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周副總在北方處理問題時表現出極不負責任的態度,讓李總深感反感。好在薛部長積極查找資料,找到電液推杆設備,成功解決問題,這才讓李總懸著的心落了地。隨後,李總再度投入到管理方案的策劃中。


    在營銷領域,李總充分展現出非凡的魄力與創新思維。他的腦海中不斷迸發出新奇想法,猶如璀璨星辰照亮清淇廠前行之路。總部似乎也察覺到了李總的決心,默許的態度如溫暖春風,給予李總更大動力與信心。不僅如此,李總獨具慧眼,從南京某製藥機械廠成功挖來一名工藝高手。這位高手的到來,恰似一顆璀璨明珠,為清淇廠注入新活力,新的工作局麵如畫卷般緩緩展開,充滿希望與期待。


    然而,李總雷厲風行的改革手段,宛如一場強烈風暴,讓一些人倍感壓力。像周副總這樣對企業貢獻寥寥卻拿著高額成本的人,自然成為李總整頓的首要目標。在李總的原則中,該走的絕不挽留,該退的絕不手軟。對於那些靠關係混進清淇廠的人,李總更是想盡辦法勸退。他深知,唯有清除這些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清淇廠才能真正煥發生機。


    就在這關鍵節點,總部為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派來神秘的黑利企管團隊。他們如一陣突如其來的旋風,瞬間刮入清淇廠。這個團隊行動迅速,仿佛訓練有素的戰士,在極短時間內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麵梳理。起初,李總懷著好奇心態參加他們的會議,靜靜觀察團隊的一舉一動,心中充滿期待。但隨著會議進行,李總漸漸發現這個團隊的做法與自己的理念有所出入。他們的管理方式過於注重形式,缺乏實際可行性。失望之情漸漸湧上李總心頭,於是他決定不再參與這個團隊的活動,而是將這個“麻煩”丟給正閑著沒事幹的周副總,讓他陪著黑利企管團隊折騰。


    黑利企管團隊的到來,使清淇廠的日常工作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習與開會成為常態。主講人廖中誠在眾人眼中不過是個誇誇其談之輩。每次上課開始,胖乎乎的主講老師便精神抖擻地站在台上,扯著嗓子大喊:“大家上午好!”聲音洪亮有力,仿佛要穿透整個會議室。緊接著,員工們就得異口同聲地大聲迴應:“好,很好,非常好!”這似乎成了規定動作,一種機械的迴應。瞬間,員工們仿佛找到了別樣自我,精神為之一振。但不少員工私下嘀咕,這與傳銷口號實在太相似。他們心中充滿疑惑與不安,不知這樣的管理方式能給企業帶來什麽真正好處。


    課堂上,一場場看似熱鬧卻又尷尬的互動不斷上演。老生產部長被點名迴答問題,在眾人注視下顯得緊張。他磕磕絆絆地說了幾句,試圖表達自己的看法。然而,他的迴答並未讓主講老師滿意。老師立馬條件反射般喊出:“好、很好、非常好!”老部長的臉瞬間漲得通紅,感覺自己像個手足無措的小學生,心中充滿無奈與困惑,不知自己的迴答好在哪裏。當年輕技術人員迴答問題後,老師又會立即發問:“對麵的夥伴棒不棒?”大家先是一愣,隨後不由自主地喊出“棒”。老師卻不滿足,大聲說道:“大聲點!”會場上的聲音這才大了一些,可也有個別人在竊竊私笑。接著,老師又問:“要不要鼓勵?”大家齊聲迴應“要”。最後,老師總結道:“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優秀的……”這種看似熱鬧的互動,卻讓許多員工感到無比尷尬與不自在,覺得自己像被操縱的木偶,被迫參與一場毫無意義的表演。


    老師又開始提問:“大家覺得我們企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麽?”下麵一片沉默。老師臉上露出尷尬神情,眼神在會議室裏掃視,試圖找到願意迴答問題的人。無奈之下,他開始點名。被點到的員工支支吾吾說不清楚,眼神中充滿迷茫與不安。老師皺著眉頭,滔滔不絕地講述企業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然而,他所說的都是些空洞大道理,沒有任何實際解決方案。員工們聽著老師的長篇大論,心中充滿失望,渴望聽到切實可行的建議,而非這些空洞理論。


    接著,老師組織小組討論,讓大家討論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各個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他們提出各種想法和建議,如加強團隊合作、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員工積極性等。然而,當各個小組匯報時,卻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方法。老師卻裝作很興奮的樣子,大力表揚各個小組,說大家的想法都很棒。但員工們心中清楚,這些方法並無實際效果,他們隻是在完成一項任務,而非真正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他們還組織一些小組活動,讓員工們互相競爭,聲稱是為了激發潛力。在這些活動中,員工們被分成不同小組,進行各種比賽和挑戰。比如,有一次組織了一場知識競賽,各個小組成員都積極準備,希望能取得好成績。然而,在比賽過程中,大家發現問題非常簡單,且與實際工作關係不大。最終,獲勝小組得到一些小獎勵,如一本筆記本或一支鋼筆。這些小獎勵讓其他小組成員羨慕不已,從而更加努力地參與到這種看似熱鬧實則毫無意義的活動中。


    李總在此期間曾給總部管理部門打電話,希望這些管理團隊盡快離開,因為他們的作為已經影響了企業正常管理秩序。但管理部門無權決定此事,隻能不了了之。


    黑利企管在清淇度過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他們留下一大堆所謂的企業存在問題,並提供了一整套正規的企業管理製度文件和表格。這些文件和表格看起來非常專業,但實際上很多內容都是從其他企業照搬過來的,並未考慮清淇廠的實際情況。他們還提出了整改要求,至於總部與清淇廠具體如何商量,那就是後話了。


    員工們對黑利企管團隊看法不一。一部分員工覺得這個團隊有點傳銷的味道,有些做法讓人覺得好笑,比如每天開場的口號和誇張的鼓勵方式,讓他們覺得不自在。他們認為這樣的管理方式過於形式主義,不能真正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但也有一部分員工認為,黑利企管團隊還是有一些管理方法有一定用處的,比如例會製度確實能加強部門溝通,及時處理問題;工廠文明管理和及時獎勵等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李總看到這些所謂的整改意見後,心中怒火瞬間被點燃。他拿起文件和表格仔細翻閱,發現這些所謂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根本沒有什麽高明之處,都是些空洞的理論和口號。他覺得總部花這麽多錢請這個團隊到處上課,實在是一種浪費。他不知道有幾人能聽懂這些空洞的理論,又不知他們講的和做的完全是兩迴事。為什麽不加強自身人才培養呢?他甚至認為,自己的管理理念如果能在集團落實好,也足夠企業管理和發展的需要了,犯不著請這些所謂的管理團隊。他不參加他們的活動,就是對他們做法表達不滿。


    在李總的心中,企業的發展需要實際的行動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而非這些華而不實的理論和口號。他深知,隻有不斷培養和提升員工,讓他們掌握真正的管理技能和專業知識,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他開始思考如何加強企業的自身人才培養,如何讓自己的管理理念在集團得到更好的落實。


    後來,一則傳聞在廠裏悄悄傳開。據說,有一次在總部講課時,一位總部請來的大學教授在聽課時,聽到大家喊口號,當場指出這簡直就是傳銷,隨後毅然離場,那場麵別提有多糟糕,總部老總都感到非常尷尬。這個傳聞如一場風暴,迅速在清淇廠蔓延開來。員工們對黑利企管團隊的質疑聲越來越大,開始懷疑這個團隊的真正目的和能力。


    李總經過對整個集團的總體分析,越發覺得如果再不改革現有管理模式,企業就會麵臨更大的困境。他決定先出一口氣,直接打電話給總部人事,毫不留情地說道:“周副總不適合在清淇工作,你們總部考慮安排吧。”李總的這一決定,再次展現了他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堅定的改革決心。他知道,隻有不斷優化企業的管理團隊,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清淇廠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這場由黑利企管團隊引發的風波,又會給這個地方帶來怎樣的變化呢?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清淇廠的每一個人都在思考著自己的未來,思考著企業的未來。他們渴望著一場真正的變革,一場能夠讓清淇廠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的變革。而李總,作為這場變革的引領者,他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對清淇廠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淇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之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之洲並收藏清淇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