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騎,乃嘉國最為精銳一隊騎兵,下麵不過千騎。
了望台之上,隨之旗幟變化,虎豹騎將領廉卜雙眼冒出精光。
廉卜:“兒郎們,隨我活捉護國公。”
守在帥台的千騎,如同箭矢衝了出去。
“主公,後麵有騎兵。”
盧思義似是逃竄, 身後親兵,看到追來敵軍,忙提醒。
盧思義扭頭向後看去,轉迴頭直接下令:“命一、三、五西進饒後,七、九、十一西進繞右,十三、十五、十七東進饒左,十九、二一、二三、向我靠攏,準備合圍。”
盧思義親衛,掏出口哨,吹響,聲傳數百米。
隻見馬匹飛奔,他們能站立在馬背之上,從腰間抽出不同顏色旗子,搖晃起來。
正在飛奔的義軍騎兵,殿後的看到這邊的旗語,同樣掏出口哨塞入嘴中吹響起來,隻見他們四散飛奔起來,站在馬背之上,從腰間拿出一樣旗幟,搖擺起來。
很快,各隊將領看到旗語,眼見雜亂無章的隊伍,顯得更為雜亂,分散跑了起來。
這也是針對後方追擊盧思義的一隊人馬看著這萬人騎兵不成陣形。
當他們追擊十裏之後。
廉卜大喊:“不好,撤退。”
他看到前方至少有三千騎兵規模向一起匯集過去,同時速度放慢起來。
追擊十裏,已經讓廉卜冷靜下來。
“將軍,他們不是我等對手,活捉護國公就在眼前,為何要撤退?”
廉卜身邊將領此刻不解問道。
廉卜:“他們並非戰敗,而是有意為之,你看後方。”
“那不是狼煙嗎?我們應是大勝了。”
廉卜:“什麽狼煙,是火攻,對方選擇了火攻。”
“對方不是戰敗逃竄,而是要合圍我等大軍。”
廉卜不再過多做解釋:“速撤。”
隻見急促哨聲從廉卜隊伍之中響起,他們聽到哨聲,急速調轉馬頭,後隊變前隊,向迴奔跑而去。
盧思義:“殺。”
看到他們竟然後撤,應是看穿自己意圖,然他們的隊伍還沒有完全合攏。
盧思義也顧不得這般多,一馬當先,竟是追殺過去。
本是逃跑的一方,變成了追擊一方。
五裏之外,後方義軍騎兵已經在原地等待。
當廉卜帶虎豹騎衝擊過來之時,內心一涼。
“向右突圍,莫要戀戰。”
廉卜急忙開口。
此時嘉國步兵已經衝入西關城下,嘉國的騎兵,想要衝入城內,卻是差了一步,功虧一簣,對方關上了城門。
看著地上冒起的濃煙,幾位大將冷笑一聲,命人下馬滅火。
所謂滅火就是拿起上麵的幹柴,讓其不被點燃。
然他們拿起幹柴之後,下方的濃煙擴散的更快起來。
步兵到城下之時,騎兵正在找自己的馬,向後撤退,嗆得雙眼流淚,馬匹早已四散逃了開來。
步兵嚐試攻城,隻是這濃煙,嗆得根本睜不開眼。
後方將領,看著這些濃煙不過是在坑道裏麵,根本形不成殺傷力,不斷讓後方的步兵進攻,違抗軍令者斬。
這是戎國最後手段,隻要攻破城門,勝利就在自己一方。
高淳,這一方,一萬騎兵已經合圍一處。
看嘉國步兵已經攻入城下,下令點燃火把,迴返,點燃後方坑道之中的穀草。
白天,這些騎兵手中火把甚是不起眼。
嘉國帥台之上,了望塔之上,此刻關注著四方。
看到高淳那邊一萬騎兵返迴,急忙匯報。
趙睿聽之,眉頭一皺,急忙下令,速速攻城。
此刻,戰鼓鼓點更加急促起來。
前方嘉國騎兵已經變為步兵,向後撤退,後方步兵聽到鼓聲,拚命向前衝。
攻城梯摸不準方向,倒在了溝壑裏麵,濃煙覆蓋,根本無法抬出來。
前方出不來,後方攻不進。
一刻鍾,高淳帶領一萬騎兵趕到,火把瞬間扔到後方的溝壑裏麵,根本不與對方交戰,急忙後撤逃竄,這是盧思義的命令。
然而他們看到另一方護國公並沒有返迴,甚至一個騎兵也未返迴。
高淳下令,騎兵向盧思義方向飛奔過去。
死要見屍,活要見人,務必找到護國公。
此刻高淳內心一片焦急。
奔跑八裏,終於看到前方有騎兵身影,在靠近。
高淳直接喊:“殺~!”
是嘉國騎兵,看似戰敗,高淳卻顧不得其他,拿起長弓,搭箭直接射了出來。
兩箭連發,前方將領竟是全部躲了開來。
高淳,大驚,心知對方是高手。
“活捉此人。”
高淳把弓甩到背後,拿著長矛衝了過去,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衝殺出來的廉卜。
已經到了強攻之末。
使出全力躲過高淳兩箭,他已經沒了多少力氣,加之看到望不到頭的騎兵,直接感歎一聲:“我命休矣。”
想要報信,已經來不及了。
嘉國了望塔之上,看到這一幕,同時大半個戰場已經被濃煙覆蓋,急忙匯報給趙睿。
鎮國大將軍趙睿聽之。
內心一驚。
忙下令,鳴金。
此刻城牆攻擊不下,看不清戰場,也隻能等火滅之後攻城。若不然恐生變數。
廉卜被捉。
高淳看到趕來的盧思義,終於鬆上口氣。
接著看到盧思義手中有鮮血流出,又是一驚。
仔細一看是對方肩膀之上護甲,被挑了開來,那一處已經是血紅一片。
盧思義大喝:“點火。”
已經聽到對方鳴金之聲。
可他絕不會放過對方。盧思義身後一萬餘騎兵,點上火把,直接衝了過去。
盧思義:“此人留下。”
“其它之人若是不降,斬。”
盧思義看向高淳,留下此話,騎馬飛奔而去,沒做停留,冷酷異常。
高淳看向廉卜及他身邊八人。
眼中露出複雜之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嘉國段邵大將軍、斛律光大將被我主公魅力折服,帶領數萬兵卒已經投靠我家主公。”
“今日戰場之上,不見段邵大將軍及投靠我主公嘉國兵卒,皆是我主公仁慈。然我主公仁慈亦是有限;對敵人從不手軟。”
“你可想明白,你之決定,代表著你所有兄弟性命,及今後你家族之人性命。”
“想必你也知道,段邵大將軍一家,一人也為留在嘉國。”
廉卜露出剛毅之色,剛要開口。
隻聽高淳又是說道:“暫且不要急著下結論,且看這一戰結束之後,在做決定吧。”
“來人,看好,這九人。”
高淳下令,他身邊一副將,亦是萬人將,名曰:鄒基,亦是邳國擂台比武出身與大世子一屆,曾在大世子手上走過一個迴個而未受傷。
鄒基領命,帶領自己百名親衛,看押九人。
高淳率領大軍向盧思義靠近。
對方聽到鳴金之聲,後麵監軍,騎馬飛奔撤離,然後方升起的濃煙,剛衝進去就迷失了方向。
隨之大軍先擇唯一沒有濃煙的方向,逃奔。
此事盧思義萬人軍隊到來,火把直接扔入溝壑之內,穀草直接被點燃。
盧思義命令撤兵。
隻聽盧思義身邊一主將大喊:“主公,對方將台不過萬人,我等衝殺,應能擒下對方鎮國大將軍。”
盧思義:“不急,圍殺時刻現在才開啟。”
“命令全軍,展開陣形。”
這位主將乃是盧一,統管所有斥候。
此刻聽命,急忙傳令下去。
高淳趕來,接到命令,亦是帶領騎兵,急速奔波,分散開來。
嘉國。
鳴金聲不斷。
站在帥台之上的鎮國大將軍趙睿,遲遲不見有人影到來。
了望台之上,有人傳信。邳軍騎兵竟然在外圍形成合圍之勢,這讓趙睿感到可笑。
就他們那三萬人馬又怎能抵擋住他們嘉國十九萬大軍。
準確說,此刻,盧思義所有騎兵加在一起,兩萬三千有餘,六千多死於這一場戰爭之中。
一刻鍾,兩刻鍾,半個時辰。
眺望台之上,還是看不見嘉國兵卒大軍身影。
好在濃煙逐漸消散起來。
高淳亦是好奇,為何這般長時間沒有一人衝出來,隻有數千匹戰馬衝了出來,還被義軍全部攔截了下來。
一個時辰,濃煙消,西關之外,黑壓壓,遍地都是完好屍體。
十九萬大軍,就這般倒在了地上。
高淳眼中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盧思義心中沒有任何波瀾。
青州之戰,死亡人數可不止這些。
嘉國鎮國大將軍趙睿。
“噗~!”
一口鮮血吐了出來,這是他領兵的第一仗,戎國,段邵僅用十萬大軍攻了下來;濟北國,段邵用兵不過五萬。然而他領兵二十萬,此刻十九萬死在戰場之上。
他難以置信。
廉卜傻眼。
此刻,義軍全部聚集在盧思義身後,形成一個方隊。
他們內心亦是難以置信。
這就是所謂的火攻嗎?對方身上並沒有火燒的痕跡。
為何他們就死在戰場之上?
沒有人給他們解答。
也許這一場戰鬥結束後,盧思義會給高淳身邊的眾多將領解釋,他們之所以會死,乃是被濃煙嗆死的。
任何人,就算有防毒麵罩,在濃煙之中也無法堅持多長時間,何況他們手中隻有麻布。
趙睿看到了。
站在將台上,終於看到前方黑壓壓一片騎兵到來,不過這並非他嘉國騎兵,而是邳國的。
是護國公帶隊的邳國騎兵。
而他們這方萬人,全部步兵,再無騎兵,最後一支虎豹騎也全部被滅。
“鎮國大將軍,我們撤吧。”
站在趙睿身邊的親衛,此刻大聲提醒道。
然,他們看著趙睿怒目圓睜,不發一言,身體紋絲不動。
“大將軍。”
有人再次大喊一聲,並上前攙扶趙睿。
不動還好,這一動,趙睿的身體,向後倒去。
“大將軍。”
眾親衛,看到這一幕,瞬間大驚。
了望台之上,隨之旗幟變化,虎豹騎將領廉卜雙眼冒出精光。
廉卜:“兒郎們,隨我活捉護國公。”
守在帥台的千騎,如同箭矢衝了出去。
“主公,後麵有騎兵。”
盧思義似是逃竄, 身後親兵,看到追來敵軍,忙提醒。
盧思義扭頭向後看去,轉迴頭直接下令:“命一、三、五西進饒後,七、九、十一西進繞右,十三、十五、十七東進饒左,十九、二一、二三、向我靠攏,準備合圍。”
盧思義親衛,掏出口哨,吹響,聲傳數百米。
隻見馬匹飛奔,他們能站立在馬背之上,從腰間抽出不同顏色旗子,搖晃起來。
正在飛奔的義軍騎兵,殿後的看到這邊的旗語,同樣掏出口哨塞入嘴中吹響起來,隻見他們四散飛奔起來,站在馬背之上,從腰間拿出一樣旗幟,搖擺起來。
很快,各隊將領看到旗語,眼見雜亂無章的隊伍,顯得更為雜亂,分散跑了起來。
這也是針對後方追擊盧思義的一隊人馬看著這萬人騎兵不成陣形。
當他們追擊十裏之後。
廉卜大喊:“不好,撤退。”
他看到前方至少有三千騎兵規模向一起匯集過去,同時速度放慢起來。
追擊十裏,已經讓廉卜冷靜下來。
“將軍,他們不是我等對手,活捉護國公就在眼前,為何要撤退?”
廉卜身邊將領此刻不解問道。
廉卜:“他們並非戰敗,而是有意為之,你看後方。”
“那不是狼煙嗎?我們應是大勝了。”
廉卜:“什麽狼煙,是火攻,對方選擇了火攻。”
“對方不是戰敗逃竄,而是要合圍我等大軍。”
廉卜不再過多做解釋:“速撤。”
隻見急促哨聲從廉卜隊伍之中響起,他們聽到哨聲,急速調轉馬頭,後隊變前隊,向迴奔跑而去。
盧思義:“殺。”
看到他們竟然後撤,應是看穿自己意圖,然他們的隊伍還沒有完全合攏。
盧思義也顧不得這般多,一馬當先,竟是追殺過去。
本是逃跑的一方,變成了追擊一方。
五裏之外,後方義軍騎兵已經在原地等待。
當廉卜帶虎豹騎衝擊過來之時,內心一涼。
“向右突圍,莫要戀戰。”
廉卜急忙開口。
此時嘉國步兵已經衝入西關城下,嘉國的騎兵,想要衝入城內,卻是差了一步,功虧一簣,對方關上了城門。
看著地上冒起的濃煙,幾位大將冷笑一聲,命人下馬滅火。
所謂滅火就是拿起上麵的幹柴,讓其不被點燃。
然他們拿起幹柴之後,下方的濃煙擴散的更快起來。
步兵到城下之時,騎兵正在找自己的馬,向後撤退,嗆得雙眼流淚,馬匹早已四散逃了開來。
步兵嚐試攻城,隻是這濃煙,嗆得根本睜不開眼。
後方將領,看著這些濃煙不過是在坑道裏麵,根本形不成殺傷力,不斷讓後方的步兵進攻,違抗軍令者斬。
這是戎國最後手段,隻要攻破城門,勝利就在自己一方。
高淳,這一方,一萬騎兵已經合圍一處。
看嘉國步兵已經攻入城下,下令點燃火把,迴返,點燃後方坑道之中的穀草。
白天,這些騎兵手中火把甚是不起眼。
嘉國帥台之上,了望塔之上,此刻關注著四方。
看到高淳那邊一萬騎兵返迴,急忙匯報。
趙睿聽之,眉頭一皺,急忙下令,速速攻城。
此刻,戰鼓鼓點更加急促起來。
前方嘉國騎兵已經變為步兵,向後撤退,後方步兵聽到鼓聲,拚命向前衝。
攻城梯摸不準方向,倒在了溝壑裏麵,濃煙覆蓋,根本無法抬出來。
前方出不來,後方攻不進。
一刻鍾,高淳帶領一萬騎兵趕到,火把瞬間扔到後方的溝壑裏麵,根本不與對方交戰,急忙後撤逃竄,這是盧思義的命令。
然而他們看到另一方護國公並沒有返迴,甚至一個騎兵也未返迴。
高淳下令,騎兵向盧思義方向飛奔過去。
死要見屍,活要見人,務必找到護國公。
此刻高淳內心一片焦急。
奔跑八裏,終於看到前方有騎兵身影,在靠近。
高淳直接喊:“殺~!”
是嘉國騎兵,看似戰敗,高淳卻顧不得其他,拿起長弓,搭箭直接射了出來。
兩箭連發,前方將領竟是全部躲了開來。
高淳,大驚,心知對方是高手。
“活捉此人。”
高淳把弓甩到背後,拿著長矛衝了過去,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衝殺出來的廉卜。
已經到了強攻之末。
使出全力躲過高淳兩箭,他已經沒了多少力氣,加之看到望不到頭的騎兵,直接感歎一聲:“我命休矣。”
想要報信,已經來不及了。
嘉國了望塔之上,看到這一幕,同時大半個戰場已經被濃煙覆蓋,急忙匯報給趙睿。
鎮國大將軍趙睿聽之。
內心一驚。
忙下令,鳴金。
此刻城牆攻擊不下,看不清戰場,也隻能等火滅之後攻城。若不然恐生變數。
廉卜被捉。
高淳看到趕來的盧思義,終於鬆上口氣。
接著看到盧思義手中有鮮血流出,又是一驚。
仔細一看是對方肩膀之上護甲,被挑了開來,那一處已經是血紅一片。
盧思義大喝:“點火。”
已經聽到對方鳴金之聲。
可他絕不會放過對方。盧思義身後一萬餘騎兵,點上火把,直接衝了過去。
盧思義:“此人留下。”
“其它之人若是不降,斬。”
盧思義看向高淳,留下此話,騎馬飛奔而去,沒做停留,冷酷異常。
高淳看向廉卜及他身邊八人。
眼中露出複雜之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嘉國段邵大將軍、斛律光大將被我主公魅力折服,帶領數萬兵卒已經投靠我家主公。”
“今日戰場之上,不見段邵大將軍及投靠我主公嘉國兵卒,皆是我主公仁慈。然我主公仁慈亦是有限;對敵人從不手軟。”
“你可想明白,你之決定,代表著你所有兄弟性命,及今後你家族之人性命。”
“想必你也知道,段邵大將軍一家,一人也為留在嘉國。”
廉卜露出剛毅之色,剛要開口。
隻聽高淳又是說道:“暫且不要急著下結論,且看這一戰結束之後,在做決定吧。”
“來人,看好,這九人。”
高淳下令,他身邊一副將,亦是萬人將,名曰:鄒基,亦是邳國擂台比武出身與大世子一屆,曾在大世子手上走過一個迴個而未受傷。
鄒基領命,帶領自己百名親衛,看押九人。
高淳率領大軍向盧思義靠近。
對方聽到鳴金之聲,後麵監軍,騎馬飛奔撤離,然後方升起的濃煙,剛衝進去就迷失了方向。
隨之大軍先擇唯一沒有濃煙的方向,逃奔。
此事盧思義萬人軍隊到來,火把直接扔入溝壑之內,穀草直接被點燃。
盧思義命令撤兵。
隻聽盧思義身邊一主將大喊:“主公,對方將台不過萬人,我等衝殺,應能擒下對方鎮國大將軍。”
盧思義:“不急,圍殺時刻現在才開啟。”
“命令全軍,展開陣形。”
這位主將乃是盧一,統管所有斥候。
此刻聽命,急忙傳令下去。
高淳趕來,接到命令,亦是帶領騎兵,急速奔波,分散開來。
嘉國。
鳴金聲不斷。
站在帥台之上的鎮國大將軍趙睿,遲遲不見有人影到來。
了望台之上,有人傳信。邳軍騎兵竟然在外圍形成合圍之勢,這讓趙睿感到可笑。
就他們那三萬人馬又怎能抵擋住他們嘉國十九萬大軍。
準確說,此刻,盧思義所有騎兵加在一起,兩萬三千有餘,六千多死於這一場戰爭之中。
一刻鍾,兩刻鍾,半個時辰。
眺望台之上,還是看不見嘉國兵卒大軍身影。
好在濃煙逐漸消散起來。
高淳亦是好奇,為何這般長時間沒有一人衝出來,隻有數千匹戰馬衝了出來,還被義軍全部攔截了下來。
一個時辰,濃煙消,西關之外,黑壓壓,遍地都是完好屍體。
十九萬大軍,就這般倒在了地上。
高淳眼中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盧思義心中沒有任何波瀾。
青州之戰,死亡人數可不止這些。
嘉國鎮國大將軍趙睿。
“噗~!”
一口鮮血吐了出來,這是他領兵的第一仗,戎國,段邵僅用十萬大軍攻了下來;濟北國,段邵用兵不過五萬。然而他領兵二十萬,此刻十九萬死在戰場之上。
他難以置信。
廉卜傻眼。
此刻,義軍全部聚集在盧思義身後,形成一個方隊。
他們內心亦是難以置信。
這就是所謂的火攻嗎?對方身上並沒有火燒的痕跡。
為何他們就死在戰場之上?
沒有人給他們解答。
也許這一場戰鬥結束後,盧思義會給高淳身邊的眾多將領解釋,他們之所以會死,乃是被濃煙嗆死的。
任何人,就算有防毒麵罩,在濃煙之中也無法堅持多長時間,何況他們手中隻有麻布。
趙睿看到了。
站在將台上,終於看到前方黑壓壓一片騎兵到來,不過這並非他嘉國騎兵,而是邳國的。
是護國公帶隊的邳國騎兵。
而他們這方萬人,全部步兵,再無騎兵,最後一支虎豹騎也全部被滅。
“鎮國大將軍,我們撤吧。”
站在趙睿身邊的親衛,此刻大聲提醒道。
然,他們看著趙睿怒目圓睜,不發一言,身體紋絲不動。
“大將軍。”
有人再次大喊一聲,並上前攙扶趙睿。
不動還好,這一動,趙睿的身體,向後倒去。
“大將軍。”
眾親衛,看到這一幕,瞬間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