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李浩商量了一下,接受了夏萬年的安排。
他們奉李椒之命跟來,本就是保護、協助趙延年。現在看來,趙延年的武藝深不可測,根本不需要他們保護,迴去就迴去吧。
他們正準備答應,趙延年舉起了手。“留一個吧。與趙王舊部聯絡,勸他們附漢,需要有人見證。將來向府君匯報時,也說得清楚。”
夏萬年有點為難。“可是一個人……”
趙延年抬抬下巴,看向王強,淡淡的說道:“請王君安排兩個仆人跟著。他們的事,由俘虜接替。”
夏萬年明白了趙延年的意思,表示讚同。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容不得王強置身事外了。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隻能跟著他們,配合他們。他的貨物,要送給趙安稽舊部,他的人,也要服從調遣,不容拒絕。
夏萬年隨即和王強商量,讓他安排兩個仆從隨李遠迴去。
王強很不情願,卻又不敢拒絕,和夏萬年討價還價了半天,直到夏萬年答應他補償一部分損失,才勉強答應了。
在他們談判的過程中,趙延年一直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王強,越看越覺得好奇。
他能感覺到王強的恐懼,可是即使如此,王強也沒有任予任求,而是盡可能和夏萬年談判,夏萬年也沒有拿出官家的威風,耐心的和王強談判。
不出意外的話,王強的背後有靠山,而且這個靠山是郡守也不敢輕易惹的。
官場太複雜了。
夏萬年和王強談完,天色已經將明。他們顧不上休息,就在遍地的無首屍體包圍之中吃了點簡單的早餐,各分東西。
李遠帶著兩個人,駕著一輛馬車,帶著包括百夫長在內的三個俘虜和三十多顆首級,趕迴代郡匯報。
趙延年、夏侯年裹挾著王強,帶著幾大車的物資和三個俘虜,向東去尋找趙安稽的舊部。
迎著朝陽,剛剛走出十餘裏,他們就被幾個騎兵攔住了去路。
這幾個騎兵行色匆匆,殺氣騰騰,弓已經上弦,箭扣在弦上,隨時準備射擊。等走到近前,他們卻顯得有些意外,遲疑了片刻後,一個騎兵輕踢馬腹 ,迎了上來。
正準備問話,他看到了趙延年,臉上露出喜色,用有些別扭的漢話問道:“敢問可是天武士?”
趙延年一聽,知道找到了正主,隨即俯身從大車上抽出長矛,高高舉起。
看到長矛,騎士大喜,將弓箭插進弓袋,箭囊,轉身對同伴們用力的招了招手,大叫道:“是朋友,是天武士。”
騎士們聽了,紛紛收起兵器,策馬圍了過來,確認是趙延年本人後,翻身下馬,來到趙延年馬前,撫胸禮。有人大聲問好,詢問趙安稽的近況,有人卻落了淚。
夏萬年等人看在眼中,大感意外。
反倒是那幾個匈奴俘虜一臉平靜,仿佛本該如此。
王強坐在馬車上,看著這一切,神色有些不安。
趙延年下了馬,和騎士們相見。他不擅長記人,隻知道其中一個有些眼熟,卻想不起名字。至於其他人,則一點印象也沒有,不免尷尬。
見趙延年有些無措,夏萬年連忙上前,詢問對方的情況之前,先說明了自己的身份。
得知夏萬年是代郡太守李椒派來的信使,騎士們沒什麽反應,等夏萬年說明了昨天的經曆,尤其是趙延年半夜襲營,殺了三十多個匈奴人,並將隨行的三個俘虜叫了過來時,騎士們才露出笑容。
為首的騎士再次向趙延年行禮,報上姓名。
他叫趙俅,是趙安稽的親衛之一,曾隨趙安稽趕迴駐牧地召集舊部,中伏之後,與趙安稽失散了,又不肯投降,就做了馬賊,就在附近遊弋。
昨天上午,他收到消息,聽說有三五十名騎兵經過野狐嶺,向頹當城方向去了,便趕來查看情況。
他的本意是在野狐嶺設伏,沒想到對方昨天晚上連夜趕路,打亂了他的計劃。他隻能在附近宿營,然後一大早趕來,準備趁這些騎兵不備,突襲他們。
斥候說,這些人的隊伍中有中原的商人,好幾大車物資,正是他們急需的。
他的部下就在不遠處,大概有三百多騎。
趙延年等人隨即跟著趙俅東向,沒走多遠,就看到了一大群人。
人數是不少,就是看起來有些寒酸。大部分人的甲胄都不全,兵器也是五花八門,有幾個甚至拿著削尖的木棍,麵容消瘦,眼神中更是充滿了絕望和瘋狂,就像被逼到絕境的野獸。
草原上生活不易,沒有部落可以依靠,沒有穩定的牧場,沒有穩定的物資來源,就算不被周圍的部落消滅,也會被殘酷的環境殺死。
好在這段時間是夏天,天氣不冷,也有野生動物可以獵取。再過幾個月,到了冬天,冰天雪地,他們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見此情景,趙延年也不迂迴,直接了當了說明了來意。
代郡去年遭受伊稚邪攻擊,損失很大,兵力不足,希望招募他們為卒,加強邊塞的戰鬥力。
他們需要的武器、糧食,代郡都可以提供,家屬可以遷到塞內居住。將來視情況,可以分給土地。如果他們想重歸趙安稽麾下,也可以和趙安稽聯絡。
趙安稽現在在長安,也需要舊部增強實力。
因此,如果還有其他人願意附塞,可以一起叫上。
趙俅大喜過望,和部下簡單的商量了一下,就取得了一致意見。
他們願意接受代郡的招募,成為代郡邊軍的一部分,也願意協助趙延年招攬其他部落。
趙俅笑得合不攏嘴。“若能追隨天武士出戰,痛擊伊稚邪,這是我等做夢都想做的事。”
趙延年大窘,連忙說道:“我隻是匹夫之勇,這次出塞,是奉府君之命,協助夏君,聯絡諸部,打探消息。”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夏萬年推到前麵,又將李浩拉了過來。“這位是府君心腹,隴右李氏子弟,也是府君的使者。”
夏萬年心領神會,隨即附和了幾句,證實了趙延年的說辭。
趙俅等人聽了,立刻對李浩多了幾分熱情,拉著他攀談起來。
李浩又驚又喜。
趙延年將夏萬年推出來,他可以理解。可是趙延年將他推出來,還特意說明他是隴右李氏的子弟,是李椒的使者,這是他完全沒想到的。
李椒從來沒有這樣的安排,他們的任務就是協助趙延年。
當然,他也不傻,這是趙延年、夏萬年給他分功勞。
哪怕隻有眼前這些騎士,隻能要安全帶迴代郡,都是大功一件。
代郡太缺人了,三百騎士已經可以獨當一麵。李椒很可能會提升他做司馬,讓他指揮這些騎兵作戰。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李浩的積極性一下子爆發了,配合夏萬年、趙延年說服趙俅等人,並主動打聽附近的地理形勢,要招攬更多的人。
一拍即合。
趙俅隨即帶著趙延年等人向東南方向走了十餘裏,來到一個小山穀。
這是他們的大本營,家屬都在這裏,總數有兩千多人。
看到這群老弱,趙延年對趙俅等人的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他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熬不過這個冬天,至少這些老弱很難熬過去。
可是,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李椒也許會欣然接受這些騎士,但他能接受這些老弱嗎?
從哪兒籌集錢糧安頓他們?
他們奉李椒之命跟來,本就是保護、協助趙延年。現在看來,趙延年的武藝深不可測,根本不需要他們保護,迴去就迴去吧。
他們正準備答應,趙延年舉起了手。“留一個吧。與趙王舊部聯絡,勸他們附漢,需要有人見證。將來向府君匯報時,也說得清楚。”
夏萬年有點為難。“可是一個人……”
趙延年抬抬下巴,看向王強,淡淡的說道:“請王君安排兩個仆人跟著。他們的事,由俘虜接替。”
夏萬年明白了趙延年的意思,表示讚同。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容不得王強置身事外了。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隻能跟著他們,配合他們。他的貨物,要送給趙安稽舊部,他的人,也要服從調遣,不容拒絕。
夏萬年隨即和王強商量,讓他安排兩個仆從隨李遠迴去。
王強很不情願,卻又不敢拒絕,和夏萬年討價還價了半天,直到夏萬年答應他補償一部分損失,才勉強答應了。
在他們談判的過程中,趙延年一直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王強,越看越覺得好奇。
他能感覺到王強的恐懼,可是即使如此,王強也沒有任予任求,而是盡可能和夏萬年談判,夏萬年也沒有拿出官家的威風,耐心的和王強談判。
不出意外的話,王強的背後有靠山,而且這個靠山是郡守也不敢輕易惹的。
官場太複雜了。
夏萬年和王強談完,天色已經將明。他們顧不上休息,就在遍地的無首屍體包圍之中吃了點簡單的早餐,各分東西。
李遠帶著兩個人,駕著一輛馬車,帶著包括百夫長在內的三個俘虜和三十多顆首級,趕迴代郡匯報。
趙延年、夏侯年裹挾著王強,帶著幾大車的物資和三個俘虜,向東去尋找趙安稽的舊部。
迎著朝陽,剛剛走出十餘裏,他們就被幾個騎兵攔住了去路。
這幾個騎兵行色匆匆,殺氣騰騰,弓已經上弦,箭扣在弦上,隨時準備射擊。等走到近前,他們卻顯得有些意外,遲疑了片刻後,一個騎兵輕踢馬腹 ,迎了上來。
正準備問話,他看到了趙延年,臉上露出喜色,用有些別扭的漢話問道:“敢問可是天武士?”
趙延年一聽,知道找到了正主,隨即俯身從大車上抽出長矛,高高舉起。
看到長矛,騎士大喜,將弓箭插進弓袋,箭囊,轉身對同伴們用力的招了招手,大叫道:“是朋友,是天武士。”
騎士們聽了,紛紛收起兵器,策馬圍了過來,確認是趙延年本人後,翻身下馬,來到趙延年馬前,撫胸禮。有人大聲問好,詢問趙安稽的近況,有人卻落了淚。
夏萬年等人看在眼中,大感意外。
反倒是那幾個匈奴俘虜一臉平靜,仿佛本該如此。
王強坐在馬車上,看著這一切,神色有些不安。
趙延年下了馬,和騎士們相見。他不擅長記人,隻知道其中一個有些眼熟,卻想不起名字。至於其他人,則一點印象也沒有,不免尷尬。
見趙延年有些無措,夏萬年連忙上前,詢問對方的情況之前,先說明了自己的身份。
得知夏萬年是代郡太守李椒派來的信使,騎士們沒什麽反應,等夏萬年說明了昨天的經曆,尤其是趙延年半夜襲營,殺了三十多個匈奴人,並將隨行的三個俘虜叫了過來時,騎士們才露出笑容。
為首的騎士再次向趙延年行禮,報上姓名。
他叫趙俅,是趙安稽的親衛之一,曾隨趙安稽趕迴駐牧地召集舊部,中伏之後,與趙安稽失散了,又不肯投降,就做了馬賊,就在附近遊弋。
昨天上午,他收到消息,聽說有三五十名騎兵經過野狐嶺,向頹當城方向去了,便趕來查看情況。
他的本意是在野狐嶺設伏,沒想到對方昨天晚上連夜趕路,打亂了他的計劃。他隻能在附近宿營,然後一大早趕來,準備趁這些騎兵不備,突襲他們。
斥候說,這些人的隊伍中有中原的商人,好幾大車物資,正是他們急需的。
他的部下就在不遠處,大概有三百多騎。
趙延年等人隨即跟著趙俅東向,沒走多遠,就看到了一大群人。
人數是不少,就是看起來有些寒酸。大部分人的甲胄都不全,兵器也是五花八門,有幾個甚至拿著削尖的木棍,麵容消瘦,眼神中更是充滿了絕望和瘋狂,就像被逼到絕境的野獸。
草原上生活不易,沒有部落可以依靠,沒有穩定的牧場,沒有穩定的物資來源,就算不被周圍的部落消滅,也會被殘酷的環境殺死。
好在這段時間是夏天,天氣不冷,也有野生動物可以獵取。再過幾個月,到了冬天,冰天雪地,他們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見此情景,趙延年也不迂迴,直接了當了說明了來意。
代郡去年遭受伊稚邪攻擊,損失很大,兵力不足,希望招募他們為卒,加強邊塞的戰鬥力。
他們需要的武器、糧食,代郡都可以提供,家屬可以遷到塞內居住。將來視情況,可以分給土地。如果他們想重歸趙安稽麾下,也可以和趙安稽聯絡。
趙安稽現在在長安,也需要舊部增強實力。
因此,如果還有其他人願意附塞,可以一起叫上。
趙俅大喜過望,和部下簡單的商量了一下,就取得了一致意見。
他們願意接受代郡的招募,成為代郡邊軍的一部分,也願意協助趙延年招攬其他部落。
趙俅笑得合不攏嘴。“若能追隨天武士出戰,痛擊伊稚邪,這是我等做夢都想做的事。”
趙延年大窘,連忙說道:“我隻是匹夫之勇,這次出塞,是奉府君之命,協助夏君,聯絡諸部,打探消息。”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夏萬年推到前麵,又將李浩拉了過來。“這位是府君心腹,隴右李氏子弟,也是府君的使者。”
夏萬年心領神會,隨即附和了幾句,證實了趙延年的說辭。
趙俅等人聽了,立刻對李浩多了幾分熱情,拉著他攀談起來。
李浩又驚又喜。
趙延年將夏萬年推出來,他可以理解。可是趙延年將他推出來,還特意說明他是隴右李氏的子弟,是李椒的使者,這是他完全沒想到的。
李椒從來沒有這樣的安排,他們的任務就是協助趙延年。
當然,他也不傻,這是趙延年、夏萬年給他分功勞。
哪怕隻有眼前這些騎士,隻能要安全帶迴代郡,都是大功一件。
代郡太缺人了,三百騎士已經可以獨當一麵。李椒很可能會提升他做司馬,讓他指揮這些騎兵作戰。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李浩的積極性一下子爆發了,配合夏萬年、趙延年說服趙俅等人,並主動打聽附近的地理形勢,要招攬更多的人。
一拍即合。
趙俅隨即帶著趙延年等人向東南方向走了十餘裏,來到一個小山穀。
這是他們的大本營,家屬都在這裏,總數有兩千多人。
看到這群老弱,趙延年對趙俅等人的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他們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熬不過這個冬天,至少這些老弱很難熬過去。
可是,這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李椒也許會欣然接受這些騎士,但他能接受這些老弱嗎?
從哪兒籌集錢糧安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