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鈔票說了算
都穿書了,當然嫁戀愛腦混混啊 作者:七月逍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找托來營造假象,隻能是一時的。
顧晚晚見過太多的店鋪,開業第一天找了一堆人來排隊,熱熱鬧鬧兩天半,然後涼的不能再涼,幾個月後挺不住,關門大吉。
這種營銷方式,其實也不算什麽大毛病,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對了是加分項,用錯了將會是反噬。
“峰哥,你說咱們給一家少送點貨,怎麽樣?一次就十罐,二十罐。不多,小賣店沒迴銷售壓力,不壓貨。他們迴本快,還還有錢繼續進貨。”
剛才,顧晚晚也接到了兩個想要進貨的電話一開口就是200罐。
200罐,光進貨就要700塊錢。
一次拿出這麽多錢進貨,一旦不能及時迴本,勢必會引出很多麻煩。
“媳婦,你說的太對了。”秦峰一聽,馬上反應過來。
媳婦說的好像每次隻送十罐二十罐的很麻煩,其實反而會讓小賣店老板更加渴望他們的奶茶粉。
想通了這些門門道道的秦峰立刻拿起電話,給謝輝打了過去。
“峰哥,這是不是太少了?”謝輝以為峰峰會有別的辦法,沒想到是減少配貨。
電話裏,秦峰不方便解釋,“不少,記住,要是還有人問為什麽禿子叔隻進20罐,你就說廠裏現在送不過來貨,沒家最多進20罐。
還有,再找人拍一天的隊就行,我再給報社打電話,做個宣傳,然後你就撤。”
秦峰交代完,又聯係了玉湖報社的周總編。
寫個小豆腐塊的報道,對於周總編來說,那再簡單不過。
隻要能在他們報紙上刊登廣告,報社所有人的獎金隻多不少。
“周總編,就寫一篇小報道,過幾天有空了我去看您。”
秦峰肯定不是空著手去,就是想告訴對方好處少不了。
“沒問題,秦廠長,這都是小事。我明早就讓記者去,好好寫一篇報道。”
周總編都笑開了花,老唐說的沒錯,哪家報社要是搭上“百樂”,廣告部門的業務就來了,而且其他廠子也會跟風來做廣告。
安排完一切的秦峰,這才舒了一口。
第二天,謝輝安排好人繼續排隊,五十來人的隊伍,隻有前麵十幾人買到了奶茶粉,後麵人還不肯離去。
“大爺,沒有奶茶粉了嗎?家裏小孩非要喝。”
“整個玉湖就你家有貨,昨天不還有那麽多罐嗎?今天咋沒了?”
“是啊,賣的那麽好。”
周圍蹲點的其他小賣店老板一聽,心裏都樂開了花。
他們已經連續來了兩天,甚至有人蹲了三個整天,就是想看看奶茶粉到底好不好賣。
幾個小賣店老板覺得也沒有繼續蹲點兒的必要了,現在趕緊迴去訂貨要緊。
臨走前,大家還互相打聽對方進多少貨,生怕自己定的少了,賺錢少。
“五哥,你打算定多少罐?”
“我啊,還得迴家湊湊錢,有多少錢進多少貨。就是後悔呀,當初不聽媳婦的好了,要不這幾天多賺多少錢。”
“可不是,我家那娘們也敗家,攔著我不讓我上貨。”
男人們嘰嘰喳喳,數落著自家媳婦,變相誇自己多麽英明神武。
“嗐,咱哥幾個趕緊迴去訂貨吧。還有這麽多人排隊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謝輝就在不遠處和前來采訪的記者聊著天,聽見小賣店老板的這幾句,極力忍住才控製好表情。
群眾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
可他們的群眾是雇來的,被金錢“蒙蔽”了雙眼。
經過這波操作,廠裏的訂貨電話被打爆了。
不少小賣店老板迴家都把壓箱底兒的錢拿了出來,甚至還有人找親朋好友借了不少。
最多的一個人湊了足足三千多塊,打算一次進一千罐,想著10天半個月,如果能賣出去,就發大財了。
但給“百樂飲料廠”打電話,卻發現人家廠裏有進貨限製,每家小賣店最多隻能進20罐。
“啥?隻能進20罐?同誌,你是不是說錯了?”
秦峰給兩個廠裏下令,負責接電話的業務員,隻要是接到玉湖的訂貨電話,一次訂貨隻給20罐,對方如果追問原因,一律不解釋。
“沒有弄錯,廠裏規定就是20罐。您要是訂貨,可以留個地址,我們明天統一送貨。”
20罐和1000罐,差距太大了,20罐才能賺70多塊,這離暴富的夢想還早著呢。
電話那頭的小賣店老板歎了口氣,心裏直罵娘,“百樂飲料廠”咋說變就變?
憑啥禿子叔那個小賣店就能進100罐?他們就隻能進20罐?
“你們廠是不是區別對待?禿子叔,就是肥皂廠家屬區的小賣店憑啥能多進貨?”
“所有店都是20罐,不信您可以去打聽。您打聽後再決定進不進貨。”
業務員語氣客氣,但內容卻冷冰冰的。
小賣店老板聽著,有一種對誰都無情的感覺。
人家既然這麽說,那就不怕他打聽。
“我們這邊比較忙,可以等您想好了再來電話。”
見業務員要掛電話,小賣店老板煩躁地抓了下頭發,“哎,先進20罐吧,能每天都進嗎?”
一天20罐,一個月就是600罐,這樣也不是不行,而且自己家裏這些錢也能周轉開,借來的這些錢,還能還迴去。
小賣店老板覺得自己已經退讓了一大步,結果對麵根本不同意這個方案。
“不好意思,我們一周送一次貨,而且隻有銷售完才可以進貨。不過以後廠裏也可能有調整。四天或者五天,目前還不確定,需要等廠裏通知。”
“啥?一周20罐?”
“對,您還進貨嗎?”
小賣店老板心裏難受,聲音哽咽地迴答道:“進,我進貨。”
這種感覺好像是財神已經到了家門口,都敲了門,結果小跑著去開門,還是晚了一步,財神爺走來了,頭都不迴。
有的人哽咽,有的人罵娘,覺得“百樂”廠長的腦子有問題。
“一周才給20罐,放著錢不賺,是不是傻?!”
傻不傻的,小賣店老板說了不算,秦峰也說了不算。
唯有鈔票說了算。
顧晚晚見過太多的店鋪,開業第一天找了一堆人來排隊,熱熱鬧鬧兩天半,然後涼的不能再涼,幾個月後挺不住,關門大吉。
這種營銷方式,其實也不算什麽大毛病,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對了是加分項,用錯了將會是反噬。
“峰哥,你說咱們給一家少送點貨,怎麽樣?一次就十罐,二十罐。不多,小賣店沒迴銷售壓力,不壓貨。他們迴本快,還還有錢繼續進貨。”
剛才,顧晚晚也接到了兩個想要進貨的電話一開口就是200罐。
200罐,光進貨就要700塊錢。
一次拿出這麽多錢進貨,一旦不能及時迴本,勢必會引出很多麻煩。
“媳婦,你說的太對了。”秦峰一聽,馬上反應過來。
媳婦說的好像每次隻送十罐二十罐的很麻煩,其實反而會讓小賣店老板更加渴望他們的奶茶粉。
想通了這些門門道道的秦峰立刻拿起電話,給謝輝打了過去。
“峰哥,這是不是太少了?”謝輝以為峰峰會有別的辦法,沒想到是減少配貨。
電話裏,秦峰不方便解釋,“不少,記住,要是還有人問為什麽禿子叔隻進20罐,你就說廠裏現在送不過來貨,沒家最多進20罐。
還有,再找人拍一天的隊就行,我再給報社打電話,做個宣傳,然後你就撤。”
秦峰交代完,又聯係了玉湖報社的周總編。
寫個小豆腐塊的報道,對於周總編來說,那再簡單不過。
隻要能在他們報紙上刊登廣告,報社所有人的獎金隻多不少。
“周總編,就寫一篇小報道,過幾天有空了我去看您。”
秦峰肯定不是空著手去,就是想告訴對方好處少不了。
“沒問題,秦廠長,這都是小事。我明早就讓記者去,好好寫一篇報道。”
周總編都笑開了花,老唐說的沒錯,哪家報社要是搭上“百樂”,廣告部門的業務就來了,而且其他廠子也會跟風來做廣告。
安排完一切的秦峰,這才舒了一口。
第二天,謝輝安排好人繼續排隊,五十來人的隊伍,隻有前麵十幾人買到了奶茶粉,後麵人還不肯離去。
“大爺,沒有奶茶粉了嗎?家裏小孩非要喝。”
“整個玉湖就你家有貨,昨天不還有那麽多罐嗎?今天咋沒了?”
“是啊,賣的那麽好。”
周圍蹲點的其他小賣店老板一聽,心裏都樂開了花。
他們已經連續來了兩天,甚至有人蹲了三個整天,就是想看看奶茶粉到底好不好賣。
幾個小賣店老板覺得也沒有繼續蹲點兒的必要了,現在趕緊迴去訂貨要緊。
臨走前,大家還互相打聽對方進多少貨,生怕自己定的少了,賺錢少。
“五哥,你打算定多少罐?”
“我啊,還得迴家湊湊錢,有多少錢進多少貨。就是後悔呀,當初不聽媳婦的好了,要不這幾天多賺多少錢。”
“可不是,我家那娘們也敗家,攔著我不讓我上貨。”
男人們嘰嘰喳喳,數落著自家媳婦,變相誇自己多麽英明神武。
“嗐,咱哥幾個趕緊迴去訂貨吧。還有這麽多人排隊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謝輝就在不遠處和前來采訪的記者聊著天,聽見小賣店老板的這幾句,極力忍住才控製好表情。
群眾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
可他們的群眾是雇來的,被金錢“蒙蔽”了雙眼。
經過這波操作,廠裏的訂貨電話被打爆了。
不少小賣店老板迴家都把壓箱底兒的錢拿了出來,甚至還有人找親朋好友借了不少。
最多的一個人湊了足足三千多塊,打算一次進一千罐,想著10天半個月,如果能賣出去,就發大財了。
但給“百樂飲料廠”打電話,卻發現人家廠裏有進貨限製,每家小賣店最多隻能進20罐。
“啥?隻能進20罐?同誌,你是不是說錯了?”
秦峰給兩個廠裏下令,負責接電話的業務員,隻要是接到玉湖的訂貨電話,一次訂貨隻給20罐,對方如果追問原因,一律不解釋。
“沒有弄錯,廠裏規定就是20罐。您要是訂貨,可以留個地址,我們明天統一送貨。”
20罐和1000罐,差距太大了,20罐才能賺70多塊,這離暴富的夢想還早著呢。
電話那頭的小賣店老板歎了口氣,心裏直罵娘,“百樂飲料廠”咋說變就變?
憑啥禿子叔那個小賣店就能進100罐?他們就隻能進20罐?
“你們廠是不是區別對待?禿子叔,就是肥皂廠家屬區的小賣店憑啥能多進貨?”
“所有店都是20罐,不信您可以去打聽。您打聽後再決定進不進貨。”
業務員語氣客氣,但內容卻冷冰冰的。
小賣店老板聽著,有一種對誰都無情的感覺。
人家既然這麽說,那就不怕他打聽。
“我們這邊比較忙,可以等您想好了再來電話。”
見業務員要掛電話,小賣店老板煩躁地抓了下頭發,“哎,先進20罐吧,能每天都進嗎?”
一天20罐,一個月就是600罐,這樣也不是不行,而且自己家裏這些錢也能周轉開,借來的這些錢,還能還迴去。
小賣店老板覺得自己已經退讓了一大步,結果對麵根本不同意這個方案。
“不好意思,我們一周送一次貨,而且隻有銷售完才可以進貨。不過以後廠裏也可能有調整。四天或者五天,目前還不確定,需要等廠裏通知。”
“啥?一周20罐?”
“對,您還進貨嗎?”
小賣店老板心裏難受,聲音哽咽地迴答道:“進,我進貨。”
這種感覺好像是財神已經到了家門口,都敲了門,結果小跑著去開門,還是晚了一步,財神爺走來了,頭都不迴。
有的人哽咽,有的人罵娘,覺得“百樂”廠長的腦子有問題。
“一周才給20罐,放著錢不賺,是不是傻?!”
傻不傻的,小賣店老板說了不算,秦峰也說了不算。
唯有鈔票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