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埋葬的往事
世界重疊:宇宙的遊戲 作者:做夢茄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魈非常老實地點了點頭,隨即它手舞足蹈了起來,用手指著石碑。
似乎在告訴東煜,石碑上麵的內容很重要。
東煜早就看過,上麵小字魏鴻泰希望自己坐化之後能夠被埋藏在自己姑姑身邊。
魏璿璣,很有可能就是上一任觀主。
東煜將血晶丟了下去,山魈精準地接中,快樂地吃了起來。
“魏鴻泰除了這些話,還有沒有其他留下來的字跡?”
山魈聞言,人性化地撓了撓頭,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邁開步子朝著大殿後方走去,很快就拖迴來一具黑色石碑。
山魈拿起石碑,在自己身上刮了刮,示意這是它用來蹭癢的道具,也是這個地方留下來的東西。
如果這是真東西,那絕對是古董級別的。
東煜開口:“放在那讓我看看。”
有了血晶的投喂,山魈倒是非常聽話,將石碑放在東煜可以看得見的地方。
東煜望向石碑。
最上麵是四個大字【道炁長存】
下麵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字,東煜完整的看完之後,整篇大概講述紫雲觀的由來。
正本清源,驅邪避害,去除世間的怨氣、苦氣、殺氣,使世間恢複到原本平和中正的狀態中。
魏璿璣就是首位觀主,他們的祖師爺名為魏伯陽。魏伯陽,東漢末年生人,著有丹書《周易參同契》,服下金丹後帶著一名弟子、一隻白狗成仙而去。
東煜看到這裏,大概就明白,魏璿璣身邊一人一狗的配置是哪裏來的了,原來是有師承!
隨後石碑上寫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天下分崩離析,胡人殺漢人,漢人也殺漢人,魏璿璣為了履行自己心中的道義,選擇行走天下布道。
同一時間,靈氣活躍起來,讓天下道教頻出,有人利用靈氣匡扶正義,自然也有人利用靈氣行兇作惡,胡人不把漢人當做人看,他們將抓來的村民全部關在圍牆之內,祭祀選擇將他們全部獻祭給上天,其實是暗中利用血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修為,一夜之間全城白骨,無人生還。
魏璿璣發現這種事情後,選擇聯係道門中人聯合阻止這樣的血祭,但是突逢變故,等到魏璿璣逃迴道觀時,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寫碑文的人(就是魏鴻泰)不知道是何變故。
她利用最後的力量將道觀隱匿了起來,不僅是地理上的隱匿,也是時間上的隱匿。
她告訴魏鴻泰,隱居在此,不得出世,將道門傳承下去。
然後拿出了一本書,這本書名為《陰陽參同契》,是源自於祖師爺的《周易參同契》,它並非是一本煉丹之書,而是一本殺伐之書,修行高深之人真氣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同時也能讓真氣護住周身命脈,是一本真正用於戰鬥的功法。
魏璿璣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有誌之士習得,匡扶寰宇,正本清源,但又害怕心術不正的人學去,所以才告誡侄子隱世修行,慢慢尋找合適之人。
很快,魏璿璣就撒手人寰。
【觀甚貧,錢帛悉以賑給之,如所求薄葬,勿書其平生】
魏鴻泰寫道,道觀的香火錢都被姑姑拿來救濟災民,所以她說自己薄葬就行,其實想要厚葬都沒有錢,然後也告訴侄子不用書寫她的生平事跡。
不過現在看來,魏鴻泰明顯沒有遵循魏璿璣的遺願。
畢竟是這個女人培養的接班人,在行事邏輯上是一樣的。
他說自己成為觀主之後,繼續廣開大門,讓流落的百姓可以安居在這裏,不惜將幹淨的大殿也用作百姓居住的場所。
在往後的日子中,他一邊修行,一邊將陰陽參同契徹底完善,補上了功法的漏洞,使之攻防全能,隻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更為謹慎,細心挑選著能夠學習次等功法的接班人。
據碑文描述,他的功力已經大成。
他願意等下去,可惜人心難測。
有難民不滿於生活現狀,將大殿中老君的金身打破,將頭拿去賣錢。
有徒弟聽說魏鴻泰手中有絕世神功,起了歪念,趁著魏鴻泰閉關修行,和胡人裏應外合,對魏鴻泰進行了偷襲。
魏鴻泰其實很早就有準備,發動了封山大陣,將敵人和叛徒全部封印在這裏,將他們全部擊殺,他也因此留下了傷病。
等到他打破封山大陣的時候,發現外麵已經是滄海桑田,他隻能發現一望無際的荒原。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發現了這座山後,將道觀搬到山峰之上,為魏璿璣重新建立了一個衣冠塚。
在隨後的日子中,他不斷探尋著這裏的生命氣息。
他發現這個地方積攢著濃重的怨氣,這些怨念來自於那些被當做豬狗屠殺的平民,有滔天的殺氣,這些殺氣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胡人。
當一個人殺戮時間過長,他整個人就會發生某種異化,身上的殺氣永遠脫離不掉。
這些怨念,殺氣,在這片大地上持續不斷地上演著,殺氣永不停歇地追尋著怨念,尋找著屬於它們的快樂。
怨氣被衝散,然後過一段時間重新聚攏,被追來的殺氣再次衝散。
東煜看到這裏,總算是明白過來,胡人骷髏代表的就是來自於那個時代的殺氣,而那些村民就代表著無盡的怨念。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他們的這種抽象意義的情緒保留在遺跡當中,在這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重演了上千年之久,隻有再次靈氣爆發才重新展露在世間。
也許是靈氣的緣故。
東煜猜想。
靈氣放大了人的意念,讓人的意念有了真正的力量。
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之所以呈現出波粒二象性,就是因為人類觀測導致的,這也就能說明,人的觀測其實是有能量的,雖然這種能量非常微小,微小到隻能幹擾粒子。
但是如果擁有靈氣,人類的身體會強壯,精神同樣也會。
東煜想到何寰那一劍,想要催動,就需要強大的精神力。
那麽千萬人組成的情緒,成了某種有一定靈智的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魏鴻泰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讓他很欣慰,因為這代表著外麵的世界可能已經和平了,有大能將這些負麵情緒封鎖在這片小天地中,他則是那個不小心闖入的外來者。
但在隨後的日子中,他發現這些殺氣想要從這片遺跡中逃出去,繼續去外麵進行殺戮。
魏鴻泰原本也找到了出去的方法,但是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決定彌補這裏的漏洞,想要把這些殺念永遠困在此處。
封存了漏洞,自然也就斷絕了他出去的可能。
但是魏鴻泰依然選擇這麽做,不然他姑姑的努力,他的努力,天下千千萬萬致力於挽救蒼生之人的努力,可能都會白費。
所以他心甘情願留下來,選擇當一個守墓人。
碑文上還寫道,魏鴻泰花費了幾十年探索這裏,在邊緣撿到了一隻幼年的山魈,他不知道山魈來自於何處,不過這還是讓他興奮,因為這個世界總算不再是他孤單一人。
他將山魈接迴道觀,教導他道學知識,到死(大概兩百年)也不知道山魈究竟掌握了沒有,就是山魈的體型愈發龐大。
最後,如墓碑上所寫,他希望後人能夠將他埋葬,如果有後人的話。
似乎在告訴東煜,石碑上麵的內容很重要。
東煜早就看過,上麵小字魏鴻泰希望自己坐化之後能夠被埋藏在自己姑姑身邊。
魏璿璣,很有可能就是上一任觀主。
東煜將血晶丟了下去,山魈精準地接中,快樂地吃了起來。
“魏鴻泰除了這些話,還有沒有其他留下來的字跡?”
山魈聞言,人性化地撓了撓頭,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邁開步子朝著大殿後方走去,很快就拖迴來一具黑色石碑。
山魈拿起石碑,在自己身上刮了刮,示意這是它用來蹭癢的道具,也是這個地方留下來的東西。
如果這是真東西,那絕對是古董級別的。
東煜開口:“放在那讓我看看。”
有了血晶的投喂,山魈倒是非常聽話,將石碑放在東煜可以看得見的地方。
東煜望向石碑。
最上麵是四個大字【道炁長存】
下麵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字,東煜完整的看完之後,整篇大概講述紫雲觀的由來。
正本清源,驅邪避害,去除世間的怨氣、苦氣、殺氣,使世間恢複到原本平和中正的狀態中。
魏璿璣就是首位觀主,他們的祖師爺名為魏伯陽。魏伯陽,東漢末年生人,著有丹書《周易參同契》,服下金丹後帶著一名弟子、一隻白狗成仙而去。
東煜看到這裏,大概就明白,魏璿璣身邊一人一狗的配置是哪裏來的了,原來是有師承!
隨後石碑上寫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天下分崩離析,胡人殺漢人,漢人也殺漢人,魏璿璣為了履行自己心中的道義,選擇行走天下布道。
同一時間,靈氣活躍起來,讓天下道教頻出,有人利用靈氣匡扶正義,自然也有人利用靈氣行兇作惡,胡人不把漢人當做人看,他們將抓來的村民全部關在圍牆之內,祭祀選擇將他們全部獻祭給上天,其實是暗中利用血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修為,一夜之間全城白骨,無人生還。
魏璿璣發現這種事情後,選擇聯係道門中人聯合阻止這樣的血祭,但是突逢變故,等到魏璿璣逃迴道觀時,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寫碑文的人(就是魏鴻泰)不知道是何變故。
她利用最後的力量將道觀隱匿了起來,不僅是地理上的隱匿,也是時間上的隱匿。
她告訴魏鴻泰,隱居在此,不得出世,將道門傳承下去。
然後拿出了一本書,這本書名為《陰陽參同契》,是源自於祖師爺的《周易參同契》,它並非是一本煉丹之書,而是一本殺伐之書,修行高深之人真氣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同時也能讓真氣護住周身命脈,是一本真正用於戰鬥的功法。
魏璿璣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有誌之士習得,匡扶寰宇,正本清源,但又害怕心術不正的人學去,所以才告誡侄子隱世修行,慢慢尋找合適之人。
很快,魏璿璣就撒手人寰。
【觀甚貧,錢帛悉以賑給之,如所求薄葬,勿書其平生】
魏鴻泰寫道,道觀的香火錢都被姑姑拿來救濟災民,所以她說自己薄葬就行,其實想要厚葬都沒有錢,然後也告訴侄子不用書寫她的生平事跡。
不過現在看來,魏鴻泰明顯沒有遵循魏璿璣的遺願。
畢竟是這個女人培養的接班人,在行事邏輯上是一樣的。
他說自己成為觀主之後,繼續廣開大門,讓流落的百姓可以安居在這裏,不惜將幹淨的大殿也用作百姓居住的場所。
在往後的日子中,他一邊修行,一邊將陰陽參同契徹底完善,補上了功法的漏洞,使之攻防全能,隻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更為謹慎,細心挑選著能夠學習次等功法的接班人。
據碑文描述,他的功力已經大成。
他願意等下去,可惜人心難測。
有難民不滿於生活現狀,將大殿中老君的金身打破,將頭拿去賣錢。
有徒弟聽說魏鴻泰手中有絕世神功,起了歪念,趁著魏鴻泰閉關修行,和胡人裏應外合,對魏鴻泰進行了偷襲。
魏鴻泰其實很早就有準備,發動了封山大陣,將敵人和叛徒全部封印在這裏,將他們全部擊殺,他也因此留下了傷病。
等到他打破封山大陣的時候,發現外麵已經是滄海桑田,他隻能發現一望無際的荒原。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發現了這座山後,將道觀搬到山峰之上,為魏璿璣重新建立了一個衣冠塚。
在隨後的日子中,他不斷探尋著這裏的生命氣息。
他發現這個地方積攢著濃重的怨氣,這些怨念來自於那些被當做豬狗屠殺的平民,有滔天的殺氣,這些殺氣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胡人。
當一個人殺戮時間過長,他整個人就會發生某種異化,身上的殺氣永遠脫離不掉。
這些怨念,殺氣,在這片大地上持續不斷地上演著,殺氣永不停歇地追尋著怨念,尋找著屬於它們的快樂。
怨氣被衝散,然後過一段時間重新聚攏,被追來的殺氣再次衝散。
東煜看到這裏,總算是明白過來,胡人骷髏代表的就是來自於那個時代的殺氣,而那些村民就代表著無盡的怨念。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情況,他們的這種抽象意義的情緒保留在遺跡當中,在這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重演了上千年之久,隻有再次靈氣爆發才重新展露在世間。
也許是靈氣的緣故。
東煜猜想。
靈氣放大了人的意念,讓人的意念有了真正的力量。
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之所以呈現出波粒二象性,就是因為人類觀測導致的,這也就能說明,人的觀測其實是有能量的,雖然這種能量非常微小,微小到隻能幹擾粒子。
但是如果擁有靈氣,人類的身體會強壯,精神同樣也會。
東煜想到何寰那一劍,想要催動,就需要強大的精神力。
那麽千萬人組成的情緒,成了某種有一定靈智的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魏鴻泰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讓他很欣慰,因為這代表著外麵的世界可能已經和平了,有大能將這些負麵情緒封鎖在這片小天地中,他則是那個不小心闖入的外來者。
但在隨後的日子中,他發現這些殺氣想要從這片遺跡中逃出去,繼續去外麵進行殺戮。
魏鴻泰原本也找到了出去的方法,但是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決定彌補這裏的漏洞,想要把這些殺念永遠困在此處。
封存了漏洞,自然也就斷絕了他出去的可能。
但是魏鴻泰依然選擇這麽做,不然他姑姑的努力,他的努力,天下千千萬萬致力於挽救蒼生之人的努力,可能都會白費。
所以他心甘情願留下來,選擇當一個守墓人。
碑文上還寫道,魏鴻泰花費了幾十年探索這裏,在邊緣撿到了一隻幼年的山魈,他不知道山魈來自於何處,不過這還是讓他興奮,因為這個世界總算不再是他孤單一人。
他將山魈接迴道觀,教導他道學知識,到死(大概兩百年)也不知道山魈究竟掌握了沒有,就是山魈的體型愈發龐大。
最後,如墓碑上所寫,他希望後人能夠將他埋葬,如果有後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