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單、右骨都侯重新入座。
趙延年被安排坐在於單的左側。
匈奴人以左為尊,這個位置本該是右骨都侯坐的,連桀龍都不敢坐。
但右骨都侯卻堅持請趙延年入座,搞得趙延年很不好意思。
可是看看於單、桀龍溢於言表的歡喜,他又不好推辭,隻得勉強應了,端端正正的坐著,不苟言笑。
入座後,右骨都侯的態度有了明顯改觀,向於單詳細解釋了當前的形勢。
於單不在單於庭的這段時間,單於庭很熱鬧。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浚稽山。
於單能否與右賢王結盟,將決定單於位的最終人選。
按名份,左賢王名正言順。
可是匈奴人不僅講名份,更講實力。
論實力,左賢王就談不上眾望所歸了。
在很久之前,左賢王部的實力一直是僅次於單於庭的存在。
在匈奴人趕走月氏、烏孫,占領焉支山一帶之後,匈奴右部的實力猛增,如今已經不亞於左賢王部。
如果左賢王成功與右賢王結盟,得到右部的支持,繼承單於位自然是水到渠成,沒人敢說半個不字。
可若是沒能結盟,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當右大將率兵攻擊於單時,單於庭頓時暗流湧動,所有人都在猜右賢王想幹什麽。
是自己來爭單於位,還是支持某個人?
直到右大將撤兵的消息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所有人都知道,於單隻帶了親衛騎千人去浚稽山,而右大將卻是統領萬騎的人,以十分之一的兵力,能夠擊敗右大將,足以說明於單的能力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麽弱。
匈奴人敬重強者,如果於單有這樣的能力,那他繼承單於之位綽綽有餘。
但是,這樣的戰績過於離譜,很多人都不相信,包括左右骨都侯。
經過商議,最終決定由右骨都侯來接於單,搞清楚狀況。
如果情況屬實,那就迎於單迴單於庭繼位。
如果情況並非如此,那不好意思,於單不僅不能繼位,連左賢王都不能做了。
究竟怎麽處理,右骨都侯沒有說,可是從於單、桀龍的神情可以看出,下場應該不會好。
如今結果出來了,雖然於單沒有在戰場上擊敗右大將,而是依靠趙延年闖營,擊傷右大將,但這樣的勇士願意為於單效力,也足以證明於單得到了上天保佑。
聽到這裏,趙延年才知道自己意外地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於單的單於大位保留了一線希望。
這一點,就算是對他寄予厚望的桀龍也沒料到。
——
“右骨都侯是我阿爸,親生的。”
宴後,桀龍餘興未盡,拉著趙延年到他的大帳小坐。
相處這麽久,於單的大帳進了無數次,桀龍的大帳卻是第一次進。
剛一落座,桀龍就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是嗎?”趙延年很驚訝。“一點沒看出來。”
“他就那樣,見誰都沒個笑臉。”桀龍摸摸胡子。“我們弟兄幾個都習慣了,沒人敢在他麵前說笑。”
“看出來了。”
“你別看他現在年紀大了,年輕時也是聞名草原的勇士,跟著冒頓單於東征西討,積累軍功,才有了今天。”桀龍嘿嘿笑道:“他這一輩子,見過的勇士太多了。普通人,他根本不會放在眼裏,也隻有你,能讓他高看一眼。你那龍形身法太絕了,也是站樁練出來的?”
趙延年笑而不語。
俗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桀龍突然這麽熱情,肯定有目的,不會是簡單的套近乎。
見趙延年不迴應,桀龍有些尷尬,顧左右而言他,命人上酒上肉。
剛才右骨都侯在,他喝得不盡興。
“我們匈奴人說話算數,我答應你的好鐵,迴到單於庭後一定給你。不過眼下最重要的,卻是怎麽迴到單於庭。”
“有右骨都侯,左賢王還迴不了單於庭?”
“右骨都侯之上,還有左骨都侯。”桀龍端起酒杯,咂了咂嘴。“那個老頭……更不好對付,而且他一直和左穀蠡王有勾結。想讓他放棄,可沒那麽容易。弄不好,還要血戰一場。”
“有這麽嚴重?”
桀龍苦笑。“我們匈奴人就這樣,大多數時候,還是要戰場上見的。打贏了,才有資格說話。打輸了,要麽低頭認輸,要麽死。”
他想了想,又道:“你們中原人也差不多吧。那什麽七國之亂時,姓劉的王不是也被殺了好幾個。”
趙延年無言以對。
自古皇家無情,漢人、匈奴人都不能例外。
“需要我效勞?”
“當然,不僅需要你,而且必不可少。”桀龍放下酒杯。“我們匈奴人敬畏強者。你這一身武藝,當得一萬精騎。如果能震懾諸王,或許能不戰而勝。”
“有這麽重要?”趙延年都有些不敢相信,覺得桀龍說得太誇張了。
我知道你奉承我,想讓我幫忙,但是也不要說得這麽露骨嘛。
我會不好意思的。
“看看我頭老頭子就知道了。”
趙延年想起右骨都侯的表現,一時沉默。
桀龍或許會誇張,右骨都侯可不像是大驚小怪的人。
“你要我怎麽做?”
“陪我去一趟單於庭,和那幾個老頭見麵,就像今天一樣,露一手。”
“就行了?”
“如果能行,當然更好。如果不行……”桀龍捏了捏手指。“隻好殺幾個,立立威。”
他打量了趙延年一眼,突然笑了。“你能在固倫的大營裏來去自如,沒人敢小瞧你的,誰也不想半夜醒來,你站在他們身邊,那可太嚇人了。”
趙延年也笑了。
他有點明白了桀龍的意思。
嚇得住更好,嚇不住,就殺幾個刺頭立威。
能當麵擊殺,就當麵擊殺。
不能當麵擊殺,就半夜行刺。
就他這身手,在戰場上或許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做刺客卻綽綽有餘。
“你們把我當刺客啊。”趙延年幽幽地說道。
他是武者,不是刺客。
“事急從權嘛。”桀龍安慰道:“不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想這麽做。”
“我再想想。”
——
告別桀龍,迴到自己的大帳。
段叔和趙歸胡正在隔壁的帳篷裏等著,聽到趙延年的腳步聲,立刻迎了出來,將趙延年拽了進去。
“相國和你說了些什麽?”段叔急不可耐。
趙延年沒有急著迴答,反問道:“你見過左賢王了?”
“見過了,他隻說右骨都侯願意支持他,其他的沒說。看樣子,危險還沒有解決。”
趙延年便將桀龍說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刺客?”趙延年還沒說完,段叔就跳了起來,急赤白臉的說道:“兩國相爭,兵不厭詐,尚且不用刺客,更何況是內部爭權?燕太子丹當年用荊軻,行刺秦王……”
“停。”趙延年打斷了段叔。“你是打算用燕太子丹來比喻左賢王嗎?”
段叔一驚,隨即意識到這個比喻不妥,連忙改口。“我沒這個意思。我隻是……”
他一拍大腿,歎惜道:“我就知道桀龍找你沒有好事。這些蠻夷,不想著施仁義,行王道,隻知道好勇鬥狠。堂堂之陣解決不了問題,就用刺客這些下作手段。”
趙歸胡瞅了段叔一眼,神情有些不快。
趙延年也有點不高興。
聽段叔這意思,那我們夜闖右大將的營地也上不了台麵了?
你倒是上台麵,可你能解決問題嗎?
“依你之見,應該怎麽辦?”
“自然是盡快趕到單於庭,詔告天下,堂堂正正的繼位。”段叔脫口而出。“有單於的遺詔,又有右骨都侯的輔佐,還有……還有你這樣的勇士,誰敢不服,天下共誅之。”
趙延年咂了咂嘴。
段叔這是上頭了,以為自己在中原王朝呢。
大哥,這是弱肉強食的草原啊。
還天下共誅之,誰聽你的?
趙延年被安排坐在於單的左側。
匈奴人以左為尊,這個位置本該是右骨都侯坐的,連桀龍都不敢坐。
但右骨都侯卻堅持請趙延年入座,搞得趙延年很不好意思。
可是看看於單、桀龍溢於言表的歡喜,他又不好推辭,隻得勉強應了,端端正正的坐著,不苟言笑。
入座後,右骨都侯的態度有了明顯改觀,向於單詳細解釋了當前的形勢。
於單不在單於庭的這段時間,單於庭很熱鬧。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浚稽山。
於單能否與右賢王結盟,將決定單於位的最終人選。
按名份,左賢王名正言順。
可是匈奴人不僅講名份,更講實力。
論實力,左賢王就談不上眾望所歸了。
在很久之前,左賢王部的實力一直是僅次於單於庭的存在。
在匈奴人趕走月氏、烏孫,占領焉支山一帶之後,匈奴右部的實力猛增,如今已經不亞於左賢王部。
如果左賢王成功與右賢王結盟,得到右部的支持,繼承單於位自然是水到渠成,沒人敢說半個不字。
可若是沒能結盟,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當右大將率兵攻擊於單時,單於庭頓時暗流湧動,所有人都在猜右賢王想幹什麽。
是自己來爭單於位,還是支持某個人?
直到右大將撤兵的消息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所有人都知道,於單隻帶了親衛騎千人去浚稽山,而右大將卻是統領萬騎的人,以十分之一的兵力,能夠擊敗右大將,足以說明於單的能力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麽弱。
匈奴人敬重強者,如果於單有這樣的能力,那他繼承單於之位綽綽有餘。
但是,這樣的戰績過於離譜,很多人都不相信,包括左右骨都侯。
經過商議,最終決定由右骨都侯來接於單,搞清楚狀況。
如果情況屬實,那就迎於單迴單於庭繼位。
如果情況並非如此,那不好意思,於單不僅不能繼位,連左賢王都不能做了。
究竟怎麽處理,右骨都侯沒有說,可是從於單、桀龍的神情可以看出,下場應該不會好。
如今結果出來了,雖然於單沒有在戰場上擊敗右大將,而是依靠趙延年闖營,擊傷右大將,但這樣的勇士願意為於單效力,也足以證明於單得到了上天保佑。
聽到這裏,趙延年才知道自己意外地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於單的單於大位保留了一線希望。
這一點,就算是對他寄予厚望的桀龍也沒料到。
——
“右骨都侯是我阿爸,親生的。”
宴後,桀龍餘興未盡,拉著趙延年到他的大帳小坐。
相處這麽久,於單的大帳進了無數次,桀龍的大帳卻是第一次進。
剛一落座,桀龍就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是嗎?”趙延年很驚訝。“一點沒看出來。”
“他就那樣,見誰都沒個笑臉。”桀龍摸摸胡子。“我們弟兄幾個都習慣了,沒人敢在他麵前說笑。”
“看出來了。”
“你別看他現在年紀大了,年輕時也是聞名草原的勇士,跟著冒頓單於東征西討,積累軍功,才有了今天。”桀龍嘿嘿笑道:“他這一輩子,見過的勇士太多了。普通人,他根本不會放在眼裏,也隻有你,能讓他高看一眼。你那龍形身法太絕了,也是站樁練出來的?”
趙延年笑而不語。
俗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桀龍突然這麽熱情,肯定有目的,不會是簡單的套近乎。
見趙延年不迴應,桀龍有些尷尬,顧左右而言他,命人上酒上肉。
剛才右骨都侯在,他喝得不盡興。
“我們匈奴人說話算數,我答應你的好鐵,迴到單於庭後一定給你。不過眼下最重要的,卻是怎麽迴到單於庭。”
“有右骨都侯,左賢王還迴不了單於庭?”
“右骨都侯之上,還有左骨都侯。”桀龍端起酒杯,咂了咂嘴。“那個老頭……更不好對付,而且他一直和左穀蠡王有勾結。想讓他放棄,可沒那麽容易。弄不好,還要血戰一場。”
“有這麽嚴重?”
桀龍苦笑。“我們匈奴人就這樣,大多數時候,還是要戰場上見的。打贏了,才有資格說話。打輸了,要麽低頭認輸,要麽死。”
他想了想,又道:“你們中原人也差不多吧。那什麽七國之亂時,姓劉的王不是也被殺了好幾個。”
趙延年無言以對。
自古皇家無情,漢人、匈奴人都不能例外。
“需要我效勞?”
“當然,不僅需要你,而且必不可少。”桀龍放下酒杯。“我們匈奴人敬畏強者。你這一身武藝,當得一萬精騎。如果能震懾諸王,或許能不戰而勝。”
“有這麽重要?”趙延年都有些不敢相信,覺得桀龍說得太誇張了。
我知道你奉承我,想讓我幫忙,但是也不要說得這麽露骨嘛。
我會不好意思的。
“看看我頭老頭子就知道了。”
趙延年想起右骨都侯的表現,一時沉默。
桀龍或許會誇張,右骨都侯可不像是大驚小怪的人。
“你要我怎麽做?”
“陪我去一趟單於庭,和那幾個老頭見麵,就像今天一樣,露一手。”
“就行了?”
“如果能行,當然更好。如果不行……”桀龍捏了捏手指。“隻好殺幾個,立立威。”
他打量了趙延年一眼,突然笑了。“你能在固倫的大營裏來去自如,沒人敢小瞧你的,誰也不想半夜醒來,你站在他們身邊,那可太嚇人了。”
趙延年也笑了。
他有點明白了桀龍的意思。
嚇得住更好,嚇不住,就殺幾個刺頭立威。
能當麵擊殺,就當麵擊殺。
不能當麵擊殺,就半夜行刺。
就他這身手,在戰場上或許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做刺客卻綽綽有餘。
“你們把我當刺客啊。”趙延年幽幽地說道。
他是武者,不是刺客。
“事急從權嘛。”桀龍安慰道:“不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想這麽做。”
“我再想想。”
——
告別桀龍,迴到自己的大帳。
段叔和趙歸胡正在隔壁的帳篷裏等著,聽到趙延年的腳步聲,立刻迎了出來,將趙延年拽了進去。
“相國和你說了些什麽?”段叔急不可耐。
趙延年沒有急著迴答,反問道:“你見過左賢王了?”
“見過了,他隻說右骨都侯願意支持他,其他的沒說。看樣子,危險還沒有解決。”
趙延年便將桀龍說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刺客?”趙延年還沒說完,段叔就跳了起來,急赤白臉的說道:“兩國相爭,兵不厭詐,尚且不用刺客,更何況是內部爭權?燕太子丹當年用荊軻,行刺秦王……”
“停。”趙延年打斷了段叔。“你是打算用燕太子丹來比喻左賢王嗎?”
段叔一驚,隨即意識到這個比喻不妥,連忙改口。“我沒這個意思。我隻是……”
他一拍大腿,歎惜道:“我就知道桀龍找你沒有好事。這些蠻夷,不想著施仁義,行王道,隻知道好勇鬥狠。堂堂之陣解決不了問題,就用刺客這些下作手段。”
趙歸胡瞅了段叔一眼,神情有些不快。
趙延年也有點不高興。
聽段叔這意思,那我們夜闖右大將的營地也上不了台麵了?
你倒是上台麵,可你能解決問題嗎?
“依你之見,應該怎麽辦?”
“自然是盡快趕到單於庭,詔告天下,堂堂正正的繼位。”段叔脫口而出。“有單於的遺詔,又有右骨都侯的輔佐,還有……還有你這樣的勇士,誰敢不服,天下共誅之。”
趙延年咂了咂嘴。
段叔這是上頭了,以為自己在中原王朝呢。
大哥,這是弱肉強食的草原啊。
還天下共誅之,誰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