全打亂了總部的整體布局。”
另一位董事也附和道:“沒錯,他不僅私自成立營銷部門,有時還和總部搶生意。遇到訂單時,總是先滿足自己的訂單,總部的訂單卻故意拖拉。要是其他公司都學清淇這樣,那總部還怎麽進行管理,整個集團的秩序豈不是要大亂?”
幾位董事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對李總的不滿。董事長聽著眾人的發言,陷入沉思。最後,惠董打破沉默,說道:“既然大家意見不一,那就舉手表決吧。”
最終,表決結果出來,同意李總離職的董事占了多數。就這樣,總部同意了他的辭職申請。
李總,這個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經曆無數風浪、內心如鋼鐵般堅硬的男人,當看到那份批準文件的瞬間,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他的心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輕輕攥住,一陣酸澀湧上心頭,眼前的世界變得模糊起來,那些曾經奮鬥的畫麵如幻燈片般在腦海中快速閃過。
他不由自主地迴想起當初從政府毅然辭職的場景,那時的他,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懷揣著滿腔熱血與抱負,一心想要在商海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到清淇公司時,這裏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規模小,業務單一。但他毫無退縮,憑借著卓越的商業眼光和出色的領導能力,帶領團隊一路披荊斬棘。一晃將近 10 年過去了,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發展成為產值上億的行業佼佼者。他一直覺得自己已為公司付出了全部,做到了問心無愧。可如今,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他滿心都是委屈與不甘。他默默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命運的安排?難道老天真的不想讓清淇公司繼續輝煌下去了嗎?
公司坐落於裏運河畔,這條承載著千年曆史,作為大運河前身的古老河道,如今已成為文化風景區,河邊風景如畫。岸邊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與緩緩流淌的河水相映成趣。為了讓遊客和當地居民能夠更好地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休息思考,河畔精心擺放著許多石凳。
李總懷著這般複雜而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覺來到了河畔。他緩緩走到其中一個石凳前,坐下。微風輕輕拂過,帶著河水的濕氣和花草的芬芳,輕柔地撫摸著他的臉龐。他目光呆滯地望著緩緩流淌的河水,陽光灑在水麵上,泛起點點粼粼的波光,像是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
他的目光追隨著河麵上的漣漪,往昔奮鬥的畫麵在腦海中不斷放映。初到公司時,麵對破敗的廠房和寥寥無幾的員工,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站在這河畔,立下要讓公司崛起的宏願。那些日夜與團隊奮戰的日子裏,每遇難題,他都會來到河邊,看著這悠悠河水,內心便能重歸寧靜,從中尋得解決問題的靈感。每一次的項目成功,他也會在河畔默默欣喜,憧憬著公司更廣闊的未來。這條裏運河,見證了他的雄心壯誌,承載了他無數個日夜的拚搏與夢想。
他想到為公司招來的那些大學生,本期望他們能成為公司未來的棟梁。他們來自外地,背井離鄉,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加入公司。自己花費大量心血培養他們,可因薪資問題,最終還是沒能留住他們。那時的他,或許過於執著於公司成本的把控,忽略了這些年輕人的訴求,如今想來,心中滿是遺憾。
又憶起詩朗老廠長,詩朗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崇高的威信,在公司深得人心。而自己卻因忌憚他的影響力,未能妥善處理好與他的關係,導致他最終離開。李總意識到,或許那時的自己太過在意領導權威,錯失了一位能攜手共進的良才。
至於古老總,兩人因理念分歧漸行漸遠。如今反思,若當時自己能更包容,更具前瞻性,或許公司的發展又是另一番景象。
李總想著這些過往,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複雜的情緒。曾經那些不經意間的決定,間接影響了身邊人的去留,如今自己竟也麵臨被總部拋棄的結局,難道這真的是天理輪迴?但實事求是地講,李總並非本質上的壞人,他一心為公司發展,隻是在行事過程中,因過於專注公司業績與自身理念的推行,在一些決策和處理人際關係上有所欠缺。從大局出發,他的出發點始終是希望清淇公司能越來越好。
如今,同樣的河水依舊流淌,可他卻要離開這個奮鬥了近 10 年的地方。他看著河水,心中五味雜陳,有對過往成就的自豪,有對未竟事業的不甘,有對曾經錯誤決策的懊悔,更有對公司未來的深深擔憂。他深知,這一去,公司將開啟新的篇章,而自己卻隻能成為旁觀者。
但李總畢竟是李總,骨子裏透著倔強和驕傲。既然總部已經同意,他也不會再去低聲下氣地求誰。他咬咬牙,心想,離就離吧,沒什麽大不了的。可真要離開這個自己奮鬥近 10 年的地方,心中又怎能平靜。那些和員工們一起加班熬夜攻克難題的日子,那些在談判桌上與對手激烈交鋒的場景,就像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不斷放映。
總部那邊似乎也覺得就這樣讓李總離開有些不妥,於是派了和他關係不錯的人來到清淇,為他精心組織了一場送行會。李總雖然心中還有些怨氣,但還是很大度地接受了這份好意。
送行的酒桌上,氣氛有些微妙。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誇讚李總的好話。有人說:“李總啊,您這十年來為公司立下的汗馬功勞,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沒有您,就沒有清淇的今天啊。” 還有人說:“李總,您這些年太累了,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不過您放心,您的理念和精神,會一直留在清淇,指引著我們繼續前行的。” 這些話表麵上聽起來都是在表達對李總的感激和祝福,可實際上,李總心裏清楚,這不過是些場麵話罷了。
在這個資本至上的社會裏,個人的力量有時顯得那麽渺小。李總不禁感慨,哪怕自己曾經是政府官員又能怎樣,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不是一樣無能為力。資本的力量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掌控著一切。
迴想起星河集團,之前嚴安石的離開就已經讓集團震動不小,如今自己也走了。嚴安石和自己,在星河集團裏也算是標誌性的人物了。自己這一走,不知道會給集團帶來多大的影響。未來的日子裏,後來的人能否在他們打下的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讓集團更上一層樓呢?李總對此充滿了擔憂。
清淇公司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們得知李總要離開的消息後,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們聚在一起,小聲地議論著。雖然李總平時在工作中要求嚴格,有時候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在大家心裏,都清楚李總是真心為了公司好。在他們眼中,李總是目前公司最好的老總,沒有之一。如今李總突然要走,他們心裏空落落的,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你們說,總部會派誰來接替李總呢?” 一個員工小聲地問道。
“難不成會讓詩朗迴來?他倒是經驗豐富,可年紀也太大了,就算迴來,估計也隻能暫時過渡一下,長遠來看,肯定不行。” 另一個員工迴應道。
“那古老總呢?他對清淇也挺熟悉的。” 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算了吧,他在總部待得好好的,逍遙自在,怎麽可能再跑到咱們這兒來吃苦受累。” 有人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了半天,也沒有得出一個結果。誰也不知道總部到底會安排誰來接任李總的位置。這個懸念,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了每一個清淇員工的心頭。他們隻能無奈地感歎一句:“哎,真不知道總部會怎麽安排,且聽下迴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