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找流民軍借糧草
魂附廢柴公子開啟逆襲成就霸業 作者:魯酒難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大人,據我所知,南蠻號稱召集了十萬大軍大舉來犯。我手下雖說有兩萬兵馬,但是有半數是剛剛招上來的,還未形成戰鬥力;慶陽郡這邊,應該有不到五萬人馬,這樣計算的話,我們總共大約七萬的兵力。要應對十萬訓練有素的南蠻軍,何況他們還有象軍!”
紀伯林輕笑著說道:“秦大人,你覺得我們的勝算有多大?”
“這!”秦欒一時語塞。仔細思考紀伯林的話,秦欒覺得自己有些盲目樂觀了,不禁愁容滿麵地問道:“紀將軍,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秦大人,打仗的事,就交給我了!但其他事,本將需要你來處理!”紀伯林鄭重說道。
“紀將軍,您說吧,需要我這邊怎麽做?”
“一,要保證大軍的糧草後援;二,針對南蠻軍有可能的進軍路線,堅壁清野,把沿途的百姓全部遷走,不能給南蠻軍留下一草一木!”紀伯林淡淡地說道。
“這?”秦欒有些為難,畢竟剛剛經曆流民軍作亂的慶陽郡,目前難得的休養生息,許多百姓也是剛剛返迴故土,這個時候,再讓他們顛沛流離,難免會讓他們哀聲怨道。
“秦大人,您為官清廉、心係百姓。但是現在可不是悲天憫人的時候。若非迫不得已,我也不會出此下策。何況,南蠻是什麽德行,你也聽說過,你覺得,百姓落到他們手裏,會有什麽好下場?”紀伯林站起身來,拱手道:“秦大人,事不宜遲,還是抓緊時間執行吧!”
秦欒思慮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紀伯林的建議。
招來刺史,按照紀伯林提供的南蠻軍有可能的行軍路線,安排他前去遣散百姓。
“秦大人,不管南蠻軍從哪條路進攻,最終都要經過吳州城,所以,我決定,在這跟南蠻軍決戰!”紀伯林盯著牆上的地圖,抬起手指著吳州城說道。
秦欒不禁連連點頭:“這裏倒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好,紀將軍,本官清楚了。本官會盡快將糧草物資盡快安排到吳州城附近。隻不過,紀將軍,您也清楚,咱們這剛剛經曆匪患,糧草什麽的都比較緊缺。我們能提供的糧草,最多能維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若一個月,不能趕走南蠻,那我們……”
“秦大人!”紀伯林皺起眉頭:“三個月,怎麽可能打得完?本將不管這些,我需要至少六個月的糧草供給。慶陽郡沒有,你就上報朝廷,讓附近的涇陽郡、滎陽郡、東陽郡支援,再怎麽說,我們拿著命跟外敵拚,再怎麽難,也不能讓將士們餓肚子!”
“這個?”秦欒被懟地說不出話,但他知道紀伯林說的也是事實,最後隻能不甘地點點頭:“我馬上上報朝廷,請求支援!”
紀伯林馬上換了臉色,笑著說道:“秦大人,這也是有備無患。沒有糧草,軍心不穩。不過,朝廷那邊也不好過,咱們還得另尋他法。”
秦欒一臉疑惑:“紀將軍,此話怎講?”
紀伯林輕笑道:“朝廷即便準了你的請求,又能給我們多少糧草支援呢?朝廷的重心,目前還是反王以及西、北的敵國。南蠻這邊,朝廷雖然重視,可是遠遠達不到對兩名反王的重視程度。加上周邊的郡縣基本都有匪患,你說,我們會得到多少支援?”
“那紀大人為什麽還要本官上奏呢?”秦欒還是疑惑不解。
“我們得表明我們得態度,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至少,我們得做好表麵功夫。讓朝廷知道我們盡了全力!”紀伯林冷笑兩聲。
“那糧草怎麽辦?”秦欒不放心地追問。
“找土匪借!”紀伯林漫不經心地迴複。
“土匪?借?”秦欒仔細思索紀伯林的話,逐漸迴過味來:“也是,要說誰的糧草多,肯定是那些流民軍!”
紀伯林點點頭:“南蠻即便現在來攻,到吳州城下,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嗯,時間足夠了!秦大人,我就先告辭了!”
“紀將軍,您要去哪?”秦欒不放心地詢問。
“南陽郡,據說,有股子流民軍正要取道慶陽郡前往涇陽郡。我去剿滅這些流民,順便把糧草帶迴來。秦大人,你將慶陽郡的官軍,撥出四萬人,前往吳州城駐防!我們迴來後,直接去吳州城!”
紀伯林返迴軍營後,立即點齊手下兩萬兵馬,朝著南陽郡方向進軍。
除了先前的一萬兵馬,新征召的一萬人全部來自涇川縣,隸屬各個村落的治安隊,這就極大保證了隊伍的純潔性。
隻不過,對於作戰,他們幾乎沒有經驗。所以,紀伯林決定以老帶新,通過剿滅流民軍,讓這些新兵蛋子迅速適應殘酷的戰場。
五日後,紀伯林的大軍已經埋伏在南陽郡前往慶陽郡的必經之路上。
南陽郡、慶陽郡,包括東陽郡,均處於大宇國南部,這裏群山綿延,叢林密布,出行極為不便。
那支即將倒黴的流民軍,此時正排著綿延兩三裏的隊伍,向著慶陽郡方向行進。
“稟將軍,這股流民軍,大約有四萬餘人,大部分是百姓。能作戰的流民軍不過八千人。據小的查探,這支隊伍後方,有接近百輛馬車,大約有糧草十餘萬石!”一名探馬向紀伯林匯報。
“好!”紀伯林大喜過望:“這群流民軍還真是富得流油,拿下他們,便可保證我們四五個月的糧草!”
“來人!”紀伯林隨即根據探馬的情報,安排攻擊陣型。
半晌,毫無防備的流民軍徑直進入紀伯林軍的伏擊圈中。隨著紀伯林一聲令下,無數的箭矢飛來,將一眾流民軍射的人仰馬翻,毫無軍紀可言的流民軍瞬間大亂。
幾名匪首驚慌不已,不過為了活命,還是壯著膽子命令手下反擊。
不過,就靠他們那些簡陋的武器,自然不是紀伯林軍的對手。
僅僅抵抗了片刻,死傷無數的流民軍便認清了現實,開始四散而逃。紀伯林軍的將士們隨即四處出擊,專門招唿那些著甲、手持兵刃的流民。
“繳械不殺!繳械不殺!”紀伯林的將士們一邊絞殺流民軍一邊大喊。
被裹挾的百姓聞言,當即抱頭蹲地,那些負隅頑抗的流民軍則被一一斬殺。
眼見大勢已去,流民軍們認清了現實,繳械投降的流民軍越來越多,不到半日時間,這場一邊倒的戰鬥已經臨近尾聲。
除了幾十名幸運兒趁著混亂僥幸逃脫,其餘存活的流民軍以及大量的百姓被紀伯林的官軍分別驅趕到兩處區域。
紀伯林輕笑著說道:“秦大人,你覺得我們的勝算有多大?”
“這!”秦欒一時語塞。仔細思考紀伯林的話,秦欒覺得自己有些盲目樂觀了,不禁愁容滿麵地問道:“紀將軍,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秦大人,打仗的事,就交給我了!但其他事,本將需要你來處理!”紀伯林鄭重說道。
“紀將軍,您說吧,需要我這邊怎麽做?”
“一,要保證大軍的糧草後援;二,針對南蠻軍有可能的進軍路線,堅壁清野,把沿途的百姓全部遷走,不能給南蠻軍留下一草一木!”紀伯林淡淡地說道。
“這?”秦欒有些為難,畢竟剛剛經曆流民軍作亂的慶陽郡,目前難得的休養生息,許多百姓也是剛剛返迴故土,這個時候,再讓他們顛沛流離,難免會讓他們哀聲怨道。
“秦大人,您為官清廉、心係百姓。但是現在可不是悲天憫人的時候。若非迫不得已,我也不會出此下策。何況,南蠻是什麽德行,你也聽說過,你覺得,百姓落到他們手裏,會有什麽好下場?”紀伯林站起身來,拱手道:“秦大人,事不宜遲,還是抓緊時間執行吧!”
秦欒思慮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紀伯林的建議。
招來刺史,按照紀伯林提供的南蠻軍有可能的行軍路線,安排他前去遣散百姓。
“秦大人,不管南蠻軍從哪條路進攻,最終都要經過吳州城,所以,我決定,在這跟南蠻軍決戰!”紀伯林盯著牆上的地圖,抬起手指著吳州城說道。
秦欒不禁連連點頭:“這裏倒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好,紀將軍,本官清楚了。本官會盡快將糧草物資盡快安排到吳州城附近。隻不過,紀將軍,您也清楚,咱們這剛剛經曆匪患,糧草什麽的都比較緊缺。我們能提供的糧草,最多能維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若一個月,不能趕走南蠻,那我們……”
“秦大人!”紀伯林皺起眉頭:“三個月,怎麽可能打得完?本將不管這些,我需要至少六個月的糧草供給。慶陽郡沒有,你就上報朝廷,讓附近的涇陽郡、滎陽郡、東陽郡支援,再怎麽說,我們拿著命跟外敵拚,再怎麽難,也不能讓將士們餓肚子!”
“這個?”秦欒被懟地說不出話,但他知道紀伯林說的也是事實,最後隻能不甘地點點頭:“我馬上上報朝廷,請求支援!”
紀伯林馬上換了臉色,笑著說道:“秦大人,這也是有備無患。沒有糧草,軍心不穩。不過,朝廷那邊也不好過,咱們還得另尋他法。”
秦欒一臉疑惑:“紀將軍,此話怎講?”
紀伯林輕笑道:“朝廷即便準了你的請求,又能給我們多少糧草支援呢?朝廷的重心,目前還是反王以及西、北的敵國。南蠻這邊,朝廷雖然重視,可是遠遠達不到對兩名反王的重視程度。加上周邊的郡縣基本都有匪患,你說,我們會得到多少支援?”
“那紀大人為什麽還要本官上奏呢?”秦欒還是疑惑不解。
“我們得表明我們得態度,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至少,我們得做好表麵功夫。讓朝廷知道我們盡了全力!”紀伯林冷笑兩聲。
“那糧草怎麽辦?”秦欒不放心地追問。
“找土匪借!”紀伯林漫不經心地迴複。
“土匪?借?”秦欒仔細思索紀伯林的話,逐漸迴過味來:“也是,要說誰的糧草多,肯定是那些流民軍!”
紀伯林點點頭:“南蠻即便現在來攻,到吳州城下,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嗯,時間足夠了!秦大人,我就先告辭了!”
“紀將軍,您要去哪?”秦欒不放心地詢問。
“南陽郡,據說,有股子流民軍正要取道慶陽郡前往涇陽郡。我去剿滅這些流民,順便把糧草帶迴來。秦大人,你將慶陽郡的官軍,撥出四萬人,前往吳州城駐防!我們迴來後,直接去吳州城!”
紀伯林返迴軍營後,立即點齊手下兩萬兵馬,朝著南陽郡方向進軍。
除了先前的一萬兵馬,新征召的一萬人全部來自涇川縣,隸屬各個村落的治安隊,這就極大保證了隊伍的純潔性。
隻不過,對於作戰,他們幾乎沒有經驗。所以,紀伯林決定以老帶新,通過剿滅流民軍,讓這些新兵蛋子迅速適應殘酷的戰場。
五日後,紀伯林的大軍已經埋伏在南陽郡前往慶陽郡的必經之路上。
南陽郡、慶陽郡,包括東陽郡,均處於大宇國南部,這裏群山綿延,叢林密布,出行極為不便。
那支即將倒黴的流民軍,此時正排著綿延兩三裏的隊伍,向著慶陽郡方向行進。
“稟將軍,這股流民軍,大約有四萬餘人,大部分是百姓。能作戰的流民軍不過八千人。據小的查探,這支隊伍後方,有接近百輛馬車,大約有糧草十餘萬石!”一名探馬向紀伯林匯報。
“好!”紀伯林大喜過望:“這群流民軍還真是富得流油,拿下他們,便可保證我們四五個月的糧草!”
“來人!”紀伯林隨即根據探馬的情報,安排攻擊陣型。
半晌,毫無防備的流民軍徑直進入紀伯林軍的伏擊圈中。隨著紀伯林一聲令下,無數的箭矢飛來,將一眾流民軍射的人仰馬翻,毫無軍紀可言的流民軍瞬間大亂。
幾名匪首驚慌不已,不過為了活命,還是壯著膽子命令手下反擊。
不過,就靠他們那些簡陋的武器,自然不是紀伯林軍的對手。
僅僅抵抗了片刻,死傷無數的流民軍便認清了現實,開始四散而逃。紀伯林軍的將士們隨即四處出擊,專門招唿那些著甲、手持兵刃的流民。
“繳械不殺!繳械不殺!”紀伯林的將士們一邊絞殺流民軍一邊大喊。
被裹挾的百姓聞言,當即抱頭蹲地,那些負隅頑抗的流民軍則被一一斬殺。
眼見大勢已去,流民軍們認清了現實,繳械投降的流民軍越來越多,不到半日時間,這場一邊倒的戰鬥已經臨近尾聲。
除了幾十名幸運兒趁著混亂僥幸逃脫,其餘存活的流民軍以及大量的百姓被紀伯林的官軍分別驅趕到兩處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