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與蘇建搭上關係,能否做燧長,這些都不是趙延年在乎的問題。
去平虜燧做一個戍卒未嚐不好。
他真正在乎的事隻有一件:張威的傷。
不管是作為燧長,還是作為一家之主,張威都需要一個強壯的身體。如果能治好他的傷,趙延年不在乎花多少錢。
醫武不分家,他對外傷的治療也有一點知識儲備,隻是不多,更不清楚能否找到需要的藥材。
他沒有親自製過藥,之前都是拿著方子到藥店買藥,然後請藥店直接處理好的。
這個時代,這個地點,大概率沒有這麽好的條件,隻能碰運氣。
兩天後,賞錢下來了,相關的文書也下來了。
賞錢沒有趙延年想象的多,特別是高闕塞的那部分。問了李伯才知道,並不是砍了多少髡頭就算多少,先要減去塞裏的傷亡,剩下的才算斬獲。
雖然高闕塞砍的人頭不少,但塞中士卒傷亡也多,連王塞長都陣亡了,所以得到的賞賜非常有限。
按首級數,隻有區區三人。
這時候,趙延年才明白為什麽王炎想私吞平虜燧的斬首,而高闕塞裏的袍澤們也不吭聲。
他們太需要這些首級了。
死者要撫恤,傷者要治療,到處要花錢。
朝廷會給一部分,但那點錢根本不夠用。
有了平虜燧砍來的這些首級,那就富裕多了。
相比之下,平虜燧除了燧長張威本人之外,沒有傷亡,所有的斬首都是收獲,簡直讓人眼紅。
二十顆首級,六十萬錢,半金半錢,裝了整整一隻大木箱,沉甸甸的,讓人心安。
就這樣,李伯還抱怨朝廷小氣了,沒有之前大方。
以前一顆髡頭能換五萬賞錢。
拿到賞錢後,趙延年和李伯商量,能否從張威的家裏走一趟,給他的家屬留錢,或者幹脆帶著他的家屬去探親。有親人照顧,張威的傷或許可以恢複得快一些。
李伯有些為難。
“留點錢倒沒什麽,帶著他們去探親卻有點麻煩,要到縣裏辦路引才行。去邊關烽燧,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管得極嚴的,就是怕有細作。”
“越是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去一趟。”趙延年堅持道:“我們去辦路引,總比婦孺去辦路引更方便吧?就算需要塞點錢,我們也有。”
李伯看看趙延年,直皺眉。“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火貴,隻看到這些錢不少,卻不想想自己需要多少才夠用。別的不說,就你這匹馬要花多少錢,你清楚嗎?錢都花了,你以後不成家,不立業?”
趙延年哭笑不得,直接打斷了李伯。“那些事以後再說,大不了我多砍幾顆髡頭就是了,先把眼前的事解決了。”
“你這敗家子。”李伯歎息著,還是答應了趙延年。
他又去找伍軍侯,花了五百錢,辦了去接張威家屬的文書,然後直奔臨河城。
——
張威的家在臨河縣內,一間新卻不大的宅院,收拾得還算幹淨整潔。一宇兩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廂房。趙延年敲開門的時候,東廂房裏正冒著炊煙。
“你們找誰?”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隔著門縫,怯怯地看著趙延年。
“我是……”趙延年還沒說完,李伯就叫道:“囡囡,開門,我是李伯,你阿翁讓我來接你們。”
“李伯?”小女孩的眼神明顯精神了許多,將門縫拉大了些。看到李伯後,她打開門,轉身對東廂房喊道:“阿母,是李伯。”
“是李伯啊。”東廂房裏走出一個女子,大約三十出頭,一邊走一邊在圍裙上擦手。
趙延年一眼看到這個女子,立刻想到了林鹿。
雖然一個是匈奴人,一個是漢人,但她們身上的那種利落勁卻出奇的相似。
趙延年突然鼻子有點酸。
他想林鹿了。
林鹿於他,既像姐姐,又像媽,是這個世界贈予他的最重要,也是最好的禮物。
“這是……”女子出了門,看到站在一旁的趙延年,有些意外,又有些害羞,連忙退迴門裏。
“阿嫂,我是張威的袍澤兄弟,我叫趙延年。”趙延年拱手施禮。
“你們別怕,他雖然是殺神,卻待袍澤極好。”李伯說道,伸手指了指身後的馬車。“這上麵的物件,都是他用自己的錢買的,有吃的,有穿的,還有為你夫君準備的藥。”
“我夫君受傷了?”女人大驚失色,臉色瞬間煞白。
“沒什麽大事。”李伯連忙安慰。“我們辦了文書,要接你們去看他,正好一家團聚。看到你們,他開心了,傷也好得快。”
女人這才放心,將李伯、趙延年讓了進去。
趙延年到堂上就座,認真打量了女人兩眼,有點理解張威為什麽會急眼了。
不得不說,他女人長得挺不錯。雖然皮膚粗糙了些,身體瘦弱了些,但五官精致,身體比例也好,如果認真收拾一下,也是一個賞心悅目的美人。
女人感受到了趙延年的目光,有些尷尬,還有些不快。
“豎子,別盯著人看。”李伯悄悄地捅了趙延年一下。
趙延年恍然大悟,連忙說道:“慚愧,剛才一時失神,想起張兄所言。”
“張威說什麽?”
“那次我們被匈奴人圍住,張威受了傷,動彈不得,匈奴人逼我現身,我就故意說不管他……”趙延年將當地的情況說了一遍,最後說道:“現在親眼看到阿嫂,我才知道張兄為什麽會生氣。阿嫂不僅不醜,而且很美。”
李伯哈哈大笑,指著趙延年說道:“你小子,平時話不多,沒想到上了戰場,卻有這麽多主意。”
女人聽趙延年講故事,一開始也很緊張,後來明白過來,更加不好意思。
“原來趙君是和拙夫並肩作戰的袍澤,還救了拙夫的命,妾感激不盡。”
趙延年連夜謙虛了幾句。“不必不必,上了戰場,都是如此。如果我被困了,張兄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救我。”
女子笑了,轉身去準備飯食。
飯很簡單,簡單得令人發指,一碗沒脫殼的小麥。
看著這碗煮熟的小麥,趙延年目瞪口呆,不知怎麽吃。
他在高闕塞、平虜燧待了幾個月,也沒吃過這樣的飯啊。
見趙延年不吃,女人神情尷尬,解釋說上個月領的糧食吃完了,這個月的還沒到時間,隻有這些還能吃。趙延年聞言,起身下了堂,到廚房裏看了一下。
他倒不是不相信女人說的,而是意識到有問題。
張威家已經斷糧了,這些是她們母女最後的一點食物。如果他們吃了,她們可能就隻能餓肚子了。
按理說,這是不應該的事。兩個女子,吃得有限,而且這女人如此持家,怎麽可能吃到家裏斷糧?
他們明明有兩人,女人端上來的卻隻有一碗麥飯,顯然是她們母女二人今天的全部食物。
果不其然,廚房裏空空如也。
李伯跟了進來,看了一圈,也有些皺眉,卻沒說什麽,拉著趙延年出了門。“行了,車上有糧食,拿一些出來應急吧。”
趙延年敏感地意識到其中有問題,但李伯不想多事,習慣的想息事寧人。
他想了想,也沒多問。
李伯從馬車上拿下一些糧食,又拿出一些臘肉,交給女人,讓她重新做飯。
女人又慚愧又高興,轉身進了廚房。
趙延年坐在廊下,從懷裏取出準備好的玩具和零食,對小女孩招招手。小女孩走了過來,接過玩具和零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囡囡,問你一件事,看你知不知道?”
“我什麽都知道。”囡囡歪著頭,得意的說道。
“誰欺負你們?”
“縣尉,他說我阿翁失蹤了,可能是投降了匈奴人,所以沒有糧食給我們了,還要治我們的罪,把我和阿母賣了,做奴婢。”
去平虜燧做一個戍卒未嚐不好。
他真正在乎的事隻有一件:張威的傷。
不管是作為燧長,還是作為一家之主,張威都需要一個強壯的身體。如果能治好他的傷,趙延年不在乎花多少錢。
醫武不分家,他對外傷的治療也有一點知識儲備,隻是不多,更不清楚能否找到需要的藥材。
他沒有親自製過藥,之前都是拿著方子到藥店買藥,然後請藥店直接處理好的。
這個時代,這個地點,大概率沒有這麽好的條件,隻能碰運氣。
兩天後,賞錢下來了,相關的文書也下來了。
賞錢沒有趙延年想象的多,特別是高闕塞的那部分。問了李伯才知道,並不是砍了多少髡頭就算多少,先要減去塞裏的傷亡,剩下的才算斬獲。
雖然高闕塞砍的人頭不少,但塞中士卒傷亡也多,連王塞長都陣亡了,所以得到的賞賜非常有限。
按首級數,隻有區區三人。
這時候,趙延年才明白為什麽王炎想私吞平虜燧的斬首,而高闕塞裏的袍澤們也不吭聲。
他們太需要這些首級了。
死者要撫恤,傷者要治療,到處要花錢。
朝廷會給一部分,但那點錢根本不夠用。
有了平虜燧砍來的這些首級,那就富裕多了。
相比之下,平虜燧除了燧長張威本人之外,沒有傷亡,所有的斬首都是收獲,簡直讓人眼紅。
二十顆首級,六十萬錢,半金半錢,裝了整整一隻大木箱,沉甸甸的,讓人心安。
就這樣,李伯還抱怨朝廷小氣了,沒有之前大方。
以前一顆髡頭能換五萬賞錢。
拿到賞錢後,趙延年和李伯商量,能否從張威的家裏走一趟,給他的家屬留錢,或者幹脆帶著他的家屬去探親。有親人照顧,張威的傷或許可以恢複得快一些。
李伯有些為難。
“留點錢倒沒什麽,帶著他們去探親卻有點麻煩,要到縣裏辦路引才行。去邊關烽燧,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管得極嚴的,就是怕有細作。”
“越是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去一趟。”趙延年堅持道:“我們去辦路引,總比婦孺去辦路引更方便吧?就算需要塞點錢,我們也有。”
李伯看看趙延年,直皺眉。“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火貴,隻看到這些錢不少,卻不想想自己需要多少才夠用。別的不說,就你這匹馬要花多少錢,你清楚嗎?錢都花了,你以後不成家,不立業?”
趙延年哭笑不得,直接打斷了李伯。“那些事以後再說,大不了我多砍幾顆髡頭就是了,先把眼前的事解決了。”
“你這敗家子。”李伯歎息著,還是答應了趙延年。
他又去找伍軍侯,花了五百錢,辦了去接張威家屬的文書,然後直奔臨河城。
——
張威的家在臨河縣內,一間新卻不大的宅院,收拾得還算幹淨整潔。一宇兩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廂房。趙延年敲開門的時候,東廂房裏正冒著炊煙。
“你們找誰?”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隔著門縫,怯怯地看著趙延年。
“我是……”趙延年還沒說完,李伯就叫道:“囡囡,開門,我是李伯,你阿翁讓我來接你們。”
“李伯?”小女孩的眼神明顯精神了許多,將門縫拉大了些。看到李伯後,她打開門,轉身對東廂房喊道:“阿母,是李伯。”
“是李伯啊。”東廂房裏走出一個女子,大約三十出頭,一邊走一邊在圍裙上擦手。
趙延年一眼看到這個女子,立刻想到了林鹿。
雖然一個是匈奴人,一個是漢人,但她們身上的那種利落勁卻出奇的相似。
趙延年突然鼻子有點酸。
他想林鹿了。
林鹿於他,既像姐姐,又像媽,是這個世界贈予他的最重要,也是最好的禮物。
“這是……”女子出了門,看到站在一旁的趙延年,有些意外,又有些害羞,連忙退迴門裏。
“阿嫂,我是張威的袍澤兄弟,我叫趙延年。”趙延年拱手施禮。
“你們別怕,他雖然是殺神,卻待袍澤極好。”李伯說道,伸手指了指身後的馬車。“這上麵的物件,都是他用自己的錢買的,有吃的,有穿的,還有為你夫君準備的藥。”
“我夫君受傷了?”女人大驚失色,臉色瞬間煞白。
“沒什麽大事。”李伯連忙安慰。“我們辦了文書,要接你們去看他,正好一家團聚。看到你們,他開心了,傷也好得快。”
女人這才放心,將李伯、趙延年讓了進去。
趙延年到堂上就座,認真打量了女人兩眼,有點理解張威為什麽會急眼了。
不得不說,他女人長得挺不錯。雖然皮膚粗糙了些,身體瘦弱了些,但五官精致,身體比例也好,如果認真收拾一下,也是一個賞心悅目的美人。
女人感受到了趙延年的目光,有些尷尬,還有些不快。
“豎子,別盯著人看。”李伯悄悄地捅了趙延年一下。
趙延年恍然大悟,連忙說道:“慚愧,剛才一時失神,想起張兄所言。”
“張威說什麽?”
“那次我們被匈奴人圍住,張威受了傷,動彈不得,匈奴人逼我現身,我就故意說不管他……”趙延年將當地的情況說了一遍,最後說道:“現在親眼看到阿嫂,我才知道張兄為什麽會生氣。阿嫂不僅不醜,而且很美。”
李伯哈哈大笑,指著趙延年說道:“你小子,平時話不多,沒想到上了戰場,卻有這麽多主意。”
女人聽趙延年講故事,一開始也很緊張,後來明白過來,更加不好意思。
“原來趙君是和拙夫並肩作戰的袍澤,還救了拙夫的命,妾感激不盡。”
趙延年連夜謙虛了幾句。“不必不必,上了戰場,都是如此。如果我被困了,張兄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救我。”
女子笑了,轉身去準備飯食。
飯很簡單,簡單得令人發指,一碗沒脫殼的小麥。
看著這碗煮熟的小麥,趙延年目瞪口呆,不知怎麽吃。
他在高闕塞、平虜燧待了幾個月,也沒吃過這樣的飯啊。
見趙延年不吃,女人神情尷尬,解釋說上個月領的糧食吃完了,這個月的還沒到時間,隻有這些還能吃。趙延年聞言,起身下了堂,到廚房裏看了一下。
他倒不是不相信女人說的,而是意識到有問題。
張威家已經斷糧了,這些是她們母女最後的一點食物。如果他們吃了,她們可能就隻能餓肚子了。
按理說,這是不應該的事。兩個女子,吃得有限,而且這女人如此持家,怎麽可能吃到家裏斷糧?
他們明明有兩人,女人端上來的卻隻有一碗麥飯,顯然是她們母女二人今天的全部食物。
果不其然,廚房裏空空如也。
李伯跟了進來,看了一圈,也有些皺眉,卻沒說什麽,拉著趙延年出了門。“行了,車上有糧食,拿一些出來應急吧。”
趙延年敏感地意識到其中有問題,但李伯不想多事,習慣的想息事寧人。
他想了想,也沒多問。
李伯從馬車上拿下一些糧食,又拿出一些臘肉,交給女人,讓她重新做飯。
女人又慚愧又高興,轉身進了廚房。
趙延年坐在廊下,從懷裏取出準備好的玩具和零食,對小女孩招招手。小女孩走了過來,接過玩具和零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囡囡,問你一件事,看你知不知道?”
“我什麽都知道。”囡囡歪著頭,得意的說道。
“誰欺負你們?”
“縣尉,他說我阿翁失蹤了,可能是投降了匈奴人,所以沒有糧食給我們了,還要治我們的罪,把我和阿母賣了,做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