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機會
四合院:穿越52,從漁夫開始 作者:愛吃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李建國的迴鍋肉竟然遠超他的師父王明德所作的,這令他不得不由衷佩服。
想不到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李建國的烹飪技藝竟已超過了自己。
見到此景,大家無不為李建國的手藝讚歎。陳雪茹插話道:
“何叔叔,現在你是不是對建國的廚藝有了新的看法?” 何大清點頭應是。
“這種級別的廚藝,確實有可能奪走不少豐澤園的客人。” 陳雪茹補充道:
“況且我們的食材全是最高質量的。”
“無論是大米、蔬菜還是各種肉類,都遠遠優於豐澤園所提供的。”
“剛剛你試吃的這塊肉,其質感與其他的顯然不同,你是否注意到這一點?” 在陳雪茹提醒前,何大清並未特別留心。
但一經提示,他再度取來一筷子肉品嚐。
這豬肉的口感確實非同尋常,比一般豬肉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誠然,若何大清來烹飪這片肉,盡管可能不及李建國那麽精彩,但憑借這般優質食材,他的手藝也會大大優於豐澤園的同行們。
因為好的原料對於菜品質量至關重要,它設定了這道菜的最佳潛力。
而廚藝則決定了菜的最低標準。 李建國直截了當地對何大清說:
“如果你加入我的餐館工作,”
“目前你所在的地方一個月的收入大概56萬元,而我可以提供70萬元月收入。”
“此外,日常還有不少福利和額外的好處。”
“怎麽樣?心動嗎?”
何大清思量了一番,這個提議確實誘人得多,
尤其是加上額外的好處。
然而,他考慮到已經在這餐館工作了多年,老板對他也非常不錯,
心中實在有些不舍。
“若是我現在轉職到你那裏,原老板肯定會有微詞,怕會影響到我的名聲。”
“雖然我也想,但總感覺難以啟齒拒絕這裏的工作。”
對此,李建國表示理解但仍極力勸說:
“何必擔心這麽多呢,機會來了可不易錯過。”
“機會錯過了便不再來。”
“你的老板並不在乎這種情分。”
“他們關心的是能否從你身上賺到錢,並不會因此多說一句感激的話語。”
“想當初我在豐澤園工作期間,” 李建國感慨,
“盡管在那裏長時間努力付出,當生病無法繼續工作時,老板二話沒說就將我解雇了,沒有一絲同情和照顧。”
“根本就不會考慮到我們這些員工的實際情況。”
“對他們而言,重要的隻是你能否為他們的餐廳盈利。”
“你現在或許覺得一切尚可,但有一天當你不再是他們的價值點,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讓你離開。”
“隻要你願意跟我一起,好處少不了你的。”
“況且傻柱也差不多到了結婚年齡,不早點多賺些,替他的將來打算一下怎麽行?”何大清琢磨了一下,這話似乎說得很對。
他自己雖然很看重現在的老板和這家店,但萬一自己家遇到困難時,老板也不見得會真心相助,甚至可能借此解雇他。
相形之下,李建國看起來更重情義,畢竟是院裏的人。
況且,能達到現在這般成就,肯定不是毫無能力之人。
因此,何大清點頭同意了:“好,我去。”
何雨柱在一旁起哄:“那收入真不錯,我也想去。”李建國搖搖頭迴應:“傻柱啊,你得先把廚藝練好再考慮。”
隨後他對著何大清說:“何叔,我們後天就開張了,到時候您直接來就行了。”為了展現誠意,他從口袋掏出20萬元現金遞給何大清:“這是先給您的一點薪酬,希望您收下。”
何大清接過錢時手微微顫抖:“這……”
“您要是同意在我這兒做事,往後家裏有啥事需要幫忙,我還不是很樂意出手?”李建國接著說道。
何大清感動極了:“太感謝了!”出門時,
李建國心中擔憂,若何大清進入自己店裏後,
會不會因易中海的算計而轉投其門下?這是萬萬不能發生的。
於是他囑咐何大清:“何叔,一定要對易中海保持警惕。”
聽到此言,何大清頗感意外:“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建國耐心解釋道:“賈東旭已經去世,你也知道易中海和他的妻子一直沒有後代,無人贍養他們晚年。”
“先前他們收賈東旭為徒,本是打算由他來承擔這份責任。如今賈東旭不在了,
院子裏最適合接替的就隻有傻柱一人。” “像劉海軍和閻步奎這樣聰明的人是不會被他們利用的,”
“還有老許家的許大茂,非常狡猾,他們也打不上注意。”
“反倒是您家的傻柱性情淳樸。”
“易中海可能會費盡心思讓你離開,以便讓傻柱頂上來。” 何大清聽罷先是吃了一驚,繼而又深思熟慮一番。
是啊,易中海為了未來的保障,真的會采取那樣的手段。他必須要小心提防,不要被輕易算計了。
聽完李建國的忠告,他才安心得離去。
迴到四合院,秦淮茹已將她的兩個表妹安置妥當,並且布置好了她們的新房。
望著這對表姐妹,李建國不禁讚歎,秦家人果然容貌出眾。
秦淮茹的兩位表妹不僅長相端正,身材亦十分優越,絲毫不亞於秦淮茹本人。
加之鄉村長大的女孩特別勤勞能幹。
兩女依次上前問候;
“見過姐夫。” 李建國迴答:
“從此這裏就是你們的住所了,會負責提供食物住宿的。”
“每月在餐館裏,隻需要洗洗碗碟,做衛生,擇菜,以及處理一些零散事務。” 張曉芝、張秀芝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嗯嗯,表姐已經告知過我們這些情況了。” 李建國接著說道:“我會給你們兩個人每個月二十萬塊的薪酬。”
李建國心裏清楚,既然連賈東旭都有了每月二十萬一的薪資,自然,給秦淮茹這兩位表妹的薪資也不能低了。況且,他對餐館的前景抱有信心,認為會很成功。如果能讓表妹們賺更多的錢,那麽她們迴到鄉下去的時候,定會向家人誇獎秦淮茹和自己。
人就是這樣,一旦經濟寬裕起來,總想留下個好名聲,特別是在現今的社會,名聲更是不能丟。這二十萬對於兩個鄉下來的女孩子而言已是不小的數目,因為她們在鄉村是難以獲得這樣的收入的,即使半年也不一定能掙那麽多。
想不到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李建國的烹飪技藝竟已超過了自己。
見到此景,大家無不為李建國的手藝讚歎。陳雪茹插話道:
“何叔叔,現在你是不是對建國的廚藝有了新的看法?” 何大清點頭應是。
“這種級別的廚藝,確實有可能奪走不少豐澤園的客人。” 陳雪茹補充道:
“況且我們的食材全是最高質量的。”
“無論是大米、蔬菜還是各種肉類,都遠遠優於豐澤園所提供的。”
“剛剛你試吃的這塊肉,其質感與其他的顯然不同,你是否注意到這一點?” 在陳雪茹提醒前,何大清並未特別留心。
但一經提示,他再度取來一筷子肉品嚐。
這豬肉的口感確實非同尋常,比一般豬肉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誠然,若何大清來烹飪這片肉,盡管可能不及李建國那麽精彩,但憑借這般優質食材,他的手藝也會大大優於豐澤園的同行們。
因為好的原料對於菜品質量至關重要,它設定了這道菜的最佳潛力。
而廚藝則決定了菜的最低標準。 李建國直截了當地對何大清說:
“如果你加入我的餐館工作,”
“目前你所在的地方一個月的收入大概56萬元,而我可以提供70萬元月收入。”
“此外,日常還有不少福利和額外的好處。”
“怎麽樣?心動嗎?”
何大清思量了一番,這個提議確實誘人得多,
尤其是加上額外的好處。
然而,他考慮到已經在這餐館工作了多年,老板對他也非常不錯,
心中實在有些不舍。
“若是我現在轉職到你那裏,原老板肯定會有微詞,怕會影響到我的名聲。”
“雖然我也想,但總感覺難以啟齒拒絕這裏的工作。”
對此,李建國表示理解但仍極力勸說:
“何必擔心這麽多呢,機會來了可不易錯過。”
“機會錯過了便不再來。”
“你的老板並不在乎這種情分。”
“他們關心的是能否從你身上賺到錢,並不會因此多說一句感激的話語。”
“想當初我在豐澤園工作期間,” 李建國感慨,
“盡管在那裏長時間努力付出,當生病無法繼續工作時,老板二話沒說就將我解雇了,沒有一絲同情和照顧。”
“根本就不會考慮到我們這些員工的實際情況。”
“對他們而言,重要的隻是你能否為他們的餐廳盈利。”
“你現在或許覺得一切尚可,但有一天當你不再是他們的價值點,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讓你離開。”
“隻要你願意跟我一起,好處少不了你的。”
“況且傻柱也差不多到了結婚年齡,不早點多賺些,替他的將來打算一下怎麽行?”何大清琢磨了一下,這話似乎說得很對。
他自己雖然很看重現在的老板和這家店,但萬一自己家遇到困難時,老板也不見得會真心相助,甚至可能借此解雇他。
相形之下,李建國看起來更重情義,畢竟是院裏的人。
況且,能達到現在這般成就,肯定不是毫無能力之人。
因此,何大清點頭同意了:“好,我去。”
何雨柱在一旁起哄:“那收入真不錯,我也想去。”李建國搖搖頭迴應:“傻柱啊,你得先把廚藝練好再考慮。”
隨後他對著何大清說:“何叔,我們後天就開張了,到時候您直接來就行了。”為了展現誠意,他從口袋掏出20萬元現金遞給何大清:“這是先給您的一點薪酬,希望您收下。”
何大清接過錢時手微微顫抖:“這……”
“您要是同意在我這兒做事,往後家裏有啥事需要幫忙,我還不是很樂意出手?”李建國接著說道。
何大清感動極了:“太感謝了!”出門時,
李建國心中擔憂,若何大清進入自己店裏後,
會不會因易中海的算計而轉投其門下?這是萬萬不能發生的。
於是他囑咐何大清:“何叔,一定要對易中海保持警惕。”
聽到此言,何大清頗感意外:“這話是什麽意思?”
李建國耐心解釋道:“賈東旭已經去世,你也知道易中海和他的妻子一直沒有後代,無人贍養他們晚年。”
“先前他們收賈東旭為徒,本是打算由他來承擔這份責任。如今賈東旭不在了,
院子裏最適合接替的就隻有傻柱一人。” “像劉海軍和閻步奎這樣聰明的人是不會被他們利用的,”
“還有老許家的許大茂,非常狡猾,他們也打不上注意。”
“反倒是您家的傻柱性情淳樸。”
“易中海可能會費盡心思讓你離開,以便讓傻柱頂上來。” 何大清聽罷先是吃了一驚,繼而又深思熟慮一番。
是啊,易中海為了未來的保障,真的會采取那樣的手段。他必須要小心提防,不要被輕易算計了。
聽完李建國的忠告,他才安心得離去。
迴到四合院,秦淮茹已將她的兩個表妹安置妥當,並且布置好了她們的新房。
望著這對表姐妹,李建國不禁讚歎,秦家人果然容貌出眾。
秦淮茹的兩位表妹不僅長相端正,身材亦十分優越,絲毫不亞於秦淮茹本人。
加之鄉村長大的女孩特別勤勞能幹。
兩女依次上前問候;
“見過姐夫。” 李建國迴答:
“從此這裏就是你們的住所了,會負責提供食物住宿的。”
“每月在餐館裏,隻需要洗洗碗碟,做衛生,擇菜,以及處理一些零散事務。” 張曉芝、張秀芝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嗯嗯,表姐已經告知過我們這些情況了。” 李建國接著說道:“我會給你們兩個人每個月二十萬塊的薪酬。”
李建國心裏清楚,既然連賈東旭都有了每月二十萬一的薪資,自然,給秦淮茹這兩位表妹的薪資也不能低了。況且,他對餐館的前景抱有信心,認為會很成功。如果能讓表妹們賺更多的錢,那麽她們迴到鄉下去的時候,定會向家人誇獎秦淮茹和自己。
人就是這樣,一旦經濟寬裕起來,總想留下個好名聲,特別是在現今的社會,名聲更是不能丟。這二十萬對於兩個鄉下來的女孩子而言已是不小的數目,因為她們在鄉村是難以獲得這樣的收入的,即使半年也不一定能掙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