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陰宅
吃瓜日常:我算卦很靈 作者:東北知了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璐不知道自己怎麽把後麵都聽完的,她恍惚間覺得廣場那些阿姨們說的很有道理。
她現在就像自己最討厭的聖母,妄想把沼澤中的人拉出來。
韓璐一開始還氣得渾身發抖,後麵就越來越平靜。
既然現在知道是怎麽迴事了,她就不想繼續和李夢涵糾纏。
不過她從不擅長處理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隻能選擇給媽媽打電話。
所以等人離開後,她徑直去找班主任借手機,給正在實驗室的韓媽媽撥了過去。
等她一五一十把情況全都和媽媽說完後,氣得韓媽差點沒把試劑瓶摔了。
韓璐從小就極為懂事,所以她省心習慣了,很多事都丟給她不管,沒想到在她的疏漏下險些釀成大禍。
“乖寶,媽媽給你轉學吧,媽媽給你到時讓你爸找關係到青大附中讀一年,學籍還保留在十七中,高考時迴這邊考就行。”
韓媽媽倒不是不想給對方點懲罰,但這種嚇唬人的戲碼,隻要沒造成嚴重後果,頂多就是拘留。
可拘留都是有期限的,等他們出來萬一報複呢?
她和韓爸爸的工作性質,不允許他們長時間陪在女兒身邊,所以她隻能想到這麽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有些傻逼惹不起還是躲得起的,何況李夢涵那小姑娘這麽能折騰,沒準以後還會鬧出什麽幺蛾子,怎麽想都不如換個地方的好。
韓璐乖乖點頭,“好的媽媽。”
之後她就聽從母親的安排,和班主任說了一聲就請假迴宿舍收拾行李去了。
以後李夢涵怎麽樣都和她沒有任何關係,她不是救世主,顧好自己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七點,劉慧和白老太太一起來學校門口接了宋辭,三人往目的地而去。
白老太太的夫家姓周,老家就在青城下轄的周家村。
臨近中午時,宋辭三人終於到了周家村,有個中年人正等在村頭的岔路口。
劉慧停車後,白老太太下車和對方寒暄了幾句。
宋辭從兩人的交談中,知道這個人是周老先生隔房的堂侄,叫周勝。
周勝和白老太太寒暄完,就騎著電動車在前麵領路,車就跟在他身後,一路開到了河邊。
這裏也不是最終的目的地,還要過橋後繼續往山裏走。
宋辭為了表示自己的專業,昨天特意去買了個羅盤,這會兒一邊吸收生氣一邊到處查看。
別看周家村的人都姓周,但他們並不是同一個祖宗,不是出自同一支,祖墳更是不在一處。
宋辭一路從青城過來看到了很多山,這裏本就是個山多的城市,就連下轄的村子也是如此。
周家村西、北兩個方向都有山,尤其北側是連在一起的六個山頭。
所以有的人家墳在耕地裏,有的人家在山坡上,也有的在山坳裏。
宋辭一路走過來已經看到了好幾次,三五個墳堆聚集在一起。
拐個彎,順著半山腰上去就是周老先生家的墳地了。
宋辭看著附近的地形,還有略帶潮意的土地,忍不住眉心輕蹙。
還沒到目的地,她就已經對這裏的地形隱隱有了猜測,等到了墳地一看,果然是“水破天心”格局。
一條從山上下來的小溪,非常巧的從周老先生墳前流過。
說到這個格局,就不得不涉及到天心水的問題。
所謂“天心水”,就是指穴前明堂正中的溪流、湖泊、池沼等水。
(名詞解釋:明堂——風水術中稱陽宅大門前麵或陰宅前方的範圍為明堂,是地氣聚合的處所。)
天心水最忌諱穿、插、射、衝或反背無情,這種格局被稱為“水破天心”。
在風水學上,明堂要是有這樣的水,葬在這裏的人家是會絕嗣的。
宋辭圍著周老先生的墳地看了一圈,這裏一共有五座墳。
其中包括周老先生的父母、大哥,以及周老先生和白老太太的兒子。
宋辭又順著水流往山上走去,將近半小時後又重新迴到墳地。
這條小溪是從山上的一處泉眼溢出來的,天長日久,就衝刷出了這麽一條溪流。
宋辭把情況解釋給三人聽。
白老太太的眼淚立即掉了下來,她身形不穩,靠坐在兒子的墓碑前,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
劉慧也紅了眼,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造成養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原因竟然是墳地的風水。
周勝則是目光驚異的盯著宋辭看,這個漂亮的小姑娘竟然是個風水師!
他是聽說過堂嬸收養的義女還有個女兒的,隻是一直沒什麽機會見麵。
所以今天看到宋辭,他第一反應就以為是劉慧的女兒。
後來上山的過程中,他覺察出堂嬸和劉慧對這小姑娘的態度不一般,當時還有些奇怪呢,現在是徹底明白了。
周勝又打量了宋辭好幾眼,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年輕的風水師,而且對方還有些實力的樣子。
宋辭自打開始算卦後,用這樣眼神看她的人簡直不要太多,半點不會放在心上。
白老太太哭過後,好一會兒心情才平複下來,她想起之前看的兩塊地。
“大師,我想遷墳,你能幫著給選個地方嗎?”
周勝嘴唇動了動,想說人都已經死光了,還遷墳有什麽意義,但終究沒敢問出口。
乖乖按照堂嬸的意思,領著宋辭分別往兩個地方去。
“大、呃,大師,你可真夠年輕的哈!”
周勝想和宋辭說話,但又不知道怎麽和這個歲數的小姑娘打交道,一時有些緊張,說話就有些結巴。
宋辭微微一笑,“我從小跟著家中長輩學習,算是家學淵源吧!”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剛下山不久,宋辭就看到一行十多個人扛著鐵鍬往另一邊的山坡走去,不由奇怪。
“那些人是要幹嘛?”
周勝也看見了,他很快在其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想了想說道,“周老二家找人看的日子,今天也要遷墳呢!”
聽說也是要遷墳,宋辭又往那邊看了兩眼,之後才繼續往山下走去。
很快,她就看到了白老太太備選的兩塊地。
她現在就像自己最討厭的聖母,妄想把沼澤中的人拉出來。
韓璐一開始還氣得渾身發抖,後麵就越來越平靜。
既然現在知道是怎麽迴事了,她就不想繼續和李夢涵糾纏。
不過她從不擅長處理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隻能選擇給媽媽打電話。
所以等人離開後,她徑直去找班主任借手機,給正在實驗室的韓媽媽撥了過去。
等她一五一十把情況全都和媽媽說完後,氣得韓媽差點沒把試劑瓶摔了。
韓璐從小就極為懂事,所以她省心習慣了,很多事都丟給她不管,沒想到在她的疏漏下險些釀成大禍。
“乖寶,媽媽給你轉學吧,媽媽給你到時讓你爸找關係到青大附中讀一年,學籍還保留在十七中,高考時迴這邊考就行。”
韓媽媽倒不是不想給對方點懲罰,但這種嚇唬人的戲碼,隻要沒造成嚴重後果,頂多就是拘留。
可拘留都是有期限的,等他們出來萬一報複呢?
她和韓爸爸的工作性質,不允許他們長時間陪在女兒身邊,所以她隻能想到這麽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有些傻逼惹不起還是躲得起的,何況李夢涵那小姑娘這麽能折騰,沒準以後還會鬧出什麽幺蛾子,怎麽想都不如換個地方的好。
韓璐乖乖點頭,“好的媽媽。”
之後她就聽從母親的安排,和班主任說了一聲就請假迴宿舍收拾行李去了。
以後李夢涵怎麽樣都和她沒有任何關係,她不是救世主,顧好自己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七點,劉慧和白老太太一起來學校門口接了宋辭,三人往目的地而去。
白老太太的夫家姓周,老家就在青城下轄的周家村。
臨近中午時,宋辭三人終於到了周家村,有個中年人正等在村頭的岔路口。
劉慧停車後,白老太太下車和對方寒暄了幾句。
宋辭從兩人的交談中,知道這個人是周老先生隔房的堂侄,叫周勝。
周勝和白老太太寒暄完,就騎著電動車在前麵領路,車就跟在他身後,一路開到了河邊。
這裏也不是最終的目的地,還要過橋後繼續往山裏走。
宋辭為了表示自己的專業,昨天特意去買了個羅盤,這會兒一邊吸收生氣一邊到處查看。
別看周家村的人都姓周,但他們並不是同一個祖宗,不是出自同一支,祖墳更是不在一處。
宋辭一路從青城過來看到了很多山,這裏本就是個山多的城市,就連下轄的村子也是如此。
周家村西、北兩個方向都有山,尤其北側是連在一起的六個山頭。
所以有的人家墳在耕地裏,有的人家在山坡上,也有的在山坳裏。
宋辭一路走過來已經看到了好幾次,三五個墳堆聚集在一起。
拐個彎,順著半山腰上去就是周老先生家的墳地了。
宋辭看著附近的地形,還有略帶潮意的土地,忍不住眉心輕蹙。
還沒到目的地,她就已經對這裏的地形隱隱有了猜測,等到了墳地一看,果然是“水破天心”格局。
一條從山上下來的小溪,非常巧的從周老先生墳前流過。
說到這個格局,就不得不涉及到天心水的問題。
所謂“天心水”,就是指穴前明堂正中的溪流、湖泊、池沼等水。
(名詞解釋:明堂——風水術中稱陽宅大門前麵或陰宅前方的範圍為明堂,是地氣聚合的處所。)
天心水最忌諱穿、插、射、衝或反背無情,這種格局被稱為“水破天心”。
在風水學上,明堂要是有這樣的水,葬在這裏的人家是會絕嗣的。
宋辭圍著周老先生的墳地看了一圈,這裏一共有五座墳。
其中包括周老先生的父母、大哥,以及周老先生和白老太太的兒子。
宋辭又順著水流往山上走去,將近半小時後又重新迴到墳地。
這條小溪是從山上的一處泉眼溢出來的,天長日久,就衝刷出了這麽一條溪流。
宋辭把情況解釋給三人聽。
白老太太的眼淚立即掉了下來,她身形不穩,靠坐在兒子的墓碑前,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
劉慧也紅了眼,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造成養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原因竟然是墳地的風水。
周勝則是目光驚異的盯著宋辭看,這個漂亮的小姑娘竟然是個風水師!
他是聽說過堂嬸收養的義女還有個女兒的,隻是一直沒什麽機會見麵。
所以今天看到宋辭,他第一反應就以為是劉慧的女兒。
後來上山的過程中,他覺察出堂嬸和劉慧對這小姑娘的態度不一般,當時還有些奇怪呢,現在是徹底明白了。
周勝又打量了宋辭好幾眼,他從來沒見過這樣年輕的風水師,而且對方還有些實力的樣子。
宋辭自打開始算卦後,用這樣眼神看她的人簡直不要太多,半點不會放在心上。
白老太太哭過後,好一會兒心情才平複下來,她想起之前看的兩塊地。
“大師,我想遷墳,你能幫著給選個地方嗎?”
周勝嘴唇動了動,想說人都已經死光了,還遷墳有什麽意義,但終究沒敢問出口。
乖乖按照堂嬸的意思,領著宋辭分別往兩個地方去。
“大、呃,大師,你可真夠年輕的哈!”
周勝想和宋辭說話,但又不知道怎麽和這個歲數的小姑娘打交道,一時有些緊張,說話就有些結巴。
宋辭微微一笑,“我從小跟著家中長輩學習,算是家學淵源吧!”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剛下山不久,宋辭就看到一行十多個人扛著鐵鍬往另一邊的山坡走去,不由奇怪。
“那些人是要幹嘛?”
周勝也看見了,他很快在其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想了想說道,“周老二家找人看的日子,今天也要遷墳呢!”
聽說也是要遷墳,宋辭又往那邊看了兩眼,之後才繼續往山下走去。
很快,她就看到了白老太太備選的兩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