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軍政民生兩手抓
魂附廢柴公子開啟逆襲成就霸業 作者:魯酒難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完大青山秘密營地內的一應事務,已在此地駐留近一個月的慕逸辰匆匆趕迴涇川縣。吳大禮總管已經三番五次派人來匯報,封地內積攢了大批事務,急需王爺親自處置。
趕迴王府書房,看到案頭上堆得半人高的事務冊子,慕逸辰瞬間感覺頭大,美好的心情不翼而飛。
“來人,把吳總管、二位側妃都請過來!本王有事同他們商議。”很快,三人如約而至。
“吳伯,這些請示文書裏麵,都是什麽內容?”慕逸辰皺著眉頭詢問:“這麽多,我一個人什麽時候看完?”
“王爺,主要是賦稅方麵的內容,咱們封地內,有半數的土地免稅期已到,需要收稅了,各處的鄉正都來詢問,怎麽個收法;還有就是關於您常說的‘朝陽群眾’,對他們上報的那些信息,是不是也出個統一的獎勵章程;另外,對於本地商戶以及來往客商的商稅、交易稅,是不是也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吳大禮躬身迴複。
“嗯,這個啊。的確是需要處理了!”慕逸辰腦子裏開始思索古代關於百姓賦稅方麵的記憶。
賦稅始於夏代,“夏後氏五十而貢”。自賦稅形成以後,大體分為兩種,一個是稅,一個是賦。
稅的征收目的在於供養統治者以及官僚係統,賦的征收則特指供養國家的武裝力量,所以賦字的寫法就是貝加上一個武,即用錢供養軍隊的意思。但不管哪一種,到秦朝之後就合二為一了,通常說的賦稅,就是征收的財產。具體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物。
秦漢時期的田稅,正常情況下,大約在十五稅一至三十稅一之間;唐朝期間,大約十五稅一;明朝時期,稅賦是曆史上最低的,大約四十稅一到三十稅一;清朝,稍高於明朝。
“大宇境內各郡縣,基本是怎麽收的?”慕逸辰詢問道。
“稟王爺,正常狀態下,各郡縣的田稅一般在十稅一,商稅十稅二;但是如今,連年征戰,有的郡縣已經到達十稅五、十稅六、商稅也是如此。這還不算其他亂七八糟的賦稅,老朽聽聞,西陽、離陽,兩處反王所在的郡,竟然已經收到了二十年後。您說,這百姓不反,哪有活路可言?”吳大禮搖著頭感歎。
“嗯,苛政猛於虎。官逼民反,老百姓能怎麽辦?”慕逸辰長歎一口氣:“我們不能這麽幹。這樣吧,凡是種田的百姓,根據其耕種的土地數量,隻收田稅,二十稅一;本地的商戶,隻收商稅,十五稅一;在我們集散中心交易的客商,收繳交易費,五十稅一。以後,就按這個標準執行,任何人也不得例外!包括兩位側妃私人產業在內,一視同仁!”
說完,慕逸辰歪著頭看向兩位側妃,訕笑道:“你們沒意見吧?”
兩位側妃對視一眼,笑著搖了搖頭。
“對於那些積極提供消息或者直接抓獲可疑之人的群眾,隻要消息準確、有用,可以分別獎勵五兩至百兩不等的賞銀或者同等價值的物資,並要通報表彰。不過,一定要告誡百姓,量力而行,不要貿然行動,以免出現傷亡,得不償失!”
“以後,我不在的時候,兩位側妃可以替我做決定。隻要她們倆意見一致,便可通過。凡是有利於封地的,我這沒有意見。”慕逸辰看向青鳶、楚琴琴:“你們倆商量著辦。”
兩位側妃微笑著點點頭:“好的,王爺,我們記住了!”
“還有一件事,吳伯。你讓各鄉鎮的鄉正物色那些覺悟高、立場堅定的年輕人,最好是經過治安隊培訓曆練的,跟林昶對接。他那裏需要人!”吳大禮點頭稱是。
“你們倆呢,各自的營生怎麽樣了?”慕逸辰詢問道。
“我這的布匹、絲綢,供不應求。”青鳶巧笑嫣然。
“王府內的日常事務井井有條,除了涇陽郡和咱們這裏,慶陽郡和帝師城內的酒樓也已經著手建設了。舅舅已經親自去了帝師。”楚琴琴笑著說道。
慕逸辰微笑著點頭:“嗯,舅舅親自去,應該沒什麽問題。慶陽郡那邊,有大哥的關係,應該也沒什麽問題。”
“吳伯,你去吧,把我們剛才商議的,擬一道通告下發執行。”慕逸辰看向吳大禮。
吳大禮領命,告辭離去。
看了看身後的事務冊子,慕逸辰伸了伸懶腰:“二位美人,我這段時間,甚是乏累。這些東西,就麻煩二位了!”
“姐姐,你去照顧王爺歇息吧。這裏的事務,我來處置!”楚琴琴笑著看向青鳶。
青鳶麵頰微紅,轉頭看向慕逸辰。
慕逸辰輕笑一聲:“那就走吧!本王要好好洗洗身上的風塵。晚上跟二位夫人說說大青山的事!”
帝師城,皇宮禦書房內,丞相李成正向慕淩川匯報各郡的軍政要務。
“陛下,目前,國內隻有帝師沒有遭受過流民軍之亂,賦稅倒還是正常狀態,涇陽、慶陽、南陽、渝陽四郡的流民之亂大致平定,不過賦稅收入較之以往也大打折扣;其餘各郡,現在還有內憂外患,賦稅幾近停滯,我們的壓力依然很大!”
“愛卿說的是,朕也非常苦惱。隻盼著剿匪的將領能加把勁,盡快撲滅內患。”慕淩川愁眉不展,長籲短歎。
“紀伯林那邊的問題不大,按照他的奏報,他現在已經率軍前往了襄陽郡,相信不日便能平定那邊。不過,陛下,紀伯林提到的那支神秘部隊,我們是不是還得追查一番?雖說他們看起來是幫著朝廷,但這支來曆不明的部隊,也不得不防!”
“嗯,這件事,朕已經交代羽林衛去查了。不過區區一萬人,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慕淩川擺擺手說道。
“陛下聖明!即便他們想作亂,也絕對過不了紀將軍這一關!”李成笑著說道:“陛下,還有一件事,靖陽王發來奏折,他的守孝期已滿,特意請旨詢問,是否可以成婚?”
焦頭爛額的慕淩川聞言眉頭一緊,不過旋即想起來,慕逸辰年齡也不小了:“愛卿,靖陽王,今年二十有三了吧?”
“陛下聖明,的確如此!”李成躬身。
“唉,也不小了,是該成婚了。這孩子也是可憐,如今孤身一人。”慕淩川思忖片刻:“他那裏,是不是還缺一位王妃?”
“陛下英明,靖陽王現在有兩位側妃,王妃之位空懸!”
趕迴王府書房,看到案頭上堆得半人高的事務冊子,慕逸辰瞬間感覺頭大,美好的心情不翼而飛。
“來人,把吳總管、二位側妃都請過來!本王有事同他們商議。”很快,三人如約而至。
“吳伯,這些請示文書裏麵,都是什麽內容?”慕逸辰皺著眉頭詢問:“這麽多,我一個人什麽時候看完?”
“王爺,主要是賦稅方麵的內容,咱們封地內,有半數的土地免稅期已到,需要收稅了,各處的鄉正都來詢問,怎麽個收法;還有就是關於您常說的‘朝陽群眾’,對他們上報的那些信息,是不是也出個統一的獎勵章程;另外,對於本地商戶以及來往客商的商稅、交易稅,是不是也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吳大禮躬身迴複。
“嗯,這個啊。的確是需要處理了!”慕逸辰腦子裏開始思索古代關於百姓賦稅方麵的記憶。
賦稅始於夏代,“夏後氏五十而貢”。自賦稅形成以後,大體分為兩種,一個是稅,一個是賦。
稅的征收目的在於供養統治者以及官僚係統,賦的征收則特指供養國家的武裝力量,所以賦字的寫法就是貝加上一個武,即用錢供養軍隊的意思。但不管哪一種,到秦朝之後就合二為一了,通常說的賦稅,就是征收的財產。具體可以是錢,也可以是物。
秦漢時期的田稅,正常情況下,大約在十五稅一至三十稅一之間;唐朝期間,大約十五稅一;明朝時期,稅賦是曆史上最低的,大約四十稅一到三十稅一;清朝,稍高於明朝。
“大宇境內各郡縣,基本是怎麽收的?”慕逸辰詢問道。
“稟王爺,正常狀態下,各郡縣的田稅一般在十稅一,商稅十稅二;但是如今,連年征戰,有的郡縣已經到達十稅五、十稅六、商稅也是如此。這還不算其他亂七八糟的賦稅,老朽聽聞,西陽、離陽,兩處反王所在的郡,竟然已經收到了二十年後。您說,這百姓不反,哪有活路可言?”吳大禮搖著頭感歎。
“嗯,苛政猛於虎。官逼民反,老百姓能怎麽辦?”慕逸辰長歎一口氣:“我們不能這麽幹。這樣吧,凡是種田的百姓,根據其耕種的土地數量,隻收田稅,二十稅一;本地的商戶,隻收商稅,十五稅一;在我們集散中心交易的客商,收繳交易費,五十稅一。以後,就按這個標準執行,任何人也不得例外!包括兩位側妃私人產業在內,一視同仁!”
說完,慕逸辰歪著頭看向兩位側妃,訕笑道:“你們沒意見吧?”
兩位側妃對視一眼,笑著搖了搖頭。
“對於那些積極提供消息或者直接抓獲可疑之人的群眾,隻要消息準確、有用,可以分別獎勵五兩至百兩不等的賞銀或者同等價值的物資,並要通報表彰。不過,一定要告誡百姓,量力而行,不要貿然行動,以免出現傷亡,得不償失!”
“以後,我不在的時候,兩位側妃可以替我做決定。隻要她們倆意見一致,便可通過。凡是有利於封地的,我這沒有意見。”慕逸辰看向青鳶、楚琴琴:“你們倆商量著辦。”
兩位側妃微笑著點點頭:“好的,王爺,我們記住了!”
“還有一件事,吳伯。你讓各鄉鎮的鄉正物色那些覺悟高、立場堅定的年輕人,最好是經過治安隊培訓曆練的,跟林昶對接。他那裏需要人!”吳大禮點頭稱是。
“你們倆呢,各自的營生怎麽樣了?”慕逸辰詢問道。
“我這的布匹、絲綢,供不應求。”青鳶巧笑嫣然。
“王府內的日常事務井井有條,除了涇陽郡和咱們這裏,慶陽郡和帝師城內的酒樓也已經著手建設了。舅舅已經親自去了帝師。”楚琴琴笑著說道。
慕逸辰微笑著點頭:“嗯,舅舅親自去,應該沒什麽問題。慶陽郡那邊,有大哥的關係,應該也沒什麽問題。”
“吳伯,你去吧,把我們剛才商議的,擬一道通告下發執行。”慕逸辰看向吳大禮。
吳大禮領命,告辭離去。
看了看身後的事務冊子,慕逸辰伸了伸懶腰:“二位美人,我這段時間,甚是乏累。這些東西,就麻煩二位了!”
“姐姐,你去照顧王爺歇息吧。這裏的事務,我來處置!”楚琴琴笑著看向青鳶。
青鳶麵頰微紅,轉頭看向慕逸辰。
慕逸辰輕笑一聲:“那就走吧!本王要好好洗洗身上的風塵。晚上跟二位夫人說說大青山的事!”
帝師城,皇宮禦書房內,丞相李成正向慕淩川匯報各郡的軍政要務。
“陛下,目前,國內隻有帝師沒有遭受過流民軍之亂,賦稅倒還是正常狀態,涇陽、慶陽、南陽、渝陽四郡的流民之亂大致平定,不過賦稅收入較之以往也大打折扣;其餘各郡,現在還有內憂外患,賦稅幾近停滯,我們的壓力依然很大!”
“愛卿說的是,朕也非常苦惱。隻盼著剿匪的將領能加把勁,盡快撲滅內患。”慕淩川愁眉不展,長籲短歎。
“紀伯林那邊的問題不大,按照他的奏報,他現在已經率軍前往了襄陽郡,相信不日便能平定那邊。不過,陛下,紀伯林提到的那支神秘部隊,我們是不是還得追查一番?雖說他們看起來是幫著朝廷,但這支來曆不明的部隊,也不得不防!”
“嗯,這件事,朕已經交代羽林衛去查了。不過區區一萬人,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慕淩川擺擺手說道。
“陛下聖明!即便他們想作亂,也絕對過不了紀將軍這一關!”李成笑著說道:“陛下,還有一件事,靖陽王發來奏折,他的守孝期已滿,特意請旨詢問,是否可以成婚?”
焦頭爛額的慕淩川聞言眉頭一緊,不過旋即想起來,慕逸辰年齡也不小了:“愛卿,靖陽王,今年二十有三了吧?”
“陛下聖明,的確如此!”李成躬身。
“唉,也不小了,是該成婚了。這孩子也是可憐,如今孤身一人。”慕淩川思忖片刻:“他那裏,是不是還缺一位王妃?”
“陛下英明,靖陽王現在有兩位側妃,王妃之位空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