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青雲曾言晚上不好看,這不,機會悄然降臨。周日,張珺怡笑意盈盈地對連青雲說:“你不是說白天的城南公園好玩嗎?這周你帶我去玩吧,就這個星期天,如何?” 連青雲欣然應允,心中暗忖,自己雖學焊接專業,可對曆史及現今流行的武打小說等方麵的知識卻頗為了解。周日,陽光暖暖灑落,微風輕柔拂過,似一雙溫柔的手撫摸著大地。張珺怡滿心歡喜,畢竟這算是連青雲首次專門帶她出遊。他們來到淮安市區的清晏園,此園乃是我國治水和漕運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園林。甫一入園,優美景色便撲麵而來。公園由南向北分布著環漪別墅、黃石園、荷芳書院景區。奏疏館、遠本堂和荷芳書院三個景點坐落於中軸線上,宛如三顆璀璨的明珠。東側建有序園和總督河道部院等景區,西側則有葉園、明代關帝廟等景區。沿著蜿蜒小徑前行,一片絢爛的櫻花林映入眼簾。粉白的櫻花掛滿枝頭,花瓣輕盈飄落,似雪花在空中飛舞,浪漫至極。不遠處,幾株海棠正熱烈綻放,嬌豔花朵如胭脂般豔麗,在綠葉映襯下格外醒目,仿佛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園中有一灣清澈湖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麵巨大的明鏡,倒映著岸邊的垂柳與亭台樓閣。湖邊的亭台古色古香,飛簷翹角,精致雕刻彰顯獨特工藝。樓閣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園子各處,紅柱青瓦,與周圍的花草樹木相得益彰,恰似一群優雅的仙子佇立在人間仙境。


    眾人踏入序園,隻見一水西側用太湖石堆砌成一座座小山,山中有洞相連,怪石嶙峋,峰巒疊嶂,猶如一群威武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序園采用傳統造園障眼法,將公園的主風藏而不露,以達曲徑通幽之效。沿著序園北側向西,便來到荷花池。一個尖尖頂子、兩重飛簷的亭子立在荷花池正中,此乃湛亭。李靜一襲白衣,如絲秀發灑落在肩。她靜靜地坐在那裏,手中拿著一本紅色包皮的書,那一抹紅色在一片潔白中格外醒目,就像雪地裏的一朵紅梅。周邊園中的五彩花兒仿佛被她吸引,悄悄地伸進庭裏,猶如一群可愛的精靈爭著來給她作伴。張珺怡一眼便看出李靜精心打扮過,精致的妝容、精心搭配的服飾,顯然是有備而來。她心裏頓時不悅,暗暗埋怨自己太過隨意,隻是身著日常衣服就出門了,與李靜相比,自己似乎黯然失色。連青雲眼睛一亮,說道:“那不是李靜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張珺怡有些不情願,皺著眉頭剛想說:“別打擾人家看書了。” 恰在此時,李靜似有所感,突然轉頭看到了他們。李靜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笑容,起身打招唿道:“嘿,好巧啊,在這裏遇到你們。”連青雲笑著迴應:“真沒想到能在這兒碰到你,李靜。”李靜眨眨眼睛說:“我想著周末無事,便來清晏園看看書,感受一下這裏的文化氛圍。畢竟我也是上過大學的,對這些曆史文化知識一直都挺感興趣。” 她這麽一說,常紅在心裏暗暗有些嫉妒,心想不就是上過大學嘛,老愛顯擺。張珺怡也皺了皺眉頭,覺得李靜有點故意炫耀。連青雲熱情地邀請道:“那正好,我們也在遊玩,一起吧。”張珺怡雖心裏不太樂意,但也不好當麵拒絕,隻是在一旁沉默著。常紅撇了撇嘴,小聲嘟囔道:“真是冤家路窄。”李靜仿佛沒聽到常紅的嘟囔,歡快地走到連青雲身邊,說道:“那我們開始遊玩吧,我也很想和你們一起逛逛呢。”接著,他們來到關公廟。張珺怡的閨蜜常紅好奇地打量著廟宇,驚歎道:“這關公廟看起來很有曆史底蘊呢。” 連青雲微微一笑,娓娓道來:“關公在曆史上可是忠義的象征,他的形象被人們敬仰了千百年。這座關公廟承載著人們對他的尊崇與緬懷。”張珺怡看著關公廟,心想,關公被人們如此敬重,那是他用忠義換來的。就像自己對連青雲的感情,希望能像關公的忠義一樣純粹。而李靜老是纏著連青雲,真讓人厭煩,她可不想讓這份感情被別人打擾。常紅心想,這廟看上去挺莊重的,不過李靜老是在這裝出一副很懂的樣子,還借機靠近連青雲,真讓人看不順眼。她常紅可得幫著張珺怡看好連青雲,不能讓李靜得逞。李靜在一旁聽得入神,眼中滿是欽佩,輕聲說道:“連青雲,你懂得真多。” 連青雲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此時,張珺怡皺了皺眉頭,她不太喜歡李靜對連青雲那種傾慕的樣子。常紅見狀,故意陰陽怪氣地說:“喲,有些人啊,就知道在這裝出一副很懂的樣子,其實不就是想借機套近乎嘛。” 李靜的臉色微微一變,但還是裝作沒聽懂的樣子。當他們參觀到一半時,李靜有意無意地拉著連青雲到一旁去討論關公廟建築上的一個細節,把張珺怡和常紅晾在了一邊。張珺怡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的嫉妒如同潮水般湧起。但就在這時,張珺怡走得急,腳下被一根草棍絆到,人就要倒下去。李靜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這才避免她摔倒受傷。李靜扶著她的手,關切地詢問她的情況,還主動幫忙查看傷勢。這讓張珺怡對李靜的看法有了些許改變,她開始意識到李靜也許並不是她想象中的那麽討厭。


    他們來到禦書庭。連青雲看著那精美的建築和古樸的裝飾,說道:“禦書庭在古代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裏曾是存放禦賜文書等重要物品的地方。它的建築風格融合了當時的高超技藝與獨特審美。” 常紅調皮地說道:“那你說說這建築風格有什麽獨特之處呢?” 連青雲自信地指著屋頂的雕花和柱子上的紋路說道:“你們看,這屋頂的雕花工藝精湛,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工匠的用心,而柱子上的紋路有著獨特的寓意,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吉祥和美好的向往。”再向南,便看到一隻石船停靠在河旁,那是清宴舫。夏天,河督宴請上官,或與同僚小聚,往往在石舫中,一邊賞景,一邊把酒臨風,猶如一幅悠然自得的畫卷。過了橋,就到了黃石園景區,一座高高的黃石堆砌的石山矗立在園中,山頭有瀑布瀉下,似一條銀色的絲帶飄落人間。遠香堂前遍植槐樹和月季,芬芳馥鬱,富有淮陰特色。


    眾人繼續在清晏園中遊玩,走著走著,突見一座二層小樓,名目奏疏館。這座小樓古色古香,散發著濃鬱的曆史氣息。青瓦覆頂,沉穩大氣;屋脊上雕刻精美圖案,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木質門窗雕琢精細,紋理清晰,彰顯著工匠高超技藝;青磚牆壁堅固莊重,曆經歲月洗禮,更添滄桑之感;二層欄杆造型古樸,與整體風格相得益彰。連青雲非常好奇,原來他讀曆史和武俠小說時經常看到大臣給皇上寫奏折,寫得頭頭是道,很有文采,現在正好來這裏實際看看真實情況。於是他叫上大家,沿著小樓樓梯一起爬上去。常紅說:“連工這下好像做皇帝了呀,後麵跟著的這群人除我之外是不是都是妃子呀,就不知那個是皇後喲。” 引得大家一陣喜笑。奏疏館內展陳著部分清代河道總督奏折的仿真件,以及以淮安為中心的黃、淮、運治理的重大事件,為遊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治水曆史和文化的機會。此外,這裏還展示了曆史上河道總督呈給皇帝的奏疏,以及康熙、乾隆等皇帝的朱批筆記,讓遊客能夠了解到許多治水的大事以及皇帝與大臣交往的細節,從而更全麵地理解中國古代治水的策略和實施情況。連青雲一邊看著一邊點頭讚歎,人說這裏人傑地靈,一點也不假呀。在看到一個河道總督的奏折上有乾隆紅筆批複時,他忍不住輕聲念道:“朕躬甚安,你現在好嗎?具實迴奏。” 大家都吃了一驚,原來這連青雲也有 “暴發” 的時候呢。不過大家都懷疑這話怎麽像現代人講的話呀,於是頭伸過來一看,果然不假,奏折上寫的真切。看來口語化在大清朝大家就喜歡了,連皇帝也免不了。張珺怡聽著連青雲的講述,心中對他的博學更加欽佩,她看著連青雲的側臉,目光中滿是溫柔。李靜則在一旁適時地附和著連青雲的話,想要借此和他拉近距離。常紅在一旁撇了撇嘴,覺得李靜的行為有些刻意。


    當天空漸漸陰沉下來,刮起一陣微風時,氣氛變得有些緊張。李靜不小心提到了她和連青雲之前的一次單獨交流,這讓張珺怡的情緒又有些波動。但她想起李靜之前對她的關心,努力克製住自己的情緒。在快要結束遊玩時,晚霞映照在園子裏,給人一種溫馨和諧的感覺,似一幅美麗的畫卷。張珺怡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嫉妒心理,她意識到在感情中不能隻考慮自己,也要尊重和理解別人的感受。而李靜也明白了不能一味地主動追求而不顧及他人,她和張珺怡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既有競爭又有了一絲理解和包容。連青雲在兩個女孩之間的情感掙紮也讓他更加明白自己的內心,他開始思考如何在不傷害她們的情況下處理好這段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淇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河之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河之洲並收藏清淇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