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年的心情稍微好了那麽一點點。


    不管怎麽說,總之吃上皇糧了。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時就是票姚校尉,自己這個鷹擊校尉聽起來和他差不多,也算是天子恩寵了。


    由一介布衣直接升為六百石的校尉,並不多見。


    當然,這裏麵李椒的推薦應該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朝廷沒什麽實際支持李椒的,給他一點麵子,封他推薦的人為校尉算作補償,是完全有可能的。


    張騫隨即又和灌屏寒暄,趙延年則與趙安稽見禮。


    趙安稽心情極好,一開口就向趙延年致謝。“多謝趙君,招來我的舊部,我也有機會到邊關來立功。”


    他歸漢大半年,過得並不舒服。


    他和桀龍拚了命,突破勾利湖的堵截,結果於單拋下他們,自己跑了。這讓朝廷很輕視他們,隻給於單封了侯,其他人什麽也沒有。上次馳援,也隻派了桀龍來,趙安稽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這次趙延年、夏萬年出差,招募了不少趙王舊部。消息傳到長安,朝廷覺得趙安稽還有點用,就把他派來了,讓他安撫舊部,協助李椒作戰。


    朝廷派不出更多的援兵,隻能想辦法利用好這些新附的匈奴人。


    趙延年知道他有怨氣,卻不知道怎麽安慰他,隻好笑笑,然後說些草原上的見聞。


    得知伊稚邪過得並不舒心,趙安稽的情緒這才緩解了些。


    趙安稽隨即轉達了仆朋一家的問候。


    總的來說,仆朋一家雖然日子緊巴巴的,卻過得下去。尤其是在交際方麵,因為與張騫、東方朔的交往,又和平陵侯、隴右李氏有一點交情,在一起附漢的匈奴人中,已經算是最吃得開的。


    相比之下,桀龍、趙安稽雖然有錢,卻誰也搭不上話,消息也閉塞得很。


    趙安稽直到出發前,才知道趙延年等人出塞的事,還是仆朋告訴他的。


    “等你入了朝,我們也算是朝中有人了。”趙安稽半開玩笑的說道。


    趙延年很尷尬,怎麽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全村的希望了呢?


    一路寒暄,來到太守府,李椒接了詔書,設宴款待張騫、趙安稽。


    樓扶、趙俅等人這段時間都在郡治,奉命來作陪。見到趙安稽,他們的心情都很複雜。


    這一年時間經曆了太多事,幾乎是從山峰跌到穀底,如今連牧場都丟了,不得不依附漢人,難免傷感。


    趙延年看到這些人的臉色,感受到他們的心情,也有些感慨。


    漢朝固然有責任,但於單絕對要擔主要責任。


    他但凡爭點氣,何至於此?


    至少桀龍、趙安稽能封侯。


    他們倆封了侯,手下的士氣也能強一點,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點精氣神也沒有。


    所以跟對了人,真的很重要。


    ——


    張騫很快就迴去了。


    趙延年去送行。


    他將白馬帶了過去,送給張騫。


    張騫不敢接受,再三推辭。“如此良駒,當隨你馳騁疆場,送給我太浪費了。”


    趙延年笑道:“你不知道,我又得了一匹好馬。這匹馬用不著了,留在這裏也是浪費。”


    他知道張騫雖然做了太中大夫,日子其實過得並不輕鬆,未必買得起好馬。


    可是在長安,沒有一匹好馬,是很丟人的。


    這匹白馬留在代郡也是閑著,不如送給張騫,物盡其用。


    有了這份交情,張騫以後就是鐵杆了,有什麽事都會想著他。


    張騫很驚訝。“你又得了一匹好馬?哪來的?”


    “從一個蠻子手中搶來的。那匹馬比這匹白馬還顯眼,所以沒騎出來。又高又大,通體純黑,沒有一點雜色,是萬裏之物的馬種。”


    “大宛?”張騫眼神一閃。“我經過大宛時,聽說大宛有好馬,能日行千裏。可惜時間倉促,未能得見。”


    “不是大宛,還在大宛以西。”趙延年想了想,說道:“大夫若是不急,我讓人將馬送來,請大夫過目。”


    黑馬皮毛厚密,去不了南方。這次錯過了,張騫可能再也沒機會看到這樣的馬。


    “不急,不急。”張騫連聲說道。


    趙延年叫過一個隨從,讓他趕去太守府,讓李陵將黑馬送來。


    隨從應了,策馬急馳而去。


    “趙君,你有所不知,天子最近非常重視馬匹。中原馬矮小,不良於戰。若想和匈奴人在草原上決勝負,改良馬種勢在必行。如今河南地已經收複,朝廷有意在朔方、九原一帶養馬。將匈奴人驅逐出陰山後,就在陰山南北養馬,何愁戰馬不足?”


    張騫心情大好,說了不少朝廷的規劃。


    右內史公孫弘從西南迴來之後,經過朝議,朝廷基本確定了方向,暫停西南夷的開拓,集中力量於朔方、九原一帶。隻是匈奴人行蹤不定,要想重創甚至徹底殲滅他們,絕非易事。


    所以,朝廷的方案是不理會匈奴人的襲擾,集中力量,籌措物資,準備大戰。


    不給李椒支持,就是這個原因。


    代郡、雁門等諸離匈奴人太近,防不勝防,如果匈奴人每次來都要嚴防死守,那朝廷的物資根本不夠供應,會被拖死。


    放棄增援,承受一些損失,既能節省物資,又能驕縱匈奴人,一舉兩得。


    “這些都是秘密,不能外傳,否則會影響軍心士氣。”張騫特地關照道。


    趙延年聽完,心情非常複雜。


    他知道朝廷的選擇是對的,但這個代價也是沉重的。最慘的是邊軍將士,他們在浴血奮戰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就是犧牲品。


    他們已經被遠在長安的天子和朝臣們放棄了。


    半晌,他才吐了一口氣。“我理解,這也是無奈之舉。隻盼擊破匈奴之後,朝廷能夠體恤諸郡將士、百姓,減免一些租賦,善待他們的家人,讓他們的血不要白流。”


    張騫有些驚訝地看著趙延年。“賢弟,你比我想象的更有見識。我原本以為你會暴怒,還要花一番口舌勸說。不瞞你說,我考慮了幾天,最後才決定將這件事告訴你,免得你一時貪功,以身犯險。”


    趙延年苦笑。


    如果他真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沒有集體利益高於局部利益的認知,肯定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可盡管如此,他還是心裏很不舒服。


    因為被犧牲的人中,包括他自己。


    “慈不掌兵,治國也是如此。”張騫歎了一口氣。“朝廷也很難。”


    趙延年沒說話,他不同意張騫的觀點。


    正說著,李陵騎著黑馬來了。


    遠遠地看到黑馬,張騫還沒什麽感覺,等黑馬到了跟前,與一旁的白馬站在一起,他才意識到這匹馬的龐大,不禁目瞪口呆。


    “這……這是馬嗎?這簡直是巨獸啊。”


    “的確是巨獸。”趙延年撫摸著黑馬,鬱悶的心情稍微舒緩了一些。“馬高八尺為龍,這馬肩高七尺三寸,算得上半龍。那蠻子身高八尺五寸左右,體重相當於兩個成年男子,這匹馬馱著他,依舊輕鬆自如。”


    張騫更加驚駭。“八尺五寸的蠻子,被你擊敗,奪了馬?”


    “哈哈哈……”趙延年得意的大笑,豎起兩根手指。“一天之內,我擊敗了他兩次,將來可能還會有第三次。”


    張騫一聲歎息。“天子封你為鷹擊校尉是對的。你就像雄鷹一般,高飛於九天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下次遇到那蠻子,你一定要問清楚這馬是從哪兒來的。如果能弄幾匹種馬來,對改良馬種大有幫助。”


    “我盡力。”


    “行,這匹白馬我就收下了。”張騫再次打量了黑馬一眼,毫不掩飾豔羨之心。“可惜這馬不適合到長安去,要不然,我一定厚著臉皮,請你將這匹馬送給我,哪怕讓我帶到長安走一趟也是好的。”


    他笑了笑,又道:“人心苦不足,我是不是太貪了?”


    趙延年大笑,與張騫拱手告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周不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周不莊並收藏大漢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