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山
吃瓜日常:我算卦很靈 作者:東北知了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過完年是不是有打算和你男朋友出去玩?”
伍小滿微愣,“確實有這個打算,到時還要看一下我們倆的成績,要是考上了,就出去玩幾天。”
“你們打算去爬山?”
伍小滿驚訝,“你怎麽知道?”
沒等宋辭繼續說她就自顧自解釋了去爬山的原因。
“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以前和同宿舍的去過泰山,當時出了點意外沒玩好,這次想換成太行山,領略下自然風光。”
宋辭剛剛已經在天眼中看過了,所以聽她這樣說半點不意外。
“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去的好,你可以選擇去別的地方旅遊,但是不要選擇任何有山的地方。”
“為什麽?”
宋辭細白的手指點了點桌子。
“我用通俗點的方式解釋,就是你的八字和山相衝,無論你靠近任何一個山,都容易出意外。”
伍小滿蹙眉,有些不信,她以前從沒聽過這種說法。
“還有這種說法?”
宋辭十分肯定的點頭,“你想想,你從小到大是不是每次爬山都會受傷?”
聽她這麽說,伍小滿仔細迴憶起來。
遠的她不記得了,但相對較近的還記得。
高一時和同班同學去爬大雁山 ,整座山能有二三百米高,有修的整整齊齊的台階直通上麵的烈士紀念塔。
同學們都爬過很多次了,半點事都沒有。
可伍小滿爬的時候卻出了意外,她剛爬不久就摔倒了,骨碌碌從台階上滾了下去。
好在那會兒還沒爬太高,一路滾下去她注意著護住頭部。
到後來隻是胳膊骨裂,身上青紫了很多地方,養了三個多月才好。
高二高三她都沒時間出去玩,等到大一時和同宿舍的人去泰山,她踩中一塊滑落的山石,一個大劈叉抻到筋,沒站穩狠狠摔了一跤。
後來是幾個同學攙著她下山的,臨近山下時又摔了一次,下巴到現在還有個疤。
她正迴憶更早以前的事呢,伍伯進來了。
“宋丫頭說的沒錯,你不說我還沒感覺,可你一說我才發現確實是這樣,我這孫女每次上山,就沒有不受傷迴來的時候!”
以前在伍伯老家的房子,伍小滿和村裏那幫皮小子上山下河,每次上山都要受點傷,扭腳都是最基本的。
還有次掉進了不知道誰挖的陷阱裏,被裏麵倒著插的竹簽紮中大腿,還是送到市裏醫院手術才好的。
受了那麽多次傷,可他們竟然拿從沒想過是這方麵原因,伍伯越想越覺得心驚。
“那小滿應該怎麽辦,不靠近山就行嗎?”
宋辭點頭,“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了,隻要自己不去山上,也不會有人把她架上去。”
見伍小滿還是不太死心的樣子,她抽了抽嘴角。
“之前那些隻能算是小打小鬧,隨著你年齡的增長,這種衝力逐漸加強,如果你再往山上去,就不隻是受傷那麽簡單了,十有八九會直接喪命。”
“喪命?”伍小滿渾身一抖,“我去的地方都是人工開鑿過的,不去荒無人煙的深山——”
宋辭搖搖頭,“人要是想在山上出點事那可太簡單了,尤其是這樣陡峭的山,隨便掉落個山石砸在你頭上,跟高空拋物是一個道理。”
伍小滿想到之前看到過的新聞,那些被砸死的人腦漿都出來了,而且腦袋也會被砸扁,紅紅白白的一團特別惡心。
在山上被砸了,即使送醫院恐怕也來不及了。
“那我不去了,我去海邊總行了吧?”
“當然,隻要不靠近山就可以。”
伍小滿猛點頭,忽然想起來宋辭還沒說她和男朋友會怎麽樣,可爺爺在這她也不好意思追再問,隻能隨便說了點別的,就依依不舍的跟著爺爺離開了。
宋辭當然不是忘了,伍小滿的死劫還沒過去,現在說感情還太遠了。
而且事情就發生在半年後,到時候如果她還在茶館,可以再提醒伍伯。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著,宋辭在這也待的很習慣,眼看著時間就要進入二月份時,忽然接到了姑姑的電話。
“小辭,你學校應該早就放假了吧?怎麽一直沒迴來呢,姑姑把房間都收拾好了,等你迴來過年呢!”
一道溫和的女聲從聽筒中傳來。
宋辭的姑姑宋明嵐是宋家那輩唯一的女孩,排行老二,比宋辭的爸爸大三歲。
不過宋明嵐並沒受到家中長輩重視,反而因為是長女,需要幫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弟弟,要做的更多。
兩年前宋爸宋媽意外去世,宋辭曾經在姑姑家住過一段時間。
父母剛離世,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候,住在姑姑家,身邊也算有親人相伴。
隻是宋明嵐天生脾氣好,性格軟和,嫁的人家卻不太好。
宋辭在那住的三個月裏,聽了不少來自宋明嵐婆婆的冷嘲熱諷,她心情緩過來後就搬去了學校宿舍。
宋辭不想讓姑姑難做。
後來她考上了青城理工,姑姑抱著她哭了一場,臨走時偷偷塞給她兩千塊錢。
其實這兩年姑侄倆聯係的不多,但有個親人在遠方牽掛你,總是件讓人溫暖的事。
“姑姑,我在這邊找了份工作,要等到小年才放假。”
宋辭軟聲迴道。
“那你放假了一定得迴來,”宋明嵐很心疼她,“不要太累著自己了,你翻過年才二十歲,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要是錢不夠了可以和姑姑說……”
兩人隨便聊了些,宋辭就掛斷了電話。
她去年過年就沒迴去,一直留在青城,隻為了賺過年時的那點加班費。
但今年沒這個必要,宋辭掏出手機,打算買票迴去一趟。
然而她看了一圈,無論是哪種交通工具,現在都買不到票了。
宋辭的老家在金市,距離青城五百多公裏,乘坐高鐵也要將近四小時車程。
如果實在買不到票就要看一下有沒有順風車可以搭,到時候可以跟人拚車。
正當她想著要不要在網上發布拚車信息時,新的求卦人到了。
伍小滿微愣,“確實有這個打算,到時還要看一下我們倆的成績,要是考上了,就出去玩幾天。”
“你們打算去爬山?”
伍小滿驚訝,“你怎麽知道?”
沒等宋辭繼續說她就自顧自解釋了去爬山的原因。
“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以前和同宿舍的去過泰山,當時出了點意外沒玩好,這次想換成太行山,領略下自然風光。”
宋辭剛剛已經在天眼中看過了,所以聽她這樣說半點不意外。
“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去的好,你可以選擇去別的地方旅遊,但是不要選擇任何有山的地方。”
“為什麽?”
宋辭細白的手指點了點桌子。
“我用通俗點的方式解釋,就是你的八字和山相衝,無論你靠近任何一個山,都容易出意外。”
伍小滿蹙眉,有些不信,她以前從沒聽過這種說法。
“還有這種說法?”
宋辭十分肯定的點頭,“你想想,你從小到大是不是每次爬山都會受傷?”
聽她這麽說,伍小滿仔細迴憶起來。
遠的她不記得了,但相對較近的還記得。
高一時和同班同學去爬大雁山 ,整座山能有二三百米高,有修的整整齊齊的台階直通上麵的烈士紀念塔。
同學們都爬過很多次了,半點事都沒有。
可伍小滿爬的時候卻出了意外,她剛爬不久就摔倒了,骨碌碌從台階上滾了下去。
好在那會兒還沒爬太高,一路滾下去她注意著護住頭部。
到後來隻是胳膊骨裂,身上青紫了很多地方,養了三個多月才好。
高二高三她都沒時間出去玩,等到大一時和同宿舍的人去泰山,她踩中一塊滑落的山石,一個大劈叉抻到筋,沒站穩狠狠摔了一跤。
後來是幾個同學攙著她下山的,臨近山下時又摔了一次,下巴到現在還有個疤。
她正迴憶更早以前的事呢,伍伯進來了。
“宋丫頭說的沒錯,你不說我還沒感覺,可你一說我才發現確實是這樣,我這孫女每次上山,就沒有不受傷迴來的時候!”
以前在伍伯老家的房子,伍小滿和村裏那幫皮小子上山下河,每次上山都要受點傷,扭腳都是最基本的。
還有次掉進了不知道誰挖的陷阱裏,被裏麵倒著插的竹簽紮中大腿,還是送到市裏醫院手術才好的。
受了那麽多次傷,可他們竟然拿從沒想過是這方麵原因,伍伯越想越覺得心驚。
“那小滿應該怎麽辦,不靠近山就行嗎?”
宋辭點頭,“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了,隻要自己不去山上,也不會有人把她架上去。”
見伍小滿還是不太死心的樣子,她抽了抽嘴角。
“之前那些隻能算是小打小鬧,隨著你年齡的增長,這種衝力逐漸加強,如果你再往山上去,就不隻是受傷那麽簡單了,十有八九會直接喪命。”
“喪命?”伍小滿渾身一抖,“我去的地方都是人工開鑿過的,不去荒無人煙的深山——”
宋辭搖搖頭,“人要是想在山上出點事那可太簡單了,尤其是這樣陡峭的山,隨便掉落個山石砸在你頭上,跟高空拋物是一個道理。”
伍小滿想到之前看到過的新聞,那些被砸死的人腦漿都出來了,而且腦袋也會被砸扁,紅紅白白的一團特別惡心。
在山上被砸了,即使送醫院恐怕也來不及了。
“那我不去了,我去海邊總行了吧?”
“當然,隻要不靠近山就可以。”
伍小滿猛點頭,忽然想起來宋辭還沒說她和男朋友會怎麽樣,可爺爺在這她也不好意思追再問,隻能隨便說了點別的,就依依不舍的跟著爺爺離開了。
宋辭當然不是忘了,伍小滿的死劫還沒過去,現在說感情還太遠了。
而且事情就發生在半年後,到時候如果她還在茶館,可以再提醒伍伯。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著,宋辭在這也待的很習慣,眼看著時間就要進入二月份時,忽然接到了姑姑的電話。
“小辭,你學校應該早就放假了吧?怎麽一直沒迴來呢,姑姑把房間都收拾好了,等你迴來過年呢!”
一道溫和的女聲從聽筒中傳來。
宋辭的姑姑宋明嵐是宋家那輩唯一的女孩,排行老二,比宋辭的爸爸大三歲。
不過宋明嵐並沒受到家中長輩重視,反而因為是長女,需要幫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弟弟,要做的更多。
兩年前宋爸宋媽意外去世,宋辭曾經在姑姑家住過一段時間。
父母剛離世,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候,住在姑姑家,身邊也算有親人相伴。
隻是宋明嵐天生脾氣好,性格軟和,嫁的人家卻不太好。
宋辭在那住的三個月裏,聽了不少來自宋明嵐婆婆的冷嘲熱諷,她心情緩過來後就搬去了學校宿舍。
宋辭不想讓姑姑難做。
後來她考上了青城理工,姑姑抱著她哭了一場,臨走時偷偷塞給她兩千塊錢。
其實這兩年姑侄倆聯係的不多,但有個親人在遠方牽掛你,總是件讓人溫暖的事。
“姑姑,我在這邊找了份工作,要等到小年才放假。”
宋辭軟聲迴道。
“那你放假了一定得迴來,”宋明嵐很心疼她,“不要太累著自己了,你翻過年才二十歲,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要是錢不夠了可以和姑姑說……”
兩人隨便聊了些,宋辭就掛斷了電話。
她去年過年就沒迴去,一直留在青城,隻為了賺過年時的那點加班費。
但今年沒這個必要,宋辭掏出手機,打算買票迴去一趟。
然而她看了一圈,無論是哪種交通工具,現在都買不到票了。
宋辭的老家在金市,距離青城五百多公裏,乘坐高鐵也要將近四小時車程。
如果實在買不到票就要看一下有沒有順風車可以搭,到時候可以跟人拚車。
正當她想著要不要在網上發布拚車信息時,新的求卦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