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考入大學
四合院:穿越52,從漁夫開始 作者:愛吃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內心感到困惑,但閆埠貴仍相信,既然這三人能夠做到,或許自己深感驕傲的兒子閆解成也有類似的潛力。 心念及此,他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查找關於自己孩子的信息。
他在清北大學的那一行,根本找不見閆解成的大名,甚至連一個同姓的人都沒看見。閆埠貴的臉色不由得變得相當沉重。
旁邊幾戶鄰居,其實早已了解個中的情況。在他們眼中,像閆解成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擠進清北大學的門?簡直像做夢一樣不切實際。清北大學可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豈是他能踏足之地?
周圍的幾位鄰人湊近,試圖一窺究竟,閆解成慌忙收起報紙,“看什麽!”然而在報紙被完全掩蓋之前,他們還是瞄到了“李建國”這三個字。“真是小氣,不讓別人瞅瞅怎麽行。你們的孩子是沒能考上嗎?哈哈哈。”“哎呀,那不就是李建國的名嗎,怎麽他也上清北大學了!”“老閆啊,別這樣嘛,讓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難道你們的兒子也沒過,不好意思給大家看?”麵對鄰裏的調侃,閆埠貴不予迴應,隻是埋頭繼續讀報。可不管怎麽找,都沒法找到閆解成的影蹤。他越想心越不安,隨即質問起了兒子:“你是不是沒考上?”
“養你這麽久都白白浪費了嗎?白讀了這麽多書!”“怎麽會,這些題目明明這麽簡單。” 閆解成低落地迴答:“確實考上了,不過是排名最後的大學。”“位置不在北京,是在遠方的徽省。”聽到這裏,閆埠貴立刻找到了名字——它的確印在徽省農業學院的榜單之上。這個學校的名字聽來便令人心生煩躁,怎麽會是農業學院呢?將來不又得種地過日子嗎?
這所學校連聽說都沒聽說過,按閆埠貴的看法,簡直就是個二流三教的場所,讓他顏麵盡失。原本在眾鄉鄰麵前大言不慚地說兒子肯定能進全國一流的院校,想不到竟是這麽一所次等學校。不僅讓人瞧不起,連找工作都成問題。
但轉念想到院子裏那些笨小子一個都沒有考上,至少閆解成還能成為大學裏的一員。這樣的成就,放在誰家裏,也是足以自豪的事情。周圍的鄰居也聽到了這一切,有人小聲議論:“雖然考了個偏遠的大學,但也算是出息了吧。”
“相比傻柱他們幾個,閆解成還是強許多,這些人可能連大學的大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另一名鄰裏附和道:“說起來,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難得。隻要能考上,不管在哪裏,對未來家庭的貢獻都不小呢。”
隻不過此時眾人更關注的點轉移到了李建國、陳雪茹和秦淮茹身上。“你說他們仨怎麽就有本事考上清北大學的?”“該不會有作弊的可能吧?”有位鄰居提醒道:“這話可不要亂說,如果被認定為誹謗,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想到了易中海因為不實之詞被示眾的例子,因此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畢竟是經過正規程序公開的成績,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質疑其公正性。
在眾多監考老師嚴密注視之下,李建國不敢冒險作弊。更何況他如今順利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錄取。一旦畢業,必然是前途無量,或許就能步入政壇,占據要職。
李建國現在已經是一所學校的保衛科負責人,將來的仕途發展,很可能成為處級或更高級的官員。
所以,在他去大學深造前,何不早早接近,送上一些禮物表示心意。畢竟大家都在同一個院子裏生活。
閆埠貴也是這麽盤算的。他認為拉近與李建國的關係成本低廉,未來的迴報卻極其可觀。
更何況有陳雪茹、秦淮茹兩位學霸,同樣也被清北攬入懷中。從這種大學畢業,分到好工作幾乎是板上釘釘,哪怕是在市區單位也有機會。
隻是閻埠貴想不通李建國等人為何能夠如此幸運地進入清華北大。他聽說過秦淮茹甚至連小學都沒讀完,現在卻能一舉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北大。
住在中院的何雨柱提前購得一張報紙,然而卻未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名字,看來是沒有中榜。
但是報紙上的消息讓他異常興奮。不僅李建國考取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李建國的女友陳雪茹以及親族成員秦淮茹也都成功入選。
對此,何雨柱的仰慕之情難以言表,父親何大清也感到非常自豪:“真是祖上有德,李建國這次是祖宗庇護了。先是酒店老板,然後升任保衛科主任,現在又成了清華北大的學子,實在叫人羨慕不已。”
何雨柱激動地指著報上大字標注的名字對父親說道:“爸!您看,他們三個人都是考了滿分,還被評為狀元,真讓人驚歎!”
何大清也是一臉驚訝地看向報紙,忍不住稱讚:“簡直就像是文曲星降生一般。”隨即教育兒子道,“你這小子,以後得多向你的建國哥哥學習。遇事都要順著建國。”
“隻要你今後跟在李建國後麵,一定能讓我何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接著他又提議,“既然他們的成績如此出色,何不到時請李建國迴家,我們全院的人一起為他舉辦一次酒宴?”
目前,在四合院中,李建國若不出馬,就是何大清最有權威。特別是最近易中海鋃鐺入獄、劉海中心力交瘁之後,大院裏的環境比過去更加和諧安寧。
現在,為李建國辦一場慶典不僅能為四合院增光,還可以邀請街道辦事處領導參加,爭取給他們留下良好的印象,為評選優秀居民區贏得機會,從而帶來更多的公共福利。
同時,通過這個活動加強鄰裏與李建國的聯係,畢竟李建國的成功未來定會影響著四合院裏每個人的命運。在他輝煌的同時,或許也能夠帶動整個四合院的居民共享其成就和幸福。
吃過晚飯後,何大清計劃將全院住戶召集到一起開會,把這個想法告訴所有人。劉海中家中則是另外的故事。
劉光奇收到報紙後,並沒有向父親劉海中透露自己的考試情況,因為他深知父親對自己寄予厚望,期望著他能考入大學,未來能步入官場。萬一成績不理想,讓父親得知,難保不會受到嚴厲責罰。劉光奇了解劉海中的個性,尤其對仕途有著異常執著,而由於自己的眼疾,這種渴望就更加強烈了,幾乎將所有希望都寄於獨子劉光奇身上。如今未能實現目標,對他而言無異於一場沉重的打擊。
他在清北大學的那一行,根本找不見閆解成的大名,甚至連一個同姓的人都沒看見。閆埠貴的臉色不由得變得相當沉重。
旁邊幾戶鄰居,其實早已了解個中的情況。在他們眼中,像閆解成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擠進清北大學的門?簡直像做夢一樣不切實際。清北大學可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豈是他能踏足之地?
周圍的幾位鄰人湊近,試圖一窺究竟,閆解成慌忙收起報紙,“看什麽!”然而在報紙被完全掩蓋之前,他們還是瞄到了“李建國”這三個字。“真是小氣,不讓別人瞅瞅怎麽行。你們的孩子是沒能考上嗎?哈哈哈。”“哎呀,那不就是李建國的名嗎,怎麽他也上清北大學了!”“老閆啊,別這樣嘛,讓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難道你們的兒子也沒過,不好意思給大家看?”麵對鄰裏的調侃,閆埠貴不予迴應,隻是埋頭繼續讀報。可不管怎麽找,都沒法找到閆解成的影蹤。他越想心越不安,隨即質問起了兒子:“你是不是沒考上?”
“養你這麽久都白白浪費了嗎?白讀了這麽多書!”“怎麽會,這些題目明明這麽簡單。” 閆解成低落地迴答:“確實考上了,不過是排名最後的大學。”“位置不在北京,是在遠方的徽省。”聽到這裏,閆埠貴立刻找到了名字——它的確印在徽省農業學院的榜單之上。這個學校的名字聽來便令人心生煩躁,怎麽會是農業學院呢?將來不又得種地過日子嗎?
這所學校連聽說都沒聽說過,按閆埠貴的看法,簡直就是個二流三教的場所,讓他顏麵盡失。原本在眾鄉鄰麵前大言不慚地說兒子肯定能進全國一流的院校,想不到竟是這麽一所次等學校。不僅讓人瞧不起,連找工作都成問題。
但轉念想到院子裏那些笨小子一個都沒有考上,至少閆解成還能成為大學裏的一員。這樣的成就,放在誰家裏,也是足以自豪的事情。周圍的鄰居也聽到了這一切,有人小聲議論:“雖然考了個偏遠的大學,但也算是出息了吧。”
“相比傻柱他們幾個,閆解成還是強許多,這些人可能連大學的大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另一名鄰裏附和道:“說起來,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難得。隻要能考上,不管在哪裏,對未來家庭的貢獻都不小呢。”
隻不過此時眾人更關注的點轉移到了李建國、陳雪茹和秦淮茹身上。“你說他們仨怎麽就有本事考上清北大學的?”“該不會有作弊的可能吧?”有位鄰居提醒道:“這話可不要亂說,如果被認定為誹謗,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想到了易中海因為不實之詞被示眾的例子,因此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畢竟是經過正規程序公開的成績,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質疑其公正性。
在眾多監考老師嚴密注視之下,李建國不敢冒險作弊。更何況他如今順利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錄取。一旦畢業,必然是前途無量,或許就能步入政壇,占據要職。
李建國現在已經是一所學校的保衛科負責人,將來的仕途發展,很可能成為處級或更高級的官員。
所以,在他去大學深造前,何不早早接近,送上一些禮物表示心意。畢竟大家都在同一個院子裏生活。
閆埠貴也是這麽盤算的。他認為拉近與李建國的關係成本低廉,未來的迴報卻極其可觀。
更何況有陳雪茹、秦淮茹兩位學霸,同樣也被清北攬入懷中。從這種大學畢業,分到好工作幾乎是板上釘釘,哪怕是在市區單位也有機會。
隻是閻埠貴想不通李建國等人為何能夠如此幸運地進入清華北大。他聽說過秦淮茹甚至連小學都沒讀完,現在卻能一舉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北大。
住在中院的何雨柱提前購得一張報紙,然而卻未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名字,看來是沒有中榜。
但是報紙上的消息讓他異常興奮。不僅李建國考取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李建國的女友陳雪茹以及親族成員秦淮茹也都成功入選。
對此,何雨柱的仰慕之情難以言表,父親何大清也感到非常自豪:“真是祖上有德,李建國這次是祖宗庇護了。先是酒店老板,然後升任保衛科主任,現在又成了清華北大的學子,實在叫人羨慕不已。”
何雨柱激動地指著報上大字標注的名字對父親說道:“爸!您看,他們三個人都是考了滿分,還被評為狀元,真讓人驚歎!”
何大清也是一臉驚訝地看向報紙,忍不住稱讚:“簡直就像是文曲星降生一般。”隨即教育兒子道,“你這小子,以後得多向你的建國哥哥學習。遇事都要順著建國。”
“隻要你今後跟在李建國後麵,一定能讓我何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接著他又提議,“既然他們的成績如此出色,何不到時請李建國迴家,我們全院的人一起為他舉辦一次酒宴?”
目前,在四合院中,李建國若不出馬,就是何大清最有權威。特別是最近易中海鋃鐺入獄、劉海中心力交瘁之後,大院裏的環境比過去更加和諧安寧。
現在,為李建國辦一場慶典不僅能為四合院增光,還可以邀請街道辦事處領導參加,爭取給他們留下良好的印象,為評選優秀居民區贏得機會,從而帶來更多的公共福利。
同時,通過這個活動加強鄰裏與李建國的聯係,畢竟李建國的成功未來定會影響著四合院裏每個人的命運。在他輝煌的同時,或許也能夠帶動整個四合院的居民共享其成就和幸福。
吃過晚飯後,何大清計劃將全院住戶召集到一起開會,把這個想法告訴所有人。劉海中家中則是另外的故事。
劉光奇收到報紙後,並沒有向父親劉海中透露自己的考試情況,因為他深知父親對自己寄予厚望,期望著他能考入大學,未來能步入官場。萬一成績不理想,讓父親得知,難保不會受到嚴厲責罰。劉光奇了解劉海中的個性,尤其對仕途有著異常執著,而由於自己的眼疾,這種渴望就更加強烈了,幾乎將所有希望都寄於獨子劉光奇身上。如今未能實現目標,對他而言無異於一場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