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年打算撤了。
右大將被他刺激成那樣都沒有暴走,這也太能忍了。再耗下去,他也討不著便宜,不如直接開溜,換一個戰場。
張威卻不同意。
雖說計劃不如變化,眼下的戰果不如預期。可是他們三個人吸引了這麽多匈奴人,甚至連右大將都被牽製住了,不能南下,對高闕塞以及朔方、五原的反擊都有大利。
哪怕能多拖一天,也是好的。
他們的確可以走山路離開,但如此一來,右大將也會離開,可能重新考慮南下。
就算右大將不走,繼續追擊他們,情況還是和之前一樣。他們被匈奴人追得疲於奔命,沒有個喘息的時候。
與其如此,不如就在這裏和右大將對耗,看誰更有耐心。
實在不行,再撤也來得及。
如果右大將熬不過,先撤了,他們還要有機會追上去,多砍幾個腦袋。
主力咬不住,殺幾個殿後的總沒問題吧。
趙延年覺得有理。
相比之下,自己有點太毛躁了。
“行,聽你的。”趙延年嘿嘿一笑。“我覺得你做個燧長太可惜了。你比老王頭更適合做塞長,甚至可以做個都尉。”
“可惜我沒有漂亮的姊妹,否則別說塞長、都尉,將軍也做得。”張威笑道。
趙延年搖搖頭,有點無語。
他在邊塞幾個月,聽慣了這種很難說是什麽心態的調侃。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衛青是因為姊姊做了皇後才封侯拜將,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衛青本人的才能。
天子對衛青有沒有偏袒?
自然是有的。
但衛青能封侯拜將,隻是因為天子的偏袒嗎?
顯然不是。
衛青對漢軍騎兵戰術戰法的改進,以及之後霍去病大膽穿插,千裏奔襲的膽氣,都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甚至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軍事變革,這才是他們能夠建功立業的根本原因。
天子的恩寵隻是給了他們一個發光的機會而已。
但普通人不這麽看,就連大史學家司馬遷,都將衛青、霍去病的成功歸於天幸。
趙延年清楚這一點,但是他無法向其他人解釋。每每聽到這些言論,他能做的隻是苦笑。
他甚至不能為衛青辯解,以免被人當作攀附權貴。
這時候的漢人,尤其是戍卒,俠氣極重,非常討厭攀附權貴的人。
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一般不參與此類討論。
嘴炮解決不了問題,有這時間,不如練武。
決定了不走,趙延年就和張威作了分工。
張威守在險要之處,不讓匈奴人繼續深入。
他則遊走於山嶺之間,偷襲匈奴人,讓匈奴人不敢過於深入,同時繃緊神經。
既然決定對峙,那就誰也別想閑著。
他雖然沒有趙破奴的超遠射程,可是三五十步以內,即使麵對以騎射著稱的匈奴人,他同樣有一戰之力,尤其是在險峻陡峭的山嶺上。
下了馬的匈奴人和瘸子有區別,但不大。
——
趙延年小心翼翼的翻過一首山嶺,平複了一下心情,調整唿吸,凝神傾聽。
隔著一塊巨石,幾個匈奴人就在十步之外,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閑話。
聽得出來,他們被這一天的追逐搞得也很煩躁。
進又不敢進,退又不敢退,明明離漢境隻有幾十裏路,就是不能衝進去擄掠一通,隻能在這裏對峙,這一趟大概率要白辛苦,所有人都憋了一肚子怨氣。
趙延年聽了一會,很同情他們,決定幫他們解脫。
抽出四支箭,一支搭在弦上,三支夾在手指間,深吸一口氣,閃身而出。
拉弓如閃電,放箭似流星,“嗖嗖嗖嗖!”四箭連發。
最後一支箭剛離弦,趙延年就抽身急退,根本不給匈奴人反應的時間。
至於匈奴人的死活,他也不在乎。
反正不能割首級,是死是活又有什麽區別。
他的目的就是製造恐懼。
片刻之後,一個匈奴人終於反應過來,發出淒厲的慘叫。
趙延年藏在隱秘之處,靜靜地聽著,估計出了自己的戰果。
三死一傷,或者兩死兩傷,他似乎聽到一個重傷者的呻吟。
匈奴人聽到唿救聲,立刻趕了過來,腳步聲雜亂,至少有十多人。
趙延年一動不動,靜靜的聽著。
匈奴人將傷者圍住,詢問情況,得知他們被人偷襲,卻連對方的影子都沒看見,頓時緊張起來。有人將傷者送下去,有人三五成群,互相配合著,小心翼翼的搜索起來。
其中一人走到了趙延年附近。
就在他的目光即將落到趙延年身上時,趙延年突然起身,拉弓放箭,一箭射穿了他的咽喉,隨即縱身一躍,跳到了另一塊巨石的後麵。
匈奴人握著箭羽,嘴裏發出咯咯的聲音,雙腿一軟,跪倒在地。
他的同伴聽到了聲音,轉頭一看,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一邊招唿其他人,一邊急退。
趁著這個機會,趙延年再次閃身而出,連發兩箭,將兩個匈奴人射倒,隨即一個倒躍,再次消失在亂石群中。
兩支羽箭急身而來,卻慢了一步,射在石頭,火星四濺。
匈奴人一邊急射,一邊圍了過來,好容易將巨石圍住,眼前卻空無一人。
匈奴人麵麵相覷,麵色如土。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決定撤退。
在這樣的地形,麵對趙延年這樣的對手,他們和送死沒什麽區別。
百夫長收到消息,也嚇了一跳,隨即下令後撤至略微寬敞一些的地帶,結陣待敵。
山林恢複了平靜,仿佛從來沒有人來過。
——
右大將坐在剛立起來的帳篷裏,正在生悶氣,突然有人來報。
前麵的山穀裏交手了,戰況還很激烈。
右大將一躍而起,又驚又喜。
他命人進攻,過了這麽久,前麵還沒什麽動靜,連佯攻都不像,顯然前麵的士卒是在敷衍他,不願意麵對趙延年。
突然之間,雙方就開戰了,說明還是有勇士的。
“和誰交戰?”
“不清楚,對方像鬼魅一般,在山嶺間遊走。我們傷了好幾個人,都沒看清他的樣子。”
右大將一聽,剛剛興奮起來的心情頓時又落了迴去。
什麽戰況激烈,明明就是單方麵挨打。
不用說,對方肯定是趙延年。
隻有他,才能在如此地形來去自如,神出鬼沒。
按貴山說的,懸崖都擋不住他,更何況這些山嶺。
他有些頭疼。
不往前逼,就給不了趙延年壓力,隻能看著他們在山裏睡覺。
往前逼,雙方交手,己方又明顯吃虧,被趙延年單方麵屠殺。
這可怎麽辦?
一千精銳,麵對著區區三人,就是拿不下。
這要是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死?
早知如此,還是應該在山穀外截住他。
但後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想解決問題,還得想辦法。
右大將叫來了貴山。“你說,怎麽辦?”
貴山沉吟了良久,也有些無語。“右大將,趙延年與我們以往麵對的任何一個對手都不同。我感覺……他已經不是人了,普通人無法克服的困難,對他來說似乎都不是問題。這……的確是第一次遇見。”
“他是不是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是普通人。當初趙歸胡……”
提到趙歸胡,右大將突然歎了一口氣。“沒想到趙歸胡會改名字,而且叫破奴,真是……想不到。”
“是啊,誰想得到呢,當初他那麽鐵了心的要留在草原上,都怪這趙延年。”
“怪他有什麽用。如果趙歸胡真不肯迴去,趙延年又能奈何。”右大將搖搖頭,將這些雜念甩開。“趙歸胡當時就對我說,這個趙延年與眾不同,除了習武,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他殺大巫師,沒有其他原因,隻是覺得大巫師煩,打擾他習武了。”
“大巫師……真是他殺的?”
“是,我聽趙歸胡親口說的,仆朋也證實了。一刀,隻用了一刀。”右大將抬起手,比劃了一下。“匈奴右部的大巫師就死了。”
貴山麵色微變,半晌沒說出話來。
他很清楚,大巫師出門不會獨自一人,他身邊至少有四五名勇士。
但是這些人,都沒擋住趙延年。
“一個人的武藝,可以高到這種地步?”他忍不住問道。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趙歸胡。”右大將輕笑一聲。“他說,如果你能像趙延年一樣,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心思都用來練武,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強大,區別隻在時間長短而已。趙延年用了三年,我們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但最終是可以達到的。”
貴山苦笑著搖搖頭。“趙歸胡自己都做不到吧。這事看著簡單,實則很難。”
“是的,趙歸胡也做不到,我們都做不到。大巫師沒有錯,這樣的人是上天所授,是真正的天武士。隻有真正的天之子,才能配得上他的效忠。”
右大將目光灼灼,握緊拳頭。“所以,我一定要收服他。相國,你想想辦法。”
貴山沉吟半晌,輕聲說道:“既然穀中不便展開,那就隻能引他出穀了。”
右大將被他刺激成那樣都沒有暴走,這也太能忍了。再耗下去,他也討不著便宜,不如直接開溜,換一個戰場。
張威卻不同意。
雖說計劃不如變化,眼下的戰果不如預期。可是他們三個人吸引了這麽多匈奴人,甚至連右大將都被牽製住了,不能南下,對高闕塞以及朔方、五原的反擊都有大利。
哪怕能多拖一天,也是好的。
他們的確可以走山路離開,但如此一來,右大將也會離開,可能重新考慮南下。
就算右大將不走,繼續追擊他們,情況還是和之前一樣。他們被匈奴人追得疲於奔命,沒有個喘息的時候。
與其如此,不如就在這裏和右大將對耗,看誰更有耐心。
實在不行,再撤也來得及。
如果右大將熬不過,先撤了,他們還要有機會追上去,多砍幾個腦袋。
主力咬不住,殺幾個殿後的總沒問題吧。
趙延年覺得有理。
相比之下,自己有點太毛躁了。
“行,聽你的。”趙延年嘿嘿一笑。“我覺得你做個燧長太可惜了。你比老王頭更適合做塞長,甚至可以做個都尉。”
“可惜我沒有漂亮的姊妹,否則別說塞長、都尉,將軍也做得。”張威笑道。
趙延年搖搖頭,有點無語。
他在邊塞幾個月,聽慣了這種很難說是什麽心態的調侃。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衛青是因為姊姊做了皇後才封侯拜將,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衛青本人的才能。
天子對衛青有沒有偏袒?
自然是有的。
但衛青能封侯拜將,隻是因為天子的偏袒嗎?
顯然不是。
衛青對漢軍騎兵戰術戰法的改進,以及之後霍去病大膽穿插,千裏奔襲的膽氣,都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甚至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軍事變革,這才是他們能夠建功立業的根本原因。
天子的恩寵隻是給了他們一個發光的機會而已。
但普通人不這麽看,就連大史學家司馬遷,都將衛青、霍去病的成功歸於天幸。
趙延年清楚這一點,但是他無法向其他人解釋。每每聽到這些言論,他能做的隻是苦笑。
他甚至不能為衛青辯解,以免被人當作攀附權貴。
這時候的漢人,尤其是戍卒,俠氣極重,非常討厭攀附權貴的人。
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一般不參與此類討論。
嘴炮解決不了問題,有這時間,不如練武。
決定了不走,趙延年就和張威作了分工。
張威守在險要之處,不讓匈奴人繼續深入。
他則遊走於山嶺之間,偷襲匈奴人,讓匈奴人不敢過於深入,同時繃緊神經。
既然決定對峙,那就誰也別想閑著。
他雖然沒有趙破奴的超遠射程,可是三五十步以內,即使麵對以騎射著稱的匈奴人,他同樣有一戰之力,尤其是在險峻陡峭的山嶺上。
下了馬的匈奴人和瘸子有區別,但不大。
——
趙延年小心翼翼的翻過一首山嶺,平複了一下心情,調整唿吸,凝神傾聽。
隔著一塊巨石,幾個匈奴人就在十步之外,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閑話。
聽得出來,他們被這一天的追逐搞得也很煩躁。
進又不敢進,退又不敢退,明明離漢境隻有幾十裏路,就是不能衝進去擄掠一通,隻能在這裏對峙,這一趟大概率要白辛苦,所有人都憋了一肚子怨氣。
趙延年聽了一會,很同情他們,決定幫他們解脫。
抽出四支箭,一支搭在弦上,三支夾在手指間,深吸一口氣,閃身而出。
拉弓如閃電,放箭似流星,“嗖嗖嗖嗖!”四箭連發。
最後一支箭剛離弦,趙延年就抽身急退,根本不給匈奴人反應的時間。
至於匈奴人的死活,他也不在乎。
反正不能割首級,是死是活又有什麽區別。
他的目的就是製造恐懼。
片刻之後,一個匈奴人終於反應過來,發出淒厲的慘叫。
趙延年藏在隱秘之處,靜靜地聽著,估計出了自己的戰果。
三死一傷,或者兩死兩傷,他似乎聽到一個重傷者的呻吟。
匈奴人聽到唿救聲,立刻趕了過來,腳步聲雜亂,至少有十多人。
趙延年一動不動,靜靜的聽著。
匈奴人將傷者圍住,詢問情況,得知他們被人偷襲,卻連對方的影子都沒看見,頓時緊張起來。有人將傷者送下去,有人三五成群,互相配合著,小心翼翼的搜索起來。
其中一人走到了趙延年附近。
就在他的目光即將落到趙延年身上時,趙延年突然起身,拉弓放箭,一箭射穿了他的咽喉,隨即縱身一躍,跳到了另一塊巨石的後麵。
匈奴人握著箭羽,嘴裏發出咯咯的聲音,雙腿一軟,跪倒在地。
他的同伴聽到了聲音,轉頭一看,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一邊招唿其他人,一邊急退。
趁著這個機會,趙延年再次閃身而出,連發兩箭,將兩個匈奴人射倒,隨即一個倒躍,再次消失在亂石群中。
兩支羽箭急身而來,卻慢了一步,射在石頭,火星四濺。
匈奴人一邊急射,一邊圍了過來,好容易將巨石圍住,眼前卻空無一人。
匈奴人麵麵相覷,麵色如土。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決定撤退。
在這樣的地形,麵對趙延年這樣的對手,他們和送死沒什麽區別。
百夫長收到消息,也嚇了一跳,隨即下令後撤至略微寬敞一些的地帶,結陣待敵。
山林恢複了平靜,仿佛從來沒有人來過。
——
右大將坐在剛立起來的帳篷裏,正在生悶氣,突然有人來報。
前麵的山穀裏交手了,戰況還很激烈。
右大將一躍而起,又驚又喜。
他命人進攻,過了這麽久,前麵還沒什麽動靜,連佯攻都不像,顯然前麵的士卒是在敷衍他,不願意麵對趙延年。
突然之間,雙方就開戰了,說明還是有勇士的。
“和誰交戰?”
“不清楚,對方像鬼魅一般,在山嶺間遊走。我們傷了好幾個人,都沒看清他的樣子。”
右大將一聽,剛剛興奮起來的心情頓時又落了迴去。
什麽戰況激烈,明明就是單方麵挨打。
不用說,對方肯定是趙延年。
隻有他,才能在如此地形來去自如,神出鬼沒。
按貴山說的,懸崖都擋不住他,更何況這些山嶺。
他有些頭疼。
不往前逼,就給不了趙延年壓力,隻能看著他們在山裏睡覺。
往前逼,雙方交手,己方又明顯吃虧,被趙延年單方麵屠殺。
這可怎麽辦?
一千精銳,麵對著區區三人,就是拿不下。
這要是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死?
早知如此,還是應該在山穀外截住他。
但後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想解決問題,還得想辦法。
右大將叫來了貴山。“你說,怎麽辦?”
貴山沉吟了良久,也有些無語。“右大將,趙延年與我們以往麵對的任何一個對手都不同。我感覺……他已經不是人了,普通人無法克服的困難,對他來說似乎都不是問題。這……的確是第一次遇見。”
“他是不是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是普通人。當初趙歸胡……”
提到趙歸胡,右大將突然歎了一口氣。“沒想到趙歸胡會改名字,而且叫破奴,真是……想不到。”
“是啊,誰想得到呢,當初他那麽鐵了心的要留在草原上,都怪這趙延年。”
“怪他有什麽用。如果趙歸胡真不肯迴去,趙延年又能奈何。”右大將搖搖頭,將這些雜念甩開。“趙歸胡當時就對我說,這個趙延年與眾不同,除了習武,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他殺大巫師,沒有其他原因,隻是覺得大巫師煩,打擾他習武了。”
“大巫師……真是他殺的?”
“是,我聽趙歸胡親口說的,仆朋也證實了。一刀,隻用了一刀。”右大將抬起手,比劃了一下。“匈奴右部的大巫師就死了。”
貴山麵色微變,半晌沒說出話來。
他很清楚,大巫師出門不會獨自一人,他身邊至少有四五名勇士。
但是這些人,都沒擋住趙延年。
“一個人的武藝,可以高到這種地步?”他忍不住問道。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趙歸胡。”右大將輕笑一聲。“他說,如果你能像趙延年一樣,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心思都用來練武,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強大,區別隻在時間長短而已。趙延年用了三年,我們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但最終是可以達到的。”
貴山苦笑著搖搖頭。“趙歸胡自己都做不到吧。這事看著簡單,實則很難。”
“是的,趙歸胡也做不到,我們都做不到。大巫師沒有錯,這樣的人是上天所授,是真正的天武士。隻有真正的天之子,才能配得上他的效忠。”
右大將目光灼灼,握緊拳頭。“所以,我一定要收服他。相國,你想想辦法。”
貴山沉吟半晌,輕聲說道:“既然穀中不便展開,那就隻能引他出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