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內情
吃瓜日常:我算卦很靈 作者:東北知了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繼生?”
見宋辭疑惑,羅珊珊主動解釋。
“羅繼生是我的一位堂叔,他爸爸和我爺爺是親兄弟,我們兩家走的還算近。”
但是感覺奶奶嘴上不說,心裏不是很喜歡這位堂叔。
羅珊珊也不懂為什麽,她就是有感覺。
而且每次堂叔過來後,奶奶都會心情不好一段時間。
宋辭點點頭,這才知道羅繼生和羅家的關係。
“那位羅先生這次過來時,他是不是還曾帶來了什麽東西,我的卦象顯示,你要找的首飾盒和那東西放在一起了。”
羅奶奶先是皺眉,繼而恍然大悟。
她想到就要做,顫顫巍巍的下了床,朝著另一個閑置的臥室走去,羅珊珊趕忙跟上去扶著老太太。
沒多會兒兩人就一起迴來了,羅奶奶手裏還抱著個不小的盒子,她眉開眼笑。
“在這呢,在這呢,哎呦我的心總算踏實了,以後到黃泉下也有臉見老頭子了!”
老太太坐在床邊,當著宋辭和羅珊珊的麵打開盒子,裏麵除了一個造型古樸的首飾盒外,還有個不大的木盒子。
宋辭在看到木盒子的瞬間,頓時蹙起眉來。
羅奶奶還沒感覺到異常,她十分愛惜的把首飾盒拿出來,一臉懷念。
“當初你爺爺是在我們結婚時把這東西交到我手上的,說給我裝首飾用,可那個年代哪裏有什麽首飾,我也就把它藏起來了。”
原本這東西羅奶奶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媳婦,她也確實是這麽打算的。
可後來兒子給自己找迴來的那個兒媳婦,從看第一眼時就知道兩人氣場不和。
等她嫁進來後,更是沒少跟自己這個老婆子吵架,羅奶奶一看,就幹脆不把首飾盒給出去了。
後來兒媳婦離婚走了,兒子也又找了新的媳婦,羅奶奶仍舊誰都沒給。
她原本想著在自己死之前傳給孫媳婦,隻可惜,兒子老婆換了好幾個,卻隻生了一個孫女。
所以羅奶奶這次到處找首飾盒,就是想著趁著自己還沒糊塗,把這東西傳給孫女。
宋辭不知道她這個想法,即使知道也不會說什麽。
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和首飾盒放在一起的木盒子,宋辭在天眼中看到,這東西還是羅繼生拿過來的。
羅奶奶也順著宋辭的視線看到了木盒子,她嘴角的笑意頓了頓。
“這是繼生那天拿過來的,說是和老板出差看見這個鐲子不錯,是什麽黑玉的,能養身體,就買來孝敬我,讓我平時戴著玩。”
宋辭用天眼看時就曾留意過這個鐲子,當時羅奶奶把這東西戴在手腕上她就察覺了不對。
後麵老太太自己把鐲子摘掉了,她也就按下不提。
即使隔著盒子,仍舊能看到不停外溢的陰氣。
說起鐲子,羅奶奶打開木盒,把鐲子拿起來對著陽光照了照。
“這鐲子好看是挺好看,一看就挺貴的,可我一輩子手腕上都沒戴過什麽東西,戴了兩天都不習慣,總覺得手腕冰涼冰涼的,半夜都覺得手冷,就幹脆摘下來了。”
即使不冷她也不願意戴,無關乎鐲子,隻是因為羅繼生這個人。
但她卻不會這樣說。
“我對玉石也不懂,隻在電視上看過什麽暖玉寒玉的,想著這鐲子可能是寒玉做的,打算留到夏天最熱的時候戴呢!”
宋辭卻忽然開口問,“羅奶奶,你和這位堂侄之間有什麽過節嗎?或者你什麽時候得罪過他?”
羅奶奶頓了頓,好一會兒才想明白宋辭是什麽意思。
“沒有啊,丫頭你為什麽這麽問?”
“這就奇怪了,既然你們沒有過節,對方為什麽要用鐲子害你?”
羅奶奶悚然一驚,如同被熱水燙到一樣,直接把手鐲扔在了床上。
宋辭伸手拿起來,手鐲一入手果然如同她猜想的那樣,沁涼沁涼的。
而且在涼意中還夾雜了些陰寒,絲絲縷縷的往人皮膚裏鑽。
“這手鐲觸手冰涼並不是因為用的是寒玉,而是因為這是下麵出土來的,天長日久的戴在死人手上,不可避免的沾染上陰氣。”
“這樣的鐲子要是普通人戴,也就是影響運勢,碰上時運不濟的人,功效加倍更加倒黴,甚至會小病一場,但您身體本就不好——”
後麵的就不用宋辭說她也能想明白,身體本就不好,再加上鐲子的催化,那還有個好了?
宋辭見羅奶奶已經想明白了,這才繼續解釋。
“而且您仔細迴憶下,手術以後你原本的身體情況應該會有好轉,可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身體不止沒好,反而還有了愈加惡化的趨勢。”
“對對對!”
羅奶奶連連點頭,就是因為身體越來越差,她才覺得自己恐怕時日無多。
人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就忍不住胡思亂想,想念已經故去的人,她才要把首飾盒找出來。
傳下去,就能有臉到下麵見死去的老頭子。
卻沒想到孫女找來的這個小姑娘,竟然算出了這麽多。
羅珊珊聽明白是怎麽迴事後,拍桌子激動道,“堂叔怎麽能這樣,我找他去!”
卻見麵色溫和的老太太忽然沉下臉,“不許去!”
羅珊珊停下腳步,不忿的迴過頭來。
“他都那麽害您了,怎麽還不讓我去找他!”
羅奶奶卻仿佛看不見孫女的不滿,低垂著眼瞼。
“興許你堂叔也是被人哄騙了,他上哪知道什麽陰氣不陰氣的,肯定是不小心的。”
“怎麽可能不小心——”
羅珊珊根本不信,但她的所有憤憤不平都被老太太毫不猶豫的鎮壓了。
宋辭見狀,眸光微動,她看的果然沒錯,這其中絕對有內情。
原本宋辭在天眼中看到羅繼生還沒覺得奇怪,可等她退出來後再去看羅奶奶的麵相,就忽然發現了異常。
這兩人的相貌沒有半點相似,但麵相上看,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親母子。
親母子沒生活在一起,還變成了兩房的人,這其中恐怕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內情。
見宋辭疑惑,羅珊珊主動解釋。
“羅繼生是我的一位堂叔,他爸爸和我爺爺是親兄弟,我們兩家走的還算近。”
但是感覺奶奶嘴上不說,心裏不是很喜歡這位堂叔。
羅珊珊也不懂為什麽,她就是有感覺。
而且每次堂叔過來後,奶奶都會心情不好一段時間。
宋辭點點頭,這才知道羅繼生和羅家的關係。
“那位羅先生這次過來時,他是不是還曾帶來了什麽東西,我的卦象顯示,你要找的首飾盒和那東西放在一起了。”
羅奶奶先是皺眉,繼而恍然大悟。
她想到就要做,顫顫巍巍的下了床,朝著另一個閑置的臥室走去,羅珊珊趕忙跟上去扶著老太太。
沒多會兒兩人就一起迴來了,羅奶奶手裏還抱著個不小的盒子,她眉開眼笑。
“在這呢,在這呢,哎呦我的心總算踏實了,以後到黃泉下也有臉見老頭子了!”
老太太坐在床邊,當著宋辭和羅珊珊的麵打開盒子,裏麵除了一個造型古樸的首飾盒外,還有個不大的木盒子。
宋辭在看到木盒子的瞬間,頓時蹙起眉來。
羅奶奶還沒感覺到異常,她十分愛惜的把首飾盒拿出來,一臉懷念。
“當初你爺爺是在我們結婚時把這東西交到我手上的,說給我裝首飾用,可那個年代哪裏有什麽首飾,我也就把它藏起來了。”
原本這東西羅奶奶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媳婦,她也確實是這麽打算的。
可後來兒子給自己找迴來的那個兒媳婦,從看第一眼時就知道兩人氣場不和。
等她嫁進來後,更是沒少跟自己這個老婆子吵架,羅奶奶一看,就幹脆不把首飾盒給出去了。
後來兒媳婦離婚走了,兒子也又找了新的媳婦,羅奶奶仍舊誰都沒給。
她原本想著在自己死之前傳給孫媳婦,隻可惜,兒子老婆換了好幾個,卻隻生了一個孫女。
所以羅奶奶這次到處找首飾盒,就是想著趁著自己還沒糊塗,把這東西傳給孫女。
宋辭不知道她這個想法,即使知道也不會說什麽。
她的目光一直盯著和首飾盒放在一起的木盒子,宋辭在天眼中看到,這東西還是羅繼生拿過來的。
羅奶奶也順著宋辭的視線看到了木盒子,她嘴角的笑意頓了頓。
“這是繼生那天拿過來的,說是和老板出差看見這個鐲子不錯,是什麽黑玉的,能養身體,就買來孝敬我,讓我平時戴著玩。”
宋辭用天眼看時就曾留意過這個鐲子,當時羅奶奶把這東西戴在手腕上她就察覺了不對。
後麵老太太自己把鐲子摘掉了,她也就按下不提。
即使隔著盒子,仍舊能看到不停外溢的陰氣。
說起鐲子,羅奶奶打開木盒,把鐲子拿起來對著陽光照了照。
“這鐲子好看是挺好看,一看就挺貴的,可我一輩子手腕上都沒戴過什麽東西,戴了兩天都不習慣,總覺得手腕冰涼冰涼的,半夜都覺得手冷,就幹脆摘下來了。”
即使不冷她也不願意戴,無關乎鐲子,隻是因為羅繼生這個人。
但她卻不會這樣說。
“我對玉石也不懂,隻在電視上看過什麽暖玉寒玉的,想著這鐲子可能是寒玉做的,打算留到夏天最熱的時候戴呢!”
宋辭卻忽然開口問,“羅奶奶,你和這位堂侄之間有什麽過節嗎?或者你什麽時候得罪過他?”
羅奶奶頓了頓,好一會兒才想明白宋辭是什麽意思。
“沒有啊,丫頭你為什麽這麽問?”
“這就奇怪了,既然你們沒有過節,對方為什麽要用鐲子害你?”
羅奶奶悚然一驚,如同被熱水燙到一樣,直接把手鐲扔在了床上。
宋辭伸手拿起來,手鐲一入手果然如同她猜想的那樣,沁涼沁涼的。
而且在涼意中還夾雜了些陰寒,絲絲縷縷的往人皮膚裏鑽。
“這手鐲觸手冰涼並不是因為用的是寒玉,而是因為這是下麵出土來的,天長日久的戴在死人手上,不可避免的沾染上陰氣。”
“這樣的鐲子要是普通人戴,也就是影響運勢,碰上時運不濟的人,功效加倍更加倒黴,甚至會小病一場,但您身體本就不好——”
後麵的就不用宋辭說她也能想明白,身體本就不好,再加上鐲子的催化,那還有個好了?
宋辭見羅奶奶已經想明白了,這才繼續解釋。
“而且您仔細迴憶下,手術以後你原本的身體情況應該會有好轉,可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身體不止沒好,反而還有了愈加惡化的趨勢。”
“對對對!”
羅奶奶連連點頭,就是因為身體越來越差,她才覺得自己恐怕時日無多。
人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就忍不住胡思亂想,想念已經故去的人,她才要把首飾盒找出來。
傳下去,就能有臉到下麵見死去的老頭子。
卻沒想到孫女找來的這個小姑娘,竟然算出了這麽多。
羅珊珊聽明白是怎麽迴事後,拍桌子激動道,“堂叔怎麽能這樣,我找他去!”
卻見麵色溫和的老太太忽然沉下臉,“不許去!”
羅珊珊停下腳步,不忿的迴過頭來。
“他都那麽害您了,怎麽還不讓我去找他!”
羅奶奶卻仿佛看不見孫女的不滿,低垂著眼瞼。
“興許你堂叔也是被人哄騙了,他上哪知道什麽陰氣不陰氣的,肯定是不小心的。”
“怎麽可能不小心——”
羅珊珊根本不信,但她的所有憤憤不平都被老太太毫不猶豫的鎮壓了。
宋辭見狀,眸光微動,她看的果然沒錯,這其中絕對有內情。
原本宋辭在天眼中看到羅繼生還沒覺得奇怪,可等她退出來後再去看羅奶奶的麵相,就忽然發現了異常。
這兩人的相貌沒有半點相似,但麵相上看,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親母子。
親母子沒生活在一起,還變成了兩房的人,這其中恐怕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內情。