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將士擠在一起,連轉身都難,更沒有騰挪的空間。
在這麽近的距離短兵相接,穩準狠成了決定生死的關鍵因素。
當然還有兵器的長短。
一寸長,一寸強,此時此刻表現得淋漓盡致。
身前是手持劍盾的同伴,長矛手要想刺中對手,至少要隔著一人,甚至兩人、三人。
比普通矛長出兩尺多的長矛顯然更有優勢。
發力脆猛,將天鐵矛頭的鋒利發揮到了極致。即使是穿了劄甲的親衛,也無法抵擋趙延年的一刺,更別說隻有皮甲的匈奴人了。
趙延年每次出手,都有斬獲。
戰線進展雖然不快,積累的戰果卻非常驚人。
隨著用長矛的高手被他逐一擊殺,匈奴人的戰線終於頂不住了。盡管對麵的匈奴人嘶吼著,拚命向前擠壓,戰線還是不斷向山嶺延伸。
隨著桀龍的一聲怒吼,將士們同時發力,終於突破了最狹窄的地方,進入一個相對開闊的地帶。
“列陣!列陣!”桀龍壓抑著興奮,連聲下令。
經過浚稽山之戰,他對步陣的領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此刻指揮起來也算是從容不迫。
興奮的士卒在他的指揮下重新列陣,剛剛頂在最前後的退到後麵休息,還沒有與敵接戰的生力軍則趕到前麵,接過大盾,擔當遮擋箭陣的主力和衝鋒的箭頭。
趁著這個機會,趙延年查查看了一下長矛。
即使是天鐵打造,多次擊破劄甲後,矛頭還是出現了嚴重的磨損,矛鋒不再鋒利平滑。
仆朋擠了過來,有點興奮。“延年,有用。”
“什麽有用?”趙延年還沒從激戰中脫離。
“你教的步法。我剛才試了一下,的確更快一些。”仆朋舉起手中的環首刀,尚未凍結的鮮血沿著刀鋒緩緩流淌。“我砍死了三個,隻中了一劍。”
趙延年吃了一驚,連忙打量仆朋的身體。
仆朋的左腿被包紮過了,還能看到新鮮的血跡。
“不礙事的,皮肉傷。”仆朋笑道。
“小心為妙。”趙延年握起拳頭,輕輕捶了一下仆朋的胸口。“戰鬥才開始,還有得打呢。”
“我明白。”仆朋連連點頭。“我也去換矛。你教的身法還是用矛合適,用刀總有些不趁手。”
趙延年笑了。
仆朋不笨,隻是懶。
不是身體懶,而是腦子懶,不肯多花心思琢磨這些細節。
所以這三年武藝沒什麽實質性的提升。
相比之下,趙歸胡就更用心。
所謂脫槍為拳,傳統武術——尤其是內家拳中的太極、形意——都是從戰場武藝轉化而來,原型就是被稱為百兵之王的槍。各家都有槍法傳承,當成本門絕技。
刀劍不是不能用,但要想充分發揮步法的威力,就得用槍矛之類的武器。
這也是華夏戰場上最常見、最實用的武器,沒有之一。
好在嚐到甜頭之後,他終於開始用腦子了。
“小心點。”
“知道。”仆朋點點頭,轉身去了。
此時此刻,他明明比趙延年年長三十多歲,卻表現得比雷電還乖。
桀龍布陣剛剛完畢,對方的反攻就來了。
先是一陣密集的箭雨,射得所有人抬不起頭。
接著就是舉著劍盾的步卒衝鋒。
手持長矛的依然有,但數量有數,不過寥寥幾人而已。
“那幾個都是頭領親衛,各部落身手最好的勇士。”桀龍躲在盾牌下麵,指著正在衝鋒的敵人,對趙延年說道:“看起來,這小子也是個貴人,身邊這麽多好手,哪像一個百夫長。”
趙延年看了一眼遠處的將旗。
眼前人多,他看不到將旗下的將領,隻能大致估摸他的位置。
“管他貴不貴,宰了就是。”
“不不不,貴才好。”桀龍嘿嘿一笑。“越貴,人頭越值錢,將來做成酒杯,喝起來也就越過癮。”
“那行,我去取來送你。”趙延年說完,提著矛,向前走去。
“這小子,我喜歡。”桀龍挑起大拇指,樂得合不攏嘴。
敵人越來越近,箭陣開始減弱。趙延年大喝一聲,衝了出去。
此時對方尚未聚集,還有縫隙可鑽。等他們聚集在一起,揮劍亂砍,他就沒有行動的空間了。
對方顯然沒料到趙延年會主動出擊,一時沒反應過來,隻有最前麵的兩三個人揮劍殺來。
趙延年沉腰坐馬,前弓後箭,前手持矛如管,後手握矛在腰,腰胯用力,長矛一刺即收。
凡三刺,三人中矛倒地。
趙延年刻意沒有取他們性命,隻是刺中他們的要害,要麽是胸腹,要麽是肩胯。
三人倒地哀嚎,忍不住在地上翻滾,將鮮血灑得到處都是。
他的同伴驚呆了,有人刹住腳步,猶豫著不敢向前。
後麵的人還沒搞明白是怎麽迴事,繼續擁來,將前麵的人擠得向前。
山地空間本來就有限,一旦出現擁堵,衝鋒的陣頭被打斷,很容易自亂陣地。
趁著他們的混亂,趙延年挺矛而進。
或刺或撥,或劈或抽,當者辟易。
片刻間,他向前數步,如入無人之境。
敵人終於反應過來,號唿著圍了上來。
趙延年挺矛迎上。
桀龍見狀大喜,連聲下令,指揮著將士們向前,同時下令弓箭手射擊。
箭雨躍過趙延年的頭頂,射向山頂,將不明就裏的匈奴人射倒一片。
山頂也開始拉弓放箭,但他們怕傷了同伴,不敢射得太近,隻能拉高拋射,目標直指桀龍本陣。
趙延年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隻需要一心一意對付眼前的敵人。
敵人總數雖多,可是限於地形,他需要同時麵對的也不過兩三人而已。
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在他身後留下一路鮮血和屍體。
匈奴人沒有他那麽穩固的下盤功夫,在山路上行走原本就有些勉強,這麽多擠在一起,更是寸步難行,腳下的屍體也成了絆腳石。
不少人根本不是被趙延年殺死的,而是腳下不穩,自己摔倒的。
趙延年勢如破竹,逐步逼近山頂的將旗。
他看到了將旗下的匈奴人。
這是一個中年人,大約三四十歲,皮膚白皙,一看就是養尊處優之輩。
他也許是個勇士,但他與人短兵相接的機會並不多。
即使到了現在,他身邊還有五六個手持劍盾、長矛的親衛。
就像桀龍說的,一個普通的百夫長,怎麽可能有這麽多勇士做親衛。
何況這是左穀蠡王最精銳的龜龍營。
如果猜得不錯,他大概率是左穀蠡王的弟弟或者兒子、侄子之類的。
總之,是個貴人,腦袋很值錢。
趙延年深吸一口氣,氣運丹田,一聲斷喝。
“胡狗,拿命來!”
挺矛殺了過去。
此刻,中年匈奴人目露驚異之色。
打了半天,他終於看到了趙延年,知道身後那個是假的,眼前這個才是真的。
漢人果然狡猾,不僅沒上他的當,還將計就計騙了他,讓他將二十名親衛調去山嶺守著,以防萬一。
如果那二十人在陣前,又怎麽可能讓趙延年輕易殺到眼前。
如此狹窄的地形短兵相接,身手高明的勇士作用不可替代。
“殺了他。”他伸手指了指趙延年,拔出腰間長劍。“將所有人都調過來。”
“是。”圍在他身邊的親衛有的拉弓搭箭,有的挺矛而來,隻有一個向身後的山嶺飛奔而去。
“嗖嗖!”兩支羽箭射到趙延年麵前。
趙延年用矛頭劈落一枝,同時腳下一滑,斜行一步,躲過另一枝箭的同時,迎向衝過來的一個長矛手。
雙矛相交,矛杆滑動,趙延年的長矛搶先一步,刺中了對方的手腕。
鮮血飛濺,對手棄矛,捂著手腕倒退。
趙延年如影如隨,借他的身體做掩護,向前趕到兩步,突然疾刺。
那人下意識的側身避讓。
他躲過去了,但他身後的同伴卻來不及反應,被趙延年一矛刺中咽喉。
沒等他倒下,趙延年再次轉換身形,像遊龍一般繞到他的身後。
此時此刻,他與中年匈奴人四目相對,再無阻隔。
中年人麵色劇變,急聲說道:“你不能殺我,我是……”
話音未落,趙延年一矛刺中他的咽喉,將他的話堵在了矛鋒下。
“我管你是誰。”趙延年冷笑道。
在這麽近的距離短兵相接,穩準狠成了決定生死的關鍵因素。
當然還有兵器的長短。
一寸長,一寸強,此時此刻表現得淋漓盡致。
身前是手持劍盾的同伴,長矛手要想刺中對手,至少要隔著一人,甚至兩人、三人。
比普通矛長出兩尺多的長矛顯然更有優勢。
發力脆猛,將天鐵矛頭的鋒利發揮到了極致。即使是穿了劄甲的親衛,也無法抵擋趙延年的一刺,更別說隻有皮甲的匈奴人了。
趙延年每次出手,都有斬獲。
戰線進展雖然不快,積累的戰果卻非常驚人。
隨著用長矛的高手被他逐一擊殺,匈奴人的戰線終於頂不住了。盡管對麵的匈奴人嘶吼著,拚命向前擠壓,戰線還是不斷向山嶺延伸。
隨著桀龍的一聲怒吼,將士們同時發力,終於突破了最狹窄的地方,進入一個相對開闊的地帶。
“列陣!列陣!”桀龍壓抑著興奮,連聲下令。
經過浚稽山之戰,他對步陣的領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此刻指揮起來也算是從容不迫。
興奮的士卒在他的指揮下重新列陣,剛剛頂在最前後的退到後麵休息,還沒有與敵接戰的生力軍則趕到前麵,接過大盾,擔當遮擋箭陣的主力和衝鋒的箭頭。
趁著這個機會,趙延年查查看了一下長矛。
即使是天鐵打造,多次擊破劄甲後,矛頭還是出現了嚴重的磨損,矛鋒不再鋒利平滑。
仆朋擠了過來,有點興奮。“延年,有用。”
“什麽有用?”趙延年還沒從激戰中脫離。
“你教的步法。我剛才試了一下,的確更快一些。”仆朋舉起手中的環首刀,尚未凍結的鮮血沿著刀鋒緩緩流淌。“我砍死了三個,隻中了一劍。”
趙延年吃了一驚,連忙打量仆朋的身體。
仆朋的左腿被包紮過了,還能看到新鮮的血跡。
“不礙事的,皮肉傷。”仆朋笑道。
“小心為妙。”趙延年握起拳頭,輕輕捶了一下仆朋的胸口。“戰鬥才開始,還有得打呢。”
“我明白。”仆朋連連點頭。“我也去換矛。你教的身法還是用矛合適,用刀總有些不趁手。”
趙延年笑了。
仆朋不笨,隻是懶。
不是身體懶,而是腦子懶,不肯多花心思琢磨這些細節。
所以這三年武藝沒什麽實質性的提升。
相比之下,趙歸胡就更用心。
所謂脫槍為拳,傳統武術——尤其是內家拳中的太極、形意——都是從戰場武藝轉化而來,原型就是被稱為百兵之王的槍。各家都有槍法傳承,當成本門絕技。
刀劍不是不能用,但要想充分發揮步法的威力,就得用槍矛之類的武器。
這也是華夏戰場上最常見、最實用的武器,沒有之一。
好在嚐到甜頭之後,他終於開始用腦子了。
“小心點。”
“知道。”仆朋點點頭,轉身去了。
此時此刻,他明明比趙延年年長三十多歲,卻表現得比雷電還乖。
桀龍布陣剛剛完畢,對方的反攻就來了。
先是一陣密集的箭雨,射得所有人抬不起頭。
接著就是舉著劍盾的步卒衝鋒。
手持長矛的依然有,但數量有數,不過寥寥幾人而已。
“那幾個都是頭領親衛,各部落身手最好的勇士。”桀龍躲在盾牌下麵,指著正在衝鋒的敵人,對趙延年說道:“看起來,這小子也是個貴人,身邊這麽多好手,哪像一個百夫長。”
趙延年看了一眼遠處的將旗。
眼前人多,他看不到將旗下的將領,隻能大致估摸他的位置。
“管他貴不貴,宰了就是。”
“不不不,貴才好。”桀龍嘿嘿一笑。“越貴,人頭越值錢,將來做成酒杯,喝起來也就越過癮。”
“那行,我去取來送你。”趙延年說完,提著矛,向前走去。
“這小子,我喜歡。”桀龍挑起大拇指,樂得合不攏嘴。
敵人越來越近,箭陣開始減弱。趙延年大喝一聲,衝了出去。
此時對方尚未聚集,還有縫隙可鑽。等他們聚集在一起,揮劍亂砍,他就沒有行動的空間了。
對方顯然沒料到趙延年會主動出擊,一時沒反應過來,隻有最前麵的兩三個人揮劍殺來。
趙延年沉腰坐馬,前弓後箭,前手持矛如管,後手握矛在腰,腰胯用力,長矛一刺即收。
凡三刺,三人中矛倒地。
趙延年刻意沒有取他們性命,隻是刺中他們的要害,要麽是胸腹,要麽是肩胯。
三人倒地哀嚎,忍不住在地上翻滾,將鮮血灑得到處都是。
他的同伴驚呆了,有人刹住腳步,猶豫著不敢向前。
後麵的人還沒搞明白是怎麽迴事,繼續擁來,將前麵的人擠得向前。
山地空間本來就有限,一旦出現擁堵,衝鋒的陣頭被打斷,很容易自亂陣地。
趁著他們的混亂,趙延年挺矛而進。
或刺或撥,或劈或抽,當者辟易。
片刻間,他向前數步,如入無人之境。
敵人終於反應過來,號唿著圍了上來。
趙延年挺矛迎上。
桀龍見狀大喜,連聲下令,指揮著將士們向前,同時下令弓箭手射擊。
箭雨躍過趙延年的頭頂,射向山頂,將不明就裏的匈奴人射倒一片。
山頂也開始拉弓放箭,但他們怕傷了同伴,不敢射得太近,隻能拉高拋射,目標直指桀龍本陣。
趙延年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隻需要一心一意對付眼前的敵人。
敵人總數雖多,可是限於地形,他需要同時麵對的也不過兩三人而已。
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在他身後留下一路鮮血和屍體。
匈奴人沒有他那麽穩固的下盤功夫,在山路上行走原本就有些勉強,這麽多擠在一起,更是寸步難行,腳下的屍體也成了絆腳石。
不少人根本不是被趙延年殺死的,而是腳下不穩,自己摔倒的。
趙延年勢如破竹,逐步逼近山頂的將旗。
他看到了將旗下的匈奴人。
這是一個中年人,大約三四十歲,皮膚白皙,一看就是養尊處優之輩。
他也許是個勇士,但他與人短兵相接的機會並不多。
即使到了現在,他身邊還有五六個手持劍盾、長矛的親衛。
就像桀龍說的,一個普通的百夫長,怎麽可能有這麽多勇士做親衛。
何況這是左穀蠡王最精銳的龜龍營。
如果猜得不錯,他大概率是左穀蠡王的弟弟或者兒子、侄子之類的。
總之,是個貴人,腦袋很值錢。
趙延年深吸一口氣,氣運丹田,一聲斷喝。
“胡狗,拿命來!”
挺矛殺了過去。
此刻,中年匈奴人目露驚異之色。
打了半天,他終於看到了趙延年,知道身後那個是假的,眼前這個才是真的。
漢人果然狡猾,不僅沒上他的當,還將計就計騙了他,讓他將二十名親衛調去山嶺守著,以防萬一。
如果那二十人在陣前,又怎麽可能讓趙延年輕易殺到眼前。
如此狹窄的地形短兵相接,身手高明的勇士作用不可替代。
“殺了他。”他伸手指了指趙延年,拔出腰間長劍。“將所有人都調過來。”
“是。”圍在他身邊的親衛有的拉弓搭箭,有的挺矛而來,隻有一個向身後的山嶺飛奔而去。
“嗖嗖!”兩支羽箭射到趙延年麵前。
趙延年用矛頭劈落一枝,同時腳下一滑,斜行一步,躲過另一枝箭的同時,迎向衝過來的一個長矛手。
雙矛相交,矛杆滑動,趙延年的長矛搶先一步,刺中了對方的手腕。
鮮血飛濺,對手棄矛,捂著手腕倒退。
趙延年如影如隨,借他的身體做掩護,向前趕到兩步,突然疾刺。
那人下意識的側身避讓。
他躲過去了,但他身後的同伴卻來不及反應,被趙延年一矛刺中咽喉。
沒等他倒下,趙延年再次轉換身形,像遊龍一般繞到他的身後。
此時此刻,他與中年匈奴人四目相對,再無阻隔。
中年人麵色劇變,急聲說道:“你不能殺我,我是……”
話音未落,趙延年一矛刺中他的咽喉,將他的話堵在了矛鋒下。
“我管你是誰。”趙延年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